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凶猛?

心學門人242


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兇猛?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讓我們想起《西遊記》中的橋段,有一場唐僧師徒遇到蠍子精,最後求救本身是公雞的昴日星官,最後化身大公雞除掉了蠍子精,解救了唐僧四徒。雖然說和題目中提到到蜈蚣,還是有所區別,但是正是反映了一物降一物,不要覺得像蜈蚣、蠍子這樣的劇毒昆蟲,在遇到大公雞的時候,也不一定的它們的對手。甚至有人說,如果公雞吃了蜈蚣會變得更兇猛,真的是如此嗎?

對於蜈蚣,想必大家都所有了解,既是藥材,也是劇毒昆蟲。蜈蚣擁有長長的觸角,又有很多對長足,無論是嘴還是足,都足以致人中毒。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凡是被蜈蚣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道常常的血印,有時候夏天睡覺的時候,感覺到身體有火辣辣的感覺,有可能就是被蜈蚣咬傷了。以前的農村環境,蜈蚣還是比較常見的,我們小時候經常都可以看到蜈蚣,捉蜈蚣也是稀鬆平常的時候,只是在捉的時候要格外小心,防止被它抓傷、咬傷。有些山區的居民,將抓蜈蚣當成是一個重要的副產,每年可以帶來不少的收入,因為蜈蚣曬乾之後可以入藥。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家裡養殖的公雞會是蜈蚣的剋星。都知道農村有三大怪獸,其中之一就是大公雞,發起威來也是比較厲害的。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殖一些土雞,裡面肯定會有幾隻公雞,既能起到雞叫報時的作用,還能起到幫助孵化小雞的功能。對於農村土公雞,辨別它們是否養殖的時間足夠長,其兇猛性有多高,就看公雞的雞冠,雞冠越大越紅,說明養殖的時間比較長,在雞群中也佔據霸主地位。小的時候,最怕碰到家裡的公雞,因為被它追著咬過兩三次,嚇得看到公雞都有點犯怵。

農村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雞冠是兇猛的象徵,也是公雞在野外捉食各種毒蟲形成的。有還幾次,看到家裡的大公雞追著蜈蚣跑,最終將它們送進肚子的情景,看到這裡真心覺得很震驚,蜈蚣好歹也算是出了名的“五毒”,其毒性威力不容小覷。而一隻公雞居然可以將劇毒的蜈蚣吃下去。至於農村老人所說的,公雞吃蜈蚣變兇猛,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與蜈蚣抗爭的過程中,本身也是對公雞各項能力的提升,沒有一定的膽量想必也不敢出手;二是公雞吃下蜈蚣之後,既有充足營養的補充,也一定程度上“補充”了蜈蚣的毒素,需要身體予以化解,長久以往對於公雞身體素質是個提升。所有,原則上來說,公雞吃蜈蚣,變得更加兇猛,其實兩者之間並沒有根本的聯繫,但是在長期與蜈蚣這種毒物鬥爭的過程中,培養了較強的能力,身體素質也有所提升,所以看起來是兇猛的很。想想如果公雞不夠兇猛,又怎麼能鬥得過蜈蚣呢?又怎麼消化了蜈蚣呢。


指尖三農


小時候在農村,有過兩次被蜈蚣咬傷的經歷。

第一次被咬,是吃晚飯後跟幾個小夥伴們在鄰居家玩,被咬後痛得直冒冷汗。鄰居大人說用桐油塗可以治蜈蚣咬傷的,剛好他們家新做木門,刷木門還剩有一點桐油,就拿來給我塗到被咬的腳裸處。我當然相信大人的話,雖然塗了“藥”還是很痛,但還是強忍著,回到家不敢跟家裡人說,就跑上床了。那個晚上一直睡不著,穿心的痛,天快亮的時候才朦朧睡去。醒來後感覺沒有那麼痛了,但被咬的地方卻結了顆硬塊,過了幾天,硬塊才消除了。

第二次被咬,居然也是腳裸處。當時是在家的廚房被咬的,那時農村的廚房都是燒茅草,蜈蚣是藏在茅草中被帶進來的。我大喊一聲手一拍就看見了掉下的蜈蚣。那時奶奶還健在,奶奶說,別怕。然後在院子裡撒了把米,雞們迅速跑了過來,奶奶抓住那隻公雞,把手指捅進雞嘴,抽出,用公雞的口水塗在傷口上(有兩個小黑點),過不多久,就感覺不那麼痛了,當天夜裡睡覺前,已經基本沒有什麼感覺了,過後也沒有硬塊。

公雞就是蜈蚣的剋星啊。蜈蚣經常躲在瓦房的樑上,公雞在下面打鳴,蜈蚣居然掉了下來,公雞毫不客氣的享用了。

公雞的性格本來就很兇猛,我認為與吃不吃蜈蚣,沒有多大關係的。


西園小苑


蜈蚣小時候是家裡懼怕的五毒之一

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去辦搬大石頭玩,結果裡面有一條大蜈蚣,爬的快,踩不住,我家的一隻公雞突然跑過來把它吃了,過了幾分鐘,公雞暴跳如雷,就來捉住我的衣服,打不走它,它又使勁捉我的腳,同伴那棍子打它,它到處跑,看到都怕,奶奶說是它吃了蜈蚣的原因,然後奶奶就給我講其中的原因。

說說我的看法吧!公雞和蜈蚣是天敵,公雞隻要看見蜈蚣就要追著攆著啄食它們,而蜈蚣如果看到公雞就趕緊躲起來,再有毒也是對公雞起不了殺傷作用。

有人說公雞是因為吃蜈蚣才變的兇猛,蜈蚣是有毒的動物,公雞吃了以後性子就會變得兇惡而勇猛。據說是公雞唾液裡有特殊成分能把蜈蚣的毒素分解並轉化成激素,當吃蜈蚣多了以後公雞體內的激素就會增多,於是公雞的性格就會變得越來越兇猛了。

雞的生理特點也決定了雞抓蟲子的優勢,雞爪子上和腿上都是類似鱗片的硬皮,蜈蚣根本咬不動也傷不到公雞。雞的頭部反應也是比較快的,再加上極其鋒利的雞爪子。按住蜈蚣就能直接上嘴叼了,蜈蚣基本沒什麼反抗的機會。這大概就是醫學上說的相生相剋吧。





竹鄉單妹兒


在農村真的有這些說法,說大公雞吃了蜈蚣之後會變得更加兇猛,而且還啄人。大公雞是總昂首挺胸看起來鬥志昂揚的,在吃了蜈蚣之後,那就更不得了了,很是兇猛,那蜈蚣也不是啥興奮劑,為啥大公雞吃了以後會變兇猛呢?


這個問題剛開始我也很疑惑,後來奶奶跟我說,大公雞跟蜈蚣是天敵,死對頭相見就是要掐架,蜈蚣別看體型小,行動敏捷迅速,跑起來也很快,跟大公雞也能較量一陣子,因此當大公雞吃了蜈蚣之後,就會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將自己的天敵打敗了,所以就更兇猛,不知道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反正農村的老人們都是這樣說的。事實也確實是,當大公雞吃了蜈蚣之後,比沒吃的時候要兇猛的多。

還有的人說大公雞吃了蜈蚣之後,之所以變得兇猛,是因為蜈蚣有毒,公雞吃了之後體內的內分泌失調,情緒發生紊亂,情緒一激動就開始亂咬人了,這個解釋雖然牽強,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至於蜈蚣的毒素裡面還有什麼成分,導致了大公雞產生這樣的反應,我還真說不好。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公雞在吃了蜈蚣之後確實變兇了。



不過還好,估計再怎麼兇也沒有大鵝兇,在農村養過鵝的都知道,鵝可是厲害呢,被大鵝擰一口疼死了,就連蛇看見它都害怕,人家都是養狗看門,現在是養鵝防蛇,可見大鵝有多厲害了,人也害怕它。可這大公雞儘管也很厲害,只敢吃蜈蚣,倒還不敢吃人。公雞見蜈蚣,兩眼就發紅”,公雞和蜈蚣這兩個冤家見了面就會咬,可憐的蜈蚣只有被咬的份,雖然它是五毒之首,也不頂啥用。

現在村裡養雞養鴨的少了,也很難見到吃了蜈蚣的大公雞一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了,想想農村的生活樂趣還真是不少,不在村子裡住就看不到這些熱鬧的打鬥場面了。


一品小十六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蜈蚣是有毒的動物,一旦人被蜈蚣咬後就會中毒。但蜈蚣也是一味中藥,我有一位朋友,以前是疾院骨傷科的醫生,退休後在郊區的山上養蜈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醫藥公司的人員上山收購。

雞在過去的農村,基本上是每家每戶都會養的,一般家裡有重要的客人來臨之際,都會殺一隻公雞待客,母雞下蛋可以增加家裡的收入,雞蛋又是一道非常好的待客菜,一般是捨不得殺的。

一般來說,雞都是在樹下或有空地的地方找蟲子吃的,看到蜈蚣也不例外,也會被吃到雞的肚子裡去的,也沒看到雞因為吃了蜈蚣而發生中毒的現象。

至於公雞在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兇猛,大概是因為被雞吃到肚子裡的蜈蚣,在還沒死的時候,在雞肚子裡爬動得雞難受,引起公雞心情暴躁,才會變得很兇猛。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給你們看看咱家山上養的大公雞,從眼神就可以看出它們極富攻擊性了,甭說吃蜈蚣了,蚯蚓,螞蚱,啥蟲子它們都吃!

甚至是黃鼠狼,身強體壯的大公雞照樣不怕它們,和黃鼠狼有得拼,打起來很兇悍!身後可都是他的“姨太太們”,能不拼嗎,哈哈

我們山上各家各戶都散養雞的,早晨放出去,到處跑,跑到森林裡,跑到山邊上,也經常會遇見天敵,比如黃鼠狼,山下的野狗啥的,有時候,有些跑的慢,不壯的雞會被吃掉!

我媽說,沒辦法,早晨出去,它們能不能回來,就看它們的造化了。

所以啊,長期下來,很多雞已經練的很敏銳,很有攻擊性了,個子小一點的狗根本不是咱家大公雞的對手!

所以我覺得,不因為吃了蜈蚣,公雞才具有攻擊性,而是因為野外散養的因素所致,它們會遇見天敵,要活下來,就必須鬥一鬥,不具備攻擊性咋能啊?





小皮猴vlog


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蟻后會變得很兇猛?

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我最怕兩樣家禽,一是家裡的鵝,二是吃了蜈蚣的公雞。鵝可能還要好點,哪怕再兇猛也不會讓我流血。而吃了蜈蚣的公雞,運氣不好,會鮮血長流。主要是因為公雞本來嘴就很尖,啄人時容易把皮膚啄破。

公雞吃了蜈蚣後會啄人,這個在我們農村,很多人都知道,一般都不會去招惹。但是至於為什麼公雞吃了蜈蚣後,性情會變得很兇猛,都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後來因為好奇心比較強,專門去查了相關的資料,發現公雞吃了蜈蚣後,性情會變得很兇猛,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 農村的公雞本來就很兇猛

農村的散養的公雞一直都很兇猛,有時候去餵食的時候,公雞也會飛跳起來攻擊人。特別是在公雞交配的時候,公雞不僅會啄人,而且有時候母雞身上的雞毛都會被拔掉一大部分。

有的地方還專門餵養公雞來鬥雞,那場面很是血腥!

  • 蜈蚣有毒

大部分的蜈蚣都有毒,而且蜈蚣還是五毒之一。公雞在吃了蜈蚣之後,會有一些輕微的中毒反應。不過不會太嚴重,因為雞體內有對於蜈蚣毒素的免疫作用。所以雞在吃了蜈蚣之後,蜈蚣的毒素不會讓雞中毒死亡,只是會有一些輕微的中毒反應,比如亢奮!


所以我覺得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兇猛,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公雞本來就很兇猛,另外就是蜈蚣有毒,公雞雖然有對於蜈蚣毒素的免疫作用,但是還是會有一些輕微的中毒反應,比如亢奮!

田園軒月


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兇猛?

我個人認為題主說的這個情況和蜈蚣沒什麼關係,公雞本來就是挺兇猛的,這是公雞的特質,也是動物中雄性動物的特質。

我們都知道,雞是雜食動物,青草、青菜、穀子、玉米麵等都是雞的食物。但是對於散養土雞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食物就是昆蟲。小到地下昆蟲,上到大個毛毛蟲、蜈蚣都是食物。也可以說,雞就是一些昆蟲的天敵。

我記著小時候家裡養的土雞,我父親去山上砍柴火的時候都會帶個罐頭瓶子,抓一些大個的毛毛蟲,黑色的,還帶花紋的,手指頭粗細的,用罐頭瓶子裝著回家倒在地上,那些土雞瘋搶啊。對於那些大毛毛蟲來說,絕對是不敢直接上手抓的,整不好都得有點毒性。但是土雞就是一叨一個,天生就是抓蟲子的料。

而且,雞的生理特點也決定了雞抓蟲子的優勢,雞爪子上和腿上都是類似鱗片的硬皮,蜈蚣根本咬不動也傷不到公雞。雞的頭部反應也是比較快的,再加上極其鋒利的雞爪子。按住蜈蚣就能直接上嘴叼了,蜈蚣基本沒什麼反抗的機會。這大概就是國學裡說的相生相剋吧。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我的公雞餵飯店剩飯也是天天吃肉,是人就抓超級兇平時就在籠子裡面關著腳上我還捆著鐵絲只能跳著走,我自己被抓破2次有次直接偷襲我爸抓破了血管,止不住血還去醫院處理打破傷風針聽人講雞吃過肉就兇,後來讓黃鼠狼晚上咬死了但不吃。


從小玩到大21888820


為什麼有些農村的公雞吃了蜈蚣以後會變得很兇猛?

本人曾經養過蜈蚣作中藥材,因為中醫治療蛇傷先用蜈蚣和蠍子作定驚,撒毒,也對公雞就是蜈蚣天敵作過試驗,其實雞也是怕蜈蚣咬傷的,只是雞身體結構,全身羽毛包著,整個雞腳段硬,外有鱗包著,頭部雞嘴如甲般沒處能咬放入毒液,僅有雞冠處能咬到,而這處又縮成了小小部與雞肉相連,縱是咬到雞冠處,所放毒液也被雞冠化解部分,很少能進入雞肉處。這樣的雞身結構如人對付一隻螞蟻一樣容易,雞根本不用怕蜈蚣的攻擊,是99%成功,所以蜈蚣成雞的食物來源,蜈蚣所具有的頭部一點毒,被雞所啄食後,到雞嗉中一瀝就無所畏了。這就是雞喜食這樣蜈蚣,昆蟲了。



雞如果在雞肉了上被蜈蚣咬上一口會怎麼樣呢?

曾經做過三個這樣試驗,將雞毛拔去一部分,用一條蜈蚣咬上雞胸脯肉上,雞馬上跌倒站立不起,雙腳無法起立,要過二,三天才能站立。用蜈蚣咬上雞尾部,雞也一直前腑著,等一天才能站立,用蜈蚣咬上公雞雞冠上,雞一直前跑,啄物,磨嘴,不影響雞站立。所以我認為雞肉並不對蜈蚣毒免疫,只是雞身體結構帶來好處,使雞成為了蜈蚣天敵。如果二條以上蜈蚣同時咬上雞無羽毛擋著的肌肉,可能幾小時內斃命。

公雞吃下蜈蚣與兇猛不存在必然聯繫,毒液也被化雞嗉化去了,只有公雞被不小心吃食蜈蚣時被咬了著雞冠,可能存在毒液在雞冠內未被化解時,公雞異常兇猛。這是我在原養殖蜈蚣時,公雞常偷食蜈蚣逼迫做了上述幾項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