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上汽紅巖渣土車穿梭其間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採寫 | 吳 靜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10天10夜,7000餘人鏖戰。2020年2月2日,湖北省首個“小湯山模式”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成功交付,次日開始接診患者。

另一個備受國人關注的“小湯山”——武漢江夏雷神山醫院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從1月25日武漢市決定開始建造,到預計2月5日交付,同締造火神山醫院的速度一樣,雷神山醫院亦在不斷刷新外界認知。

而這背後,有著成千上萬的“逆行者”。這些逆行者中,有著司機師傅駕駛上汽紅巖渣土車穿梭其間的身影。他們載滿土方,開足馬力,做好地基和土方的清運;他們爭分奪秒,夜以繼日,與數千名建築工人和數百輛設備一起奮戰在抗疫一線。

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卻付出真心、正義與無畏,貢獻自己全部力量;他們不是天生的戰士,卻義無反顧地衝鋒在前,負重前行。

小說《紅巖》展現中國革命最後決戰的艱鉅性,歌頌革命志士的大無畏精神。如今,這些建設者們真實再現了上汽紅巖汽車文化中所蘊含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精神。

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些衝鋒在抗疫前線、駕駛上汽紅巖渣土車的司機們的感人故事。

01.

“我們24小時都在待命”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張 松

上汽紅巖渣土自卸車車隊隊長

1月24日,除夕夜晚上9點左右,我正在家和家人一起吃團年飯,接到一份來自公司上級委派的緊急通知:為8天后交付的火神山醫院做好前期的土地平整工作。

因時間緊、任務重,當晚接到消息後,我第一時間在工作微信群發佈消息緊急召集隊員復工。隨後,我直接趕往了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我們最快的隊員,從家裡出發,5分鐘就到達了施工現場。因為團隊基本都是家住蔡甸區周邊的員工,得到消息之後,當晚現場集結的司機和管理人員就達到50人左右。

我所在的鑫捷泰公司有65輛渣土車,全部來自上汽紅巖品牌。此次參建火神山,車隊共調集了近50輛車。等車輛完成集結,大夥兒就熱火朝天地施工。

建議橫屏觀看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整個火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達33940平方米,此前這裡是一片荒地。全面施工前,要平整好施工場地東西高落差達10米的地面,既有建築物需要拆除,也有大量清淤工作和魚塘回填任務。在整個過程中,我所在的車隊主要負責施工現場垃圾清理工作。

因為是工地垃圾和生活垃圾,靠自卸很難卸下來,所以我們就調來了挖機、推土機和剷車來現場配合工作。除了除夕夜一整晚下雨,增加了現場施工難度外,其它的工作可以說都很順利。

大年初一早上8點,整個車隊在施工現場向外運輸了100多趟工地垃圾和生活垃圾,現場的初期清理工作才算完成,保證了次日整個建築工地的正常施工。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相比以往,這次的任務要快很多,不僅僅是出車速度,團隊的響應和協調也是非常高效。

完成前期清理工作之後,在整個火神山醫院的施工過程中,我以及我所在的團隊一直處於24小時待命狀態。只要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就衝鋒陷陣。現在醫院已經提前交付,相比其他很多人,我們只是貢獻了微不足道的力量。

02.

“再苦也感覺不到累”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陶家才

上汽紅巖車隊渣土運輸隊隊員

1月25日,武漢市決定建造江夏雷神山醫院。因為時間急、任務重,整個項目需要大量的工程車運輸,但因各地疫情影響了交通,一時間很多外地的員工司機很難召集回來。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本地的渣土運輸隊責無旁貸。

我是1月27日晚上6點接到的公司通知,掛完電話,我就直接奔往現場。雷神山醫院工地位於武漢市江夏區,離我家20分鐘左右車程。

相比火神山醫院在一片荒地上開建有所不同,雷神山是在軍運村3號停車場上開建的,所以前期垃圾清理工作任務量小很多。

對於用作疫情防護的隔離醫院而言,汙水處理環節至關重要。我們主要負責施工現場挖下水道、汙水池等產生的多餘渣土運輸。此外,如果碰到場地裡的沙石需要轉場,我們也要積極配合。當晚,我所在的中信達公司大概抽調了30多臺工程機械車趕往現場。

1月30日晚上,施工地正在出汙水池的土,一個結束就緊接著開挖另一個汙水池,工期非常緊,一個環節拖沓就會影響其它工作的進程。為了不影響整體進度,我當晚沒有回家,一直在車裡待命,哪怕家離工地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晚上的最低溫度在零度以下,我從家裡帶了一床薄薄的被子,在中間等待的兩個多小時,我就在車裡草草打了個盹。

連續4天作業,我們幾乎是24小時待命。如果凌晨一二點沒有土出來,我們也會回家休息一下,但早上六七點一接到電話就立即趕往現場。等到2月1日凌晨1點,場地上關於渣土運輸的工作就基本結束了。

這次是馳援雷神山建設,給人的感覺是,即便再苦,好像也感覺不到累。

4天下來,我的工作時長最起碼在70小時以上,平均每天工作17個小時。整個過程,大家幾乎都沒有時間去想別的問題,只想著能快一點,再快一點,早些把醫院建好。

03.

“都希望為家鄉出一份力”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梅勝能

上汽紅巖車隊渣土運輸隊主管

1月26號下午,跟中建三局一公司對接的公司負責人臨時緊急通知,要我們準備一二十輛渣土車。當天下午3點左右,我們調集了13輛渣土車,其中12輛上汽紅巖傑獅。

徵集了13位自願前往雷神山建設工地的渣土車司機之後,大夥兒開著渣土車到加油站加滿油,戴上公司統一發放的口罩,便直奔雷神山工地。這些司機大部分來自武漢城區。

我所在的勝祥旺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目前有管理員和渣土車師傅160人左右。公司購買了渣土車100多輛,其中80多輛是上汽紅巖傑獅,佔渣土車總量的近80%。

1月26號是雷神山第一天施工,當天晚上所有人隨時用車、隨時作業。如果沒有作業,一般就在車上休息待命,因為稍作修整後,接下來就是連續作戰。

建議橫屏觀看

疫情下的汽車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中的紅巖精神

每個人都是超負荷運轉,但大家的狀態都很好,任勞任怨。作為武漢人,此刻自己的家鄉正遭受這樣的重創,大家都覺得是在為家鄉做貢獻,都願意積極出一份力。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同事鋼師傅。1月28日,我在施工現場巡視,看到鋼師傅因為連續工作48小時、熬夜時間過長,高血壓突然發作,不得不躺在渣土車後面的臥鋪上休息。他已經52歲了,但休息兩三個小時後,等身體一恢復,又開始繼續工作。

根據公司安排,渣土車一般是連續工作兩天,休息一天,然後接著作業,也就是幹兩天休一天。所有司機為了不耽誤項目的進展,幾乎都是24小時在現場待命,隨時聽候調配。施工期間,司機的飲食飯菜都是公司管理人員直接送到車上去,防護用品也是定時統一發放。

按照目前的進度,雷神山項目肯定能在規定時間內建成。作為武漢人,我們都希望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希望武漢能早日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