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不是抓一抓就能解決的——脂溢性皮炎,中醫告訴你怎麼治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溼疹,好發於

頭部、面部、胸前、後背等皮脂分泌旺盛的地方,嚴重時皮膚會出現紅斑、丘疹結痂,患處奇癢無比,尤其是發生在頭部,讓人忍不住抓撓,造成頭髮折斷、脫落。


癢,不是抓一抓就能解決的——脂溢性皮炎,中醫告訴你怎麼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中醫如何治療頭皮出現的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頭部的症狀表現

發生於頭皮部位,開始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髮可脫落、稀疏。頭皮發癢,頭皮經常有明顯的瘙癢感。皮屑增多,頭皮油脂分泌很多。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其實很複雜,與遺傳、免疫、神經、真菌感染、激素以及精神壓力都有關係,確切原因現在還不清楚,但它似乎與皮膚皮脂腺分泌物馬拉色菌酵母有關,這些酵母可引起皮膚反應,以及異常的免疫反應。

脂溢性皮炎導致的脫髮

脂溢性脫髮是由於油脂分泌旺盛堵塞毛囊,毛囊缺乏營養而萎縮,頭髮從根脫落。

由於毛囊受損,處於假性死亡狀態,不能從頭髮中吸收營養時,毛球細胞停止增長,開始皺縮,頭髮就會變細、變黃、變枯。當毛囊退化和萎縮後,毛髮即停止生長,逐漸枯萎、脫落。

這種情況不及時治療甚至會導致永久的脫髮!有1/4男性都在脂溢性脫髮之後發展成“禿頂”,成為朋友圈中的“異類”,同時也給他們的生活、事業、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

脂溢性皮炎是一個很難治癒的疾病,它很容易反覆發作,和人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遺傳、心情等多方面有關聯。

西醫常採用二硫化硒洗劑來調節表皮細胞,複方酮康唑發用洗劑來抗真菌或一些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抗炎。

很多患者反映,每次去醫院都開這些常規藥物,使用後往往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中醫如何看待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中醫學上屬於“面遊風”“白屑風”等範疇,因皮膚油膩而出現紅斑、覆有鱗屑而得名。

癢,不是抓一抓就能解決的——脂溢性皮炎,中醫告訴你怎麼治

本病主要是由於溼熱內蘊,感受風邪所致,內治以祛風清熱、養血潤燥、清熱止癢為主。外治法通過局部外用藥,使藥力直達病所,使藥物透達腠理,起到疏通經絡,清熱活血、燥溼祛脂等局部治療作用。

脂溢性皮炎的中醫外用洗方

關於脂溢性皮炎我們都知道複方酮康唑發用洗劑,也就是康王。康王塗在頭皮上涼涼的,洗起來也很乾淨,可是不用就又會“雪花成片”“瘙癢難耐”

於是我們尋求中醫的治療方案,用中藥外洗方來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三個中藥外洗方

方藥:黃柏200g、甘草50g、蛇床子200g、苦參200g。

用法

:視病變部位加水,大火燒開,小火煮20分鐘,晾至溫度適宜時外洗。先用藥液把頭髮沾溼,後用毛巾蘸取藥液,擰至半乾外敷頭部,每劑可使用3-4天,5劑為一個療程。


方藥:透骨草30g、苦參30g、側柏葉30g、白礬15、紫草30g、馬齒莧30g、黃精30g、兒茶30g。

用法:水煎取汁400ml,待水溫冷卻至40度左右時浸洗並按摩頭皮,藥汁在頭皮保留5分鐘後沖洗,每次按摩15-20分鐘,隔日1次,療程4周。

方藥:五倍子10g、烏梅40g、王不留行60g、明礬30g、苦參100g、蒼耳子40g、透骨草30g、川椒30g、黃柏30g、側柏葉30g、紫花地丁30g、白鮮皮30g、生甘草20g。

用法:水煎提取藥液後用毛巾外敷頭部,每次敷20分鐘,每日敷2次。

以上三個外洗方子能使頭皮脂溢性皮炎的皮屑和瘙癢症狀明顯減輕。

日常注意事項

除了治療以外,還需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忌飲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運動,時刻保持好心情,調節壓力。頭皮上的丘疹不要用手摳,頭皮要注意清潔,注意不要拉扯頭髮。


癢,不是抓一抓就能解決的——脂溢性皮炎,中醫告訴你怎麼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