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劉伯溫神機妙算,劉伯溫真的預料到百年之後的事情了嗎?

風一樣的小菇涼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是一個外表謙虛,骨子裡卻十分驕傲的人。關於劉伯溫有很多傳說,至於他真的能否預料到百年之後的事情,我認為能。



劉伯溫生平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人,從小天生異丙,是出了名的才子。曾經的願望是考取功名,進朝做官,但是進入廟堂卻發現朝廷腐敗昏庸,自己的才能根本無法施展,相反還受到打壓,於是一氣之下前後三次辭官回鄉。


元末後期,起義軍不斷,劉伯溫經過判斷,認為朱元璋能成大事,於是在朱元璋的多次邀請和自己的主觀判斷下,投奔了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佈置戰略,為朱元璋敗陳友諒,打張士誠,滅元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伯溫預言

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開始大殺功臣,將功臣們屠戮殆盡,劉伯溫擔心自己的下場也像他們一樣,多次辭官回鄉,最後終於由於身體日漸衰弱,病重臥床不起,臨死前跟兒子說:

劉家五世之後必出人才,五世後人遇蓋世奇遇,生死有命,你們不用太多傷心,我死後,朝廷會將賜予我的爵位給革除,但是,我們劉家五代之後必出人才,你們一定要將我的遺言謹記,世代流傳下去”。

說完就駕鶴西去了,1487年,明孝宗朱佑樘登基稱帝。有一天其突然想到劉伯溫的功績,認為這對劉伯溫很不公平,於是下旨尋找劉伯溫的後人。而此時劉伯溫的五世嫡孫因犯罪入獄,被發現後,直接無罪釋放,並且做上了大官,任命為正三品武官,處州指揮使,並且劉伯溫還有一個嫡孫被朱佑樘帶入京中做官,劉伯溫的預言也算是應驗了。



如何預料百年之後

劉伯溫是神人也,這個神人既不是神也不是普通的人。相對於普通人,他顯得很神,能知道做到很多人不知道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他又不是神,不可能破曉一切。


所以我認為,類似劉伯溫這樣的人物之所以能預料多年以後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原因就是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讀歷史,精通百家,對人事物都有一番見解,加之對現在情況的判斷,然後再加以推斷,方可預料以後的事情。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被後人誇大,神化,所以才有了現在人們心目中的劉伯溫。

劉伯溫是一個傳奇人物,說其神機妙算一點不為過,但是其輔佐的是千古無二的朱元璋,其既欣喜又無奈。劉伯溫是出了名的神機妙算,而朱元璋卻也不服輸,想與之一爭高下,處處與劉伯溫較勁,就想做一些自己想到而劉伯溫想不到的事情。劉伯溫晚年一心歸隱,奈何朱元璋因為各種原因就是不許,劉伯溫最後病死在了床上。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朱元璋能白手起家從遊方和尚到九五之尊,奠定明朝三百年基業,除了他自身能力外劉伯溫的出謀劃策絕對功不可沒。他建議朱元璋各個擊破當時的勢力,避免兩線作戰,同時以大明為國號收攬人心。可以說這些提議都是相當有前瞻性的,同時劉伯溫還曾預料過百年後的事,這又從何說起呢?

劉伯溫在天下一統後就暗中觀察帝王的言行,發現朱元璋在每次與群臣商討國家大事時,都命人悄悄記下群臣的神色和話語。鳥盡弓藏這是歷朝歷代都常見的事,朱元璋雖然暴戾,但枕邊人馬皇后卻有母儀天下之資。她多次勸諫帝王仁善,後來還給劉伯溫送過棗和梨,其中深意昭然若揭。劉伯溫離開朱元璋後就回歸田園,並著了一部奇書《金陵塔碑文》。

民國七年國民黨軍進入南京時,這本書得以重見天日,其中內容讓人大為震驚。前半部分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其中“拆去金陵塔,關門自己殺”,簡直就是國共內戰的寫照。而“目睹江山落夷手”一句,無疑是在暗指日本的侵略戰爭,使得我國大片江山淪陷。最後一句“眼見日西休”也暗示了日本自食惡果的結局。這短短的一篇文章,幾乎將中國近代的大事都預料到了,不得不說太過神奇,直到現在此書的後半部分還未被破解。

劉伯溫真有如此能掐會算,還是這只是巧合?其實,這還真不是劉伯溫第一次料事如神,他的神機妙算乃是常事。相傳大明建國後,劉伯溫作為太史令曾夜觀天象,發現熒惑星不在其位,反而來到星宿位。此天象預示禍亂將來,他請朱元璋下罪己詔以避禍,後來兵亂果然沒有發生。不久後又遇到大旱,劉伯溫表示這是因為有陳年冤案未得到妥善處置而導致的,朱元璋依計而行派他平反。說來也怪,平反後傾盆大雨隨之而來,乾旱得以緩解。

無獨有偶,在劉伯溫告老還鄉之前還預言過一事,也是一語成讖。當時朱元璋想建造中都,同時謀劃消滅擴廓。劉伯溫此時雖然已經被朱元璋忌憚,但還是上書勸諫朱元璋,說鳳陽不能作為建都之地,而消滅擴廓也並非易事。奈何當時滿懷躊躇的朱元璋對此並未放在心上。但結局果然如劉伯溫所料,定都之戰以失敗告終。擴廓並未被殲滅,反而逃到了沙漠,成為明朝一大患。朱元璋這才明白劉伯溫的用心良苦,要為劉伯溫論功行賞,並且給他加官進爵。可惜劉伯溫此時不理朝堂之事已久,對各種賞賜一概不收。

其實劉伯溫料事如神的事蹟在民間流傳深廣,看到這裡讀者可能都認為筆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劉伯溫能掐會算不是巧合。但正因為劉伯溫在民間有太多的傳說,導致其人物被“神化”,後人再次基礎上很容易把劉伯溫的預言和現實對號入座。

以上,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劉伯溫再神機妙算也不可能預料到二十世紀的事情,其實很多所謂的預言都沒有時間,啥時候碰上啥時候準!


鄧海春


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北敢大元,蒙古,在中國中原,統治100多年,到了,元順帝,後期,民不聊生,農民揭竿而起,十幾路反王,像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中國,在這樣歷史背景下,朱元璋,有了用武之地,廣納人才,用幾年的時間?攻下了南京,所以說,劉伯溫,功不可沒,金龍展翅九萬里,驚天偉地,展奇才,微朱元璋,出謀劃策,劉伯溫作為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有神鬼莫測之機,排兵佈陣,劉伯溫,小天文,知地理,高深莫測,富有良謀,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載入大明史冊,千古傳佳話,萬古流芳,一代名人劉伯溫!


北斗星3557


人們對歷史人物都有一種傳奇或俘誇的成分,從現實中來看,沒有像傳說中神一樣的人物,都是從實踐和學習中培養出來的佼佼者,他們比普通人顯示出了很高的天分和能力,像劉伯溫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博學之士,他們精通各種知識和學問如兵法和治國之道,猶其他們精通易經和玄學,對事物有辨證客觀和基本規律的精確認識,所以他們有高於常人的預見和能力,在現實中都有這樣的人物,但都是人不是神。


二大王


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高明預測者,只能對當前事件進行一種推演,世間不存在什麼神仙法術,現代人不應人云亦云,總習慣性接受別人的觀點,自己有獨立的觀點,才可以明對錯,分虛實和真假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