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為了保障全體員工的安全,各個企業選擇了推遲開業時間。這次疫情對於各大企業有著不小的影響,一些企業準備到總部年後開年會的計劃也只能暫時推遲。整個過程中最開心的莫過於正在工作的員工們了,原本只有不到十天的假期,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可以一直在家過完元宵節再去上班。

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到目前工作還沒有著落的朋友們,心裡正發著愁呢。很多朋友由於特殊原因離開原來的崗位,想要尋找一份新的工作。原本想著新年新氣象,年後再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可沒成想這次疫情來得如此突然,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除了沒有工作的朋友發愁以外,大學生朋友們這個寒假過得也異常艱難。很多同學到了大三想要找一份含金量比較高的實習,今年春節比較早,春節過後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能夠到企業實習。可是計劃遠不如變化快,大三的同學的實習計劃也只能暫時擱置,很多同學年前已經開始實習,卻因為此次疫情連實習證明都拿不到。

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春節過後,各大企業迎來招聘高峰,可是今年的這種情況讓一些朋友不禁感到疑惑:2020年找工作會不會更困難呢?實際上,就算此次疫情並沒有發生,2020年對於多數人來說也是比較艱難的一年。工作機會更少,工作壓力也會隨之增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我國大學開始擴招,每年招收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近幾年來,就業市場處於飽和狀態,但畢業生數量卻逐年增加。根據有關調查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預計達到880萬人,但全社會新增就業崗位卻難以吸納眾多畢業生。

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一些想要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學會選擇讀研,這會使招聘市場的要求整體提高。本科生在招聘會上的優勢並不明顯,再過幾年研究生學歷也會變得和本科學歷一樣不值錢了。

一些大學生文憑不佔優勢,能力也沒有其他競爭者強。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更看重員工的個人能力,文憑只是證明能力的一方面,工作經驗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企業在招聘要求上明確規定了員工需要有1到2年的工作經驗,但這些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所沒有的。

很多大學生並不願意到企業實習,覺得自己做的工作枯燥無聊,而且沒有薪水。一心只想要到大企業實習,個人能力卻達不到企業要求的標準。還有一些學生缺乏搜尋消息的能力,心裡想著到企業實習,卻不動手投簡歷。

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們該如何提前準備呢?

首先,同學們在大二或大三學期就應該提前尋找有關實習。目前有很多招聘網站給同學們提供了相關招聘信息,同學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進行海投。

其次,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同學們也應該留意企業的相關要求,看看自己是否達到標準。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對於員工的英語水平非常看重,那麼我們應該著重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比如企業要求員工需要有六級證書,我們就應該在找工作之前先考六級。

企業遲遲不開業,員工心裡“偷著樂”,但找工作的人怎麼辦?

最後同學們在大學期間還應該儘可能提高自己的成績。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畢業後找工作不需要有一份華麗的成績單,但殊不知成績是我們的加分項。有能力的同學儘量在大學期間爭取不掛科,考高分。

如果你的本科院校是一所雙非學校的話,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並不會有太大優勢。同學們提前瞭解相關崗位的招聘要求,若在學歷方面存在硬性要求的話,同學們不妨選擇考研。

你覺得在當前的就業背景下,是否應該選擇考研呢?你對2020年的就業形勢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