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魯迅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蓋碗作為一種近乎萬能的泡茶器皿,能讓萬千茶葉在其中曼妙轉化,吐露芬芳,自然博得不少愛茶者的歡心。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蓋碗由蓋、碗、託三部分組成,雖然小小的,卻雅緻得很,在清代的大家貴族,宮廷皇室,以及高雅的茶館,都用蓋碗喝茶,一直到今天,不少講究的茶友依舊會選用蓋碗泡茶喝,但是,在沖泡的過程中,有這麼一個問題,總是困擾大家:泡茶時蓋碗的蓋子是揭開還是蓋上?

十三夷隨機問了不少身邊認識的茶友,發現大家對此的分歧還確實是不小。有的茶友認為揭蓋不會讓茶被悶壞,而另一方則認為蓋上蓋子能更好地聚香,雙方各執一詞,變分成了支持揭蓋的“走香”派和支持蓋上蓋子的“悶茶”派。

一、為什麼要關蓋“悶茶”?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1、“悶茶”能阻止茶香溜走

關起蓋子泡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茶葉的香氣過度散發,而且把蓋子蓋嚴了還有利於蓋碗內茶葉香氣的聚攏,更方便聞蓋香哦。

2、“悶茶”能檢驗茶葉品質

俗話說“好茶不怕悶”,也就說如果茶葉質量夠好,蓋上蓋子悶茶,不僅不會影響茶葉本身的口感,而且還能夠藉此檢驗出這款茶葉到底是不是好茶。

3、“悶茶”能刺激內含物釋放

據老一輩人的說法:悶茶,茶湯才可以入味。其實這麼說的原理是當悶茶時,能讓蓋碗內的溫度得到保持,利用高溫刺激茶葉內含物質更快更完全的地釋放出來,茶湯則會呈現更為醇厚的口感。

二、為什麼要揭蓋“走香”?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1、“走香”能讓香氣更純

揭蓋“走香”,不僅能讓杯中的熱氣散去,同時帶走夾雜著青味、陳味等不好的氣息,還能讓新鮮空氣進入杯蓋裡,和茶葉發生反應,讓茶散發出更醇香氣味。

2、“走香”能延長茶葉耐泡度

上面我們說了,“悶茶”能刺激茶葉內的物質釋放,那麼相反的,揭蓋“走香”能讓茶葉內的物質不至於在長時間的高溫刺激下盡然釋出,可以多次注入熱水,將茶葉的味道一層一層逼出來,這樣茶葉就更耐泡一些,也能更好的控制茶香和茶的味道。

3、“走香”能避免茶葉被悶壞

這也是很多人會摒棄“悶茶”轉而愛上“走香”的重要原因。很多茶友對“悶茶”的時間是沒什麼概念的,經常一不留神,就讓茶葉在長時間的高溫下悶壞,茶湯的口感變得極差,嚴重影響了飲茶體驗,而如果揭蓋“走香”就不用擔心了。

三、揭蓋VS不揭蓋,該怎麼選?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眼看“悶茶”“走香”各有各的好,那麼用蓋碗泡茶時該如何選呢?正確答案是:因茶而異。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1、細嫩茶葉需完全揭蓋

細嫩茶葉,喝的就是一個鮮,如果使用蓋碗泡出湯後,碗內的葉底依舊維持高溫的話,非常容易把茶葉悶熟了,導致茶味苦澀,鮮爽度降低,影響下一道茶湯的口感。

比如綠茶、名優紅茶、白毫銀針、黃茶這些“嬌貴”的細嫩茶葉,我們需要在沖泡完後,把蓋子完全打開,以免把茶葉燜熟,導致茶葉的味道比較苦澀,或者鮮爽度降低。

2、高香或芽葉成熟的茶葉可留縫斜蓋

高香茶如果不悶,香氣很快就會跑掉,那便嘗不到茶最靈魂的滋味了,如果白牡丹、烏龍茶、生普這些高香茶,猶抱琵琶半遮蓋般地半掩半揭蓋子是最適合的。

3、老茶、粗茶不揭蓋

悶泡法適合用來沖泡老茶,即沖泡存放了有一定歲月的茶,或三五年的青茶,或十年二十年的普洱。高溫悶泡,能讓一杯老茶煥發出內質裡濃郁的茶香,協調感增強許多,讓人品味到不平凡的滋味。但如果老茶有雜味或者其他味道過重,還是要適當揭蓋散味哦。

蓋碗泡茶時,該“走香”還是“悶茶”?

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為了泡好一杯茶,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願每一杯蓋碗茶都能被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