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风采录(上)

师爱如歌——郑 斌老师

郑斌老师参加工作20多年,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工作中郑老师一直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和教学中。她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班上的各项活动和教学成果始终名列年级前茅,学生评教时她的得分往往是第一,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从教的这20多年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她有过欢笑,有过泪水,但从不抱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教书育人。曾多次被新野县教育体育局评为“优秀教师”,“新野县优秀班主任”,“新野县先进工作者”,曾获得过新野县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所带班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集体”。特别是在李校长“五心教育”的指导下,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风采录(上)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孩子的逐年增加,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也越发多了,为此郑老师利用节假日自学了心理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郑老师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工作,用爱心、细心、耐心来对待他们。

2015年郑老师现在所带的班上有名学生叫赵**,还没出生父母就已经离婚了,他两岁时妈妈再嫁。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缺失父爱、母爱,生活不阳光,学习没动力。整天各科作业不写,上课睡觉,老师的话不听。有一次,郑老师给他家长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他外公,通过询问郑老师才知道了他的身世。知道了他的情况后,郑老师就主动找他谈心,冒雨去他家家访,深入了解他的各方面情况。用温情、爱心去感化他、温暖他、开导他。还让班长多找他聊天,团结他、帮助他。还让寝室长帮助他们寝室,使他们寝室能评上文明寝室,然后作为班主任的她奖励他们,给他们买饭,和他们一起吃饭、谈心,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还推荐他进学生会,指导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开展工作,使他找到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接连几个星期表现的很好,上课也不睡觉了,作业也按时交了,看起来也阳光了许多。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总体来讲,改变了不少,有什么心里话都会找班主任来谈心,她就及时的开导他,引导着他逐步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高中生。一个阳光的少年又回来了。

2016年郑老师所带的文科培优班上,有个叫乔田的女生,是个留守学生,妈妈把她生下来不久就和爸爸一起去外地打工了,最多一年回来一次,乔田对郑老师说:十二岁以前她就没有爸爸妈妈的概念,这个女孩非常缺乏父爱、母爱。知道这个情况后,郑老师生活上关心她,还带她到自己家吃饭,学习上鼓励她,乔田懂事的叫郑老师“娘亲”,这个“娘亲”一喊就喊到现在,乔田上大二了,每年寒暑假回来,乔田都要来看看郑老师这个“娘亲”。

去年郑老师带的高一八班,是培优班,班上有个女孩叫闫依婷。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抛下她和弟弟走了,她爸爸一个人常年在外地打工供养他们姐弟两人。闫依婷会照顾弟弟,能独立生活。但是常年缺乏母爱,心理极其敏感和脆弱。郑老师就常找她谈心,像妈妈一样关心她,给她买衣服,给她做饭,闫依婷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对郑老师说,郑老师及时给她关心和鼓励,闫依婷亲热的叫郑老师:郑妈妈。

班主任风采录(上)

对待重大违纪学生,郑老师“刀子嘴豆腐心”。对这些学生,郑老师严厉批评,毫不留情。可到处理违纪学生时却“手下留情”,一次又一次的给他们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在2017年,郑老师所带的三21班,是个普通班,班上问题学生很多。郑老师在严管的原则下,关心、鼓励学生,经常给他们鼓劲。学生生病了,带他们看病,咳嗽了,给他们熬冰糖雪梨茶。开始学生们受不了严,后来都明白了郑老师的苦心,都亲切的叫她“斌妈”“斌姐“,还给郑老师过生日。那年高考,郑老师所带班考出了普通班第一的好成绩,像张家辉、贾旭彤、李洋等这些问题学生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