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別期望太高,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教育孩子不甘平凡努力,對嗎?

滬歲月悠悠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不到最後關頭,沒有哪個父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孩子。您這麼說,或許是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些失望。

跟您說一說我的經歷吧。

我小時候成績特別差,二年級考三年級沒考上留級了,當時在小學我是倒數的,後來我爸教我的數學,我慢慢就趕了上來,中考的時候考了年級第一,上了鄉鎮初中。

初中我怎麼都學不會,英語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語文根本理解不了,數學也差的一塌糊塗,從入學時班裡第五退到倒數第一,我爸沒有放棄我,他一直鼓勵我努力下去,努力下去。

第一年中考,我倒數,沒考上高中,然後回到初中復讀,我又參加了第二次中考,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

進了高中,學新課我又是學不會,成績很快年級倒數。

這麼說吧,我們縣一中是市裡最差的中學,經常全校一個大學生都考不走,而我卻已經年級倒數,基本確定了是上不了大學了,甚至大專都不行。

第一年高考,360分,大專也不行。

我爸說,孩子,努力就好,你只要願意學,我就是累死也供你。

我覺得丟人了,然後第二年拼命努力複習,再加上一群好老師幫助,我很神奇的就從年級倒數衝到了年級第一!05年,我高考630分,不算高,卻足夠當時的我上個985或211了,而那一年,我們全校6000人也只有20個一本。

說真的,我不聰明,只是比別人每天多學了6個小時,多寫了1000張卷子,幾十本資料而已。從差生,到逆襲,你只要不停的努力,就有一天可以成功。

人生路很長,無論到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也要努力往下衝!


最強逆襲者


這個話題,我真的是很想說一說,因為我的女兒即將參加中考,而我又不得不接受她的成績很落後這樣一個事實。在各種補習都參加過後我放棄了她能考入高中這樣一個事實。我也經常跟孩子進行一些交流,她說她真的是盡力了,對學習真是提不起興趣,我徹底的失望啦!

我認真的進行了反思,從最初的失望挫敗到現在坦然接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只要她能健康快樂平安,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走適合自己的路就是正確的。所以我跟孩子重新進行了規劃,她從小學習過拉丁舞,鋼琴和美術,最擅長的學習時間最長的是美術(現在仍然在學習),原本打算念個私立高中,然後考美術院校,但是我們反覆考慮即使唸了私立高中,文化課成績依然是個問題。所以在她反覆表述真的不喜歡讀文化課之後,這條路放棄了。最後我們反覆探討決定考幼兒師範學校,當然也是要分數的,只是分數要比高中低很多,這對她來說稍微努努力就可以考取,這個決定作出以後我們大家都輕鬆了很多。她只要努力考取這個學校,讀5年就能拿到大專畢業證,之後考得幼兒教師資格證,然後找個正規的幼兒園去教小朋友跳舞畫畫。這是她喜歡又擅長的事情!

我們正在這條路上努力💪!

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借鑑一下,即使我們的孩子資質很平凡那也是老天賜給我們的禮物!給他們足夠的尊重,鼓勵他們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歲月靜好69124653


我覺得這個問題,前後不構成必然的因果關係。

當然,我贊成筆者前半句話:對孩子別期望太高,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我從小學習成績優秀,小學,初中時,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氛圍下,爸爸並沒有說,一定要供我上大學。等我考上了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爸爸才覺得我是個學習的好苗子。他不擅長情感上的溝通,卻在經濟上大力支持我讀書,給我生活費買書錢從來不吝嗇。後來,我考上大學,他沒有上過大學,不太懂專業,給予不了什麼指導,只要我開心就好。我選擇了歷史。後來,家裡有個遠方親戚在縣裡組織部,他跟爸爸聊天時說學歷史沒有多大用處,要業務學習法律,將來考公務員用處大著。當老師太累,還是當公務員好。比如,某某的愛人原來是老師,後來通過關係進入公務員系統,輕鬆的很。爸爸聽了就非常心動,加上我們家裡沒有身居高位的人,而家裡只要有個身居高位比如副縣長之類的,就又有錢又好辦事。爸爸就一直跟我說,改學法律,考公務員,當大官,他想要把他這輩子做不成的事情讓我去實現。可是,我太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我願意給學生講題,我願意在講臺上揮灑自我,我卻不願意在官場上阿諛奉承,在官場上內耗自己。以我的性格,學歷史求真,當公務員得會來事,我不會來事。我若考上公務員,也許我一輩子就是個科員。我實現不了爸爸讓我當大官的夢想。爸爸從此以後,見了我就說,想當初讓你學法律考公務員你不停,看看你現在當老師多累。其實,爸爸想讓我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讓我光宗耀祖。可是,我沒有成為不平凡的人。我就是如此普通。

因此,題主提出第一個觀點,是否是因為你對孩子原來抱著很大期望,但孩子沒有達成你的期望,因此心灰意冷得出的結論,還是因為跟我有同樣的境遇呢?無論是你還是我,這些都是經驗。我們都要面對現實,那就是,就像數學裡的正態分佈曲線一樣,這個世界上頂級優秀的人只是少數,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這是事實。我們做父母的大多數也是平凡人。即便優秀如馬雲,高考考了三次才考上杭州師大,即便優秀如俞敏洪考上北大那也是考了三次而且在北大還極度自卑,即便是主持人大賽的冠軍鄒韻,高考發揮也有失敗,主持節目也有不熟悉的領域。就父母而言,我們都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人,又何苦為難孩子,對孩子期望甚高呢。

儘管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都是追夢人。往大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往小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在實現目標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鍥而不捨不斷努力。沒有努力拼搏奮鬥,我們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但即便我們實現了,我們依然是平凡人,依然是人中人。

中國的教育很有意思,自古就有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強很強,活成別人家的孩子,比同齡人都強,這才是非凡人。這還是等級思想在作祟。我們應教育孩子,做人中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人都值得尊重。每一個人就獨特性來說,他確實是不平凡的。就古今中外人們生活的共性而言,他又是平凡的。

因此,題主前後兩句話並不矛盾。前半句是努力過後,我們對自己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後者是儘管我們是平凡人,但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目標和夢想,為了夢想,依然要努力。


生活小品1


這句話是對,對孩子別期望太高,要接受他的平凡,但是要教育他不甘於平凡。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知道人和人都是有差異的,有的人能力很強,有的人相對能力差一點,哪怕是同一個爸爸媽媽生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能力差的對他期望太高的話,也許我們的失望更大,同時能力差的孩子的壓力也非常大。

我覺得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量力而行,如果孩子的能力很強,我們可以對他期望很高,重點的培養。如果孩子的能力比較弱的話,我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和特長,作出合理的期望,在孩子能夠能力範圍之內。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能夠完成這樣活得就會很開心,我們也不會活得很失望,所以有時間我們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庸。一切以實際出發,根據事實來設置自己的期望值。這樣孩子會有壓力,我們也不會失望。我覺得我們家長平時也應該多學習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才不會覺得自己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或者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老是出錯,自己會感到傷心失望。當孩子不能做到自己想達到的目標,自己很痛苦,給孩子很大的壓力。我們家長應該多給自己充電,都多長自己學習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學習孩子的心理。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進行不同的培養,也要更好的瞭解自己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孩子,設置合理的期望值。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跟網絡學習,我給你推薦《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個欄目教了很多育兒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和孩子的老師學,也可以和那些教育成功的家長學。所以我們家長要多學習,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成長起來。這樣自己才不會盲目的教育,孩子給自己給孩子都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願我們所有的家長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根據孩子的能力設定自己的期望,這是最好的,願所有的人都能讓孩子成功,所有人期望都能夠達到。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學習,找到正確的方法才是正確的道路,祝你成功祝孩子成功,謝謝回答完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44e59e4d563470cb5ea53ba32e9bb0e\

青居老師


這個話題,我很感興趣,道出了國內教育現狀,也道出了家長的心聲。一、一般的孩子都是平凡的,真正超群的孩子幾乎是鳳毛麟角,萬中挑一。每一年的高考,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佔全國高考學生的百分之多少呀?所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凡,是需要勇氣的。普通的孩子,能考上省重點大學,或者說211大學,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全國排名前50的高等學府,不是一般的學生能進入的。二、儘管孩子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對於家長,還是期望自己的孩子不甘於平凡,能夠出人頭地。就是這個原因,家長捨得給孩子學習投入,哪怕上最貴的輔導班,哪怕給老師送禮,都心甘情願,只要孩子有出息了,能比別的孩子強,家長再委屈,也願意付出。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三、所以,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家長總是花錢給孩子上很多培訓班,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但是從小學三年級後,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疲倦了,當孩子多次讓自己的希望值降低到最低點後,家長就開始疲軟,對孩子的教育開始失去耐心,對老師不再抱有什麼大的希望,甚至產生牴觸心理。四、到了小學六年級後,還有40%的家長還是不願承認孩子平凡的事實,希望通過教育把平凡的孩子改變成人中龍鳳。於是,苦口婆心鼓勵孩子不甘平凡地努力學習。這就是國內教育普遍出現的學生學習負擔和壓力過重的社會心態和產生的社會根源。五、人中龍鳳是怎樣產生的?就是學生學習期間吃了別的學生無法吃的苦,承受了別的學生無法承受的學習壓力,有一天,突然產生了學習靈感,比一般的學生領悟到學習的奧妙和竅門,從而產生出超眾的智慧,於是,高考分數達到了600分以上的大關,達到了鶴立雞群的境界,成為後來者的模範和榜樣。至此,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學習真諦植根於大眾,成為民族學業的工匠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奮發進取,實踐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求學夢想。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成功的學子,也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奮鬥者,還有50%的學生,因為吃不得苦,耐不住寂寞,只能甘當綠葉,襯托出花兒的美麗。當然,拼一拼,也許還有一線出路,反正都是要受苦受難的,何不年少多吃苦,也許能改變人生命運呢,家長總是這樣安慰著孩子,鞭策著孩子在求學的道路上,吃苦在前。





愛追求的大男孩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送給每對父母的禮物。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夢想的延續,他們傳承我們的家風、家道。

世界上很難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樣也不會找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於千萬億人群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每個孩子都是一種花,有的開在春天,有的開在夏天,有的開在秋天,還有的在冬季迎雪怒放……花期不同而已!開在不同季節的花兒,你能分出孰輕孰重、孰強孰弱、誰更有意義麼?

——顯然不能!既然花兒如此,人不也是一樣麼?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使命,求學時嚴格要求他們多學知識、本領,長大後無論走上哪個工作崗位,只要TA健康幸福就是好的。

我們要接受孩子的平凡,不要逼孩子成聖成賢。

話說回來,什麼又是聖賢呢?

聖賢其實是內心強大的人;

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

是無論身處順境逆境,都能快樂幸福的人;

是遇到什麼困難,都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的人;

是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委屈磨難,都能從最合適的角度去看待的人;

是無論到哪裡,都能與人和諧相處的人;

聖人,是無論做高官還是普通人,都能夠幸福的人。

如果孩子就是這樣的人,我們當父母的還有什麼好擔心呢?!

別瞎想,把對孩子的擔心變成對他們的祝福!



落雨成詩2020


對的

與其說接受孩子的平凡,不如說接受自己的平凡更讓我們更加的難以接受。我們給自己太多的藉口與理由來說服自己的不優秀、不成功只是因為時機不對、運氣不佳、遇人不淑......而很少從自己身上去認認真真地去尋求問題的根源與本質。這樣,我們會把過多的期望與夢想加註在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有多少個孩子身上揹負著為母爭光,為父露臉的歷史使命。所以不要苛求。

只要孩子健康,上進,人格獨立善良。放過孩子等於放過自己。當然不平凡更好,最好前提是父(母)子都健康努力上進。




中國魏鵬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希望孩子一生有健康,幸福就好!

期望太高,不知道是不是指要成績好。

我覺得對於孩子,主要就是品行好,價值觀人生觀正確,引導孩子努力,盡力而為就行。

每個孩子都是有潛力的,家長要找到孩子可以努力的方向,給予培養!不一定非得是學校成績。


真真聊一聊


我理解接受孩子的平凡,本質上是不強求順其自然。

生命是一場馬拉松長跑,如果總是用百米賽跑的心態去對待,那會錯過太多的美景,到頭來精力殆盡,宛如瞬間煙火。


諵湘


我贊成,我只希望我孩子健康平安一生,試想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他們真麼優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