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特生物一日翻倍,要不要跟风买?


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绿意葱茏,重现千股跌停。人们在武汉肺炎阴影之下压抑数日,恐惧在这一刻肆意纵横。为了防控武汉肺炎,预期中的春节消费高峰化为泡影,导致影视、旅游、餐饮和交通等行业年收入惨淡。在恐慌避险情绪下,卖盘夺路而逃。资本市场充分演绎了看空逻辑,不止是几个直接受影响的行业暴跌,科技大消费等前期资本市场宠儿也无一幸免。比如科创板的大牛股中微公司单日跌幅18%,相比两个交易日之前的阶段高点,已经下跌大约25%。

万绿丛中一点红,疫情概念股普遍涨势不错。尤其诊断试剂和口罩相关股票获得资金热捧,有多只股票开盘不久即涨停,一直封板到收盘。其中主营诊断试剂的硕世生物,因为属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单日涨幅达到20%。

春节前刚上市的科创板新股洁特生物更是鹤立鸡群,单日涨幅达到惊人的108%。这可能要部分归功于首发上市5日内不限制涨跌幅的规定。叠加上市首日超过200%的涨幅,洁特生物的股价短短3天涨了7倍,从发行价16.49元上涨到超过122元。洁特生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主营实验室耗材的小公司

洁特生物主要产品为生物实验室一次性耗材,外观看就是一些塑料盘、罐、瓶、管。这些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与普通注塑件大体类似。由于客户对产品的洁净性、质量稳定性、亲水性和疏水性有独特的要求,所以会涉及一些具有独特技术壁垒的塑料制品表面处理技术。

因为实验室耗材单价不高,产品质量又对生物实验的精确性有很大影响,客户对产品价格不敏感。所以洁特生物能维持高利润率和健康现金流,2018年毛利率达到44.19%,净利率达到25.44%。过去几年洁特生物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累计值和净利润合计值相差不大,净利润含金量不错。现金流充裕也让资产负债表很健康。2018年,洁特生物资产负债率降到14%。而且2018年债务主要是应付账款和应交税费,没有有息负债。

仅仅这些,能支撑洁特生物高达122亿元的总市值吗?其实洁特生物的规模非常小,2013年营业收入为0.70亿元,2018年营业收入也仅为2.07亿元,5年间复合增长率为24.21%。到2018年,净利润也仅仅0.53亿元。券商对2019年净利润预测值为0.64亿元,增长速度为21%。市场是基于什么逻辑给出了大约200倍的PE?

市场爆炒的逻辑是口罩

漫长的春节假期,大多数人不敢出门,只能在家刷朋友圈。武汉肺炎导致口罩短缺的现实,以及武汉当地医院缺乏口罩的新闻,还有当地医疗物资分发体系种种让人气愤的传闻,这些信息对股民轮番轰炸。市场炒作口罩股的条件已经具备。

虽然洁特生物的主要业务是实验室耗材,和武汉肺炎关联性不大。不过,公司有个子公司拜费尔,主营业务做口罩。2020年1月16日19点左右公布的招股书披露,公司计划关闭注销拜费尔,已经处于注销公告阶段。

2020年1月22日上午,洁特生物首发上市挂牌仪式上,董事长袁建华先生发言时提到,鉴于最近的疫情,公司内部下达了1000万只口罩的生产任务,广州市给拜费尔下了200万只口罩订单。当天洁特生物上涨超过200%。

2020年1月22日20点左右,洁特生物出了一份澄清公告。公告提到广州200万只口罩订单仅仅是口头订单没有合同。而且因为原材料备货短缺,上游供应商放假,短期内拜费尔无力恢复产能和完成200万订单。第二天洁特生物小涨不足10%收盘。

2020年2月2日18点左右,第三个交易日前夜,洁特生物再发公告。公告提到不再考虑关闭拜费尔,准备继续生产口罩,全力应对武汉疫情。第二天洁特生物一路上涨,中间数次停牌,以108%的惊人涨幅收盘。

2020年2月3日19点左右,第三个交易日翻倍之后,洁特生物发出风险提示公告。公告提到拜费尔以往收入规模有限,口罩不构成主营业务,产能受限,对短期长期业绩都没有显著影响。根据2018年扣非净利润和本日收盘市值计算,公司PE达到258倍。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洁特生物炒作逻辑和主营业务生物实验室耗材无关,只是来自一个边缘的口罩业务。复盘股价三级跳,每次股价波动都有明确强劲的信息刺激,而且这些信息来自上市公司的主动公告配合。2020年2月4日,市场又会对前夜的风险提示作何反应?

利润支撑不了高估值

虽然洁特生物关于口罩业务披露的信息干货有限,笔者还是试图估算下2020年它的利润上限,看能不能支持3天7倍的涨幅。

2020年1月22日20点的澄清公告提到,拜费尔原本长期亏损,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中报的收入分别为: 246.93 万元、217.49 万元、33.19 万元和 10.20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 1.99%、1.30%、0.16%、0.11%。

虽然没有看到至关重要的产能数据,我们基于常理推测一下。一家年收入曾经达到过200多万元,而且收入逐年下滑,总公司已经开始计划注销的子公司,他的产能会是多少?会不会在厂区常备大量崭新的设备随时启用,以备不时之需?显然不可能。不花钱买新设备,等待旧设备逐年折旧报废才更加接近现实。如果临时从上游设备厂商采购新设备,也得几个月才能形成产能吧?根本来不及应对当前的口罩需求。

或者,我们不妨乐观一些,基于董事长的口径做个估计。假如拜费尔在未来几个月能够生产出来1000万只口罩,而且全部销售出去。

有了产销量,如果再有单价,就能计算出收入数据。洁特生物在澄清公告中也没有披露至关重要的出厂单价数据。笔者从各种渠道看到,从1元到20元,存在多种口径。武汉肺炎导致口罩短缺,确实让口罩价格短短数天飙升数倍。

我们不妨按照最乐观情况计算,取20元这个数据。这意味着收入净增长可能达到2亿元。相比之前的200多万元年收入,短时间内百倍增长,应该不会太过低估收入弹性。

有了收入,再来估计下净利润。我们还是按照最乐观情况估计。由于口罩正常情况下单价很低,短时间内价格上涨数倍背景下,如果假设上游供应商不涨价,涨价的部分除了交税,可以全算成利润。拜费尔是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率15%。我们就不考虑增值税、附加税和复杂的三费了,姑且假设口罩净利率能达到85%。这意味净利润净增加达到1.7亿元。

加上实验室耗材主业2019年0.64亿元的净利润,最乐观情况下,洁特生物净利润能超过2.34亿元,对应PE大约在52倍。且不论当期估值水平高不高,问题是,未来怎么办,明年还能有2亿元利润吗?

利润增长不可持续

口罩行业长期需求变化缓慢。根据中国纺织商业协会的数据,国内口罩产量,2011年为25亿只,2018年为45亿只,每年增长不足10%。除以中国的14亿人口,人均年产量大约3只口罩。口罩是消耗品,戴几个小时就得更换。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平时不会戴口罩。

虽然武汉肺炎让人恐慌,短期内确实带来口罩需求暴涨,但不可持续。回顾2003年的非典,之后的H5N1和PM2.5,也是引起全国上上下下的关注。当时很多人出门戴口罩,口罩行业迎来了短暂的景气。但是,事情过去三个月后,带口罩的人数会大大减少。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应对的压力,上学考试、上班完成工作、还房贷、教育孩子、老人身体不好。没有几个人能长期绷紧神经,预防不知道哪天到来的传染病风险。

或许要当心几个月之后的口罩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前面几次危机事件,非典、PM2.5,都导致口罩需求景气和扩张产能。紧接着的需求回落,口罩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率大幅下滑。有报道说厂家生产200只口罩才能赚1元钱。好在,2020年2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现在的企业可以放心开足马力生产。疫情过去后,政府会收购多余的产量。

钟南山概念股成色有限

连续经历非典和武汉肺炎的钟南山院士,近几天获得了极大的曝光率。现在全国人民中,只要会用微信圈的,或者经常看电视,恐怕没几个人不认识钟老先生。人越出名,遇到的麻烦事越多。有人在股票论坛上宣称,洁特生物生产的口罩,是钟院士负责研发的,所以洁特生物是“钟南山概念股”。这是事实吗?

洁特生物招股书披露,旗下子公司拜费尔生产的口罩商标为“呼研所”,是从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的商标授权。注意是商标授权,不是技术授权。钟南山确实和呼研所有紧密的关系,他是呼研所的董事长。

呼研所是钟南山领导下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平台。据企业介绍,呼研所围绕“呼吸系统传染病”、“COPD”、“哮喘与咳嗽”、“肺癌”四大方向,重点以呼吸系统传染病疫苗、院感防控与生物安全、特殊医学营养食品、呼吸药物作为四大龙头产业板块;将形成包括腺病毒(ADV)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HPV疫苗等疫苗产品、医用隔离病床、医用隔离诊台、隔离椅、隔离病房等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结构油脂等特殊医学食品以及RSV等新型诊断试剂盒等产品。注意看,没有提及口罩。

搜索佰腾网的专利数据,与呼研所和钟南山有关的专利超过160条。从中笔者没找到任何涉及防病毒口罩的专利。

简单说,钟院士很忙,要管理一个庞大的研究所。旗下的产业化平台企业涉及众多技术方向。但是企业介绍和专利都没显示钟院士参与过口罩研发。

戴上钟院士的光环,洁特生物也没花多少钱。招股书中的长期待摊费用,主要为获得“呼研所”商标的授权费支出。2016年至2019年余额为27.63万元、22.89万元和18.16万元。授权区间每年摊销不到5万元。即使钟院士亲自主持了口罩研发,这个授权费也说明技术含量有限。而且,再次强调,不是技术授权费,是商标授权费。

要不要参与一把博个富贵

不建议散户参与这种事件驱动的炒作。这种时候,通常是庄家来收割散户,而不是散户借机发财。周围很多人会宣称自己有成功经验,靠押注某个事件某个妖股赚了大钱。散户千万不要奢望这种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短期事件有随机性,长期会服从概率。如果试图从抛硬币猜正反面来赚钱,短期内总会有少数幸运儿连中几把,成为股神。但是长期看,猜硬币成功是五五开,前面赚的钱都要还回去,没有人能长期盈利。所以事件驱动投资,很难出现投资大师。只能看到遍地野鸡股神,虽然宣称自己拥有神奇的预测能力和成功经验,但对自己的财富规模讳莫如深。

对短期事件,散户如果预测成功,或者是蒙对了,会形成自己能掌控局势的幻觉,会过高估计自己。长期看这就是亏损之源。现实是,绝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研究深度和信息优势,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心脏。散户要想长期在股市生存,还是要扎实研究企业的基本面,买的便宜,才能安心持有,等待盈利。

不是完全否定洁特生物

笔者之前在专栏中写了多篇文章介绍这家公司,既总结了亮点,也提示了隐患。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洁特生物的产品、财务和管理层介绍的相关内容,建议翻阅道科创专栏。

相关文章:

2020/01/07,依靠经销,洁特生物的发展隐忧

2020/01/08,2亿元小公司700亿元大市场,生物研发耗材国内龙头

2020/01/10,洁特生物:成为牛股要过哪几关?

结论

虽然一日翻倍让人激动,疫情和钟南山概念让洁特生物吸引力十足,公司主动配合信息披露和资金热捧,这些因素让股价弹性十足、交易极为活跃。但是笔者认为疫情带来的利润弹性不能支撑当前的高估值。钟南山院士可能只是被蹭了热点,和这家公司关系不大。在当前的炒作气氛和估值水平下,建议投资者冷静,关注公司长期价值和安全边际,不要试图火中取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道科创平台。文章观点仅供交流、分享,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