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悠然見東山


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合理,堅決不給。

你首先要從這些小事抓起,這就叫練膽。

先是給殺豬匠找個毛病不給殺豬錢,讓他白乾;然後可以叫木匠給你家修房子,完了隨便找個理由不給工錢;再去把修房子的建築材料找個毛病不給錢,如果這些你都能辦到,那麼恭喜你,你膽子練成了。

在農村把膽子練出來了,你就可以進城了。到了城市,就憑你這坑人的膽量,要麼你就賺一把,要麼你就不會再回老家了,或許已經在城裡昇天了。

有些人就是於生帶來的臭毛病,把自己的貧窮、狹隘、自私當做理由,眼睛只是盯著別人,從來不正視自己,做事的原則就是不放過任何侵佔小便宜的心態。

我們村的來財就是這樣的人,由於他家裡窮,父親給他取名來財,希望他財源滾滾,一生來財。可是來財沒有大的財源,小財倒是不斷,他從小就會坑人。

小時候和村裡小夥伴玩耍,脾氣不投就會打架,他打不過人家,就會上門找人家的大人。大人不和他一般見識,說幾句好話,給點好吃的就打發他走了。

長大以後,我們都和他一起不敢出去買東西。比如去菜店買菜,他總會在結完賬走的時候順手另外拿一點東西,不是一個西紅柿,就是一顆蒜,都成習慣了,他倒無所謂,我們總感到臉上火辣辣的。

有一次我們在一家超市買完東西剛出來,店裡的營業員就追過來了,說他們的一個膠帶不見了,是我們的人拿走了,弄了半天原來又是來財順手牽羊了。

後來他家修房子,房子修完和匠人吵了起來,來財說木匠把他家檁子截短了,不給工錢。經過大家調解,木匠讓步,他總算少給了500塊錢完事。

回頭咱們再說說題主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這絕不是殺豬匠一刀或者兩刀的問題,而是題主本身就有這毛病,就是不想給殺豬匠給錢。照你這麼說,農村有個老人殺豬,由於刀子過於老鈍,好幾次都沒有扎進去,結果豬還跑了,這事遇到你,殺豬匠是不是該給你賠頭豬啊?

像我們老家,現在都沒人幹殺豬這個活了。老殺豬匠殺不動了,年輕的沒人願意幹了。年輕人都在外打工,回家就是過年,辛苦了一年不管掙沒掙到錢,都想在家裡休息休息,大冬天的誰還幹這又髒又累的活呢?現在都只能用農用車拉倒鎮子上專門的屠宰場宰殺了。

人這一生,一眨眼就是一輩子,做人要厚道,缺德事少做,睡覺會踏實點!


土基子


農村殺年豬,殺豬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我的父親曾經也是個業餘殺豬匠,就是義務幫助親歳朋友殺年豬的人。我從小父親殺豬耳濡目染,所以對農村殺豬過程十分熟悉,殺豬補二刀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有些地方農村,有的人思想比較傳統,認為殺豬補二刀“兆頭”不吉,是比較忌諱的,這個說法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在殺年豬的問題上講究還挺多的,比殺豬前,必須然上香與放鞭炮,因為豬長大了總是要殺的,這雖然是豬的命運,但是作為人類又必須尊重生命,上香與放炮意思是送豬上路,這是殺豬的第一講究;



其次是“五爪豬”不能殺,因為豬腳上有五爪意味著此豬是人的化身,所以殺五爪豬的人必遭報應。說也怪了,我的父親就是因為有一年殺了頭五爪豬後,就一病不起,村裡的老人都說我父親不該殺了那頭五瓜豬,當然這是個十分迷信的說法,父親的起病,與殺五爪豬隻是個巧合而已。



最後就是殺豬必須一刀清,也就是一刀把豬殺死,一是為了減少豬的痛苦;二是如果䃼刀意味著“凶多吉少”,這對主家有不祥之說,但這也無疑是十分迷信的說法,都是毫無依據的事情,在現代以科學為主流意識的社會里,這種陳舊的觀念早應該被拋棄掉。



所以,殺豬匠補一刀才把豬殺死,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大家都要求殺豬匠一刀把豬殺死,才給殺豬費,那麼就沒有人敢殺豬了。所以為了這點小事,不給殺豬費,是很不合理的。殺年豬也是件高興的事情,為了這點小事鬧得不愉快,就不值得了。


鄉村田曉


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我家曾是村裡面的殺豬匠,據我所知有三代人都是殺豬的,一直殺到90年代末,由於鄉下不讓自己殺豬了,才停止了做殺豬匠的這種營生,在殺豬的過程當中,像你所說的補一刀才把豬殺死的這種現象,也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殺豬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刀切斷豬的大動脈,致豬流血後死亡,這就需要非常嫻熟的技術,以及多年的殺豬經驗,基本上都能夠憑著感覺一刀把豬殺死。但有時候也未必就能百分之百的奏效,也總會有失手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再正常不過了。

殺豬一刀沒有殺死,有可能就是沒有切斷豬的脖脛裡面的大動脈,血液沒有一次性放盡,導致豬失血不多而無法迅速死亡,在這種情況下,那就必須要進行再補一刀,這裡所謂的補刀,並不是說再重新插一個口子,而是在原有的刀口上把刀伸進去橫向切割,基本上就能讓豬很快的死亡。



在當年我家給村裡殺年豬時,也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的,但村民們並沒有因為此事提出過疑議,也沒有說不給加工費的。別人幾個人幫你忙活了半天,就因為殺豬沒有一刀殺死而不給殺豬費,我覺得是不合理的,並且還有可能傷了大家的和氣。


農大知事


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在十多年前,每到了臘月底的時候,農村裡很多人家裡都會殺年豬。那個時候因為生活條件不好,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肉,而在過年的時候為了犒勞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所以就會把養了近一年的豬殺掉,這樣不僅可以賣錢,而且自家還能留下一部分的豬肉,省去了買肉的錢不說,還能掙一筆錢。而在殺年豬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說法的,其中一點就是要挑選日子,選好日子了之後在和屠夫約定好時間。而且在殺年豬的時候,也是有說法的,比如殺豬一般都是一刀解決,是很避諱補刀的。但是有時候也會有意外,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偶然也會補一刀才會把豬殺死。那這種情況下不給屠夫殺豬費,是否合理呢?

農夫還記得,在讀初中的時候,村裡就真實的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村裡李大爺找了張屠夫來殺豬,由於過年的時候是在是太忙了,很多人家裡都要殺豬。這個張屠夫當天已經連著幫別人家裡殺了3頭豬了,算上李大爺家的這一頭,已經是第4頭豬了。所以身體已經很累了,再加上在殺豬之前他還喝酒了,這樣就著酒勁去殺豬,當刀捅進去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身體累了,也可能是喝酒有點頭暈導致眼花了的緣故,這一刀下去有點偏了,豬當時沒有殺死。一般有經驗的人,這個時候是不會把刀抽出來的,而是順著手勁在往裡面捅一捅的。張屠夫也是個老屠夫了,有十多年的經驗了,誰知道當天卻鬼使神差的把刀拔出來了,然後又捅進去了。這樣李大爺就不樂意了,說這樣不吉利。即便當時沒說,因為殺完了還得賣肉,

可是等到把肉賣完了之後,張屠戶來要殺豬費的時候,李大爺卻不願意給他錢了。其實當時的錢也不多,好像一頭豬是50元錢吧,奈何李大爺就是不給,結果兩個人就吵起來了,村裡很多的人都來勸架了。李大爺堅持不給的理由就是張屠戶殺豬技術不行,這樣很不吉利,會給家中帶來不好的事情。而張屠夫也理虧,說是當時喝酒了有點誤事,明確提出只要30元。後來很多人來勸架了,大家都退一步,李大爺支付了張屠夫25元,算是打個半折。

其實,都是鄉里鄉親的,大家都不容易。如果比較忌諱這些的話,那就大家彼此讓一步吧,但是不給還是有點說不過去。大家說是不是呢?


農夫也瘋狂


我覺得不合適。不管幾刀,人家畢竟把豬給殺死了,還要退毛分割等,很辛苦的!哪好意思不給錢呢!

回想小時候,生活很貧困,可是母親每年都要喂一頭豬,一般都是三四百斤,一進臘月門,就要殺豬了,因為要過年了,同時天太冷豬也不愛長肉。

記得殺豬時,母親早早起床做飯,還要準備四個菜,把殺豬匠請來,吃完飯,就抓豬了,一聽到豬嗷嗷的叫聲,把我們都嚇得跑挺遠!

看吧,一頭大豬躺在鍋灶上,給它澆水刮毛……

等我們玩夠了回來時,就像變魔術似的,大豬不見了,變成了一盆香噴噴的豬肉!真是神奇,忍不住扯下一塊放進嘴裡,立刻唇齒留香,想到心底……

父母接著要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來吃豬肉,滿滿的一大桌,除了豬肉以外,還有燴菜,血腸,心肝等,一桌子菜,大家邊吃邊誇讚:滿屯子就數你家豬肉香!於是父母臉上露出笑容,大家吃得更歡了!

吃完飯,善良的母親還要盛一碗肉,讓殺豬匠給老伴帶回去,他千恩萬謝的接受了,這是別家所沒有的待遇!那時殺豬匠是不用給錢的。

至於如今收費的年代,不應該找藉口不給錢,一是規矩,二是要尊重人家的勞動和辛苦,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僅供參考。


常青樹


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才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雖然春節是一年之中最重大的節日,但是要說到熱鬧,春節還算不上老張,覺得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應該是臘月。因為臘月裡面有臘八節、小年這些傳統意義非凡的節日,還有備年貨、殺年豬、掃房等活動,所以說春節的大部分熱鬧都在臘月,而今天老張又和大家特別要說的就是臘月裡的殺年豬。

一般到了每年的臘月初五,農村就會開始大量的殺年豬,因為臘月初五以後基本漸漸進入三九節氣,氣溫變得異常的低,這個時候餵豬的飼料已經很難尋到,再加上農村自古以來有殺年豬、燻臘肉的習慣,這個時間天氣冷,無論是燻臘肉還是醃臘肉,都可以推遲豬肉的腐爛變質期限。

農村殺年豬的時候,特別講究的是一刀流,所謂的一刀流就是說殺豬隻用一刀,所以說殺豬匠的技術完全就靠這一招來展現出來。殺豬的時候殺豬匠的刀快速從豬脖子下邊插進豬的心臟動脈,一刀切斷豬的動脈,這樣豬就因為瞬間大量失血而死亡,可以減少死亡的痛苦。另一方面直接割破豬的心臟主動脈,可以快速的放出豬血,不會導致大量的豬血於在豬肉裡邊,也為後續豬肉清洗減少障礙。

但是在農村有的時候遇到技術不太好的殺豬匠,這個時候殺豬匠很容易一刀戳空,不能直接命中豬的心臟動脈,我是豬,不能直接死亡,有的甚至胡跑亂竄。這種情況在臘月裡面是非常忌諱的,因為農村人認為那院裡面殺豬講究的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寓意“紅紅火火”,如果再補二刀的話,可能會對家裡面的主人來年身體不利,因此在農村殺年豬是特別忌諱補第二刀的。

這種情況下,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也不要說什麼沒有科學依據,有時候農村就是講究的是這些東西。如果你們村子一直講究的是殺豬匠一刀不能給豬個痛快就不給屠宰費用的話,那麼老張覺得你這麼做完全是合理的。如果你們村子裡面不講究傻到不能補刀這種說法,那麼老張覺得快要過年了,也沒必要太斤斤計較。針對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怎麼看,歡迎分享?


老張談三農


在農村可別小看了殺豬的人,能殺豬的人都是膽大心細的赳夫,孔武有力一付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幹事粗中有細,能夠各方面考虛的十分的周全。不要小看了殺豬匠,也有人叫殺豬佗子或屠夫,殺豬的人是也有師傳的,據說也有他們的祖師爺,是漢三國時桃國結義中的一位,他就是豹頭燕額的張飛,這位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未成名的時候就是個殺豬的屠夫,後人也就是看中了他們忠肝義膽行象,把這個烈性的張三爺樹為殺豬人的祖師爺了。就這麼一輩輩的流傳下來,其中也就被列出了很多的行規典故。


現在的殺豬人有的是有師承的,有的瞎弄蠻幹的,有師傳的人講究步奏和技法,沒師傳的是棍子刀子一起上,甚至還用上了電的。正規的殺豬是有一套工具的:一個燙豬的大腰桶,和幾把刀具還有刮毛的刮具。

那麼在殺過年豬和家庭遇事用的豬時候是很有講究的,捉豬的時候可以眾人幫忙,將豬抬到大櫈上後,殺豬師付就趕小孩走了,不能亂說話了,此時師付口刁尖刀,心中默誦:"肥豬肥豬仿莫怪,你是人間一鍋菜,今日刀助你羽化,明月好去投人胎"。然後左手兩指插入豬鼻,用力抓住,右手取下口中尖刀,分毫無誤的一刀捅入血膛,這手法是必須穩準幹練。正確的刀法一刀下去到位,刀沒抽出的時候鮮血噴湧,此豬必死,如一刀下去只流很少的血,那就是走手了,對於主家來說那就是晦氣。流血很少證明沒有殺到要害部位,一般豬是很難死的,此時只有將刀抽出一半在捅入血膛,這就叫殺二刀豬。



殺豬補一刀的對於老殺豬匠來說,比被人打兩掌還丟人呢,但是主家更是難過了,殺豬動二刀的是不祥之兆,預示著主家會破財生災。這時候的殺豬人一般是一句話不說將肉分割好後,打聲招呼,挑起傢伙擔子就走路,絕對不要工錢,而且還會買一掛大鞭炮炸響給主家沖喜。而主家也只能自認晦氣,在日後的生活中多注意一些方方面面的,以防不測。


出了補一刀這種事,講理的人家工錢照給,但殺豬人不會收的。如果是野蠻人家,還吵著要殺豬匠包三年的安全,其實這就是胡糾蠻纏的,事情定型了,鬧也還是這樣,不如和和氣氣的互相原諒呢。


星空攬夢


農村殺年豬,殺豬匠補了一刀把豬殺死,我不給殺豬費,合理嗎?

在農村殺年豬時,是特別忌諱有第二刀的,這方面的傳統習俗對於殺豬匠應該會特別瞭解才是,一般對於自己失手往往是不好意思要錢的,如果農戶不給殺豬費用,那也是合情合理,畢竟殺豬匠自己手藝不到家,農戶沒向他索要賠償就不錯了!


事實上,殺豬過程是講究技巧和一些傳統避諱的,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掌握殺豬技能的,如果對於一些殺豬要領沒有熟練掌握的,很難在農村殺豬業內混得下去,畢竟農村是小圈子的熟人社會,對於哪個殺豬師傅是否厲害,基本上大家都會有所耳聞!一旦把自己飯碗砸了,以後基本在當地這個行業是混不下去的!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在過去農村殺豬時是非常避諱殺第二刀,往往殺豬匠要“一刀清”,如果豬多挨一刀的話,就會多受一份罪,這樣人們就會認為農戶家裡殺豬是一種“造孽”,一般對於殺過第二刀的年豬,往往農戶會將豬毛、胰子、小腸都讓殺豬匠帶走,另外,殺豬後會吃一頓豬肉,這是農戶就會將豬腰子、豬裡脊炒食後讓殺豬匠吃掉,這樣才能化解農戶家裡的不吉利!



因此,對於熟練的殺豬匠往往要講究“殺豬時刀一定要快、要準、要狠”,為此,每次在殺豬前一定先得磨刀,將刀磨的更快,然後就會讓幾個農戶把豬按在長凳子上,這時殺豬匠先用水洗乾淨豬的脖子處,尤其是喉嚨部位,然後再用膝蓋頂住豬後腦勺,一手掰住豬的下巴,另一隻手拿刀迅速一捅,再迅速拔出,這時豬就會嚎叫聲震耳欲聾,而此時豬血和豬屎尿都會流出,最後掙扎幾下後就死掉了!

一般來說,殺豬需要“一刀清”,後面的放豬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流程,如果豬血沒有放乾淨的話,這樣割的豬肉就和死豬肉就沒什麼不同,也就吃不出新鮮口感了!另外,給豬吹氣去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如果退毛不乾淨也會影響殺豬價格的!

不過,現如今殺年豬的情況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對於傳統避諱也已經淡化,即便出現了殺豬第二刀,估計年輕人也不知道有哪些避諱說法,這時大家都會圖個高興熱鬧,往往就不在殺豬費用上斤斤計較了!但如果農戶非常避諱殺豬第二刀的話,這時殺豬匠因為自己失誤造成的就應該尊重人家的傳統,不能再索要殺豬錢!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過分了吧!人家給你累死累活幹,你還不給錢。不想給錢再他殺了第一刀的時候說。那他完全可以給你放了走人,你自己去想辦法。

反過來說,人家多殺了一刀,你為什麼不給他多一刀的費用。你家豬想兩刀死,人家也沒有辦法啊。不要說兩刀,就三刀也是該給人家的。

你要是這樣做,沒關係,他可以不要這點錢。把你家名聲傳出去,看以後誰還願意來給你家殺。有本事自己殺,可能自己殺十刀都不一定死呢。這不給錢的壞名聲傳出去,恐怕以後不止是殺豬沒人來給你家殺,其他事情都不一定有人願意給你家做了。

這什麼事情都有失手的時候,人家給你最後處理好不就行了嗎?



胖乎乎的毛毛蟲618


殺年豬,豬肥年到被殺,過年在中國,在華人,是所有節氣最隆重的,最熱鬧,最高興的,最愉快的。國家也特別多放幾天假,讓百姓過好年,過個快快樂樂的年。

小時侯,我們天天盼過年,也愛唱胡羅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小孩要吃嘎嘎,大人沒有錢,這只是小孩唱的順口溜而已,但是說明了,印證了,小孩對過年的想往,盼望,期望,過年了,過年了,滿大街張燈結綵,樹上掛滿彩虹燈,彩旗飛揚,五豔六色的氣球漂飛,穿紅著綠的美女,著裝帥氣小夥,身穿新衣的小孩,滿街換豔一新。到處都是喜氣洋洋,到處都是歡樂人群,到處都是走親串友的人們。父母兩老來了,外出子女歸家了,兄弟姐妹來了,子孫們來了,姪男姪女來了。一大家子人團團坐,喝酒吃肉,花樣繁多的,香甜可口的,香氣溢人的,滿卓的菜品,看著眼花繚亂,吃得興高彩烈,心情倍加愉快。

所以各家各戶都為了過好春節,早早都在為過個好年,辦過年貨。特別是農村,一到臘月殺豬宰羊,坑臘肉香腸,準備好一切過年貨,準備一切好吃的,盼親人歸,真正體現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遊歸故里腳步急。圍聚一堂心中暢,舉杯相祝好豐年。來年會遇好運氣,人人都能找大錢。小孩讀書節節高,大學博士都來招。

話說殺過年豬,左右鄰居早早來到,大家有的燒水,有的端橙,有的拿盆,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殺豬是高超枝術活,絕活,即要撐握時侯,又要找準方位,使豬一刀斃命,當然這殺豬生意,在殺豬之前,一般雙方價格都談好了的,殺一頭包括其雜活在內的價挌。但是人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一刀不能把豬斃命,怎麼辦,是加價,還是不加錢。僅從道理上講,是不該加錢,正如其它活一樣,這是返工活,他自己沒做好,該返工。但是現在人們不講這些,因為都是鄉親鄉鄰的,大家和氣,和氣能生財,以和為貴,不能因這點小事,傷和氣,一般主人還是給了二次下刀錢的。

這就是現代農民的大氣度,好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