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

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葉落歸根,即便身在異國他鄉,也會依然心繫祖國。千千萬萬的海外同胞,時時刻刻都希望再度的踏上祖國土地。因為祖國是我們的"根",也是我們在外漂泊有力的精神支柱,所以漂泊在外的人們時時刻刻的都在思念著自己的故土。

韓國廣平府田氏,一個流落海外381年的家族。在這981年裡,他們時刻銘記自己的祖國,堅持中國習俗,堅信自己是中國的血脈,是炎黃子孫。這個韓國家族,他們祖輩做過韓國首相,有的仍然在韓國的政界佔有一席之地,也有在商業中鶴立雞群的,可以說這一家族的人赫赫有名,遍及韓國各種上流階層。但是他們的觀念與行為都與韓國人不同,他們現在仍然保持著中國人的風俗習慣。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比如:春節貼福字吃餃子,正月走親訪友拜大年等中國傳統習俗,他們仍然使用並學習漢字,就連死去時墓誌銘的字也是使用漢字編寫的。這一家族便是韓國的廣平田氏。

祖輩從明朝流落到韓國

明代時,田家和韓國附近有買賣上的來往。在公年1637年明代崇禎年,二十八歲的田好謙奉繼母的指令,去往韓國一個島嶼上收款。

正逢清軍突擊,清朝的大將看到田好謙長身秀貌,風範端莊,在全部的戰俘中只放了他一條生路。

田好謙逃亡到了韓國,因為他筆跡秀美,被平安軍營選中,士兵把他和十多個中國人送到大將具公門底下。具公命他們就地坐下,賜給他們酒和乾魚。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人們都端著飯盤毫無形象的大吃大喝起來,只有田好謙獨自一個人站著,他說:"喝酒務必要有禮數,並且中國人吃不下腥臊的魚肉。"具公很是詫異,就請他到堂上坐,以主客之禮尋酒,田好謙才吃食物,並作禮向他表示感謝。

具公喜歡田好謙懂禮和真誠的品質,對待他就像自己的親屬一般。1644年3月,具公的部下發起了軍變,時局動盪。

田好謙機警地平息了叛變,具公非常感動,很多次都想提拔任用田好謙,他卻以"自己是中國人,不明白朝語,沒法治軍隊"為由,婉言拒絕了。之後,田好謙的過人膽略和才能,得到了韓國國王的器重,命他為韓國通政大夫、龍驤衛副護軍等要職。

田好謙雖位高權重,有奴僕服侍,又有良田和奉祿,田好謙卻時常會對親屬說:"咱們的故鄉在中國廣平府,等世道安穩了,咱們務必要回家認祖歸宗。每逢佳節,他都帶領親屬們到海邊,仰望故鄉的方向下跪磕頭祭祠,放聲大哭,來宣洩思想之情。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田好謙在年老時哭瞎了眼腈,經常會哀嘆他此生無法回到故鄉。為了緩解田好謙的思鄉之情,親屬們根據他的描述在漢城的西北處,建了個"風正村":家祠在村中心的北面,又栽一棵槐樹,家人們用大轎抬著田好謙,在"風正村"周邊走了走,田好謙就真的以為自己重新回到了故鄉。沒多久田好謙就逝世了。

墓誌銘刻寫漢字

在公年1706年的清朝康熙年間,正好是田好謙過世後的第二十個年頭,田好謙的次子田會一,出使京都。剛踏入國土,見到人就開始打聽風正村的消息。在三河縣(距風正村200裡)守備及其翰林、官吏的協助下,田會一得知當年風正村有兩名舉人,田思齊和胡御枚,而田思齊正是他要找的親人。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田會一喜出望外,可是田思齊卻在2年前為了奔母喪返回故鄉。又因出使時限將至,田會一隻好把田好謙的畫象和家書交給胡御枚。畫象和家書輾轉反側送到了風正村後,田氏宗族激動萬分,叩謝天地。待田思齊不辭辛勞的回到京都時,

田會一早已回到了韓國,臨行留下來一冊韓國的田氏族譜。自此,風正村田氏將田好謙的畫象供在宗祠,根據田會一帶來的韓國田氏族譜,把族譜上田好謙後邊的空缺續寫了下來。

此後,中韓田氏宗族間有時候也會書信往來,但可惜的是,兩地親屬一直無法相逢。韓國田氏定下族規:"所有的韓國田氏宗族的墓碑都要用漢字刻寫上"廣平府田氏",以志根脈所在。

兩地同胞不忘遠方同族人

在韓國田氏宗族尋找親人故居的同時,風正村的田氏家族也晝夜掛念著異國他鄉的同胞親人們。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風正村田氏族人在十分貧困的情況下集體籌資讓兩位田氏年輕人步行到韓國尋親。那時候因為日本己經攻佔韓國,到達鴨綠江邊,兩人費盡周折也沒辦法進入韓國境內,資金消耗殆盡,兩人歷時一年乞討而歸。

20世紀50年代後,因為中韓政治體制和形態意識的原因,兩國直接的交流方式被限制,但中韓兩地的田氏宗族,血脈真情一直是相互呼應的,彼此又在互相探尋。韓國田氏十九世田明煥老人家叮囑大兒子田文務必要找到在中國的根。

新中國建立後,當初的廣平府如今已轉變成了永年縣東部地區的廣府鎮。因此剛開始,田氏宗族的第二十世族人,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首席運營官田文,怎麼也找不著風正村。

直至21世紀,田文仍藉助企業在中國的5個服務處探尋著風正村的親人們。他從未忘掉老父親田明煥的叮囑,期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田氏的根,完不成老祖宗傳下的夙願,死不瞑目。

歷盡艱辛,田文企業在青島的服務處總算打探到了風正村。

一個流亡韓國381年的家族,到中國認祖歸宗,族譜:我是中國人

田連平一直忘不掉2004年5月9日,那一天他接通了這一尋親電話。"我那時候拿電話的手都顫抖,走散韓國數年的親人總算要找到了!"相隔4年說起這件事,田連平的語氣裡還帶著不能抑制的興奮。

3天之後,他和兩位族人抵達青島,把風正村田氏的消息告訴給身在首爾的田文。田文喜悅不己,很快告知了韓國全部的田氏宗族——"找到親人們了!"

這個喜訊在風正村也炸開了鍋。當晚就讓族人們,將兩地宗族的名字依照輩分排列起來,接續中韓田氏家譜。

2004年11月13日,田連平等3人飛往韓國探親訪友。90歲的田明煥在家譜圖上找到自己的名字,聲淚俱下。

從田好謙離開中國的土地現在,歷經了381年。如今,田文遵循祖輩的夙願,終於找到了中國的根,認祖歸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