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大撤退被有些人渲染成二戰勝利基石,果真如此嗎,你怎麼看?

楊若楓


敦刻爾克大撤退對二戰的勝利確實起到了作用,但是說成是二戰勝利的基石就有點過了。我們都知道西方人現在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很強,電影、圖書、媒體等手段都是西方強大的武器,有時候我們認為的真理並非是真理,只是西方通過文化輸出和宣傳讓我們認為它是真理。西方通過媒體和電影把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渲染的光輝燦爛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就是不斷地用這種宣傳讓很多人膜拜西方。

那麼為什麼說敦刻爾克沒那麼大的作用呢,首先看敦刻爾克撤退的人數33.6萬,多嗎,很多,起碼是十幾個師,但是也不多,諾曼底登陸前英國自己就動員了二三百萬軍隊,要說這損失這些兵力就能讓英國失敗,那不太可能,況且這些軍人裡不全是英軍。

英國孤懸大西洋之上,在後來盟軍反攻歐洲大陸的時候發揮了跳板的作用,數百萬的盟軍在這裡駐紮、中轉,並從英國向歐洲發起反攻的。倘若英國失守。盟軍只能從歐洲南面或者美國本土發起進攻,那樣會麻煩得多,可是即便那樣,這場戰爭的勝負依然不會有轉變,蘇聯早晚也會拖垮德國,盟軍要是想上岸總會有機會。

所以說盡管英國在二戰中發揮巨大作用,但還不至於的決定性的,既然英國的存在都不能成為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何況僅僅是英國搞的一次三十萬人的敦刻爾克撤退呢?我們把地圖鋪開,區分出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國家,局勢就一目瞭然了,反法西斯國家方方面面都遠遠多於法西斯國家,侵略者只是一時佔了兵強馬壯、兵鋒銳利的優勢,但是天長日久終究有被拖垮的時候。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某一場戰役我們可以說它是轉折點,因為自它以後可能就展開反攻了,但是說某場戰役是根基是基石是決定性的那就不對了,最終的勝利是一次一次戰役積累出來的,無論勝仗敗仗,只要敵人損失了就離勝利近一步。


鍋蓋頭司令


假!敦刻爾克大撤退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真正的作用就是英國保留了有生力量,法國也得以苟延殘喘,成功撤退讓這倆敗兵之將留了一絲臉面。對二戰整體戰局影響不大。


即使敦刻爾克大撤退失敗了,英法聯軍被全殲。英吉利海峽照樣存在,英國的海空軍也在,德國也不可能飛過英吉利海峽。只不過英國本土作戰士氣可能會低落一些,但是抵抗會照常進行,唯一的就是少了一股有作戰經驗的士兵。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可是有288萬多軍隊,少了這三十來萬人也不可能翻了天,再說還有蘇聯紅軍的幾百萬人牽制著德軍主力。有些人剋意去渲染其實就是為了面子好看一些,畢竟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我打贏了我怎麼也得把歷史寫的功勞大一點。具體的咱們往下來分析分析。

咱們先來看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1939年9月3日法國對德國宣戰。是法國先對德國宣戰的。1940年5月10德國進攻法國,6月22法國新政府跟德國簽訂停戰條約,法國滅亡,一個來月的時間法國在英國的幫助下被德國廢了。二打一沒打過。其中5月26日到6月4日發生了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法聯軍倉皇撤退。丟人不,二打一被人家分分鐘幹蹦了。

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有12萬軍隊撤到了英國,然後法國戴高樂將軍依靠這12萬殘兵敗將建立了法國流亡政府,號稱“自由法國”。同時撤回來的這二十來萬英軍讓丘吉爾也挺了挺腰板 。丘吉爾自然也得誇大一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作用,這是政治需要,鼓舞國民對抗德國的士氣。接下來英國就更能很好的抵抗德國的入侵。所以得這麼說:這撤回來的有生力量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以此為基礎訓練新兵,不僅可以守衛英國,同時可以為以後的反攻打下非常大的基礎。

1944年盟軍288萬人進行諾曼底登陸,陸軍153萬人,主力部隊是英美軍隊,畢竟法國沒幾個人了。之後法國復國,蘇聯攻佔柏林德國滅亡。就像法國重新建國還是依靠別人才成功,勝利者想統治國家肯定要誇大一下他的作用,所以以敦刻爾克大撤退為基礎的建立的自由法國必須得誇大一下他的作用。這也是政治意義。再者作為戰勝國,法國不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嗎!你怎麼也得把法國在二戰的作用誇大一下吧。

我是抽菸的苦咖啡,如果你覺的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為我點贊。

關注我,每天都有精彩回答!


鐵血戰史1927


是真實的情況,不是渲染,這一次成功撤退對整個二戰勝利非常重要。

老李儘量簡短不廢話,好節約大家的流量。看軍事問題,通常要往上往下一起看,我們往上看一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吧,在英國貴族制度的激勵下,英國的貴族,精英年輕人紛紛加入戰爭,企圖拿到勝利後的獎賞,如爵士頭銜等等。然而戰爭不再像以前那樣,一款人命收割機橫空出世了。

沒錯,就是馬克沁重機槍配合鐵絲網對步兵的絞殺,英國居然在一天時間內就戰死六萬人(未計算傷者)。戰爭已經不能再靠步兵的衝鋒來勝利了,雙方在索姆河戰役中才學到這個知識,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次大戰,英國損失了九十四萬人,這不是拉來的農民,而是社會中最精英的年輕人,英國從來就不是本土人口大國,猛地從幾千萬人裡面掏走近百萬優秀的年輕人,英倫三島很受傷,有歷史學家甚至認為,一戰幾乎消滅了英國的一代人。

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戰爭目的很明確:一個第三帝國包括妥協了的法國。然後全力打敗蘇聯,拿到高加索油田和烏克蘭糧倉。英國則是盟友,統治海洋。

為了這個目的他把英國遠征軍圍困在敦刻爾克後,命令部隊停止前進,他並不想滅掉英國,這不是他的目標,他想和英國和談。他甚至命令他的副手秘密的跳傘到倫敦去和談(那個倒黴鬼叫什麼來著,好像是什麼阿道夫,我忘記了。)這個副手身份極高,高於戈林空軍元帥,可是英國沒有和談,直接拉他坐牢了。這是個被歷史遺忘的傢伙。

希特勒並沒有想到英國“發電機”行動居然能夠這麼成功,簡直是奇蹟一般得把英國遠征軍運回去了。這二十萬遠征軍不僅僅是軍人,還是家庭中的丈夫,兒子,姑娘的男朋友。這二十萬數字幾何形式的翻翻,支持著當時的鐵腕首相丘吉爾,讓他不至於垮臺。實際上,當時英國國會中也有一些人想過和希特勒和談,畢竟條件並不苛刻,德國要陸地,英國得到海洋,對於一個弱勢的國家來說這並不是個屈辱的選項。

在這個時候,如果敦刻爾克大撤退失敗,德國俘虜了這二十幾萬英國人,手裡有了談判的籌碼了。德國會怎麼利用這些俘虜,是一批批放,還是談一段放一批,這都是希特勒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了。根據我們上述的歷史條件來分析,敦刻爾克大撤退如果失敗,那麼英國很可能和德國進行談判,丘吉爾很有可能下臺。(在英國,首相下臺司空見慣,二戰一結束,這個吸著雪茄的老頭就被人們趕下臺了,不是自己退下的,是趕下去的。)

那麼,諾曼底大登陸就不能用英國作為基地了。

我們清楚,即便是用英國作為基地,第二戰場上也經常出現補給不足的事件,那麼從美國本土作為基地去開闢歐洲的戰場簡直就是做夢,做噩夢。

大家應該還記得,為了有英國這個基地,白宮那個瘸子拼命和議會鬥爭,把能送的東西狠狠地送到那個吸雪茄的大胖子手中,就是因為這個胖子堅決反對和德國媾和。

一旦英國和德國媾和,那麼德國的強力軍團東進攻擊蘇聯,斯大林的紅軍可就玄乎了。當然,也有好處,就是“租借法案”的物資可以省下英國那巨大的一塊轉送蘇聯和中國了。可是在海參崴上岸的物資運刀蘇德前線真的真的很艱難,中國的駝峰航線也是運力有限(英國人不會加入打通滇緬公路了。)

歷史不容假設,因為假設一下不免令人做個噩夢。整個二戰,錯綜複雜,教科書不會全部寫明,必須去讀歷史書。

好了,就寫到這裡,希望同意觀點的朋友不囉嗦的老李一個贊。不同意觀點的朋友留個意見,老李喜歡討論。不點贊也不留言的朋友老李也謝謝你,因為你都看到這裡了。

謝謝!


李勉9


其實如題所說顯然有些太言過其實了。英法從敦刻爾克撤退的30多萬軍隊可以說是二戰勝利基石的組成之一,但不是全部。



這句話第一個反駁的應該就是美蘇軍隊了。大家心知肚明,從蘇德戰場上蘇軍的戰略大反攻開始,即便盟軍沒有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蘇軍也會慢慢攻佔柏林。反之也如此假如蘇軍將德軍趕出自己的領土,剩下的靠美軍從諾曼底開始打,一樣也會打到柏林。



二戰中後期德軍的資源和產能就已經開始大福縮減,國力日漸衰落,甚至很多資源從戰爭初期就開始有戰略儲備不足的現象,再加上北非戰場的失利,以這種情況來看,德軍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是註定失敗的。



現在來看撤退的這30多萬軍隊在英國本土幹嘛,他們在接受美國的武器和軍事訓練,地獄般的蘇德戰場和美日太平洋激烈戰鬥他們都沒有感觸。當然了他們一直在等,等到美軍將日軍收拾的差不多,能騰出手來介入歐洲戰事,而在此時蘇軍也早已經開始反攻。

敦刻爾克大撤退基本將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留給了德軍



所以敦刻爾克撤退的英法聯軍確實為盟軍積攢了有生力量,但他們這塊二戰勝利的基石只能排在美蘇後面,當然他們對解放歐洲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戰武奇兵


如果沒有敦刻爾克的成功大撤退,導致英法聯軍30多萬人被消滅,二戰可能那時候就結束了。當然,勝利方是希特勒。

考慮二戰戰略方面的問題,必須要先改變一個觀念,就是:美軍天下無敵,美國人四處干涉別國。珍珠港事件以前,美國還是奉行孤立主義,自己躲在美洲悶頭髮大財。他們的老百姓不支持戰爭。在希特勒的眼裡,這事兒跟你沒關係。在美國人眼裡,這是發財的好機會。

當時在德國眼裡,最大的敵人是英國。希特勒的所有策略都是圍繞著英國展開的。當時英國的總體實力還是要超過德國,而希特勒本身並不想跟英國打仗,一直在爭取和英國講和。他閃擊波蘭是賭了英國不會管,當他最後接到英國宣戰書的時候,也是抓狂、亂了方寸。

希特勒對英國的態度是:講和。不是要英國投降,然後德軍去佔領倫敦。

德國在二戰期間給英國的講和條件咱們看著都有點詭異:

1,恢復一戰前德國的海外殖民地。

2,拿回但澤走廊。

3,德國保護大英帝國。

然後還有某些地方的日耳曼人自治。

實際上希特勒要的不多,但澤走廊只是波蘭那邊的一個城市,這裡面也就是恢復海外殖民地算是比較大的一塊。但希特勒給出的回報是德國保護英國。說白了就是結盟。希特勒心目中最理想的盟友是英國。

但澤很小,海外殖民地屬於慷他人之慨,本來也沒搶你英國的地盤,我有能力自己去打回來,到時候你做個順水人情,承認這些地區是我的就可以了。

但就這條件,英國是死活不答應。因為他絕對不能允許德國一家獨大。

希特勒要的並不是去佔領英國,而是希望英國能承認他吞下的利益。英國那邊是不承認。這樣咱們就能回到問題:如果在敦刻爾克德軍消滅了英國遠征軍呢?英國還會繼續拒絕希特勒的條件嗎?

恐怕很難再拒絕。

30萬的精銳部隊被消滅,對英國來講那是傷筋動骨的。這支部隊如果被消滅,對英國心理上的打擊也會是毀滅性的,到時候還有沒有信心來保衛本土,就成了問題。

如果敦刻爾克撤退失敗,那麼英國就會面臨只有海空軍來保衛本土,而沒有陸軍的困境。如果德軍登陸成功,他們是沒有抵抗力的。

考慮到這些,希特勒的議和條件就會顯得非常有吸引力。如果遠征軍被全殲,英國不敢再打下去了,跟希特勒議和,那麼戰爭也就結束了。

由於在敦刻爾克撤回了陸軍骨幹部隊,這才讓英國有了再戰下去的勇氣。然後咱們還得回頭看看東線。當初希特勒為什麼要打蘇聯,還是跟英國有關。德軍陸上強大,但英國的皇家海軍是海上的霸主,牢牢的控制著大海。德國人拿不到制海權,無法派出登陸部隊。而空中,打到後來,英國的皇家空軍也已經掌握了優勢,開始向德國反攻。不列顛之戰的後期,德國已經失去了打贏英國的機會。

有評價說即便是美國不參戰,單靠英國最後也能打贏德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德國確實是佔了大半個歐洲,可以調動半個歐洲的資源。但當時的英國是可以調動全世界的資源。他的海軍和商船可以源源不斷的把世界各地的礦產拉到英國。再熬下去,就會把德國耗死。

所以眼看著打不下英國,德國就只能琢磨掉過頭來打蘇聯。

1,德國在跟英國拼,背後留著斯大林領導的蘇聯,本身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以斯大林的人品,背後不捅刀子,那可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2,德國需要更多的資源。

3,打掉英國的希望。希特勒想的是你英國之所以跟我這麼熬著,就是東面還一個蘇聯,你還有希望。我把蘇聯滅了,你的希望也就滅了,到時候你就能接受我的條件了。

如果在敦刻爾克德軍消滅英國陸軍主力,英國選擇議和,也就不會有希特勒進攻蘇聯的事情發生。

戰爭到此為止。

希特勒西打英國東打蘇聯,兩線作戰,這是連初中生都能看出來的問題,以元首的精明和德軍總部裡那些將帥的才能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整個二戰希特勒只犯了一個錯誤:低估了英國人的決心。那歐洲攪屎棍的名號不是白給的。

希特勒進攻波蘭沒想到英國會宣戰,從那以後,局面就不在他控制之內了。英國人是跟他死纏爛打,沒完沒了,這才導致的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美國參戰以前,只要英國人說停,二戰隨時可以停下來,然後希特勒樂顛顛的去籤和平協議。

希特勒打波蘭,英法跟他宣戰,他只能掉過頭來打英法,希望用勝利結束戰爭。如果當時英法不宣戰,德國最起碼不會那麼快的去打法國。英法在這邊都宣戰了,德國是打不打,也得打。然後打不下來英國,只能掉頭幹蘇聯。他跟英國在這消耗,到一定時間,蘇聯是肯定要背後下手的,這是不用想的事情。

不是希特勒蠢到非得兩線作戰,他是被英國沾上了甩不掉。在敦刻爾克消滅英軍主力,迫使英國議和,是他最接近於成功的機會。

如果英國最初不宣戰,德國很可能止步于波蘭。如果在敦刻爾克遭到致命打擊,英國選擇議和,德國也會止步於法國。如果不列顛戰役中,英國選擇議和,蘇德戰爭就不會爆發。但英國人:就不!寧可把世界第一的寶座給美國也不給德國。


銳度何老師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所謂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是戰略性的撤退。是勝利的保障。這全都是英國宣傳部門自己的鼓吹。主要是為了提高士氣振奮人心。英國人總不能說我們甚至都沒和德國人開戰。我們就不敗了。如果真這樣說的話,那麼二戰歐洲戰場也就不用打了。同樣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呈現的效果也不一樣。比如說你“屢戰屢敗”感覺就很喪。但說你“屢敗屢戰”這就給人感覺你很頑強。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



二戰初期德國開始征戰西歐的時候,英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集結了300軍隊嚴陣以待。當時法國是主力。他們也沒什麼對敵的策略。就是乾等在馬奇諾防線之後,法國天真到以為德國會和他們死磕。重演一戰的“凡爾登絞肉機”。但德國顯然沒按照法國的劇本走。德國仗著部隊強大的機動能力穿越阿登高地繞過馬奇諾防線直插聯軍後方。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相繼被滅。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40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區敦刻爾克。當時英法聯軍情況真是萬分危急。德國三面包圍敦刻爾克。眼瞅著英法聯軍就要被滅的時候,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卻對圍困敦刻爾克的德國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究其原因就是德國這場仗打的太順了。希特勒怕有什麼埋伏,就讓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暫緩進攻。英法聯軍趁著希特勒猶豫的時機,運用了各種船隻開始運輸士兵撤退。英法40軍隊沒帶任何重型武器裝備匆忙逃出敦刻爾克。實際上這就是一次英法的慘痛失敗。但在英法兩國對合作宣傳之下,失敗變成了勝利。還鼓舞了人心。不得不說,這就是宣傳的力量。很負責任的說,敦刻爾克大撤退實際上就是英法的潰敗逃竄。要不是希特勒瞎指揮。這40萬人早就報銷了



而所謂二戰勝利的基石就更是笑話了。二戰時期歐洲戰場的勝負決定著二戰的勝負。而歐洲戰場的勝負的主宰者是蘇聯和美國。蘇聯別看軍隊戰鬥力一般,被德國打的屁滾尿流的。但架不住蘇聯軍隊數量多啊。而且隨著戰爭的推進蘇聯軍隊內部老兵越來越多。所以軍隊的實力也在逐漸增加。整個歐洲戰場實際上全靠蘇聯在拖著。英國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

二戰時期英國的戰鬥力相信大家也都略有所聞。在歐洲戰場就不多做贅述了。就說在非洲戰場也被隆美爾打的分不清東南西北。而在東南亞戰場英國更是一個豬隊友。害的當時國民政府不得不組建遠征軍進入東南亞作戰。英國對二戰的貢獻是有的。但英國還起不到勝利基石的作用。法國就不要說了,整個法國都投降了。就靠著戴高樂在英國組建了一個流亡政府。要不是美國和英國的救濟。戴高樂發軍餉都困難。



二戰時期盟國勝利的基石有三個國家。蘇聯,中國,美國。蘇聯在歐洲戰場幾乎是和德國死磕到底。當然了雙方都是為了爭奪利益。必須得你死我活。而中國完完全全是把日軍拖死在了美國。蘇聯和美國之所以能在歐洲和太平洋打的這麼舒服。全靠中國拖住了大部分的日軍。否則不管是日本和德國夾擊蘇聯,還是日本大規模增兵太平洋。都是他們受不了的。美國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了這個貢獻美國也必須做。想要在戰後當老大,首先得展現出實力。展現出擔當才可以。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書


我認為: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就沒有諾曼底登陸。說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勝利的基石並不過分。

一、絕處逢生

1940年5月20日,40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地區。前面是茫茫無邊的大海,後面是咄咄逼近的德國追兵。英國首相邱吉爾接到消息後幾近崩潰。

絕處逢生,5月24日,希特勒下令地面裝甲部隊停止追擊——這被認為是希特勒下的最愚蠢的命令。

從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歷時九天,總共有33、8萬人撤回英國。

二、丟盔棄甲

但這些部隊撤離時將重裝備全部丟棄,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萬噸軍需物資。

由此看來,英法聯軍可以說是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慘敗而歸。但是很多歷史學家卻給了敦刻爾克相當高的評價。認為是奇蹟、壯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

三、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首先,那些被拋棄的武器多是陳舊裝備,有些甚至是一戰時期的。這些損失和失敗教訓迫使英國設計生產出更適合現代戰爭的武器,如17磅炮和25磅炮、更均衡的坦克等。另外,美援武器也極大提高了英軍的戰鬥力。

另外,在戰爭中,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呢?是人!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的33.8萬官士兵都是經歷過歐洲實戰的老兵,是不可估量的巨大財富,有著後來再擴軍徵召入伍的新兵難以具備的經驗。

在英國,這些撤回的官兵都被重新整編成新軍,絕大部分都成為日後反攻的骨幹力量。1944年6月6日,這些曾丟盔棄甲的官兵,以百萬大軍的強大實力,從諾曼底搶灘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敲響了希特勒的喪鐘。

在法國來說,撤出12萬多名士兵,是自由法國的基本軍事力量,參加了北非戰役,擊敗隆美爾。

五、怎樣評價敦刻爾克大撤退

英國軍事歷史學家亨利·莫爾指出,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失敗就是從敦刻爾克開始的!可以說英法方面是不勝而勝,法西斯德國則是不敗而敗。從這個角度來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意義怎樣評價都不為過。

二戰結束後,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建起了一座紀念碑,以紀念在這場史詩般的大撤退中英勇獻身的英法聯軍陣亡將士。

敦刻爾克紀念碑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二戰本來不是英國人的舞臺,是美國和蘇聯的舞臺,但是英國人真的很能宣傳。把沙子說成黃金是他們的本事。


像馬來亞戰役就是,7萬日軍攻擊馬來亞半島,駐守的英軍有14萬,按照孫子兵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日軍僅僅為英軍的一半,英軍雖然飛機數量和火炮數量不如日軍,但是人數優勢,又是在防禦方,居然全軍覆沒,最讓人驚奇的是,這場戰役從1941年12月8日打到1942年1月31日,其實就打了一個多月而已。


而英國來救援的威爾士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艦反擊號,被日軍路基航空兵輕鬆擊沉,這威爾士親王號可是鼎鼎大名,當年大戰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擊傷俾斯麥號,羅斯福和丘吉爾還曾經在這裡簽訂了後世鼎鼎大名的大西洋憲章。

到了1944年,在蘇軍連戰連捷的情況下,英軍打出了著名的“市場花園行動”,蒙哥馬利一敗塗地。

縱觀英軍整個二戰的表現,除了在阿拉曼戰役有所表現以外,其他都乏善可陳。


丘吉爾是被吹噓的最兇的一個,網絡上有個丘吉爾的“名言”

Ingratitude towards their great men is the mark of strong peoples.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這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好多沒什麼知識的人拿出去到處吹噓,覺得這是丘吉爾“功成不居”,非常偉大,然後順便讚美一波英國制度,他們也不想想,這是丘吉爾說的嗎?這是羅馬時代的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說的,而且這個翻譯也不準確。

丘吉爾當年是在寫自己的回憶錄的時候引用了這句話,說的是法國人拋棄克萊蒙梭政府的事情,然後又說法國人在如此虛弱的時候居然還沉浸在所謂的“偉大民族”這種特質下,是非常不合適的,丘吉爾要表達的意思和網上謠傳的意思差了十萬八千里。

都不知道是那些非要吹噓丘吉爾,編造出來的。


而且丘吉爾在二戰時期犯了很多類似於納粹的問題,1943年的時候印度爆發大饑荒,丘吉爾很輕蔑的說

我討厭印度人。他們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他們繁殖起來象兔子


無怪戰後印度人要獨立,丘吉爾根本沒把印度人當人看。


敦刻爾克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剛開戰的德國根本沒有多少實力,用來征服西歐的德軍裝甲部隊其主力還是一號和二號坦克,裝甲非常薄弱,當時英國和法國都有更好的坦克足以和德軍抗衡,只是錯誤的指揮,失敗的戰略才讓德國人乘虛而入,法國人戴高樂將軍很早就意識到裝甲在戰爭中的作用,而英國人富勒早在1917年就意識到集中使用裝甲部隊的理念,寫下了《1918年坦克戰術運用》,他在1932年寫下的的《裝甲戰》理論已經非常成熟,是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統研究機械化部隊作戰的書。


結果是愚蠢的法國政府和愚蠢的英國政府都沒有高度重視,敦刻爾克本來不應該存在的。


李建秋的世界



聯合防務


二戰勝利的基石是沒錯啦。

畢竟撤退了33萬士兵,保存了有生力量是很重要的關鍵。

基石嘛,也就是量變到質變中的量變因素,並不過分。

想想看,法國戰敗,德國俘虜了法國人一百多萬的士兵,在法國簽署投降條約後卻遲遲不肯釋放,為何?

還不是因為生怕放了這一百多萬的青壯年回去成了心腹大患。

如此心思也和當年長平之戰坑殺趙兵差不多。

戰爭雖然是以國力相拼,但也存在多種變因,譬如斯大林格勒屬於轉折點之類的說法。

莫斯科嚴冬阻止了德軍的侵略腳步,但斯大林格勒卻使得德國從進攻轉入了防禦,雖然還有庫爾斯克戰役,但最重要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粉碎了德國的戰略企圖,庫爾斯克戰役僅僅是德國希望以攻代守阻止蘇軍反攻。

言歸正傳,撤退到英國的三十幾萬士兵是丟盔棄甲,可有美國工業支撐,很快又重新武裝起來,他們不是消極地待在海峽的那一邊,而是積極的投入各種戰場與西線德軍作戰,否則何來德國被迫陷入一戰窘境,兩線作戰的宿命。

因此稱之為勝利基石是可以接受,題目刻意用渲染兩字來引導是有些偏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