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土豆會怎樣?

T.P.D.


聽年齡大的人說,土豆,在六七十年代,家裡糧食不夠吃的情況下,都是添加土豆、紅薯等作為主食來補貼的。

當然了,現在,土豆已經被糧農組織列為第四大糧食產業。也就是說,土豆也和稻米、小麥、玉米一樣,稱為我們的主食行列。

你可以天天吃米麵,為什麼就不能天天吃土豆呢?當然可以,只是一定要取之優勢,補充不足,合理烹調,比如:



土豆和稻米小麥相比:

優勢: 利於減肥,控制體重,預防便秘,而且還有利於調節心肌,控制血壓。因為土豆與麵粉相比,能量低,水分高,脂肪、糖的含量都低,而且土豆富含鉀和維生素C。維生素C,在大米、白麵中並不含。

圖一:

【建議】土豆代替主食來吃時,烹調方法一定要得當。採取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調方法,不要因為烹調方法不適當,而使營養素損失過多。



劣勢: 土豆蛋白質含量偏低,與麵粉,大米相比較,也差很多,麵粉(標準粉)蛋白質15.7,特一12.3,大米7.9,土豆只有2.6,所以,對於兒童長期過多食用,對其生長髮育不利。

【建議】吃土豆時,最好搭配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總之,土豆營養價值較高,也是非常好的主食食物,每天吃也可以,最好都搭配著來吃。


李愛琴營養師


土豆天天吃,有一種好方法,就是把它當作主食。這樣做會有很多好處:既有利於幫助預防肥胖,更有利於控制血壓,對預防糖尿病也比較有利。這時候要注意一點,把它們當成主食吃,要既不加鹽,也不加糖,更不加油哦。

土豆作主食保護環境

早在幾年前,我國農業部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土豆生產,讓其變成國人的重要主食食材。這個新聞曾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有人甚至質疑:我們的大米白麵不夠吃了嗎,還要用土豆作主食?

其實,發展土豆產業,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資源環境和糧食安全問題。我國如今面臨著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和水資源短缺的困難,相比而言,種土豆對水資源要求少,又不需要太溫暖的氣候,對土地的質量要求也不高,生長期短,產量又高,還不需要太多化學物質幫忙。集諸多優點於一身的土豆,當然是有利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食物好選擇。

土豆作主食的諸多優勢

如今,“貧賤”的薯類變成了餐館酒樓的美食,方法無非是加糖、加鹽、加油,或者配合肉類一起食用。芋頭蒸肉、土豆燒牛肉、拔絲山藥、炸紅薯餅,還有世界知名的炸薯條和炸薯片,都是人們喜愛的美食。

這樣的變化讓人們對薯類的評價大大下降。在想到薯類的時候,總會聯想到甜食,聯想到薯條和薯片這些油炸食品,聯想到高脂肪的肉類,聯想到加了大量奶酪的西式土豆泥。在吃完了精米白麵、大魚大肉之後,再吃加了糖吸了油本身又含有澱粉的薯類,恐怕難免會招來肥胖的麻煩。

對此薯類恐怕會覺得自己很冤。其實,它們雖說澱粉含量比普通蔬菜高了一些,但卻是貨真價實的低脂肪、高纖維食品。薯類脂肪含量不到0.5%,比麵粉還要低。論澱粉含量,它們可一點不比米飯饅頭高。比如土豆的澱粉含量僅有20%左右,比白米飯(25%以上)要低,而饅頭的澱粉含量高達40%,麵包就更高了。按同樣澱粉含量來說,1斤幹大米,約相當於4斤土豆;1斤煮好的米飯,大約相當於1.5斤熟土豆。

而且,土豆是絕對的高鉀低鈉食品,其鉀含量之高,和香蕉相當,讓蘋果橘子之流只有自愧不如的份兒,按幹物質計算,土豆鉀的含量是精白大米的10~20倍。各種薯類不僅含有糧食當中壓根兒沒有的維生素C,更富含大米中所不足的多種B族維生素。比如說,土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堪與番茄相媲美,而且因為有澱粉的保護,維生素C的烹調損失也比較小。

但是,想要真正發揮薯類的營養優勢,必須把它們當成主食吃,既不加鹽,也不加糖,更不加油。

有人問,土豆甘薯之類,是否吃了之後血糖上升太快?答案是,薯類作為主食,與大米白麵相比,血糖上升速度較慢。國內的血糖試驗數據證明,土豆、甘薯的血糖反應雖比燕麥、蕎麥高,但比米飯、饅頭、麵包低。

薯類不為人知的另一個強大優勢是,把它們當主食吃的時候,飽腹作用特別強,很難吃過量。同樣是吃到飽,吃土豆和吃米飯相比,吃土豆所攝入的澱粉更少。

總之,如果能夠把一部分主食用土豆等薯類替代,既有利於幫助預防肥胖,更有利於控制血壓,對預防糖尿病也比較有利。同時,各種維生素攝入量會大幅度提高,膳食纖維多了,礦物質也多了,對於提高一日當中的營養質量,實在是大大有益。

色香味俱全的土豆主食

當然,假如實在喜歡吃薯類製作的菜餚和點心,也可以適量吃一些,但要注意一點——吃了薯類之後,一定要減少主食的量。比如,吃了土豆燒牛肉,那麼米飯就可以省去一半;吃了芋頭排骨,那麼作為主食的饅頭也可以省掉;零食吃了烤紅薯,下一餐米飯就不必吃了。如此,可以避免體重增加之虞,也能得到薯類當中豐富的營養成分。


說到用蒸土豆、煮土豆替代主食,很多人會覺得不習慣。“不加油不加鹽怎麼吃啊?”其實,把土豆蒸熟了,切成碎粒,盛在飯碗裡,就當白米飯那麼吃,一口“土豆米飯”一口菜,味道也是很不錯的,習慣了會覺得很好吃。

另外,還可以自己製作土豆泥。先把土豆蒸熟,加少量牛奶,碾成土豆泥,然後混入麵粉當中,3~4份麵粉配1份土豆泥,可以製作出非常柔軟可口的饅頭、麵包、發糕和其他麵食小點心,家裡的老人孩子一定會非常喜歡的!

作者:範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每天吃土豆有何作用?

  1. 補充熱量,為每日的工作和學習提供能量基礎;澱粉本身屬於碳水化合物。

  2.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有助於腸道代謝,促進排便,預防便秘等腸道問題。

  3. 當成主食食用,增強飽腹感,利於減肥的順利達成。

  4. 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拋開劑量來看,常吃對身體能起到適當的抗氧化作用。

健康、安全吃土豆,有些事情需要注意:

  • “發芽變綠的土豆”真不能吃:

從現實生活考慮,如果您家的土豆已經發芽變綠,證明其中含有較多的“龍葵鹼”,土豆變綠可以說是“土豆中產生龍葵鹼”的一個標誌;攝入大量的龍葵鹼對於胃腸黏膜會產生刺激作用,易誘發食物中毒問題;如果土豆已經發芽變綠,甚至已經發苦發麻,請拒絕食用。

  • 買土豆,別買太多,儲存要合理:

為了避免由於長時間儲存、儲存環境不當所誘發的土豆長芽,請您現買現吃、少買少存。另外如果您購買土豆的過程中已經發現有明顯的表皮變綠或者發黴變爛等現象,請拒絕購買。

存土豆,陰涼、避光的環境更安全。
  • 土豆,蒸煮食用更安全,當主食吃,更減肥:


土豆,低溫烹調更健康,營養好吸收,避免攝入由於煎炸炒烤等高溫烹調可能產生的有害物質;因此,建議選擇“蒸、煮、燉、焯水後涼拌”等低溫烹調方式享用土豆。

土豆,適量代替米飯、饅頭等精細主食食用,攝入營養物質的同時還可以補充熱量,補充膳食纖維,增強飽腹感,更利於減肥的健康實現。

健康品鑑土豆,完美擁有健康價值,願各位安康幸福。


王思露營養師


天天吃土豆挺好的!

我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主要吃的就是燕麥加土豆。雖然時間長了,感覺不好吃。但是,現在看起來,當時吃的都是健康食品啊!反而當時夢寐以求的精米、白麵,是澱粉含量較高的不健康主食。以我多年吃土豆的經驗,土豆還是一種比較健康的食品。它不僅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B,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鉀,更難能可貴的是其澱粉含量僅有20%,遠低於麵包、饅頭、白米飯。


可見天天吃土豆,毫無問題,但是一般應該直接採取蒸和煮的方式。而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流行的炸薯條、炸薯片卻不是很健康的食品。因為在炸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丙烯酰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因此要儘量少吃。有的網友喜歡炸薯條或者炸薯片的口感。我可以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們小時候,吃的土豆製品,就是把土豆煮熟,去皮以後,用竹籃等通風透氣的器皿盛裝起來,並封住口。然後放到通風的地方,自然風乾。最後就會變成土豆乾,其口味與炸薯片很像,但是無油、無鹽,非常健康!


地震博士


題主的這個問題還是值得聊一下的,土豆就是馬鈴薯,天天吃土豆主要是看怎麼吃,是當做菜來吃,還是當做主食來吃,長期下來這個差別還是蠻大的。

土豆作為主食是完全可以天天吃的,比如愛爾蘭的主食就是麵包和土豆,葡萄牙的主食也是土豆和米飯,還有秘魯這個國家的主食也是土豆,而且出於對土豆的熱愛,那裡有超過3000多個土豆品種。所以雖然我們不同地域的人身體稍微有些差距,但是還沒差距到非常巨大,也就是說人類如果以土豆做主食,天天吃土豆是沒什麼問題的,土豆本來就是除了大米、小麥和玉米之外的世界第四大主糧。

而且相對於現在因為追求口感,而被加工的越來越細緻的精米白麵,土豆作為主糧澱粉含量更低、熱量更低,在以前可能會存在“不頂飽”、提供熱量不夠的問題,但是現代社會很多人飲食熱量高、營養過剩和肥胖等問題才是更嚴重的,所以這個時代背景下土豆好像還更優秀一點。我減肥期間(減重30斤)就是用蒸的紅薯、土豆、南瓜之類的代替精米白麵做主食的,所以土豆作為主食的話還是有些優勢的。(不是說吃土豆就會瘦啊,得看是吃多少、什麼方式吃,而且我當時也是有保持運動的)

但是如果題主說的“天天吃土豆”指的是菜餚或者零食,比如炒土豆絲、乾鍋土豆片、炸薯條之類的,那長期這麼天天吃,肥胖幾乎是可以預見的,這個吃法誇張點說就跟“大餅卷饅頭就著米飯吃”差不多。不只熱量太高,而且相對營養攝入比較單一,因為土豆本身能作為主食就說明飽腹感還不錯,那麼天天吃土豆作為菜餚,其他蔬菜肉類肯定就吃的少了,畢竟人的胃口是有限的,長期這麼吃營養比較單一,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肥胖之外的問題。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土豆作為主食天天吃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作為菜或者零食天天吃,長期下來有些人可能就會有肥胖、營養不良等問題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土豆也被稱為馬鈴薯或是洋芋,對於土豆,希望吃的人非常多,因為它不僅好吃,而且所具有的營養價值也很高。但是,土豆具體有哪些營養價值,倘若天天吃土豆的話,到底又會怎麼樣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土豆的營養價值

1、補充營養素

土豆富含鈣、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素,而且這些營養素極易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給人提供飽腹感,土豆也能夠維持我們的人體熱能需求。

2、養胃作用

因為土豆中含有較多的澱粉以及蛋白質,這些營養元素有養胃的作用,同時土豆也是利於腸胃消化的,有利於人體營養的補充,所以適當的食用,則有助於腸胃的健康。

3、潤腸通便

主要是由於土豆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具有通便的效果,可以加快人體排出身體中的毒素,有利於緩解便秘的“痛苦”,從而有利於腸道的健康。

4、降脂養血管

土豆中含有黏液蛋白,這種物質有助於腸道和關節腔的健康,能夠避免身體中的脂肪沉積,能夠利於保持血管的彈性,適量的食用,則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5、減肥消腫

土豆中含有較多的鉀元素,能夠將身體中的鈉元素排出身體內,所以適量食用土豆,有利尿的效果,特別是有水腫的情況,適量食用土豆是不錯的。

而且吃土豆,可以減少脂肪攝入,可以讓身體把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從而具有減肥的作用。

二、倘若天天吃土豆會怎樣?

土豆裡面含有一定的澱粉,如果經常吃土豆的話,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土豆的含糖量比較低,熱量也比較低。

但是土豆雖然美味,但是也不能夠天天吃,即使是天天吃,也要注意量。因為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夠一日三餐食用,吃太多的話容易使人出現不適感,反而會看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吃東西一定要掌握原則和注意量,這樣才能夠吃出健康。建議一次吃個50-100克左右即可,一週吃5-6個左右土豆就好了,避免食用過多而出現身體不適情況。

以上便是關於土豆的一些問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土豆能不能當飯吃?天天吃?直接的取代了大米白麵?這個疑問早有人想過,考慮還非常周密。不僅如此,世界糧農組織並給了肯定的答案,把2008年列為世界土豆年,把土豆列入第四大主糧。我國也不甘落後,2015年就把土豆上升到戰略層面,進行實質性的主糧化推進。至此,我國,乃至全世界,土豆就躋身於稻穀、小麥、玉米行列,成為主糧。作為主糧,當然的可以天天吃。


可能看到這個信息的人會問:土豆是明朝末期的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才引進來的,還不是官方,是華僑私下從南洋帶回來種植的,滿共才400多年曆史,怎麼要成為主糧了?是我們的稻穀小麥不夠了嗎?能跟大米白麵一樣天天吃嗎?本文就從根本上回答這個問題,邏輯線索如下:

  1. 土豆的世界生產概況
  2. 土豆引進我國的原因
  3. 土豆為什麼要做為主糧

一、土豆的世界生產概況

土豆原產地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最早種植於公元前8000年,比我國原產的水稻種植晚了一倍的時間。當時是一支印第安部落遷徙到此地發現並馴化種植。在以後相當長曆史時期內,土豆的品種習性屬於野生狀態,沒多大改變。

直到有記載的1570年,土豆被引入西班牙,才得到有序的品種培植,進化定型為成熟的品種。因為成熟的土豆品種很多的優越性,好管理,產量高,味道好,可以做成多種食物,等等,就在十六世紀中期,走出西班牙,第一站是英法,被英國入侵者帶回種植。很快的被一位法國農業專家發現,土豆居然可以小麥一樣磨面做麵包,於是得以大面積種植。1650年就成為愛爾蘭的主要食物,於是在歐洲普及。

這是十七世紀,土豆已經成了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隨後也是這個時段,土豆傳到中國、美國和俄國,成為世界範圍的重要糧食作物。

二、土豆引進我國的原因

據史料記載,土豆引入我國的時間在明末的萬曆年間,跟紅薯引進的時間和路徑相同,可以說是一起引進我國的。開始引進種植在我國雲南、廣東、福建一帶,極為適應紅薯生長。而且紅薯可生吃,熟吃也比土豆味甜,所以在引進後的相當長的時間內,因紅薯的食物特性突出,紅薯種的多,土豆種的少。是到後來向北方地區發展,土豆的耐寒、耐旱、好管理特性才突出出來,被物種本來不甚豐富的北方廣大地區視為珍寶,很快成為和玉米、高粱並重的糧農作物。成為南紅薯、北土豆的種植局面。

當初為什麼會同時引進紅薯和土豆,原因在於當時國內的自然和社會的狀況,天災與人禍一起來,百姓痛不聊生。因為明末處於小冰河期,靠天吃飯的薄弱農業生產幾乎完全崩潰,很多地方數年絕收,易子而食,餓殍遍野。絕望的人們揭竿而起,為的一口飯。災情最嚴重的陝西,最先造反,迅速蔓延全國。


土豆的引進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有識之士帶回國內,為的拯救百姓於饑饉。可是為時已晚,已經腐朽的明王朝經不住災民這麼一鬧騰,加上滿人趁機入侵,大好江山輕易給丟了。如果沒有連年大饑荒,如果早幾年能有紅薯土豆來填飽農民的肚子,估計明朝還可撐得下去,不至於丟了江山。所以坊間戲稱,土豆來晚了,江山給丟了。

三、土豆為什麼要作為主糧

第一,土豆的營養價值高。

和大米白麵相比較,土豆的營養主要有三大特點:

  1. 土豆的澱粉含量較低,更健康。看著土豆澱粉很高,切開放到水裡都能看到很多。其實土豆的澱粉含量只有20%,小麥的含量65%,大米70%;
  2. 土豆的膳食纖維豐富,最高達到1%,大米0.4%,我國居民食物構成裡最缺乏膳食纖維,成為便秘、結腸癌、肥胖和動脈硬化的重要誘因。
  3. 土豆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全,被稱為營養物質“十全十美”。

所以說吃土豆就是“粗糧的品質,精糧的口感”,健康價值超過大米白麵。

第二,土豆食物品種豐富。

作為食物,土豆有著其他主食所沒有的加工優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 直接食用。土豆的直接食用跟大米白麵不同,稻穀和小麥都得加工後才能做成食物,大米就是熬、蒸、炒三種主要做法;小麥也是餅、饃、麵條、湯等。儘管麵條都有兩千多種,可還是麵條。土豆就不同了,囫圇個也行,切片切條切塊切粒,有萬千種的變化。
  2. 食譜全面。土豆不僅能當主食,還是小吃,更是菜,釀酒做醋,品種很多,美食全覆蓋。
  3. 土豆便於深加工,方便保存和運輸。

第三,土豆作為主食的三種吃法。

土豆有很多種吃法,這裡說三個家常吃法。

1.香煎小土豆。
  • 市場有賣小土豆,鴿子蛋大小。
  • 洗淨不去皮,蒸5分鐘
  • 菜刀壓扁。
  • 炒鍋熱豬油煎兩面黃。
  • 給生抽稍燜會。
  • 撒蔥花出鍋。

2.排骨燉土豆。

  • 寸段排骨洗淨,土豆切大塊。
  • 涼水入排骨,水開撇去浮沫。
  • 給蔥姜土豆,再開調到最小火。
  • 燉一個小時關火,給鹽調鹹淡。
  • 黑胡椒碎提香,蔥花點綴。
  • 有湯有肉有主食。

3.土豆餈粑餅。

  • 土豆削皮囫圇個煮熟。
  • 放盆裡搗成泥,和入一半的糯米粉。
  • 揪劑子捏成小圓餅。
  • 炒鍋煎到兩面金黃。

普濟


天天吃土豆為啥不可呢,完全可以!

很多朋友對土豆有誤解,認為土豆吃了就會發胖,比如薯片啦、薯條啦都是減肥人士很忌諱的食物,其實這是對土豆的誤解,土豆其實是一種營養豐富,熱量適宜的食物,它最好的吃法是可以代替細糧,作為我們的主食食用,因為它含有20%左右的澱粉,能提供豐富的葡萄糖能量,同時又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平穩血糖上升速度,有一定的蛋白質,還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成分,相比細糧(米飯,精白小麥粉做成的麵食)來說,是更好的主食類食物。

土豆的熱量其實並不高,100g土豆僅有76大卡,脂肪含量僅有0.2g,可以算作是較低熱量又低脂的食物。土豆中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適當食用潤腸通便,能預防便秘。土豆中富含極豐富的鉀元素,而鈉元素含量極少,是典型的高鉀低鈉食物,十分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鉀離子能促進鈉離子的排出,鈉離子的過量可能會升高血管外滲透壓,而擠壓血管加重高血壓症狀,對於一些常吃重口食物的朋友來說,吃些土豆能夠緩解高血壓的情況。土豆還富含一定量的鈣質、鎂元素、磷元素,微量元素也含量豐富,如鐵、錳、鋅、銅、硒等一樣也不缺。別看土豆有些低調,土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還挺高的,100g中含有27mg維生素C,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成分;土豆中維生素B族含量豐富,高於多種食物。

土豆可以做成多種美味菜餚,土豆絲、土豆泥、土豆燒排骨、土豆乾鍋、土豆燒烤,一看到這些口水都留下來了。以前有個同學說:土豆真是不管怎麼做都好吃!的確如此,只是最好不要用土豆來燒烤、油炸等烹飪,土豆澱粉較多,這樣的烹飪方式更容易吸引油脂,我們攝入後必然攝入更多熱量,例如薯條、薯片就是把土豆給禍害了的做法。土豆很適合作為主食食用,不僅有更好的飽腹感,也能提供更豐富的營養,而且熱量較細糧來說更低,適當食用是很好的減肥輔助食物。


袁欣營養師


土豆確實是一個好東西,天天吃肯定是可以的,這個可以放心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而且世界上把土豆當主糧的國家也是很多的啊,最典型的就是秘魯,他們一天都是吃土豆的,而且據說他們這裡有三千多重土豆,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有,還有南歐一些國家比如葡萄牙等等,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把土豆當主糧的,而且都知道外國人吃土豆片比中國厲害多了。而且在幾年前,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在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研討會上表示,未來幾年,要讓土豆逐漸成為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所以說放心大膽的去吃土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吃土豆具體的有哪些好處呢?

延緩衰老:土豆有營養,是抗衰老的食物。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經常吃土豆的人身體健康,老的慢。

減肥:這個其實對狠很多人都不陌生,現在土豆減肥在網上也是傳的比較火的,吃土豆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飢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減少脂肪攝入,可以讓身體把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土豆對人體有很奇妙的作用。瘦人吃能變胖,胖人吃能變瘦,常吃身段會變得苗條起來。

能調整虛弱的體質:土豆不僅不會使人發胖,還有愈傷、利尿、解痙的功效。它能防治淤斑、神經痛、關節炎、冠心病,還能治眼痛。土豆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肌肉無力及食慾不振的人、長期服用利尿劑或輕瀉劑的人多吃土豆,能夠補充體內缺乏的鉀。

美容養顏:土豆有很好的呵護肌膚、保養容顏的功效。新鮮土豆汁液直接塗敷於面部,增白作用十分顯著。人的皮膚容易在炎熱的夏日被曬傷、曬黑,土豆汁對清除色斑效果明顯,並且沒有副作用。土豆對眼周皮膚也有顯著的美顏效果。將熟土豆切片,貼在眼睛上,能減輕下眼袋的浮腫。把土豆切成片敷在臉上,具有美容護膚、減少皺紋的良好效果。年輕人皮膚油脂分泌旺盛,常受青春痘、痤瘡困擾,用棉花沾新鮮土豆汁塗抹患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看到吃土豆的好處是不是很多呢?而且想在網上都有有一種言論,土豆最好是當主食吃,而不是做菜吃。做菜吃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可以看到多吃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在吃得時候一定要注意,土豆最好是去皮,而且發芽變綠的就不要吃了哦。


中國美食研究所


天天吃土豆沒什麼毛病,只要吃得科學的話,完全是健康的選擇!



土豆是一種很常見的粗糧食物,這對我們來說再平凡不過了,不過土豆也有它不平凡的地方,土豆的營養其實十分豐富,土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大概佔20%左右,100g含有16.5g,屬於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物,所以土豆很適合作為主食食用,不宜過多食用;土豆中含有不少蛋白質,低脂低熱,而且膳食纖維十分豐富,其實是一種有助減肥的食物,我們平時吃的油炸薯條、薯片或油多料重的狼牙土豆熱量高、油水多造成土豆熱量飆升,這讓我們大家都誤解了土豆這個不錯的食物。



土豆中富含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鉀元素可以說是蔬菜中數一數二的,100g土豆富含342mg鉀元素,是一種十分有利高血壓患者食用的食物,鉀元素有助促進鈉離子代謝,對於攝入過多重口味食物而導致鈉離子升高,提高血管外滲透壓的情況。土豆還富含磷元素、鎂元素,一定量的鈣元素;土豆雖然看起來不咋地,中的維生素C含量十分豐富,100g土豆能提供27mg維生素C,還有一定量維生素E和維生素A。


土豆中保留的膳食纖維豐富,相對於細糧來說其實更適合作為主食食用,特別是高血糖的朋友們可以考慮適當用土豆替換細糧(白米飯、精白麵食),土豆可能是營養更豐富,而且平穩血糖更好的選擇。每餐推薦40~50g(生重)的土豆適宜,如果其他菜餚有澱粉豐富的食物,如紅薯、蓮藕等還應當適當減少主食攝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