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只是貧民?史書中字裡行間描述的,卻是他們背景的不簡單

公元前73年,在奴隸主殘暴的統治下,地位低下的角鬥士斯巴達克振臂一呼,組織了大量的奴隸進行暴動。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起義就此爆發,俗稱斯巴達克起義。但是,起義雖然聲勢浩大,發展迅速,在精銳的羅馬軍隊鎮壓之下,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而領導者斯巴達克也因此壯烈犧牲。不過,這場起義雖然失敗,卻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階級,在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陳勝吳廣只是貧民?史書中字裡行間描述的,卻是他們背景的不簡單

而在西方斯巴達克起義之前,中國便有一場堪稱世界上最早的農民起義爆發,這便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書中記載,在前209年,秦朝徵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二人便在被派去戍邊的900人中。由於大雨所困,一行人難以行進,更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也正因此,在二人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質問下,廣大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反秦的浪潮很快便傳遍了大秦疆土。各地舊貴族紛紛殺長官,奪州縣控制權。一時間,周邊群雄割據,秦朝已然大廈將傾。

陳勝吳廣只是貧民?史書中字裡行間描述的,卻是他們背景的不簡單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陳勝吳廣二人,在歷史中,一直以貧民的身份出現。畢竟,《史記》中已經交代清楚:“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更曾細寫到:“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這話初看沒什麼問題,但如果大家熟悉古代史及秦史的話,就會從中發現問題。在古代,每25家為一“閭”(liu),其中閭左居住者為貧者,閭右則為富戶。

陳勝吳廣只是貧民?史書中字裡行間描述的,卻是他們背景的不簡單

按照規定,閭左被徵召自然合情合理,但是,史記卻記載,陳勝吳廣在此時擔任著屯長一職。這就相當奇怪了,要知道,屯長相當於秦朝的下級軍官,國家是發薪俸的。而能擔任屯長的若不是軍功受爵之人,也應是鄉間富戶,此職絕不會交由一個閭左的貧農去擔任。

陳勝吳廣只是貧民?史書中字裡行間描述的,卻是他們背景的不簡單

另外,除去他們身份上的謎團,陳勝吳廣的起義也具備一定的“預謀性”。作為屯長,他們掌握著這支900人戍邊隊伍的命運,他不可能不知道:按秦律法來看,如因下雨隊伍延期不會受責。但他卻極度慫恿大家揭竿而起,在這點上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