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為了升學率,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班,家長該怎麼辦?

歷史趣味說


有人說過一句話:高三補習,考上了,名譽是學校的,考不上責任是輔導班的!


優學堂教育物理老師


1.好像是在說我。我教初二,放寒假前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小型家長會。核心意思就是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假期給孩子補課,最好是一對一。為此我還整理了孩子們進入初中以來的每一次考試成績,讓家長分析孩子需要補的科目。

2.很多家長也的確去補了。但是也有可能家長心裡想“讓我們補課就是為了升學率”。這樣想還是好的,我相信也有家長可能這麼想“讓我們去補課,肯定是收了補課班的好處了”。

3.首先,我沒收補課班的老師。也有家長希望推薦補課班給他們。我都是說,我都不認識,建議多問幾家,對比一下。

4.“為了升學率”——的確是這樣。但是家長為什麼對這一點不理解呢?你們擠破頭去一些重點學校不就是衝著他們升學率高嗎?

5.家長不理解的點大概是老師平時不努力提升孩子成績,放假卻讓家長去花錢給孩子補課,實在是過分。

6.這樣想好像挺有道理。當然這也反映出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不瞭解、不理解。無論是什麼班都有學習好的、學習差的、接受快的和接受慢的。老師以誰為參考安排教學呢?大部分都是以中間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為依據安排教學。這樣就有一部分同學可能跟不上。跟不上老師也不能停下來。老師們沒這個權利。

7.更嚴重的是學生的基礎不同,尤其是到了初高中。像我的學生,有的什麼都會,幾乎不用管;有的什麼也不會,是託義務教育的福才有初中上。但大部分是一般的學生:有一定基礎,也想學習,但是就是做不到學得精通。

8.其實,應該去補課的就是這部分學生。學習好的,沒必要補;學習很差的,補也沒用。

9.如果這部分學生能上來,班級的升學率肯定能上來。

10.拿我們班為例,初一第一次考進年級考試前200名的一共9個,達不到平均數。這次期末考進前200名的一共17個,幾乎全年級最多。所以,我是優秀班主任。

11.為了實現這個逆轉,我做出常人難有的付出和犧牲,比如家庭關係、身體健康等等。那麼需要一些家長破費一些給孩子假期補補課,真的過分嗎?


教書匠一枚


高三班主任為了升學率,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班,這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主要是為了你孩子將來的前途,為自己獎金那是太其次了。

你應該感到慶幸,你孩子有考大學的希望,或者有考985、211高校的希望。

高中老師都很忙,尤其是班主任,而你孩子的班主任能夠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給你這個家長做工作,是難能可貴的,作為家長應該發自內心的感謝。

高三的班主任給你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機構補課,其實就是你的孩子有短板科目,而這個別的短板科目如果能夠補起來,就會上升一個層次:(1)由專科變本科(2)由二本變一本(3)由一般一本變985、211。

作為父母,如果孩子能夠高考上升一個層次,其價值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孩子的一輩子的命運發生天翻地覆變化。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專科,畢業以後就去打工,而本科畢業可以考公務員、考教師。如果只是一般的本科畢業,好工作不容易找,許多優質的企事業招人,只接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的檔案。

你作為一個家長,就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吧(以家庭經濟條件來衡量) ,讓孩子考一個好的大學,畢竟你孩子的前途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總之,我個人認為,班主任老師是站在你孩子前途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會想到他那多少獎金,就是多拿200元錢,又怎麼樣呢?你兒子命運改變了,值10000個200元也不止吧!


平淡是真oymlq


對於這個問題分開三部分來說:1、高三班主任追求升學率對不對;2、為了升學要不要參加培訓班;3、家長該如何應對老師建議。

先說第一個問題:高三班主任追求升學率對不對?

教師的職責自古已有定論:傳道受業解惑。三大職責在當下教育體制中或許只剩下了授業了,最重要傳道和解惑能做到並且做得好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當下評價學校教學質量可量化的指標或許只有升學率了,作為名班主任追求升學率無可厚非,不過是崗位職責要求而已,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就是不合格的人民教師了。個人覺得教育的意義最主要是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學習的習慣,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其實升學也好、其他也罷都不過是圍繞教育外顯的一些形式罷了。

第二個問題:為了升學要不要參加培訓班。

從應試升學的角度來說,提升特長彌補短板都是不可或缺的,培訓班或許能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孩子的特長和短板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一些能夠傳說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訓班是可以的,這類培訓班扮演一箇中醫的角色。但如果就是開展教學的培訓班就沒有什麼必要了,如果校外的培訓班能解決教室在校內無法解答的問題,那就說明了學校的教室都是一群酒囊飯袋,連按照教學大綱開展教學的基本能力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考慮你孩子的基礎可能是極差的,需要重新築基了,只需要把課本好好看一下就行了,就像英文學習中常說的如果沒有詞彙量你的英文能好到哪?

第三個問題:家長應該如何應對老師的建議。

個人認為,就像處理客訴一樣,首先對於老師的建議表示感謝。然後通過跟老師溝通並結合平時自己對於孩子的觀察和了解,表述對於孩子提升成績自己的看法,如果老師建議的是最好的那就遵從並表示感謝。基於上述溝通和判斷認為老師的建議不太適合孩子,那就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給出有效的方法。家教溝通只有親密無間才能真正做到對孩子因材施教。

以上純屬個人建議,望採納!


忙人盲事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兩件事。

第一件事:升學率是學校的事,孩子能考出怎樣的成績是孩子的事,能為自己孩子帶來什麼是家長的事。第二件事,我們要知道是否去培訓班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作出決定的,而不是隨老師的意願。

作為家長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家長是一位陪伴者、指引者。我們養育孩子不僅是為了養活他,還要培養他。培養的一個大原則就是讓孩子們學會獨立。比如是否去培訓班的問題,這是孩子和家長的決定,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來說更是他自己的決定,他人都無權干涉。而且獨立不僅是身體上獨立,更是一種思想上的獨立。我們自己的孩子是為了他自己的人生去生活的,他的學業也是為了他自己的人生服務的,而永遠不是為了學校所謂的升學率服務的。

其次,我們要明白:高考是為了什麼?

它是用來篩選學生的優劣和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作為高三學生的家長就要明白自己孩子對未來的計劃,尤其是他的理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家長不能把自己所謂的“為了孩子好”當成控制的藉口而去左右孩子的人生。在明白孩子的追求後,我們就要提前考慮好要去哪些大學就讀,從而確定大概的分數線作為高三一年的學習目標。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交流分析,這樣更能讓他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如此選擇以及他未來的奮鬥方向。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孩子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也能為他帶來更大的奮鬥動力。

最後,我們要正確看待培訓班的存在意義。

曾經有人說培訓班是家長一廂情願的產物。其理由是老師們已經把學習所需的在校內完成,孩子們沒有必要再花更多時間另行進行補習。然而人非聖賢,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每次都能拿滿分,而且第一名往往只有那一位。想要保持自己孩子穩固的高位,以及想要坐上一號位的父母是大有人在。如此,望子成龍的父母便萌生出了課外補習的要求,老師們也勉為其難地成立了培訓班。

無論是哪一股力量或哪些股力量催成了它的存在,都已無所謂。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需要去參加這些所謂的培訓班。如果學校老師打著“如果不參加培訓班就跟不上課程進度”的標語鼓勵學生報班,那麼就說明他們沒能完成自己教學的分內之事。而現實中確實存在著越來越多的此種情況,那麼可以看出培訓班的存在催生出了一種道德綁架。結果是,如果孩子們真的不參加,反而會導致自己學業落後,因為在校內老師沒能把需要的內容教授給孩子。

如果孩子們自己學習動力十足,他們在正常的學習期間是能夠表現得十分出色。這樣的學生是非常優秀的,但往往也是少數。而對於他們是不是參加培訓班可能作用上也不會太大。就好比正課這一大餐已經享用完,其餘的課外補習只是當成點心吃吃罷了。

不過,大部分人的自控能力都是一般的,尤其是孩子更會比成人差些,在沒有很好的監督下他們是很容易被玩心帶走的。而且中等水平的人永遠是最多的,家長們自然對於能夠提升自我水平的補習班失去了抵抗力。

當然,如果家長們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成績,那麼去不去培訓班也就無所謂了。如果自己孩子能力足夠,家長又沒時間陪孩子,孩子們也希望能夠和其他同學在一起,那麼參加培訓班倒也是種不錯的托兒選擇。由於具體情況是非常多樣,在此也就不一一列舉。

總而言之,對於去留的問題把握好三個原則就行了,一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二是一切為了孩子,三是保持好自己的原則與立場。


心如止水哲學人生


我認為現在的老師不好當,升學率是一個硬性的考核,不像我們小的時候,特別是高中高三班主任為了升學率,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班,這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主要是為了你孩子將來的前途,為自己獎金那是太其次了。

你應該感到慶幸,你孩子有考大學的希望,或者有考985、211高校的希望。

高中老師都很忙,尤其是班主任,而你孩子的班主任能夠從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給你這個家長做工作,是難能可貴的,作為家長應該發自內心的感謝。

高三的班主任給你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機構補課,其實就是你的孩子有短板科目,而這個別的短板科目如果能夠補起來,就會上升一個層次:(1)由專科變本科(2)由二本變一本(3)由一般一本變985、211。

作為父母,如果孩子能夠高考上升一個層次,其價值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孩子的一輩子的命運發生天翻地覆變化。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專科,畢業以後就去打工,而本科畢業可以考公務員、考教師。如果只是一般的本科畢業,好工作不容易找,許多優質的企事業招人,只接985、211高校畢業的學生的檔案。

你作為一個家長,就讓孩子去上培訓班吧(以家庭經濟條件來衡量) ,讓孩子考一個好的大學,畢竟你孩子的前途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總之,我個人認為,班主任老師是站在你孩子前途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會想到他那多少獎金,就是多拿200元錢,又怎麼樣呢?


行者胖哥


做為學生家長首先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因為高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而且已經到高三孩子們面臨著高考,很是關鍵,任何一個家長也不敢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其次孩子上培訓輔導班這個問題,家長到底報不報班?如果給報了對孩子是否有幫助這裡我就給大家分享以下幾點:

上高中輔導班的好處

1、讓孩子的知識面廣一些

學校就是教孩子做人,讓孩子改變命運的一個地方,但是學習的知識不是完全的,還有很多孩子在學習學不到,然而補習班就相當於這樣一個地方,找高中輔導班還能讓孩子學習上他們在學校學不到的一些東西,能把他們在上課時候學不到的東西都要學會把這些知識都弄懂,還可以讓孩子進行理解,找到自己的不足,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找到自己的不足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好,其實原因有很多,有的就是他們採用的方式不正確,還有就是知識面不廣,讓孩子上了這個班,還會讓老師們按照學生的情況來進行分析,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不會,老師能給他解決.

上高中輔導班有用沒?

現在很多的孩子在上了高中都會去補課,但是學習很好的孩子就不去這種地方,他們還想找到一個家教,來給自己的補習,可能他們所用的方法,是和其他的同學不一樣的,但是找家教,孩子的學習問題還是有很多,這是為什麼?

還可以能就是因為我們在學校的時間太長,要是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好好的學習,好好聽講,能完成自己的作業,一般孩子孩子不錯的.

還有就是孩子學習不好,關鍵的因素就是孩子找不到學習的訣竅,或者就是不好好學.

現在找高中輔導班,對孩子還有一定的好處,孩子要有一個清晰的頭腦,然後在去選擇報班,家長還要和孩子進行溝通,知道孩子天天都想什麼,高三是一個關鍵的階段,有時候也有自己的想法,家長也要聽聽孩子的意見.

輔導班老師講課

給孩子找高中輔導班還要看自己喜歡的類型,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去補習,要知道自己在那個水平線,自己是那個階段的學生,去按照這個來報,這樣對孩子也有好處,要是孩子不想上輔導班,家長要聽從孩子的意願.,班主任的建議只是為學生成績起到提升作用,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報不報還是要學生和家長自己來決定!





樂享圈


我覺得要看孩子個人的情況和班級的整體情況。

國家現在雖然已經三令五申禁止老師在外辦輔導班,但是中國的國情擺在這裡,應試教育的考核指標還是分數,中國家長都想讓孩子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就怕自己孩子比別人落下。培訓班也是抓住了家長的這種心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從小學到高中,學校周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對於樓主問的高三學生上補習班,我個人覺得現在高三的學生基本已經全天都在高效率的複習了,而且現在大部分學生都是住宿,基本平時從早自習上到晚自習,所以平時學習的時間已經非常充足了。週末的時間是難得的休息時間,而且週末時間往往僅有一天半的時間,在孩子眼中,這點時間會過的很快,所以我覺得週末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時間,讓孩子好好休息,放鬆一下。

對於孩子班主任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班,我覺得家長首先應該冷靜分析一下:

如果孩子所在班級整體學生的學業成績都比較理想,個人覺得就沒有必要再去上所謂的輔導班;

如果整體成績不理想,但又只是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那麼對於班主任的建議可以酌情考慮,同時要兼顧孩子的休息,

如果是整體班級的成績都不好,那我覺得這就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有可能就跟老師有關係了,那這個我覺得應當跟學校去反饋這個問題,畢竟這個會影響孩子最終的高考成績。

現在的家長給孩子報培訓班都存在一個從眾的心理,擔心別人孩子都報了,自己不報的話孩子成績會不會被落下。其實家長應當理性冷靜看待,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如果孩子確實需要額外輔導,那就果斷的選擇優質培訓班,讓孩子迅速提高,如果孩子本身各科都比較理想,那就沒有必要去報班,報班反倒會讓孩子感覺太累。


嗨小曹


高三班主任為了升學率,做工作讓孩子去培訓班,這是班主任老師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與班級學生的成績相關,老師引導學生自己去參加課外補習以提高班級平均分,用這種方式來減輕自己的一些負擔,作為老師,這樣的做法欠妥當,難道輔導班老師的水平遠遠超越了公辦學校在編老師的水平?作為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想法以及家庭經濟情況作出決定,切不可以盲目參加老師動員的校外培訓班。

其實,教師一直以來在學生心目中有巨大的影響力,學校老師的或明或暗的提示也是課外補習方興未艾的因素之一。課外補習機構中,專職人員很少,代課教師大多為正規學校的一線老師,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在課外補習機構兼職,且兼職收入遠遠超過學校收入。出於這種經濟利益的驅使,在外兼職的老師也會向自己的學生推薦自己所在的補習機構。


此外,除去兼職的一線教師外,還有教師會在平時上課的過程當中刻意減少授課內容,降低授課深度,甚至聲調教學大綱的一些部分內容,而在自己開辦的補習班中講解。學生可以自願參加其輔導班,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大多會給孩子報名參加。對此,家長並不是心甘情願,如果孩子不去參加補習,就害怕得罪老師,不重視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害怕老師在課外補習班講的知識自己的孩子學不到,而且還出於對其他孩子補課提高成績,自己的孩子就落後的顧慮。這種學校教育本身對課外補習的依賴性進一步促使課外補習擴張。

在教師的管理方面,雖然教育部有“禁止在職教師開辦或參與課外補習”的規定,但對

於課外補習的龐大市場,這一禁令顯得無力。很多家長甚至找上門來要求補習,課時費也很高,有的一個小時就上百元。面對如此之高的補課費,相比起學校微不足道的工資,部分老師也很難拒絕。

但是不管怎麼樣,作為家長,是否讓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班,應該結合孩子的想法以及家裡的經濟情況來作出決定。


教育發生


如果能在課堂和學習時間內完成的,不必要補習,省出時間來學習一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藝術類,讀課外書,鍛鍊身體。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