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環境下,豬場到底如何消毒才正確?

勞方運


說起非洲豬瘟每個養豬人都嚇得魂飛膽戰,說實話從97年開始起步養豬到現在有20餘年,從來沒有被什麼傳染病給嚇著過。這次突如其來的非瘟給養殖業帶來從未有過的驚慌和恐懼。

我就說說我們養殖場對非溫是怎麼防控的,加強管理和常規消毒那是必然的,首先我們在豬場周圍灑滿了石灰,我們在1公里外建有消毒站,對所有需要進場的車輛,先在消毒站消毒,然後再到廠門外二次消毒後才能進場 。出售方面在豬場500米外建有中轉站裝豬臺。
出售育肥豬或者是淘汰母豬,拉豬車消毒後,只能站在中轉站的裝豬臺裝豬,廠裡有專用車往外拉豬。


獸藥和疫苗燻蒸消毒後方可進場。廠內環境消毒每天用噴霧機消毒一次。外圍消毒。有專職人員從豬場到公路邊有1公里的路段,早晚各消毒一次,每天兩次從不間斷。計劃下一步進入冬季準備在建烘乾房。

據專家們說,非洲豬瘟是有帶毒病豬和豬糞載體物直接傳染的,還有蚊蠅叮咬也是傳染病源。我們豬場買的有傷亡保險,為了安全期間正常傷亡的豬也不敢讓保險車去拉了,我們選擇了深埋,雖然損失了短期的小利益,風險卻降低了很多,因為保險車是傳播非洲豬瘟的導火線。
希望同行都對自家的豬場加強管理,切斷一切有可能傳播的病源,把風險降到最低。


養殖業蘭姨


非瘟是目前危害豬場的重大疾病,各個養殖場都很重視,目前無治療方案,我們唯有苦練內功,注重消毒防控。

具體建議為:

一.外部環境消毒防控。

🌹盡力減少或謝絕一切外部車輛靠近豬場機會。非瘟傳播主要因素是車輛,特別是疫區運豬車。

生豬運輸車輛+生豬銷售車輛+飼料運輸車等嚴格隔離消毒,規模場建議設立遠離本場1-2公里的集中消洗中心。


二.內部環境消毒防控。

🌹即將進入生活區的車輛、人員、物品等嚴格隔離消毒。



🌹內部飼料車要清洗消毒2次/周,防止鳥類老鼠接觸感染。

🌹淘汰轉運豬車要每天清洗消毒,可專用通道,架設傳送帶設備,用後嚴格消毒。



🌹賣豬預設專用通道,過後嚴格清洗消毒。



🌹豬舍消毒:2-3次/周。

🌹噴霧、燻蒸、浸泡、紫外線、噴灑、火焰消毒。

🌹噴霧可用戊二醛、過氧乙酸等,用於豬場道路、人員車輛、帶豬消毒;浸泡用戊二醛、有機碘等,洗手洗衣服、膠鞋、器具等;人員用紫外線;圍欄用火焰;



🌹空圈、產床下或豬場道路也可用2%燒鹼溶液或生石灰消毒,圈舍牆壁夾角可用火焰消毒,通道走廊霧機化噴霧消毒。


🌹預設獨立的飼料原料、獸藥器具接收庫房,消毒整理後方可轉入生產區,嚴控飼料袋或獸藥包裝進入生產區,以防感染。

🌹內部人員加強非瘟知識學習,嚴格管控人員外出,勤洗消毒,無特殊情況不能請假!杜絕外來豬肉製品等進入生活區。

🌹種豬、豬精、胚胎入場前嚴格檢疫。

🌹嚴格飼養管理及防疫保健配合。

面對疫情,我們最大程度的綜合管理養好豬、做好防疫保健減少應激、加強消毒防控,守好自己一畝三分地,不容懈怠。用一句話送給廣大生豬養戶:“沒有完美的生物安全,只有不斷完善的生物安全,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我是發財馬(張宏中)歡迎不同建議的朋友下方寄語!

2019-6-7


發財馬


不要用消毒劑消毒!消毒劑一時起作用,時間久了還會起反作用!看是一時把有害菌殺死了,可是空氣是流通的,含有大量細菌,能把空氣滅絕了嗎?鼠蟻蚊蟲,攜帶大量細菌,能讓他們全部不進入豬場嗎?用消毒劑消毒,殺滅有害細菌,更加殺滅有益細菌,一旦有害病菌進入,在沒有有益細菌群集效應的抑制下,有害細菌大量繁殖,最終導致豬場微生物環境保護,豬場防疫能力下降!這也是為什麼有的豬場消毒後,照樣感染非洲豬瘟的原因!正確做法分為倆個方面,一是要維護豬場微生物環境安全,如何讓大量有益細菌繁殖,通過佔位,通過集群效應,來抑制有害細菌發揮作用,從而提升豬場的防疫能力!一是從自然角度,生物動力學角度提升豬本身的免疫能力,少用抗生素,少用化學添加!


生物飼料生態養殖


你好,感謝回答您的問題,我在農業公司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經驗。

以下是我介紹的幾種消毒方法

1、圈舍內帶豬消毒。一般應用碘、氯、季銨鹽等製劑的可帶豬消毒藥進行消毒,需要兩到三種消毒藥交叉使用,防止產生耐藥性。

2、圈舍外環境消毒。一般應用過氧乙酸或者火鹼等強酸強鹼進行消毒,由於沒有豬這樣消毒效果好,需要注意個人防護。

3、可以使用如金除臭消毒劑

該產品能有效降低圈舍氨氣等有害氣體及糞便的臭味,改善飼料環境,增進動物健康。減少了排洩物中氨、磷的含量、減少了水體富營養化保證了動物機體、環境良性互動、動態平衡、循環持續健康發展。噴灑於圈舍內,有益菌群的生長空間,從而消除病菌。可用於養殖動物除臭/皮膚病治療,對動物沒有任何副作用,不會引起動物的不良反應。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給一個小小的贊,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有關農業的知識。


新三農王哥哥


非瘟帶給中國養豬同行最大的收穫可能就是開始關注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最重要的一環是消毒,小黑個人認為需要以下方面注意:

第一,樹立科學的、系統的、嚴格的生物安全理念;

第二,根據自己豬場評估後嚴格的消毒制度;

第三,不斷髮展漏洞的改進消毒程序和制度;

第四,嚴格的執行制度;

第五,嚴格的、科學的評估消毒效果並修正不足;

第六,從上而下自管理層開始而不是從下而上,如國內很多養殖企業負責人行為和態度決定了企業的消毒效果;

第七,對待目前非瘟唯一有效的是消滅病毒,阻斷病毒,百密一疏,科學、嚴格、堅持、並不斷改進是關鍵;

第八,從管理者的觀念、執行者的標準化、考核者的嚴謹、消毒製劑的採購品質控制必須面面俱到,另外整個豬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必須系統,全面,否則只是形式而已;

最後,作為豬場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小場靠自己,大場靠體系,規模場有必要規模場可引進第三方進行監督執行。






豬場的小黑


①選擇的消毒劑具有效力強、效果廣泛、生效快且持久、穩定性好、滲透性強、毒性好、刺激性和腐蝕性小、價格適中的特點。  

②充分考慮本場的疫病種類、流行情況和消毒對象、消毒設備、豬場的條件,選擇對不同疫病消毒效果有效的幾種不同性質的消毒劑。  

③充分考慮本地區的疫病種類、流行情況和消毒對象及可能發展的趨勢,選擇對不同疫病消毒效果有效的幾種不同性質的消毒劑。

建議使用稀戊二醛溶液和聚維碘酮溶液交替使用消毒,既不會產生抗藥性,消毒效果也比較好!


養殖這點事兒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從事生豬產業鏈的人數起碼有1億人以上,它們充斥在不同的產業鏈條之間,從生產端的養殖開始到豬販子,再到屠宰廠,最後再到市場銷售,甚至是飼料加工廠、獸藥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嚴格監控的範圍,由此可見,非洲豬瘟的整個防控體系得有多大,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使得非洲豬瘟的防控存在很大難度。

結合現在的實例,與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目前防治非洲豬瘟的手段有哪些。在非洲豬瘟防控中,最為極端的方式就是一旦發現疑似疫情,立即進行集體捕殺,不留活口,然後在進行全範圍的清洗消毒。前段時間去了幾個大型的農牧集團,這也是非洲豬瘟重防控工作中的重點關注對象,在各個廠區門口(包含飼料廠、獸藥廠、養殖廠等等)都設置有車輛消毒通道和人員消毒通道,車輛想要進入廠區,必須經過消毒通道噴淋消毒,而人員想要進入廠區,必須進入消毒房經過兩分鐘的燻蒸消毒。而想要進入養豬場的人員,在整個入廠過程中,得反覆洗上四次澡,一切通訊設備不能帶進養豬場,完全屬於封閉式養殖。

特殊時期,特殊手段,許多人甚至在說,非洲豬瘟比當年的非典還可怕,雖然非洲豬瘟確實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但其無孔不入的傳播能力,許多人都在懷疑非洲豬瘟能夠通過空氣傳播。目前許多生豬養殖大省損失慘重,據官方統計,損失率達到20%。而目前因為沒有相關疫苗和治療藥物,使得非洲豬瘟的防控只能通過消毒和一些極端措施開進行。


Power泡兒


防控非洲豬瘟消毒措施

1、進入豬場的車輛一定要消毒之後,才能進去;消毒要注意時間要足,然後車的各個位置 要消毒到位;

2、場內的小車也要消毒,尤其是有病豬的情況下;

3、如果發病比較厲害的地方,可以先暫停賣淘汰母豬或者購買精液配種;

4、車輛上的人員也要徹底消毒,才行;不能因為開車就不消毒了;

5、最重要的一條,車輛能不進豬場儘量不進去;

6、不要讓養豬同行,賣藥的,拉料的亂串豬場:

7、做好豬場內部的衛生工作,夏季一定要做好防蚊滅蠅的工作。


牧童動保


非洲豬瘟肆虐之下,消毒肯定要做!但是關鍵還是生物防控,典型的接觸傳播,要從根源切斷切斷!再切斷!

1、拉豬車,已經被定性為“播種機”,嚴格控制拉豬車進場,甚至靠近豬場。如果有商品豬出售或者母豬淘汰用場內的車拉出去,車輛嚴格消毒(酸,鹼,火槍)空放半月以上再進場。

2、人員,能做到人員禁止出去最好,做不到可保證人員進場前在過渡生活區隔離一週以上再進場。

3、飼料及原料,採購安全飼料和原料,這方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必須保證頻率低,減少接觸次數

4、場內人員必需品,頻率低,進場必須嚴格消毒

生物防控是基礎保障,做不好消毒也於事無補!生物防控如果打分,只有0分和100分!外圍防控好的基礎之上,再做豬場的消毒工作。消毒包括場內一切場所。。。


豬小俠


我國是一個豬肉消費大國、也是進口生豬和豬肉製品的大國、在源頭上很容易將非洲豬瘟病毒帶入國內。現在又將進入夏季、蚊蟲、老鼠和飛鳥活躍頻繁、難免把病毒擴散、傳播。針對這一困境、在豬廠管理消毒方面要做好以下三步。

一 : 豬廠實行封閉式飼養、做好空氣流通、嚴防飛烏、老鼠進入、及時清除排洩物和蚊蟲的滋生。

二 : 廠區周圍及時噴撒石灰消毒、進出冂口沒置消毒池和消毒間對進出人員要更衣換鞋。

三 : 給豬群遷移消毒豬體,對空豬舍進行徹底消毒,一週後再將消毒過豬群遷回,豬飲水要消毒過的以防微生物和病毒的發生。

以上僅我個人總結、希望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