孩子寫作業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家長別急,可能孩子只是“累了”

孩子晚上做作業的時候,許多家長感到最無助的是看到孩子好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樣,精神不振奮,學習效率不高。有的家長因此會和孩子發火,有的家長雖然不說,心裡卻暗暗著急。


其實,許多家長不清楚,以上情形不是孩子學習態度不積極,而是疲勞感的侵襲所致。疲勞感通常不是外界因素帶來的,也不是身體機能出現了問題,大多來自於內心,或者說是人的本能。家長如果清楚這種原因,就不至於批評孩子偷懶,而是幫助孩子戰勝疲勞感。

孩子寫作業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家長別急,可能孩子只是“累了”

當大腦感知到身體的能量下降太快時,它會用各種方式來增加自己的能量並減少自己的負荷,同時限制其他身體部位的能量消耗水平。因此,大腦為了讓身體減少能量消耗,往往傾向於讓我們選擇低能耗的途徑去學習或工作。當學生的學習內容是不熟悉的知識時,那麼大腦就會將這種行為歸類為高能耗行為,進而限制高能耗行為。然而,學生每天的學習任務,往往都屬於高能耗的行為。

孩子寫作業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家長別急,可能孩子只是“累了”

完美主義的追求。完美主義和匠人精神,似乎在當今社會成為一種追求,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就要追求完美和極致,就要在同學中達到比較好的排名。家長的言行,哪怕是一個表情,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有些時候家長的過分要求,形成了孩子學習拖延的現象。因為,家長要求高,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做完了學校的作業,家長又要給佈置附加的作業,讓孩子感覺學習任務沒完沒了。高年級的孩子有時給自己制定堪稱完美的計劃,心理願望很好,卻因為計劃安排得太滿,過於疲勞影響了學習效果。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助理、教授瑪麗莎·謝里夫認為,要麼成功要麼失敗,這種二分法是完全錯誤的。

孩子寫作業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家長別急,可能孩子只是“累了”

生理性疲勞影響。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爾的一項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剝奪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研究中讓28名參與者分兩組參與實驗,要求參與者看一組圖片。圖片包含人物、事件、地點等信息。其中一組的參與者在實驗前一晚保證正常睡眠,而另一組則通宵保持清醒狀態。經過兩天正常睡眠的調整後,然後再對他們進行圖片的記憶測試。發現之前被剝奪過睡眠的學生比保證正常睡眠的學生平均少認了19%的圖片。當孩子長期睡眠不足時,免疫能力會受到損耗,同時大腦的細節加工能力也會受到干擾,學習能力和效率嚴重下降。因此,在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會使疲勞感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