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一場疫情肆虐,牽動全國人心。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沒有假期的春節,他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站”成了一組組撼動人心的人物群像。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在這些不同崗位,不同地域的群體裡,我們看到很多稚嫩的面孔,他們或是衝在第一線遠赴災區,或是堅守自己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或者慷慨解囊及時相助,或是深明大義履行好公民的義務。

……

我們很難一一獲知他們的名字,可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卻找到一個共同的標籤——“90後”。在抗擊疫情面前,充滿責任和擔當的“90後”們已經站出來,和前輩們一起克難攻堅,發出時代強音,抗擊疫情一線,“90後”已經出列。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90後女護士兩次請戰,三個理由看哭網友:

“趙老師,如果需要護士請先通知我,我可以去一線,原因如下:

1.從全院護士來看,我年齡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復肯定會比年長的護士老師快;

2.我沒有談戀愛也沒有結婚;

3.身為汶川人,我得到過很多的社會幫助,如果我有機會能夠去前線出自己的一點力,我一定義無反顧。”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佘沙今年24歲,是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四病區護士,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倖存的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

大年三十,醫院徵集援助武漢的第一批醫護人員時,佘沙就積極報名請戰,但由於第一批醫院選派是重症監護室和呼吸科的護士,她沒有去成。

1月25日醫院發佈,召集第二批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她又主動報名請戰,佘沙的姐姐將她和佘沙的對話發佈在網上,感動了眾多網友。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除了她,還有更多像佘沙一樣的白衣天使,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裡,勇往直前。

武漢95後護士,“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在醫院徵集志願者的時候,給護理部發了一段話,要求到任務較重的,呼吸二病區參與一線工作,並要求不要告知家人。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從除夕到初一,這個內心有些怕的95後護士,仍然堅守在一線。

“生在中國是件幸運的事情,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這句話從一名95後男生口中說出,他是武漢市四醫院的一名男護士許漢兵,堅持不懈奮戰在抗肺炎一線,他在防護服上鄭重地寫下“精忠報國”。

事實上,在來勢洶湧的疫情面前,這樣的“90後”不勝枚舉。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探訪疫情真相的記者;除夕夜整裝待發,支援前線的解放軍醫療隊;各地醫院,在請戰書上堅定地按下紅手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每一位身在他方,心繫武漢,捐助物資善款的愛心人士。這些人中,不乏90後,他們已成為國家遭遇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中流砥柱。

90後,一直是被大家“重點”關注的一代人。他們崇尚實現自我價值,不在乎他人眼光,因此也承受了許多懷疑的目光。

在疫情面前,在災難面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正是這群曾經大家眼裡的“孩子”,面對生命的挑戰和威脅,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熱血守護著愛的人。

17年前,那些被保護的孩子們,如今已長大成人,對責任賦予了自己更深刻的定義。17年後,我們或許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知道,此刻的他們正在守護著誰。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疫情隔離了交通、地域,卻沒有隔離那顆對祖國關切與熱愛的心。這一次,我們要為90後點贊,年輕人的成熟、理性、熱血與付出,將是國家打贏這場戰爭的希望所在。

疫情面前,“超人”正在拯救世界


寫在最後

因為新冠狀病毒的原因,這大概是最與眾不同的一個春節假期了。

相信大家都已經在家閒到發慌,宅到疲憊了,但是戰鬥還沒有結束,“疫情仍處於擴散階段,形勢複雜嚴峻”。

不管在我們家裡裡外外轉了多少圈了,把房間來來回回打掃多少遍了, 只要白衣天使們還沒下戰場,只要運輸物質都司機還在路上,只要鍾南山爺爺還沒有發出可以自由出門的指示,就請繼續好好宅在家,忍受一下寂寞吧;就請繼續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吧。

畢竟,我們的無聊和寂寞,也是白衣戰士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換來的,白衣戰士裡面也有和我們年齡相仿的他們啊。

最後,為了科學防護、對抗疫情,小編特意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知識讀本》(網絡版)裡面甄選了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互相擁抱、共度疫情難關,等待繁花似錦的春天。

如何增強免疫力做好其他防護

(1)無論是咳嗽、噴嚏、流鼻涕,要用紙張、手帕遮擋。

(2)人與人之間接觸時,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3)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4)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

(5)避免身體抵抗力下降,合理休息、不熬夜、不過勞。

特別鳴謝: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主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知識讀本》(網絡版)

讓我們一起共克時艱,戰勝疫情,迎來美好生活。

來源丨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

封面丨網絡

審核丨阿童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