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將至,“立春”是什麼意思?立春後還會冷嗎?

新大風歌


立春中的立是見,春時蠢動,是植物開始有生氣的意思。這一天是春天的開始。鬥指東北,太陽黃經315度,二十四節氣的頭一個節氣,此時萬物復甦,大地春回。"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在我們東北,立春後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早春的春風還是很冷的,素有春風入骨寒之說,天氣仍然比較冷。


hushouchang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排在首位,立春又稱打春。立有站起,開始,到來之意,中國曆法以立春為春季開始,立春就是春季開始到來。一年分成四季,春夏秋冬,從交立春開始,到交立夏止,這個時段屬春季。從公曆來看,交立春的日期多在2月4、5兩天,特殊時有在3號或6號的,立春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

因為大寒之後便是立春,其中只差15天上下。冬至數九,冷在三四九。大寒在四九內,是一年最冷之時,又是一年最後一個節氣,立春不是在五九尾就是六九頭,距冬至只四十五上下,還遠未出九,所以雖然立春了,代表春季到來了,但還會有冷的時候,而且一旦暖冬,便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大寒不凍,冷到芒種;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所以一般立春後是還會有冷的時候的。

2020庚子鼠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陰曆正月十一酉時17點3分,依節氣歷及干支曆法則,立春前還屬己亥豬年管屬,交立春後才屬庚子鼠年管屬。立春代表冬天結束,春天的到來,是冬春之間的分界線。


樹德漢碩


今年是庚子鼠年,有兩個立春,第1次的時間為2020年2月4日17:03:12,農曆正月十一;第2次為2021年2月3日22:58:39,農曆十二月二十二。

什麼是立春呢?很多年輕人對它沒有太多的瞭解,但是農民朋友們對立春是非常重視的,在立春那天都是要放鞭炮的,點火的時間準備到分秒,越準時越吉利。可以這麼說,對立春的重視程度應該是僅次於除夕。但是除夕是節日,立春是節氣。

1、立春是什麼意思?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根據地球自轉與公轉規律而定的一個冬天和春天的交界點,廣西桂林到江西贛州一線以南的地區已經有了春天的氣息,這個時候太陽黃經達315°。立春在24節氣中是排在最前面的,它是一年的開始。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春,即指春天。立春後春天就來了,萬物復甦、草長鶯飛,也是氣溫回暖和生機萌發的時候來了。立春和其它節氣都是以農曆記時而言的,對農業生產有指導意義。

2、立春後還會繼續冷嗎?

天氣冷熱交替變化都是正常的、相對的。立春以後還會不會冷?準確的說是還會冷的,尤其是北方地區。立春只是一種古老的農業活動與地球運動相結合記時方式,並不是天氣預報。包括南方地區在內的整個區域範圍,立春過後還是比較冷。特別是晝夜溫差還是很大;並且冷空氣活動頻繁,也就是“倒春寒”,農作物還是很容易受到冷凍傷害的。乍暖還寒時候,人也要做好保暖和抵禦流感的準備。

3、立春農村都有哪些民俗?

立春也叫立春節、歲旦,從秦朝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特別重視這個節氣。農民為了祈禱豐收,也有很多重要的民俗活動,比如拜Shen祭祖、祈禱豐年、接春和農耕典禮儀式。民間參與活動的熱情是非常高的,場面特別熱鬧。還有的農村在立春這一天是不理髮、不看病的,更不能出口罵人,如果犯了這些忌諱寓意著不吉利。


農紀


立春,今年的立春日子在2月4日,還有三天就要立春了,立春在一年之中它在首位,就說馬上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但是到立春這個日子,也不能說是天氣不冷了,有句老話說得好,立春不要太歡氣,還有四十天冷天氣,說明冷天氣的還在繼續,春天更加應該保暖,因為有個民間俗語,春風入骨之說。

在立春以後,在我們北方照樣寒冷,跟冬天基本不分上下,早晚溫差大,白天還是陽光充足,晚上照舊寒冷無比,這些都是春天的徵兆,尤其今年是暖冬,這就造成倒春寒的開始,也許倒春寒還得繼續,50天之後,基本進入春天了,這個時候開如大地復甦,曲麻菜露出嫩芽,春天正式開始。

要知道這種立春之後的寒冷天氣,對於農民種植的莊稼小麥,起到一個不好的影響,會造成凍害,所以說農民要起早做準備,防止倒春寒的到來,對莊稼造成凍害,尤其在小麥,在地頭上遮上擋風的塑料,躲開這個倒春寒的時間,做這些防寒措施,對小麥產量起到一定的作用,這個必須做到的事情。

如果再等上50天以後,正式進入春天,春暖花開季節,但是人們也得注意防寒,因為我們北方是照樣冷的,但冷的程度,跟冬天比溫暖多了,終於熬過寒冷的冬天,也是好日子開始了。


三農剛子


今天是2020年的2月2號,也是農曆的大年正月初9,後天就是農曆的正月十一,是立春節氣。而且今年有兩個立春節氣,還有一個是在陽曆2021年的2月3日,也就是農曆臘月的22號,所以說2020年是個難得的雙春年。




立春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是春夏秋冬“四立節”之一,象徵著春天的開始,那麼立春後還會冷嗎?

在我們膠東半島農村,立春後並不是意味著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乍暖還寒的倒春寒,是時有發生的。過去經常聽母親嘮叨:脫棉衣不要脫得太早,清明節還時時斷雪不斷雪。小孩子脫棉衣太早了,容易感冒。

立春也是四季更替交換的重要存在,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是在過去,還沒有現在的日曆之類的先進記載,農村的老人總是掰著手指頭,計算哪一天是立春節氣。記得奶奶是這方面的專家,哪一天是立春,哪一天是入伏,哪一天是秋分,哪一天是冬至,總是朗朗上口。並且哪個特殊的日期,有什麼特殊的講究,總是在心裡滾瓜爛熟。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立春節氣,是在哪年哪月哪日的什麼時辰,奶奶也會說得分秒不差。不過在奶奶的人生字典裡,立春就是“打春”,並且囑咐“打春”的這個吉時良辰裡,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孃家。即使有特殊情況回孃家,也要在這個時辰出去躲躲,其實這是過去封建迷信的說法,認為在這樣的重要節氣,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應該在孃家出現。認為反常必有古怪,會影響孃家的時運。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接受現代思想教育,出嫁女兒在孃家常住是常有的事,並沒有這麼多落後想法。

總之,立春節氣將至,“立春”在農村老百姓的眼裡,是“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隆重,是春夏秋冬四季之首,是大自然發出要修整土地,播種入土的信號,是莊稼進入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模式的開始。立春之後的天氣,對於我們膠東半島農村來說,時冷時熱是經常發生的事,已經見怪不怪了。尤其近幾年的氣候,該冷的時候不冷,該熱的時候不熱,每年的農曆二月杏花盛開的季節,來場倒春寒,幾乎每年都有發生,老百姓通過調整管理模式或者其它方式,來預防或者減輕倒春寒的發生。


我是家在南鄉,謝謝您的關注,希望我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家在南鄉


今年鼠年,鼠年有倆立春日,第一個是農曆正月十一日,也就是說再過三天是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正月一個立春日,臘月二十二是第二個立春。

那麼立春是什麼意思呢,單從字面來看意思很明顯:立春是春季的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天氣要開始轉暖,萬物開始復甦生長的意思。也就是說冬天結束了,春天來了。

那麼立春以後是不是天氣就會一點一點變溫暖?不會再冷了嗎?我們看到春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溫暖,但並不是立春以後天氣馬上開始變溫暖,比如我們北方有句話是說立春兩個月後的清明節天氣的:清明斷雪不斷雪。意思是說過清明的時候還有可能飄著雪花。

就如同立冬之後天氣並不是一下子就冷下來一樣,需要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有時候會出現反常天氣,比如去年冬天,整個冬天就沒冷過,就連三九、四九最該冷的冬天都沒能冷,所以春天和冬天一樣,也會推遲暖日子,更有可能暖著暖著突然畫風突變:來個讓人們措手不及的倒春寒。


好像前年春天,天氣溫暖到了一定的程度,溫暖到蘋果樹頂著了柔嫩的花朵,卻突然間寒流來襲,硬生生的把蘋果花骨朵給凍蔫了,給我們果農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導致前年冬天還有去年春天蘋果價格一不登天,高到很多人吃不起的地步。

所以根據往年的經驗,雖然再過三天就是今年的立春節氣了,雖然我們現在特別期盼天氣趕緊暖和起來,正好新型病毒懼怕高溫,但我們一定要隨時隨刻準備著預防倒春寒,去年冬天暖冬更會讓氣候出現異常,今年春天春脖長,我們一定要防備好天氣變冷,減少倒春寒帶來的損害。

即便是按照數九日來說,現在也不該是暖和的時候,今天是五九第六天,立春時正好在六九,而九九盡是農曆二月十八日,也就是說九九結束還需要一個月零十天,只要在九里都有可能會冷,農村有經驗的老農們說了:九九殺一陣。就是空氣要冷如刀子的意思。


三天後立春,立春後天氣不一定就是一點一點暖和起來,有可能會出現倒春寒。


悠然見東山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今天是正月初八,也是2020年的2月1日,馬上就要到立春的節氣了,今年的2月4日是立春的節氣,立春是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的節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立春的節氣到了後,就是代表著春天的開始,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到來了,春天來了之後也是告別寒冷的冬季,春天也是農耕的開始,農民認為這個時候也是作物開始生長的季節。

立春也是咱們常說的打春,立春之後,天氣變得暖和起來之後,白天的時間相比在冬季的時候就有所變化了,立春之後白天的時間開始慢慢的變長了,夜晚的時間就變的會更短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算法也是從干支歷歲始,對於立春的算法也是和北斗七星有著密切的關係,立春之後,天氣變暖,雨水也會變的更多,此時在春天也是一個黃金的季節,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也是在這個時候。

立春的節氣到來後,今年的立春時間是2020年02月04日17:03:12,農曆正月十一。在立春後的第一個節氣就是雨水,雨水也是增多了,然後天氣就會變得越來越來熱,從暖到冷也是開始一年四季的循環,那麼對於在立春之後天氣是不是變的更暖和了呢?

對此,農村的老人說了,立春之後是春天的開始,此時的天氣還是會比較冷的,因為春天的天氣是乍暖還涼的天氣,並沒有所說的春天是特別的溫暖,尤其是在春天如果遇上寒流的話,那麼天氣還是和冬季的天氣差不多。

對於立春之後,天氣還是會冷的,因為立春的時候十五天還有三候,每五天是一個候,要說立春以後真正能暖和起來的話,基本上要在等上一個月的時間,農村老人認為,在驚蟄的前後才是真正的暖和,所以在立春之後,溫度差異不是很大,還有可能遇到倒春寒的天氣,如果在立春遇到倒春寒的天氣,那麼很可能造成農作物的生長有所影響,對於人們來說,立春之後也是不能掉以輕心,注意保暖,也要注意“春捂秋凍”,對於在立春後的天氣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零上的溫度,天氣比較晴朗,所以說還是比較溫暖的。


三農堂廣訊


立春的意思,簡單明瞭就是說春天到來了,萬物復甦了,天氣開始變暖了,萬紫千紅的時代到來了。

我們都知道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一個,也是被世人最為看重的一個。

畢竟春天是最為美好的一個時節,人民在骨子裡都是喜歡春天的。今天正好是立春,因為今天是2020年的2月4日,今日立春的時間是17點03分。

那麼,立春後天氣還會冷嗎?

我想這個問題,在不同的地區,肯定是有不同的說法的。畢竟我們中國太大了,有嶺南、江南、中原、還有北方等廣大地區。

對於嶺南的人來說,立春之後當然不會冷了。

像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區,在立春之後肯定是不會冷的,春天這個時間段,對於他們來說正好是萬紫千紅的一個重要時節。

所以,春天到來之後,他們就開始享受暖陽的時節了。

對於江南的人來說,立春可能還會有點小冷。但是,這個時候柳樹已經抽芽了,萬物已經復甦了,花兒也開始盛放了。

在江南立春之後會有明顯的感覺,一天會比一天暖的。

事實上我們的二十四節氣,是對於生活在黃河以北的人來說的。也就是所謂的中原人經常用的一個節氣。

對於生活在中原的人來說,立春之後還是會冷的。因為春天的時候,都是要經歷一個倒春寒的。

這個時間段可能會在立春之後,還要繼續持續一個多月。不過,倒春寒儘管是有點冷,但是,對比於冬天來說,還是要暖和的多的。

在立春之後,隨著氣溫的不斷的升高,中原地區的,萬物也開始復甦了,樹葉也開始變綠了,花兒也開始綻放了。

只不過這些變化,都是隨著氣溫的升高,而且開始發生的。只有在江南感覺很暖了之後,中原才會感到有明顯的暖意。

北方尤其是東北、內蒙古這些地區,在立春之後,還是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的,畢竟這個時候他們生活的地方,還是冰凍三尺的冰天雪地。

不過早春一過,這些地方的人,他們也會感到春天的氣息的。總之,立春就是春天到來的時刻,就是氣溫升高的時刻,就是萬物復甦的時刻。

只不過不同的緯度地區,因為氣候的不同,他們對立春後帶來的變化,也是不盡相同的。

立春是一個暖的開始,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正所謂一年之際在於春呀。


史學達人


“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一年四季中新一年的開始,預示著天氣開始轉暖。今年的“立春”是2月4日,其實每年的“立春”日都是在2月上旬,每年的“立春”日期後不會相差太多,也就是1——2天,明年2021年的春天是2021年2月3日,而明年的“除夕”是2月11日,也就是說,在農曆2020年的一年之內要經歷2個“立春”節氣,也就是我們老百姓所說的“一年打倆春”,也叫“雙春年”,這種情況也是經常會發生的,有時候還會趕上農曆年的一年在沒有“立春”節氣,這種情況被老百姓稱為“寡婦年”。這些都是曆法知識,我就不去說了。

無論“立春”節氣在“除夕”以前還是以後,按照正常情況下,過了“立春”天氣肯定是逐漸變暖了,即使是偶爾有冷空氣活動,也是短暫的,總不會比“三九天”還冷的。

在我們東北大興安嶺南麓,“立春”以後天氣總體來說是溫度回升的,只是速度有些慢。“立春”以後,我們東北地區的颳風天氣會多一些,經常在外面活動的人要注意保暖,在這“春寒料峭,乍暖還寒”的季節裡特別容易發生耳朵和手足的凍傷,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對於南方地區來說,“立春”以後天氣不會再寒冷,萬物開始復甦,不像我們北方雖然節氣到了“立春”,溫度同南方比相差太遠了。


草原話三農


今日立春,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春氣始至故為立春。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麗、萬物生長的春節。春來了!

可是我們這卻春雨綿綿、春寒料峭。上班全副武裝:頭盔、雨衣、加絨手套、厚厚的冬裝、防水棉靴,騎著小電動上班,好冷!村頭的一棵桃樹,已開滿粉紅色的花朵,掩映在青翠的綠葉叢中,紅花綠葉在雨水的洗刷下,更顯嬌豔鮮美。如李白所云:“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這一株桃,聳立村口,獨綻芳顏,彷彿在歡迎進村的客人。每天上班路過,對這株桃,已然熟悉,見證了她在一年四季各不同的風姿。雖已熟悉,但依然被她在冷風寒雨中的容顏吸引。一樹桃花,向人獨笑!美麗,無懼風雨,依然生長!

村委前的三岔路口,村幹部已在候車廳臨時設的防疫點檢查過往行人車輛。所有從此路段經過的人與車都必須登記日期、時間、姓名、車輛號碼、實時體溫、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居住地、前往地、接待人、去回關係等。幹群努力嚴防嚴控疫情,一刻也不鬆懈。疫情,讓這個春節不同以往,村幹部也更加忙碌,立春,亦因雨水而更顯溼冷。願雨水停後東風解凍,陽氣回升,百草復甦,萬物生髮。而疫情也能早日控制,眾生平安。

立春之後還會不會冷?說不準,也可能會有“倒春寒”現象,即還會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