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01

2019年尾聲,2020年伊始,有兩件關於醫生的大新聞。

2019年末,朝陽醫院眼科醫生被患者砍傷,2020伊始,84歲鍾南山面對疫情掛帥出征,1000多萬醫生奔赴一線。

醫生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他們面對著患者期盼生命的眼神,背後也抵著患者以怨報德的寒刀。背後的尖刀刺進皮肉,只要還未傷及心肺,任何需要醫生的地方,他們都會拖著受傷的軀體趕赴最前線,彷彿尖刀之痛未曾,皮肉之哭未曾。

死亡一直是人類懼怕的事情,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時常忽略,或者不想去了解醫生真實的一面。醫院那種地方,沒人想去第二次,醫生這種職業,沒人想去理解。

大年初三的一部紀錄片,從另外一種新奇的角度,從醫生的脆弱入手,把真實的醫生生活剖析出來呈現給每一位觀眾,解答觀眾的每一個難題。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02 醫生的冷漠,成長的代價。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那麼何況是醫生呢?醫生看起來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靜。因為你現在這種情況,他早就見過無數個了,所以他才會顯得如此冷靜。這個過程是每個醫生都會去經歷的,成長。-----徐曄


《中國醫生》到現在只出了兩集,第二集的主題是成長。

我覺得應該把成長放到第一集,因為每一個冷酷無情,獨當一面的醫生都是從情緒外露的新手成長過來的。

徐曄28歲,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進入南京鼓樓醫院整形燒傷科。年輕醫生進入醫院要先從住院醫師做起,接急診。

他說,高強度工作,是年輕醫生迅速成長的法寶。

醫院是一個演盡人間現實的地方。特別嚴重的病人送進醫院,醫生首先跟你說的的是什麼?

是錢。

工作三年的徐曄見了太多的生命無常,現實無奈,但他似乎還見得不夠多。年輕溫柔帥氣的醫生,在鏡頭面前多次情緒外露,根本不像是平日裡只會問你“治還是不治,籤還是不籤”的冷酷醫生。

燒傷科接到兩位病人:59歲的老劉與其老伴兒被爆炸的煤氣罐燒傷。老劉95%皮膚毀壞,他的老伴75%皮膚受損。

普通的家庭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經濟負擔,老劉的兒子為了減輕經濟壓力,把母親轉到小醫院,留老劉在鼓樓醫院治療。但是治療費用實在龐大,每天幾千元的換藥費已經讓老劉的兒子不堪重負,這個時候,第一次手部植皮已經迫在眉睫。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徐曄明確表示手部沒有皮膚,不植皮,就是死。且由於5%完好皮膚,植皮週期長,費用巨大,治療費用百萬級別。鑑於家屬經濟情況,徐曄向鼓樓醫院基金會申請費用,加上患者家在某個籌款平臺的項目,他覺得希望,還是有的。

對於已經投入幾十萬的兒子來說,杯水車薪的社會援助讓他看不到曙光,他遲遲做不了決定,他讓手部植皮手術一拖再拖,即使是徐曄的不停溝通,老劉的兒子最終是做好了決定。

在手部沒有皮膚的情況下,老劉轉院了。

徐曄聽到消息說了這麼一段話:

特重度燒傷,治療到最後,哪怕還沒有到醫學的極限,就已經觸及到人性的瓶頸了。

老劉背部嚴重燒傷,只有鼓樓醫院有特殊的床可以讓老劉在換藥時減輕翻身的痛苦,但老劉的兒子選擇轉院。

馬爾克斯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有這麼一句話:忍受別人的痛苦要比忍受自己的容易得多。

我不是這種苦痛的承受者,所以我沒有資格去苛責什麼。人性是很複雜的東西,它受到多種因素因素影響,一邊是父母幾十年養育恩情,一邊是妻子子女痛苦的後半生,真正身臨其境,每個人都不敢保證自己會做出什麼選擇

而每天都處在這樣環境下的醫生,他看到生命的無可奈何,看到人性的苦痛掙扎,看到淚水的無情拋灑,他們能做什麼呢?

久而久之,他們學會了適應。能夠直面生命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悟道的賢者,一種是醫生。賢者用淡然一笑看待生命,那麼醫生在長久地見證中也學會了用收斂情緒打造刀槍不入的鎧甲。

所以徐曄說出了那樣一段話:醫生不是冷酷,是冷靜。這是每個醫生都會去經歷的成長。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03 醫患的關係,人性的難題。

這樣的作息,我都害怕自己會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沒有盡到醫療的責任。國家用25年培養出我這樣的主治醫師,我要是死了,就是浪費國家資源。 ---------朱良付

他們所在的醫學領域有著共同的特點:死亡率高,風險大,醫患關係高發。

紀錄片裡河南省人民醫院送來一名嚴重的腦卒中患者,在急救手術前準備的幾分鐘,朱良付醫生在錄音。他把對患者病情的說明,以及患者家屬對病情的知情保證都錄在了手機裡。

沒有辦法,這樣風險高的手術,有些患者家屬,進手術室之前淚光瑩瑩,手術成功感激涕零,手術失敗很可能會以怨報德。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醫生不想醫治好每一位患者嗎?

朱良付醫生說,他們百分之二百的想救治每一位患者,這是他們的使命。

所以鼓樓醫院的王東進醫生,接到急救病人,手術十個小時,從午夜到凌晨沒有一句怨言;他用一雙穿著彈力襪靜脈曲張的腿,用痠痛不止的腰,用嚴重病痛的頸椎去做每一臺手術,挽救著每一個手術檯的生命。

王東進醫生笑著調侃:心臟外科得是身體最好的,站臺站不住的就被淘汰了。我頸椎疼,腰也不行了,腿也靜脈曲張,所以要殘廢了。

這個時候,我眼裡突然進了沙子。

前段時間醫鬧的病人砍傷陶勇醫生,一位我國眼科排名前五的教授,葡萄膜炎領域的頂尖人才,就這麼被以怨報德了。中國培養的優秀醫生,就這麼被無知的患者毀了。他毀的那雙手,是哪位母親對兒子的心疼?是哪位渴望光明的病人的希望?

以怨報德,何以報德?

陶勇醫生只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但他努力讓自己不普通。面對以怨報德,他選擇了以德報怨。

如果做不了手術,可以做研究。

簡單的一句話,或許只有見過人生大悲大喜,至惡至善的醫生,才能說出這種直擊人軟肋的話來。

醫患關係,是很多醫生心裡的隱傷。有些人總是搞錯了陣營,把患者和醫生放在完全對立面。如果有人曾遇到追名逐利的醫生,我們表示理解,但因為一位沒有醫德的醫生就去否定整個職業,未免有些過於輕浮草率。

如果醫生都是逐利求名,那麼世界早就哀鴻遍野。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河南省人民醫院有這樣一條標語:一人生死,關係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

朱良付休息的時候,總會來看這句話。他用兩個成語來形容自己的職業。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如果說醫生在醫院看盡了事態悲歡,學會了冷靜。

那麼,冷靜,便是置身事外麼?

手術檯上,冰涼的手術刀與溫熱的血與肉,視覺上最直觀的生命衝擊,醫生的眼球不會緊縮嗎?

毫米都不能偏差的手術,一顆鮮活跳動的心臟,它曾在人的胸腔裡,現在呈現在醫生的面前,醫生的手不會顫抖嗎?

他們會啊。

他們掌握了一家人的喜或悲,他們會害怕,又不能害怕。在每一次生命的對弈中,醫生從來沒有置身事外。

他們在用自己的良知去行醫。

醫生的良知是什麼?

是朱良付醫生所說的,良知,只有醫生自己知道。假如面前的病人是你的直系親屬,你怎麼做?這就是你的良知。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04 醫生的家庭,角色的缺失。

生活和工作,撕扯著醫生的家庭。醫生沒有生活樂趣和生活質量,家庭根本沒有辦法管。

我曾很難想象醫生脫離醫院的生活是怎樣的,直到看了《中國醫生》這部紀錄片我才明白:醫生是沒有生活的。

人很難同時做好每一個角色,特別是當你在一個角色中做到極致的時候,另一個角色就很難駕馭,那是對其他角色的力不從心。

朱良付醫生從醫院回到家,匆匆吃過晚飯,抱了抱幾個月大的小女兒,都來不及聽聽大女兒練音樂的聲階,接了個電話,又匆匆忙忙要走。

一家人站在門口目送他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就流下來了。

為什麼要流淚?我長時間都不明白。

真正用感情寫出來的作品,字裡行間傾瀉出的濃濃的力量,不深有所感,是很難體味到的。

而看到一家人目送朱良付醫生的那一幕,忽然,就像是明白了朱自清看著父親那個背影的悵然。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生的風評,就是一個社會的道德底線


33歲的南京鼓樓醫院副主任醫師魏嘉,忙到不能按時為兒子諾諾慶週歲生日。忙到要在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去國外三個月考察學習,這三個月,她可能會錯過孩子很多個第一次。

第一次說話,第一次嘗試站立...

她說她願意去學習,去突破醫學上每一個可能性,當遇到特別信賴自己的患者時,哪怕患者生命所剩無幾,哪怕患者生命垂危,很多醫院都無能為力,當患者找到自己時,自己可以說還有辦法。

這個時候,為患者爭取寶貴的生命,是她最大的成就感。

電影《愛爾蘭人》裡,弗蘭克是一個出色的殺手,但是他殺了朋友背叛友情,不恰當的教育方式也讓他失去了女兒的愛,除了殺手,他沒做好別的角色。所以殺手暮年,留給他的是自責與歉疚。

但醫生這個職業不同,若人一生只能做好一個角色,那醫生就會把這個角色做到極致。即使到了老年,放下手術刀回首前塵往事,他們心裡有的是滿腔的自豪驕傲。

05

看《中國醫生》的時候,我心裡有些堵。因為我真切地明白這是紀錄片,是紀實的,不是電視劇,紀錄片裡的東西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有人說,警察,醫生,教師,只能是正面形象。

沒錯,他們只能是,必須是正面形象。警察代表秩序與正義,教師代表知識與能力,醫生,則代表者人類的生命與未來。

今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更有很多的生命得以挽救。

這背後,是千萬醫護人員的付出。

逆向而行的他們守在一線,他們也是普通人,有家有牽掛的人。

但生命是人類的底線,大義面前,他們從來都清楚一個醫生的使命。

請允許我篡改一位盲人音樂家的話:這些醫生走在眾人之前,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花冠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