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湖北】山西医疗队救治危重症病人

山西医疗队救治危重症病人

  我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后,2月3日下午,与来自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第四批医疗队会师,组成联合医疗队进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房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期,湖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危重症病人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此次我省精心选派全省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医院感染科119名优秀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与中日友好

  医院医疗队强强联合组成战队,直接参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两支医疗队的整合就是为了更好提高战斗力,降低病死率。

  当天下午,先期抵达的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和山西医疗队分享了疫情防控诊疗经验,更加坚定山西医疗队员科学细致抗“疫”决心和信心。我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弓清梅说:“越是危难时刻,越要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疫情,越要注重细节,我们要在临床上体现出诊疗水平,为救治患者做全方位的努力。”

  夜已深,驻地灯火通明,医疗队还在对相关细节彻夜讨论,中日友好医院医护人员细心为队员们讲解诊疗要点,对排班模式、防护物资管理等细节进行周密安排,确保每个人理解并掌握,为后续患者的救治提供有力的保障。早已熟悉流程的医护人员,又进行了多次防护服穿戴演练。正如队员所言,“我们绝不懈怠、反复演练,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更多人。”之后,我省医疗队员分批来到即将开展工作的病房踩点、熟悉病房环境,查看储备物资、对于进入病房流程进行最终确认。

  天亮后即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大家相互鼓励,坚定克服困难、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一定会打胜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郭鸿雁 沈佳)


热心湖北市民捐近千个口罩

【驰援湖北】山西医疗队救治危重症病人

  想方设法为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提供防护物资

  山西日报记者袁兆辉潜江报道:“我在运城生活了6年,大方热情的运城人民给了我家的温暖,得知山西派出医疗队在我的家乡仙桃市进行医疗援助,帮助我们家乡抗击肺炎疫情,我就想着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2月3日,湖北仙桃市市民何清华在电话里对记者说。连日来,他多方筹措货源,先后分两批为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捐赠近1000个口罩和50余件防护服,很大程度缓解了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防护物资紧缺局面。

  据何清华介绍,前些天,他通过仙桃当地媒体获悉,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正在仙桃协助当地医护工作者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就萌生出给山西援鄂医疗队筹措防护物资的想法。但为控制人员流动引发的传染风险,仙桃市中心城区实施了机动车禁行,口罩又属于当下非常紧缺的医护物资,两者因素相加,何清华筹措口罩的经过并不顺利。经过多方协调,何清华于1月31日中午将首批480个N95口罩送到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仙桃组的驻地,又在2月2日中午将另外500个N95口罩送了过去。

  “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山西医疗队能来支援我们湖北,我做的这些事情只是尽了微薄之力,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处于防控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奉献爱心,为他们多做些事情!”何清华对记者说。他表示,山西援鄂医疗队只要在湖北呆一天,他就要想方设法为山西援鄂首批医疗队提供包括口罩在内的防护物资。


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啊

  山西日报记者袁兆辉报道:潜江市,中国小龙虾之乡。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尚在这座城市蔓延。

  2月3日上午11点半,在潜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的换衣间,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杨永杰正在穿防护服,经过几天的反复穿脱,他的动作很是熟练。

  杨永杰告诉记者,当天中午12点前他要进隔离病房,和当天早上8点进去的山西首批援鄂医疗队潜江组组员进行交接。“我下午上的是治疗班,但也不排除要上责任护理班,根据实际情况看吧。”杨永杰一边对记者说,一边拉上防护服的拉链。

  穿戴好防护服后,杨永杰和同样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的卢海忠进入了隔离病房。作为当天的当班护士,他俩也是潜江组6名男护士成员。

  “我们是山西来的,我们要当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人。”说起报名参加山西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初衷,卢海忠对记者说道。

  温暖的话语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紧张,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在隔离病房,今年47岁的疑似患者董某已经被隔离了3天,见到杨永杰提着盒饭进来,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对他说:“小杨,今天下午你上班?谢谢你又给我送盒饭。”“举手之劳,大姐您不用和我这么客气。”杨永杰腼腆地对董某一笑。“等大姐好了,大姐一定请你吃我们潜江最好吃的小龙虾!”董某对杨永杰笑着说。

  “这些疑似患者都没有亲属陪护,这里又是隔离病区,即便是受过培训的护工也不愿意进来,所以我们就承担起给他们送饭的责任啦!”说起给患者送饭一事,杨永杰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3点多,杨永杰先是准备好给患者的输液液体,然后将库存不足的耗材和常用药品进行了补充。在宽笨的防护服下,杨永杰的操作既耐心又细致。

  这时,给患者输完液体的卢海忠走进了治疗室,和记者聊了起来。“今天下午有位患者,他是昨天下午转进隔离病区的,他对我说:‘孩子,别人躲着我们都来不及,你们咋还往里冲,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啊!’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挺暖的。”说起当天下午一位患者和他的对话,卢海忠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在卢海忠看来,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他们就应该用心书写呵护生命的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