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新手老師,考不過五六年的老教師,正常嗎?

愛笑的眼睛999


兩個月的新手老師,考不過五六年的老教師,正常嗎?我告訴你,很正常!為什麼?因為,年輕教師經過大學裡幾年的專業學習,知識豐富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並不能說明他們一進課堂就會教學,就一定能教出最好的成績。無論哪一行,入行都有一個磨合期,教育也是!新教師剛到學校,教學時間很短,他們對教學方法技巧.管理學生的方法經驗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生疏,還不能夠得心應手!老教師畢竟從教多年,方法和經驗肯定比年輕教師多,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不無道理!因為熟能生巧嘛!但是年輕教師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以後,他們一定會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甚至趕超老教師的!


學峰5717


提問者指的是今年九月份剛入行的新老師和已經有五六年從教經驗的老老師在所帶班級或是所任學科在期中考試綜合成績進行比較得出這樣的結論:新老師考不過五六年的老教師。對吧?呵呵,這樣的現象和議論這幾天正在各個中小學校裡產生著!就在昨天我們學校期中考成績已經統計完了,不論是辦公室還是食堂,同事們基本上都在談論著每年此時段必談論的話題:那就是某某班數學評論分年段倒數第二,某班語文倒數第一,某班英語也是倒數,某班高分率太低了,及格線下居然有七八個……不僅嘴上議論著而且眼神看考的不好的新手科任老師或者新手班主任都有些帶著鄙夷了,彷彿再說“他,她到底會不會教書啊?他她班上成績怎麼那麼差啊?教學能力太差了吧?…”當然這裡議論談論的都是今年剛入職的新手老師所帶班級和所帶學科成績了!呵呵,我想對這些新手老師說“別理那些老鳥!你加入這一行才兩個月,一切都是陌生的,能基本熟悉關鍵熟悉沒個學生的情況,能初步會寫教案會備課,能知道每堂課教些什麼而不會腦袋一片空白,能掌握每堂課45分鐘不拖堂就很不錯了!你已經很棒了!!!很老鳥班比起來差個幾分算什麼啊?彆氣餒別灰心更別喪失了信心!經驗都是時間磨出來的,只要你一心撲在教學上,你很快也會成為老鳥的新同事們!我也想對那些自以為是的老鳥們說一聲“自己珍重吧!你只不過是被時間磨老了的一塊老幫菜而已,新同事們有太多的優勢是你們永遠也比不上的!新手老師大多是剛從學校畢業參加教招考試入編的,有的則是從其他跟教書完全不搭界的行業考取的,有的甚至是非師範專業的,他們都非常年輕,非常有活力,坦誠的說腦袋裡裝來的知識都比我們這些老鳥多的多!因為我們很多老師交給我們的知識都還給老師了,有的只是比新手老師多一點點的課堂教學經驗而已!這些新老師才來兩個月,哪來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有的甚至還沒適應,有的完全都開始害怕這種從不算加班又從沒下過班的工作了!但是更多的新老師已經有所感悟了,有的新老師帶的學科就比有的老教師所帶學科考的好!經驗都是體積月累的,假以時日,這些新老師一定比我們這些老幫菜更勝一籌!眼前的期中考,或許還有兩個月後的期末考甚至明年的年級升學考都不一定考的過老教師,經驗不足而已!這都是非常正常的!非常正常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界凡事切不可急功近利!做老師也一樣!!!


快樂生活才快樂


我第一次教出的成績是及格率45%吧,那時候和學校的目標差5%,得不到100塊獎勵,當時我的工資是980塊。有老師叫我和校長說,45也可以得100塊,因為是新老師嘛。當時還傻傻的去說,校長不同意。後來我經過努力年年都是年級第一。不過今年估計難了,遇到高手,而且剛教新的年級。


魚排小釣手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薑還是老的辣。

正常的理由:

畢竟人家的教學經驗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五六年的,而一個新手老師如果是剛剛畢業就進去教書,教學經驗肯定是不足的。可以說新手老師這兩個月只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探索之中。

親身的經歷:

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我也是剛剛工作了幾個月的新手老師。在這一個學期裡,經歷了期中考、模擬考、期末全市統考。這一場又一場的競賽,看似是學生的競技,又何嘗不是老師教學成果的呈現和比拼呢!

一開始,我以為自己教的班肯定會是排在前幾名的,因為學生很喜歡我上課,上課也很積極!可是期中考、模擬考出來的結果是不太理想的,和我目標相距甚遠!而且和那些老教師教出來的成績還有有些差距的。

後來經過反思,我才發現,單單靠學生上課聽了以後就去考試是遠遠不夠的,課後還需要學生做大量的練習才行,而且還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課餘時間去監督學生的學習,比如背誦古詩詞、默寫等方面都需要老師親力親為。而在練習方面,我一開始吸收了太多“先進”教育理念的影響,一心想幫助學生減負,導致佈置的作業量過少了。而在學生課後的背誦和默寫上,一開始用的功夫也不多。當那些老教師不是倚老賣老,反而是終身學習拼搏型的教師,試問老教師都那麼努力,雖然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別人在有經驗的基礎上都那麼努力,自己不努力又怎麼拼得過她們!

所以前兩次的考試,學生的成績都比不過那些老教師!

然而,後階段的考試中,可以說,我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地看到自己教的學生和別人教的學生差距在不斷縮小,甚至超越了其他班的學生。

經過反思,後階段的教學甚至還問那些體育老師要課來上,包攬了這些課來幫學生複習。可以說絞盡了腦汁了。很累,但是值得!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市統考中,我帶的學生的成績終於比那些老教師的好了!自己當班主任的那個班,開學時候已經是抱著放棄他們為我爭取榮譽的心的了。因為那時班裡有個智障的學生,開學就考慮到這個班的成績肯定是不行的。甚至還想著靠另一個自己帶的班奮起直追!

可是,教學的實踐告訴我,自己當班主任的班哪怕有兩三個智力不濟的學生,但是其他學生在學習語文上還是會相對自覺一點的,不用我操心太多!所以,這也算是教學的一種經驗的收穫了!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恰恰是這個自己當班主任,甚至有幾個智力有障礙的學生的那個班,在期末考試中獲得了全級第一名的成績。而且全級的語文最高分都是出自自己帶的班!可以說非常欣慰了!在教師大會上,校長表揚了我!這也是對我這段時間以來努力的一種肯定吧!同時,也讓我明白和堅信那句自己一直相信的話:越努力,越幸運!看來付出還是會在不經意間有所收穫的!

自我的感想:

不禁感嘆原來教學的過程和以前學生的過程還是大同小異的,不同的只是現在你的成果得由學生來呈現,好壞掌握在他們手中!而這個努力的過程,太像以前讀書時代了。有時候在期中考試時比別人成績低一點,就拿不了第一,於是就會非常不甘心,在後半階段的學習就會加倍努力,最後總是在期末考中逆襲!讓人慶幸的是:期末考才是更重要的!😄😄😄


隱姓埋名幾百年


新上任兩個月的老師所帶學生考不過已任教五六年的老師是一個正常現像。因為剛上任的老師雖然剛經歷過編制考試,知識點全面且廣,但教孩子主要靠經驗,哪些東西考的多,哪些知識考的少,新老師一無所知,這些只有經過歲月的磨鍊才能明白,更重要的教學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不斷的學習


木瓜三郎


大概率下新手老師考不過老教師是正常的。一場考試包含了很多的因素。我是今年剛入編的新老師,從目前經歷的幾場考試來分析一下,談一下我的感受。

一、班級學生。在分班的時候基本都是平均來分的。一個班裡學習好的、一般的、稍微差一點的所佔比例都是差不多的。但有時學生個人因素也是佔了一定席位的。學習不太好,但態度端正努力學習的是一回事,學習不好且學習態度又不端正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說是個挑戰。

二、教學經驗。這點毋庸置疑,教了五六年的教師在對教材分析和把握上都有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在處理起教學問題時會更得心應手。對於每一課的知識點把握,考點設置也會更加準確。

三、新老教師教學關注點不同。對於新老師來講,教案編寫、聽課記錄等各種教學材料的準備會佔據很大一部分時間。一方面剛上崗,不想再教學工作檢查時有錯誤,所以會在各個教學材料的書寫上花費很大功夫。而老教師有了一定經驗,做起來相對輕鬆一點。

四、管理學生。新手教師可能更加關注的是如何與學生處理好關係,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習。但老師對於學生的一些行為和表現會觀察的更加準確,並及時指出要求改正。

除了以上這四點,新老教師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作為新教師要多向老教師學習,多溝通交流,多參與聽課,觀摩其他優秀教師的課,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調整好自己的教學流程和心態。相信通過努力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成果,更能促進個人成長和經驗積累。



新蟲小語文


老老師就是老老師,生薑還是老的辣。

教書是一種互動,不光自己要會很多知識肚子裡喝很多墨水,但要倒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是有一套專門的學的,大有門道,幹這行的人就叫老師。

說真話現在的老師不行,講的很美,真美,一個個口若懸河,口吐白沫,只說得天花亂墜,能讓枯木發芽,能把死人說活,都是大本事。可是聽了以後跟街上賣當的沒有差別,話太多了說過了他自己都弄不清自已在說啥。沒有重點,一倒湯,可能自己知道但突出不夠,以致於現在的書本厚,科目多,學生的書包重,可能就是現在時代朝流。

我記得一個好班主任,那是很不簡單的,門口一站百鳥絕聲,兩眼刷刷一瞟,一個個端端正正,規規矩矩。啞雀無聲,然後走上講臺,“上課”學生全身心每個毛孔都隨著他呼吸。回覆過去所學講新課,一節課他根本不說多少話,一字千金,說前句後半句學生就說了,舉一反三他只講一個例子,其它的學生就會了。我覺得:一,他能控制人學生情緒,有剎法,二,會啟發,三,能抓住重點,說一句是一句,沒有廢話,話少才能好記,能嚼的過,消化了。四,連貫好,能夠應刃而解。五,會帶動氣氛引起學生興趣。六,平時對對學生好,學生尊重他才聽話,七,對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自已的東西了,

現在學生口音雜,需要普通話教學,既有好處又有弊端,如果能夠會各學生家鄉方言相互表達可增加樂趣與學生心理產生共鳴也是效果很好,因為社會家裡還說的是方言。這樣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不是教育與現實脫節。我們上學時候老師都是土話教,念課文背課文才用普通話。很有意思。

新老師剛進班學生情況不熟悉,需要一段時間熟悉,熟悉了就好乾知道了咋教才能教好,多聽老老師講課,有事問老老師,時間功到自然成,自已也會成老老師。


流年似水204840998


考不過,太正常了;考的過,才不正常。

理由如下:

兩個月的老師,剛剛接手班級,估計連學生都認不全,班級紀律還管不住,就想有好成績,這是比較困難的。

而且,你說的才五六年的老師,也不至於是老教師啊。他們無非也就是剛剛過了適應期的新老師。精力、激情,都一點也不會比新入職的老師少,而且他們還多了五六年的學生管理和學科教學經驗。你說一個零基礎,一個熟練工,他們同臺競技,誰有更大概率獲勝?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吧。

另外,尤其要說一點是,到了教齡差不多五六年的老師,剛好處在從二級職稱向一級職稱過渡的關鍵時期,正是他們需要大量成績的時候,所以無論在班主任工作上、還是在學科教學上,他們都會卯足了勁、絲毫不敢懈怠。這更是剛入職,滿臉呆萌、天真無邪的新老師所能夠比擬的。

我想,你這問題,我這樣回答,應該就比較清楚了吧!


君山老師


基本上,這是正常情況。不過,還要看什麼學科了,上次我們進行師生同考,高一,高二的老師都做高三的期中試題。參加考試的為45歲以下的老師。

1、理科如數學,化學和物理,剛畢業的老師是考不過老教師的。由於這幾年高考題目變化的比較大,同時也在高中新添加了一些知識,最重要剛入職的老師,大學四年根本就沒系統地看過高中知識點,考不過老教師也算正常。

不過年輕老師腦子靈活,刷幾套高考題就可以完勝老教師了。

以前學校裡有個畢業兩三年的老師,學校就是不讓他帶高三。,他因此很苦惱,有一次說問我,他說,“我帶的也不差,為什麼領導不讓我帶高三呢?”我安慰他說,“你多做幾套高考題吧。一定能用的到。”兩年後,有一次市裡招老師,他筆試第一名,面試第三的成績被錄取——臥薪藏膽。

2、文科如英語,就不好說,很多老師是研究生畢業,單詞量很大,讀得內容也很多,做閱讀題,寫作和聽力根本不在話下。只是語法有點不夠系統而已,不過這一項佔分值也不多。所以,足可以考過年齡大的老師。

就比如這次,完形填空裡有,spare這個詞,一般老師都把它理解為空閒了。而實際上,卻是動詞,免於……,之意。很多年輕老師輕鬆拿下。完形填空失分就很少。

總之,能不能考過,還得分學科。年輕老師想超越,需要刷題。


江蘇考英語


剛剛開始工作的老師,教學成績比不過已經工作五六年的教師,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也正說明教學相長的道理。

在很多人眼裡,只要有一定的學歷層次,也就是隻要懂得所教學科的書本知識,會做這個學科的題,就能當教師。從來不認為教師應該是一個專業化水平很高的職業。當然當前教育的現狀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並不高,這也是當前教育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之一吧。

實際上,做教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麼簡單,做好教師,除了要學科專業知識,還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從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思維特徵和接受能力合理地組織教學。這一方面要求教師在工作中學習摸索,積累經驗,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一般來說,教師成熟期是5-7年。

工作5-7年的教師,經驗慢慢積累起來,自己的教學風格也慢慢形成,而且工作時間不長,工作熱情也沒減退,與學生溝通也沒代溝,精力還很充沛,是最出成績的黃金期。

而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除了有滿腔熱情,很容易犯與學生走得太近,沒有找到教育理論與現實的契合點,教學時居高臨下等錯誤,所以有些有力無處使,努力無效果等感覺實屬正常。

做一名好教師需要努力,需要學習,更需要積澱。

更多高考相關知識,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