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農村的笨雞蛋賣不出去,而想買的人還買不到純笨雞蛋呢?

返鄉青年小東哥


在城市的早市上,似乎每家超市都有這樣一種怪象,那就是老人爭著搶著去購買土雞蛋,為了能夠搶到土雞蛋,這些老人的奔跑速度達到最快,很多情況下,一份土雞蛋幾個老人搶,結果雞蛋直接砸在地上。


實際上這些土雞蛋的身邊都是普通雞蛋,但老人看都不看一眼,在他們的眼裡,土雞蛋才是最有營養,吃起來最安全的一類雞蛋。但超市裡的土雞蛋數量少的可憐,每天就那麼幾十份,來晚了一步就搶不到,根本就不夠賣的。

其實在農村中,土雞蛋也不是那麼好買,很多人家裡生了孩子之後,都會給孕婦準備上土雞蛋、老母雞。而此時一家人都會四處打聽哪裡有賣土雞蛋的。畢竟他們買的土雞蛋可不少,通常數量達到了幾百個,此時只能挨家挨戶購買,能湊多少就是多少。

至於農村的土雞蛋賣不出去,應該是不可能吧。我奶奶在家裡養了幾隻雞,結果經常有人找她購買土雞蛋,價格給的很高,1元一個,集市上才不過給8毛一個。每次雞蛋吃不完的奶奶都會賣掉,那些生活條件比較好的村民,也會買土雞蛋。只要家裡有雞蛋了,在村子裡放風,馬上就有人買走。

農村的集市上很少會有賣土雞蛋的,畢竟集市中的假雞蛋比較多,大家並不是很信任,只要買雞蛋了,到那些養雞的農戶家裡購買就行,一定是純土雞蛋。

目前市場中的土雞蛋是嚴重的供不應求,至於賣不出去,相信這還是非常少見的,就算是直接賣給超市,他們也會收購的。


惠農圈


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好解釋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現在的人只認假貨,而不認貨真價實的東西。

這樣吧!我來用我所經歷過的事實說明這一切吧!

我以前是做建築行業的,後來因工錢不好要,我一來氣就轉行賣早點了!也就是因為賣早點,才讓我看清現在的人心。我在一個市場大門口買了一個小店賣早點,而這大門口有兩家,另一家也是和我做的一樣的東西,都是做包子饅頭的,對面做出來的麵食要比我做出來的麵食要白很多,我做的是沒有放任何添加劑的,是麵粉原有的白。又是純手工製作的,可是呢?買主都嫌我的麵食不白而不要,就算你說你做的東西在衛生健康,人家永遠都不會信你說的話,而只認假貨。後來我也看清了人心,既然給你放心食品你不要,還非說不好,那就別怪我了!我也給你們做增白劑的麵食吧,至於吃後對你有沒有傷害,那也是你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我非要給你的。

這就是現在的人心,明白為什麼你買不到真正的土雞蛋了吧?原因就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去買真正的土雞蛋,他說如假包賠,你會信賣家說的話嗎?你不會信的。


潘世衛


這說明這個村很偏僻,知名度不高,基本上家家都有土雞蛋。當然雞蛋沒人要了。第二點就是這個村假冒土雞假冒土雞蛋的知名度太高了,所以沒有人要他們的土雞和雞蛋了。我山上土雞蛋今年賣了8個20元,沒辦法一定要讓我給幾個。本來一個都不賣的,都是孵小雞的。

雞的品種很重要。黃腳雞最差,黑腳的最好。我隔壁家把自己房子後面圈起來五平方米左右,養了10只雞和鴨子。圈的才半人多高,這種雞都不岀來,雞毛髒兮兮的。我和他說你這種雞送給我吃我都不吃,看了都吃不下。後來我從雲南帶了幾隻雞鴨回來,他看到了叫我賣一隻給他,我說我這幾隻雞都是朋友買走了,本來自己家留兩隻的,就100元一隻好了,給別人都是150元一隻的。他說放兩天等兒子回來了再殺,他把我的公雞也和他的雞放一起了。沒過幾分鐘我的雞就飛到外面來了,我說你不要管它,你白天是捉不到的。晚上要是不回來再去捉。到了天快黑了,這公雞回來了,就直接飛到他家的柚子樹上過夜了。

不管做什麼知名度很重要,昨晚上很多人打電話給我問我要雞鴨,我才賣了四隻雞兩隻鴨,都是關係好的回不了,兩斤多的雞他也要。沒辦法都是小雞和20多隻6年的老母雞種雞了。下個月計劃殺一隻自己吃,主要是看看裡面有沒有雞寶,傳說5年以後的老母雞會有雞寶。





程正興


在農村普遍存在雞蛋賣不出去,等到有人來找你買的時候又沒有了。而在城市裡有很多人想吃農村的雞蛋又找不到地方去買。這其實就是產銷脫節,沒有真正走入市場的原因。

記得前年我爸爸在家養了十幾只母雞。在夏天的時候,母雞進入了高產期,一天十來個雞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收集了200多個。為此還給我打電話讓我看能不能在朋友圈賣掉一些。當時也沒有能幫著銷售出去,雞蛋就自己慢慢吃的吃,送的送給消耗掉了。可沒過兩個月,母雞就不再下蛋後,就有人來找我爸爸買雞蛋。爸爸還抱怨道:“你們找我要的時候,雞就不下蛋了,不找我要的時候雞蛋下了一大堆。這雞是沒法養了。”

一、農村的雞蛋產量小且不固定。

農村養的雞年產蛋量在130個左右,養的多的十幾只雞,少的幾隻。因雞的出生時間不同,導致產蛋不集中,不連續。產蛋量的不穩定就很難形成市場,沒有相應的市場就很難將雞蛋賣出去。現在的農村大部分是沒有養雞的,也很難形成規模化的雞蛋收集工作來穩定需求市場。

二、信任問題導致缺少中間流通平臺。現在有很多散養雞蛋充當笨雞蛋(土雞蛋),市場一片魚龍混雜。導致消費者對市場上面的笨雞蛋產生懷疑,或者根本不相信市場上面有正宗的笨雞蛋。導致中間流通平臺無法建立,農村的雞蛋無法正常走入市場而造成雞蛋賣不出去。

三、價格問題。正宗的土雞蛋在農村都是按個來賣的。在儒生的老家都是二元一個的雞蛋,單論個的價格來看並不是太高,但農村土雞蛋小,一斤雞蛋最少需要十個。換算出來近二十元每斤,比市場裡的散養雞蛋最少貴二倍。有經濟壓力的消費者自然選擇便宜的,導致市場需求進一步變小。

四、需求不穩定。城裡的消費者並不是經常購買土雞蛋,我碰到的需求者大多都是家裡有小孩子,或者是在坐月子的人。需要的階段都是一陣一陣的,你需要的時候正好農村人家沒有雞蛋,需求的不穩定,導致土雞蛋難以購買到。

五、信息來源不對等。農村土雞蛋出來並不清楚城裡有誰需要,而城裡的消費者也不清楚農村裡面誰有真正的土雞蛋。農村裡的母雞下蛋,農戶最開始是自己吃,可隨著產蛋量的突然增加,想要賣出去進行宣傳,等到宣傳有了進展,消費者要來購買的時候,自己家裡的雞蛋不是吃完了就是送掉了,母雞也開始停產了。畢竟雞蛋的保存期限不長,太久會變質。

土雞蛋農戶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到,我們需要建立相應的信息渠道,確保供求關係第一時間被需求者提供,恢復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主,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求市場,才能避免問題的發生。

我是儒生,一個來自農村的80後,特別喜歡探討種植與養殖如何結合的人,希望能與大家一起交流,如果本文有些價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關注!


農村業儒


我也是農村的回答一下,笨雞蛋是指農家散養的用糧食餵養的走地雞,一般規模小,每家每戶最多也就幾十只,小雞都是自己養的母雞孵化的,雞吃米飯,米糠,菜葉子等農家自種的一些糧食蔬菜,雞的活動場地比較好,一般白天放到外面讓他們自己捉蟲子野菜吃,雞餓了會自己回主人家找食吃,主人也是在雞回來後喂他們,一般母雞帶小雞回來,會撒一把米喂小雞,大雞一般喂米糠飯,穀子,玉米等(我是南方的我們家養的喂這些)。現在農村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及一些留守兒童,種田的少了,而餵養這些雞鴨需要大量的糧食,他們就養的少了,一般養的都是自己吃了。所以只有家裡種糧食多點的養的多點的才有少量出售。我們這裡是供不應求這種蛋。


英子記農


我覺得主要是農村每家每戶養的也不多了,不像以前那樣養的多。有時候只夠自己家裡吃,餘不了多少,想買的人一般都是城裡人,因為農村肯定想要真的土雞蛋肯定會自己養些雞。有些人找鄉下的親戚代買土雞蛋,親戚還要去好多家買,才能湊到一些。我聽朋友說過一個很搞笑的事就是,城裡人總想買到土雞蛋,所以經常找一些擺攤的鄉下老太太,找她們買雞蛋。實際上鄉下老太太的雞蛋就是超市裡面買過去的,再轉手那去賣。呵呵。不得不說這鄉下老太太精明的很。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這是不是就和那些總認為國外東西好,進口東西好是一個道理。


云云的生活碎片


此問題一出,一下子就把我的記憶拉回到十幾年前。那時候母親還在世,她在,才會有散養雞的人,才會有千千萬萬個他那樣的農村婦女,從事土雞蛋的生產工作。

那時候,每天從雞窩裡收雞蛋,存到盒子、罐子等容器裡,再等個把月存滿了,會有從事收雞蛋工作的生意人,吆喝著收購。和收羊奶類似。沒有他們這些人,城裡人想吃純正的土雞蛋,就得有親戚朋友在農村的了。

賣了雞蛋,得些零用錢,還是補貼到家庭生活當中去了。

現在看農村,至少我們那裡很少有散養的在院子裡跑的雞群。那個生態鏈已經被創業狀態下的規模華養殖代替。

缺少散養的人,缺少從事收購的人,你能買來的,只能是產品,而不是附著鄉愁的雞蛋。

那種鄉愁是再也回不去了。





西漂外賣剛子


我也是來自農村,我來說說我們那邊的村裡。在我們農村,家家戶戶都養了很多雞。我們那你比較平,交通比較方便。家裡的雞蛋多了,吃不掉的,也有人會來收。

①一般我們農村家裡的雞蛋都是留給自己吃,父母一般都會省下來留給我們孩子吃。

②明年我們回家。爸爸媽媽攢好雞蛋等著我們回家,帶到外面給小孩吃。

③有些個別的小孩不回家,自己家裡養很多雞的。一般都是外面有人聯繫好啦。隔幾天會過來上門收的。

④在我們那裡好像從來沒有發生。誰家的雞蛋,沒有人要的。可能那些比較偏僻的,交通不方便的,家裡養的多的是可能有這種情況。可以拿到鎮裡去賣的。


清華包裝09


作為笨雞蛋的消費者和相同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

響應國家政策我有兩個孩子,農村的笨雞蛋一直都是家裡的必須品

先說說笨雞蛋,所謂笨雞蛋就是農家散養的本地土雞,不餵食任何

添加私聊,純天然養殖的,吃的是稻穀菜葉和飛蟲,笨雞蛋一般比

普通雞蛋要小很多,也很好分辨。吃起來更是要比普通蛋美味營養

問主的問題我也深有體會,這種情況大致分為兩種吧

1,有很多農村家庭養的散養雞下的蛋多了自家吃不了,但是沒有渠

道進行銷售,雞蛋的保鮮期還是很短的,新鮮的雞蛋更有營養和銷售

由於是家庭少量的養殖笨雞,產蛋量本來就不大,加上沒有銷售渠道

所以很難往市場上推

2,再就是專業養雞戶,規模比較大,有不少在城市郊區,宣傳力度到

位,只要你的雞蛋好,還是很受歡迎的。賣的就是回頭客

所以想吃到笨雞蛋沒有那麼難,只要你留意收集當地信息


山東大實在


你好,我是北方農村的一名老農。前天我兒子說深圳一些超市裡,笨雞蛋能賣到20元一斤,他對一線城市吃不到優質農產品有深切的感悟,這其中就包含了笨雞蛋少,價錢高等問題,溝通後,我總結如下幾個現象和應對對策,供參考:

農村笨雞一般都是家養雞,量少,產蛋量低,集中收購成本高。

在農村,農家笨雞一般都是家裡自己餵養的,都是從小雞苗一天天長大的。北方農家都有小院,買上10多雞苗,歡蹦亂跳的小雞自己就可以隨意覓食,米粒、麥糠、蟲蟻等等。主人都是看著雞子實在沒得吃的時候,才會抓上一把玉米籽或者麥子撒地上搶食。但是真正能長大的可能就3-5只,不是被老鼠咬了就是被狗狗吃了。剩下那麼3-5只,平均一隻雞兩天才下一次蛋。在這種情況下,產蛋量就不會高。且,每家就那麼幾隻,收購方面的時間成本也太高了。

消費市場在大城市,運輸成本高

現象說明:現在全社會都是消費升級階段,大家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明顯,需求水平也越來越高。這部分消費力市場更多是在一些一二線大城市,收購成本高的情況下,再加上遠程的運輸成本,讓整個成本攀高了,所以市場上的存量也就十分有限了。

信息不對稱

現在雖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十分普及,但是農民對在互聯網上進行生意經營的知識還是十分淺薄的,基本停留在web1.0時代,被動接收信息,瀏覽資訊,並沒有將其轉化成生產力。所以就是十多年前IT時代大家經常會提到的“信息不對稱”!

解決辦法

關於以上系列問題,我個人做如下建議:

1、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集中散養

形成大型笨雞養殖帶,進行合作社化的聯合養殖、經營。特別是靠近主力消費市場的農村鄉鎮,不僅降低了遠途運輸成本,還能拉動周邊農戶實現增收。

2、做好防損措施,做好防疫工作,通過科學配料和防疫工作,減少經濟損失,提升笨雞營養,提高產蛋量。

3、開展農村電商銷售渠道

具備創業能力(資金能力,知識能力,資源優勢)的農村大學生,建議做好前期調研和啟動準備工作,返鄉創業,推動優質農產品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臺,自媒體運營方式將好貨在原產地直接展示給一二線市場的消費人群。確保銷量。

4、建立特色農產品品牌,擴大市場和品牌,發展商業端企業客戶進行大批量定向採購供應。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結合農村的基本現狀,和自己對市場和互聯網的理解給出的綜合建議。歡迎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