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農夫老嶽


我沒有溯源到古人對立春節氣的如何是好?我只知道立春節這天在我家這疙瘩要吃“春餅”,爆炒土豆絲,卷在春餅中,咀嚼起來是多麼的美好!不亞於“肉夾饃”。舌尖上彷彿沁出來了春天的味道。


一片雲101511871


據說在秦漢之前,立春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春節。包括在秦漢以後,到立春節這天,也有不少的祭祀活動。

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那麼,為什麼要到東郊去迎春呢?據說是因為迎春活動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東方。可是到了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是在東郊了。

宋代《夢粱錄》中就有這些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這就證明,迎春活動已經從郊野進入宮廷,成為官吏之間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儀式更演變為社會矚目、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據《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錄》則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

立春節,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卻在農曆的正月。總之,一到立春節,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為生計,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所以說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還有一習俗,立春的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到了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如今,一些農村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為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為娛樂。立春日,村裡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

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為燕,稱為“春雞”;貼羽為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為“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還有的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確實要用干支紀元,是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

現如今,一般在立春這天就不再有什麼大的慶祝活動。而都是以正月初一為代表迎春的節日,好多的民俗慶祝活動也都在春節期間進行。


踏遍青山RWL


今日立春。

立春不等同於古代的春節。

春節指每年的正月初一,前一天晚上是除夕。這一夜古人們熬夜守歲,等待著新年來臨。

春節,北方有時候還大雪紛飛呢。

它只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

立春,則代表著冬盡春來,梅花零落柳條新。

這一天,人們舉行各種祭祀和慶祝活動。

比如打春牛、祭句芒神(也就是春神)、祭祀土地神、貼春字、佩燕子、吊春穗、食春捲、沿街報春:“春天來嘍,春天來嘍!”

提醒大家抓緊春耕生產,勿誤農時。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這天忌搬遷,忌理髮,忌回孃家。

(哈哈哈,大家正好在家裡宅著呢。)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

一般都是每年公曆2月3~5日。

立,指“開始”。

立春,春天來了。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

這時候,凌厲的北風走了,天氣漸漸地暖和。

陽光明媚,東風絲綢般柔滑,像調皮的的孩子在耳邊呵著熱氣。

泥土裡冬眠的小蟲子已經睡醒了,它們打著哈欠,揉著眼睛,伸著懶腰,振動一下雙翅:啊,春天來了啊!

冰雪融化,河水解凍,小魚兒也游到水面上來,開心地吐出一串串泡泡:春天來了真好啊!

河岸邊的田野裡,枯瘦的麥苗正在返青;野草悄悄地探出綠茸茸的小腦袋;楊柳點點,黃綠未勻;燕子初來,簷下築巢。

風和日麗,萬物復甦。

今年很巧,雙春年,一年中有二個立春。

一是正月十一(2月4日,正是今天),另一個是臘月二十二(2021年2月3日)。

年逢雙春雨水多,雙春年裡好種田。

希望早點春暖花開,疫情過後,

人們將紛紛湧出家門,擁抱十里春風。

待到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春天,你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