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鲜产业发展道阻且长

2003年的SARS疫情在客观上推动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发展,如今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笼罩下,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生鲜电商迎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以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成为保障用户生鲜需求的重要渠道,每日订单量呈爆发式增长。国内的生鲜相关企业能否在应对疫情重压后攀上新的台阶,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生鲜产业潮起潮落

从2005年易果网成立算起,生鲜电商已经历了15年的发展。2015年是生鲜电商的高光时刻,这一年里,爱鲜蜂、百果园、每日优鲜、天天果园等相继完成巨额融资,资本对于生鲜行业的关注也愈发强烈。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生鲜电商企业就频频传出倒闭、裁员、砍业务、被收购等消息。


食行生鲜CEO张洪良曾分析过导致生鲜到家模式高成本的几个原因:一是生鲜的一个明确特征是非标,消费者地域差别大;二是生鲜品类对冷链依赖极强,而中国冷链配套,尤其是同城配套相对薄弱;三是生鲜品类损耗率极高,毛利率低;四是消费者对时间要求很高,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在集中时间内需要,配送集中度很高。


张洪良算了这样一笔账:生鲜到家模式的单次成本是30~35元,饿了么在北上广消费者高密度需求的前提下,单次送餐成本压缩到6元后也无法再降低,这说明这一模式的人力资源成本确实已经没有了降低空间。资本寒冬期里,如何均衡成本与收益,如何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保证企业自身的盈利,成为资本和生鲜电商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2017年,越来越多的生鲜玩家涌向线下,寻求生鲜市场的另一片天地。新物种盒马、7FRESH、超级物种、掌鱼生鲜等生鲜新兴业态相继涌现,它们加速扩张落地,以门店为中心辐射周围生活半径,通过用数据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跑马圈地。经营连锁协会2018年发布的《社区生鲜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8年间,平均每年有超过10个社区生鲜品牌成立,经营业态涵盖生鲜加强型社区超市、生鲜折扣店、“便利店+生鲜”和加盟模式社区菜店等四种。四种模式虽然都以线下门店经营为主,但在门店面积、商品结构及SKU数量上亦有所差别。


与传统社区生鲜超市相比,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新生代创新了前置仓模式,即以仓为店,将仓库建立在社区周边三公里的范围内,商品由骑手从仓库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在配送速度及配送成本方面,前置仓模式比商家远程配送模式更有优势,但这种模式的盈利水平与订单量、客单价以及成本息息相关,由于前置仓的建仓成本、建仓后的人工管理成本较高,盈利模式尚未打通。


与此同时,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不少社区生鲜品牌也开始接入线上流量入口,提供三公里内配送服务,以此促进营收增长。据经营连锁协会调查,仅2018年即有57%的社区生鲜品牌开通了到家业务,其中近半数为第三方平台物流,如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在资本助力下,部分头部社区生鲜品牌迅速发展壮大,已形成可观规模。例如,截至2019年7月,社区生鲜连锁品牌“钱大妈”已拥有超过1600家实体门店,全年销售额预计可达70亿元,完成D轮融资后的估值近100亿元。


与前置仓模式相比,社区店模式的优势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SKU和到店服务体验,劣势是对门店位置要求较高,租金较贵,经营成本相对更高。根据QuestMobile统计,社区生鲜用户中70%以上来自于二、三线城市(包含新一线城市),下沉趋势明显,这也为生鲜社区团购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


2017年12月成立的生鲜电商食享会,主打社区拼团模式,依托小程序迅速布局了低线城市。食享会的社区拼团模式是:以社区为中心,由团长在线上建立社群,团长每天在微信群推送8~10款商品进行预售,所有订单集中成为一个大订单,由供应商发货直接配送到小区,然后由团长分发到小区消费者手中。截至2019年1月,食享会的销售网络已布局了以长三角为主、覆盖全国15省的45个城市中的近两万个小区,拥有团长近两万人。


社区拼团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三:第一,相较于线上昂贵的流量成本,社区渠道具有相对较强的流量红利;第二,运营模式上省去开店模式的高租金、人力成本,轻运营模式易于规模化复制;第三,采取“极致单品+预售模式”,通过单品类达到爆品引流的效果,采用预售模式来降低采购成本。


社区团购模式的问题是生鲜SKU低,且依赖团长进行引流,组织结构松散,终端用户掌握在团长手中,稳定性较差。相比之下,叮咚买菜走的“线上版菜市场”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2017年5月上线的叮咚买菜,以“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29分钟内即时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鲜菜品服务。具体而言,其通过总仓在城市批发市场完成采购,随后统一进行预处理,完成后送往前置仓,前置仓服务周围1~3公里的人群并送货上门。


除了运用置仓模式和精简SKU等策略,叮咚买菜还创新了前端,注重品类搭配和运营方式的优化。它以蔬菜、水产、肉禽蛋为核心品类,充分利用生鲜聚客效应,极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频次,拓宽了目标人群。同时,将生鲜产品预处理加工成包装产品,并辅以半成品、净菜品类,改善业务毛利率低的痛点。


华创证券调研认为,虽然超市渠道早就推出了预处理过的包装产品,但一直发展较慢。而叮咚买菜面对的目标人群更偏年轻化、忙碌化,对于便捷性的追求更甚,因此愿意支付产品服务溢价。截至2019年8月,叮咚买菜已在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建设447个前置仓,日订单量超过40万单、客单价超过60元。


目前,叮咚买菜还不支持到店购买,所有订单都是由配送员配送到用户手中。据叮咚买菜CEO梁昌霖介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叮咚买菜App的日订单增长了三四倍,预计元宵节后还会不断增长,“我们的业绩也可能增长三到五倍。”


供应链是制胜关键

从整体发展趋势看,生鲜行业规模庞大,体量过万亿。近年来,线上电商的快速发展对这个传统零售业形成了较大冲击,但生鲜品类不易保存、物流成本高、损耗高等特点天然形成了电商渗透的障碍,因此也成为受电商冲击较小的品类之一。


根据欧睿数据统计,近10年来,生鲜品类的线上渗透率仅从0.3%提升至5%,同期其他生活必需品类的线上渗透率增长均明显高于生鲜,像消费电器、服装等的线上渗透率已超过30%。从另一方面看,与其他品类相比,生鲜具有高频、刚需、全人群覆盖的特点,是优质的流量入口,具备优秀的聚客效应,因此,其正逐渐成为零售商引流的重要品类。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生鲜业务易被模仿,此时,供应链建设就成了生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建设带来的渠道成本降低成为制胜的关键。据川财研究所分析,生鲜供应链体系涉及生产、采购、流通以及零售,从农业、物流到零售横跨三个产业,主要面临以下痛点:一是现有的农业生产集中度较低,不利于规模化采购;二是冷链运输尚不发达,导致生鲜损耗率较高;三是标准化采购体系难以满足旺盛的消费需求。


目前看来,各类生鲜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深入产业链的程度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消费端的快速变化也在倒逼供应链加速提效,供应链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有望抓住这一契机实现迅速成长,通过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众所周知,生鲜供应链的建设投资巨大且耗时较长。以关键环节冷链物流为例,其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冷藏车、保温盒等,建设物流中心投入大,需要根据线下门店布局、线下顾客分布格局、产品需求量来选定建造地点,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回本。


目前,国内的生鲜供应链主要有两种模式:现代化超市和依托互联网的开放类平台B2B。前者由超市全产业链管控,国内企业以永辉超市和家家悦为代表,外资企业以沃尔玛、家乐福和大润发为代表。开放型供应链平台则依托互联网收集下游订单,担当一批商或准生产商的角色,区域化分布仓储,向终端餐饮、超市等输入生鲜产品,以善之农、美菜、宋小菜为代表。


招商证劵分析认为,以封闭型供应链为代表的永辉超市和家家悦效率足够高,能够持续长牛;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B2B的生鲜供应链企业则有望诞生独角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