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的成功極大鼓舞了歐洲基督教世界,來自西歐的拉丁人(主要是法蘭克人和德意志日耳曼人)成功在近東地區闖出一片天地。在幫助拜占庭帝國奪回小亞細亞西北部分領土之外,十字軍還牽制了塞爾柱突厥人和阿拉伯人的精力。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1140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前的近東形勢

最重要的,十字軍在那些異教徒的眼皮底下奪走了黎凡特的地中海岸地區,尤以耶穌生活、佈道和受難地耶路撒冷為重要。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形成了四個十字軍國家,以及奇裡乞亞的亞美尼亞公國。這種近乎於和平的局面一直持續了40多年,其間於1118年誕生了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等軍事修會(Military Order),成為了保護東方殖民地的新武裝力量。

埃德薩失陷

統治東方40年的時光發生了很多變化。例如在耶路撒冷王國,由於此時的國王鮑德溫三世乳臭未乾,手下的大臣們紛紛爭權奪利,而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們卻並不受他的直接調遣。早年對耶路撒冷王國稱臣的另外三個十字軍國家,此時則紛紛離心處於完全獨立狀態。

另一方面,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留守的拉丁人中,很多人迎娶了當地的穆斯林女性,他們的後代以出生在聖地而自負。面對從西歐而來的拉丁人,這些基督徒與穆斯林混血的後代的形成了一股新興貴族團體,和慕名而來的拉丁人產生了不少矛盾。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埃德薩伯爵國是四個十字軍國家裡最早建立的,但由於深處上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之間,也是四個國家裡人口和實力最弱的。這裡經常被周遭的穆斯林攻擊,包括塞爾柱突厥人、達尼什曼德王朝和阿爾圖格王朝(均為土庫曼人建立)等。

埃德薩伯爵鮑德溫二世和後來的繼任者科特內伯爵喬治林,在1104年哈蘭戰役中戰敗後被俘。雖然後來得以釋放,可二人在1122年第二次被俘虜再遭重創。埃德薩在1125年阿扎斯戰役後有所恢復,但喬治林在1131年陣亡。

他的繼任者喬治林二世被迫與拜占庭帝國結盟成為羅馬人的附庸,但在1143年,拜占庭皇帝喬治林二世和耶路撒冷國王福爾克雙雙去世,導致兩個主要盟友自顧不暇。喬治林二世還與的黎波里伯爵和安條克大公發生爭執,外交的失敗導致埃德薩被事實上孤立。

與此同時,事實上四分五裂的塞爾柱帝國內部,各地的總督開始為爭奪地盤互相火併。摩蘇爾總督贊吉從1128年就掌管了今天伊拉克北部,後來還進佔敘利亞名城阿勒頗。他和鮑德溫二世都被另一個塞爾柱分裂政權——布里迪王朝的首都大馬士革所吸引,後者在1129年攻打大馬士革時失利。

此時的十字軍國家和曾經的對手穆斯林,卻經常出現不同陣營的聯盟。1139至1140年,贊吉在進攻大馬士革時同耶路撒冷國王福爾克結盟。而1144年底,喬治林二世的埃德薩則與阿爾圖格王朝結盟。

1144年底,喬治林率領埃德薩的幾乎全部精銳,聯合阿爾圖格王朝進攻阿勒頗。但狡猾的贊吉卻利用前一年福爾克的去世,北上突襲喬治林的老巢埃德薩城。在聖誕節前一天,埃德薩終於再度落入穆斯林手中。耶路撒冷王國的幾個領主聞訊後想要挽救埃德薩,但無功而返。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努爾阿德丁

埃德薩淪陷後,喬治林只能控制殘存的特貝塞爾(今土耳其Oğuzeli)等地,其大部分領土都被穆斯林佔據,少量領土被塞爾柱突厥人賣給了拜占庭的羅馬人。贊吉因為為伊斯蘭教收復埃德薩名聲大噪,不過他並未乘勝追擊攻擊其他幾個十字軍國家,他仍企圖先拿下富庶的大馬士革,可1146年他意外遇刺被殺。贊吉的兒子努爾阿德丁即位。喬治林二世在聽聞贊吉死後試圖重奪埃德薩,但被努爾阿德丁擊敗。

聖伯爾納鐸的號召

埃德薩的淪陷不僅讓十字軍國家頭牌耶路撒冷震動,消息傳到西歐後人們也開始擔憂伊斯蘭勢力的反撲,剛剛失而復得的聖城有可能再度被異教徒重新攻佔。在教皇的授意下,法國明谷修道院院長聖伯爾納鐸為首的隱修士,開始不斷奔走於西歐幾個主要政權,勸說國王們能夠第二次組織部隊來保衛聖城。

1146年在勃艮第的韋澤萊(Vezelay)召開了議會,聖伯爾納鐸於3月31日在議會里宣講。法王路易七世和他的妻子——阿基坦的埃莉諾,以及在場的王公和貴族們,都俯伏在伯納德腳下接受朝聖者的十字架。爾後,在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境內,伯爾納鐸重複了在法國的成功演說。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聖伯爾納鐸

在德意志的神聖羅馬皇帝康拉德三世,從聖伯爾納鐸手中接受了十字架,以示接受上帝的旨意。其間,聖伯爾納鐸還阻止了一名狂熱的法國修士——魯道夫企圖號令群眾迫害猶太人的暴行。最終,法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皇帝康拉德三世終於就範,二人分別組織了一支規模部隊向東方進發。

1147年2月16日,法國的十字軍在埃唐普(巴黎南方)會合,開始討論他們的路線。日耳曼人已經決定通過匈牙利陸路進軍,他們認為從海上航線直接抵達黎凡特可能遭遇不測,因為西西里王國的羅傑二世是康拉德的敵人。

許多法國貴族不信任這條陸路,因為這條路會穿過拜占庭帝國。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羅馬人在十字軍穿越安納托利亞高原後就不再協助,導致拉丁人後來孤軍深入不得不自力更生,所以後來拉丁人普遍對拜占庭反感。不過最後法國人還是決定追隨康拉德,於6月15日出發。羅傑二世對此不滿並拒絕加入。

文德十字軍

法蘭克的加洛林王朝崩潰後,在東部的今天德國大部形成了德意志王國(前身為東法蘭克王國)。這些日耳曼人的東方不遠,就是西斯拉夫人一支——文德人(今稱索布人)的活動區域。斯拉夫人原本誕生於今波蘭維斯瓦河上游,在中世紀通過遷徙分化為東西南三大斯拉夫族群。這一時期,斯拉夫人相對日耳曼人仍處在未開化狀態。

1147年,西斯拉夫人領袖尼克洛特(Niklot)帶領部隊,入侵了北德意志的瓦格里亞(今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附近)。作為報復和對教皇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回應,德意志當地的撒克遜人和丹麥日耳曼人組成了基督徒軍隊,由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率領,最終強迫西斯拉夫人繳納貢金。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文德人被十字軍征服

根據聖伯爾納鐸的說法,基督軍隊如是計劃:“直到在上帝的幫助下,他們(斯拉夫人)要麼被改造,要麼被刪除。”

然而,十字軍東征未能實現大多數溫德人的皈依。撒克遜人在多賓取得了很大的象徵性轉變,因為一旦基督教軍隊散去,斯拉夫人就倒向於他們的異教徒信仰。波美拉尼亞的阿爾伯特說:“如果他們來加強基督教信仰……他們應該通過佈道,而不是用武力來達到目的。”

基督教光復里斯本

1147年春,在羅馬教皇(教宗)授權收復伊比利亞半島的背景下,十字軍東征擴展到了伊比利亞半島。教皇還告訴萊昂-卡斯蒂利亞王國的阿方索七世,他的基督部隊對抗摩爾人的戰鬥同屬於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部分。1147年5月,第一批十字軍從英國達特茅斯出發前往聖地。

十字軍同意幫助阿方索攻打摩爾人重要的據點里斯本,並簽下了利益交換協議,十字軍可以掠奪城市貨物和贖金,以換取阿方索國王的囚犯。圍攻從1147年7月1日持續到10月25日,四個月後,由於城內饑荒難耐,摩爾統治者不得不投降。

這批十字軍士兵大多定居在新佔領的里斯本,少數一些人啟航繼續前往東方聖地。其中一些人早些時候離開,同年早些時候協助佔領了聖塔倫(今葡萄牙中部)。後來,他們還幫助征服了辛特拉、阿爾馬達、帕爾梅拉和塞特烏巴爾等地,很多十字軍被允許留在這些土地上,在那裡定居並生育後代。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十字軍攻打里斯本

此時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其他地方,基督徒開始了收復失地運動的高潮。阿方索七世、巴塞羅那伯爵拉蒙·貝朗格爾四世等,率領加泰羅尼亞人、萊昂人、卡斯蒂利亞人和法國十字軍混編軍隊,圍攻富饒的港口城市阿爾梅里亞。在意大利熱那亞-比薩海上友軍的支持下,這座城市於1147年10月被基督徒佔領。

隨後,雷蒙·貝朗格入侵了瓦倫西亞和穆爾西亞的阿爾莫拉維德酋長國。1148年12月,在法蘭西、盎格魯、諾曼人和熱那亞十字軍的幫助下,經歷五個月的圍攻後再次攻佔了托爾託薩。第二年,塞格雷河和埃布羅河交匯處的弗拉加、萊里達和梅基嫩薩落入了伊比利亞基督徒手中。

在半島內各基督教國家和其他西歐十字軍的共同打擊下,伊斯蘭勢力在伊比利亞幾乎被徹底打垮。

雙方武力

穆斯林國家的專業士兵通常是突厥人,他們往往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此時中東伊斯蘭以伊克塔(Iqta)的封地為基礎制度,它在每個地區都支持一定數量的軍隊。一旦發生戰爭,阿赫達特(Ahdath)民兵會聽命拉伊(酋長)指揮的城市,他們通常是阿拉伯人。

阿赫達特民兵雖然沒有土耳其專業部隊訓練有素,但往往受到宗教,特別是聖戰概念的強烈驅使。此外還有土庫曼人和庫爾德人的幫助。

來自德意志的十字軍約有2萬名騎士;法國特遣隊約有700名來自國王領地的騎士,而貴族則培養了較少的騎士;耶路撒冷王國本地約有950名騎士和6000名步兵。

法國騎士喜歡騎馬作戰,而德國騎士喜歡步行作戰。拜占庭希臘編年史約翰·基納莫斯(John Kinnamos)寫道:“法國人特別善於騎馬,用長矛進攻,他們的騎兵速度超過了德國人。然而,德國人比法國人更善於步行作戰,而且擅長使用大刀。”

德意志十字軍的行軍

大約2萬名德意志(日耳曼)十字軍的領袖是霍亨斯陶森王朝國王康拉德三世,他也是一名勇敢的戰士,但史書裡他經常在關鍵時刻優柔寡斷。德意志人計劃在1147年復活節出發,但直到5月才離開。雖然他們和法蘭西人約定一同從匈牙利-拜占庭東進,不過兩支部隊在君士坦丁堡會合前要分別行動。教皇使者狄奧德溫也跟隨部隊一同進發。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康拉德三世經過匈牙利時的想象圖

施蒂利亞(位於今奧地利與斯洛文尼亞之間)公爵奧托卡三世,在維也納率先同康拉德的德意志人會合。而康拉德的對手、匈牙利國王蓋薩三世則沒有對這支部隊進行阻攔,他們安然通過了多瑙河中游。進入到拜占庭領土後,曼努埃爾一世擔心拉丁人對帝國不利,派遣部隊在其身邊駐紮。

結果在菲利波波利斯(今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和亞德里亞堡(今土耳其埃迪爾內)附近,拜占庭將軍普羅索奇(Prosouch)的部隊,與康拉德三世的侄子(後來的腓特烈一世巴巴羅沙)發生了小規模衝突。9月初,色雷斯的洪水導致德意志十字軍損失了不少士兵。

9月10日,德意志人抵達了拜占庭帝都君士坦丁堡城外。但部分德意志士兵又同羅馬人爆發了衝突,縱然傷亡有限,但德意志十字軍意識到他們必須儘快進入到亞洲以避免損失。由於共同的敵人是西西里的羅傑二世,曼努埃爾一世向康拉德要求部分士兵抵禦諾曼人,但他的要求遭到了拒絕。

進入到小亞細亞後,德意志人決定不再等待法蘭西人,而直指羅姆蘇丹國此時的首都以哥念(今土耳其科尼亞)。此時的小亞細亞內陸大部分都是半無人區狀態,雖然拜占庭帝國仍保留著很多虛擬存在的軍區省份,可事實上那裡生活的基本都是塞爾柱突厥牧民。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多里留姆之戰(1147)

顯然康拉德三世低估了安納托利亞的突厥人,他將德意志十字軍一分為二。自己帶領一支相對精銳的主力從內陸穿越,另一支部隊則由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弗萊辛的奧托沿海岸附近進發。結果10月25日,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獲勝多里留姆,康拉德的十字軍被羅姆蘇丹梅蘇德一世擊潰。

戰鬥中,塞爾柱突厥人先是佯裝敗退,再返回攻擊脫離主力的德意志十字軍小分隊,這是遊牧民族經常採用的戰略,但對於這些日耳曼人來說卻聞所未聞。受傷的康拉德不得不率軍向君堡方向撤退,途中不斷有突厥士兵騷擾。另一支奧托的部隊雖然進入到了南方的地中海岸附近,卻也在1148年初被突厥人打敗。奧托的手下大部分戰死,被俘虜的士兵則被賣做奴隸。

法蘭西十字軍的行軍

1147年6月,由法王路易七世領銜的法蘭西十字軍從梅斯出發。隨行的還有阿爾薩斯的蒂埃裡、巴爾的雷納特一世、薩伏伊的阿馬迪斯三世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蒙費拉的威廉五世、奧弗涅的威廉七世等,此外還有來自洛林、布列塔尼、勃艮第和阿基坦的軍隊。還有部分人在8月從南部圖盧茲附近乘船東去。

路易本身對於軍事和外交併不感冒,他之所以參與更大原因來自於妻子埃莉諾的熱切期盼,因為他是那般深愛自己的王后。

當法蘭西十字軍部隊抵達德意志境內的沃爾姆斯時,來自英格蘭和諾曼底的十字軍也加入了其中。法蘭西十字軍基本沿著德意志部隊的路線進發,在匈牙利,曾經發生了因為一名蓋薩三世的政敵加入十字軍而產生的衝突。法軍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因為此前同日耳曼人的衝突也十分緊張。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

由於擔心十字軍在帝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曼努埃爾一世早前與自己的死敵、羅姆蘇丹梅蘇德一世簽署了一紙停戰協議,以專心監視十字軍的行動。在得知羅馬人和突厥人休戰後,一些法國人對此感到憤怒。部分人要求十字軍與諾曼的羅傑二世結盟,並進攻君士坦丁堡,但這個計劃被路易七世阻止。

當薩伏伊、奧弗涅和蒙費拉特的軍隊在君士坦丁堡與路易會合時,他們沿著陸路穿過意大利,從布林迪西穿過杜拉佐,全軍乘船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達小亞細亞。此時有傳言說日耳曼人佔領了以哥念(科尼亞),拜占庭的羅馬人因此受到鼓舞,但曼努埃爾拒絕向十字軍提供軍事援助。因為西西里島的羅傑二世不久前才入侵過拜占庭領土,帝國的全部精銳軍隊需要保護伯羅奔尼撒。

因此,德國人和法國人在沒有拜占庭人幫助的情況下進入亞洲,這與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軍隊不同。就像他祖父阿萊克修斯一世那樣,曼努埃爾要求法國人發誓將佔領的任何土地移交給自己。

進入小亞細亞不久,法蘭西十字軍遇到了敗逃回來的康德拉三世的隊伍。12月,整合的十字軍抵達小亞細亞西岸的重鎮以弗所,在那兒得知突厥人已經對他們的再度進軍有所準備。曼努埃爾一世不僅沒有向路易七世提供幫助,還派遣大使到軍中痛斥其部隊一路在帝國領土內的掠奪。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路易七世率領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由於康德拉三世突然病倒,他不得不被送往拜占庭首都由羅馬皇帝照顧。路易七世不顧突厥人的警告,率領這支法德聯軍進發。12月底,新的十字軍在以弗所外圍和門德河附近,兩次擊敗了企圖阻擊的突厥人。展示了與之前不同的戰鬥力。

1148年1月初,十字軍抵達了小亞細亞西南古城老底嘉(今土耳其埃斯基謝希爾附近),附近正是奧托部隊慘敗的地方。薩伏伊的阿馬德烏斯率領的先鋒隊,在卡德穆斯山(今皮西迪亞地區)與其他軍隊分離。當月6日,路易七世的軍隊在那裡遇到了突厥人的攻擊而嚴重損失。

在小亞細亞南部的海岸,由於地形複雜的緣故,路易殘存的十字軍仍舊不斷受到塞爾柱突厥人的騷擾,沿途的農田被焚燒使得西歐人沒有補給。受夠了襲擾的路易七世決議從海上去往聖地,在阿達利亞(今土耳其安塔利亞),他們組織了一支艦隊開往安條克。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路線

可由於風暴的耽誤,最終只有一部分人坐上了去往安條克的船,餘下的十字軍不得不繼續沿著地中海向東,路上不斷遭到疾病、飢餓和突厥人的三重摺磨。這支西歐遠征軍在小亞細亞南方的損失難以估量。

奔向耶路撒冷

1148年3月,路易七世和手下殘存的十字軍終於乘船抵達了安條克。在那兒,他們受到了安條克公爵、埃莉諾叔叔——普瓦傑的雷蒙德的熱情歡迎。後者希望路易的部隊能陪同自己遠征阿勒頗,那裡是埃德薩的門戶。但路易的眼中只有聖城耶路撒冷,他的無情讓雷蒙德感到氣憤,還用埃莉諾與路易的婚姻作為威脅。

此時的路易七世已經顧不得自己心愛的女人,他離開安條克前往的黎波里後不久,埃莉諾就被囚禁起來。4月初,奧托和他的殘部也來到了耶路撒冷。不久,康拉德三世在病好後同樣來到了聖城。耶路撒冷主教福爾克(非此前的國王)邀請十字軍一行人加入到保衛聖城隊伍裡。接著,里斯本和普羅旺斯的海上力量也從西歐趕來會合。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路易七世在安條克拜見雷蒙德大公

可圖盧茲領主阿方索·喬丹突然在凱撒利亞暴斃,有傳言他是被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二世毒害,這導致了許多十字軍選擇離開回到家鄉。另一方面,原本第二次十字軍的號召是因為埃德薩被穆斯林佔領,但現在以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三世和聖殿騎士團為首的人,則將目標鎖定在了大馬士革。

聽聞十字軍的企圖,控制大馬士革的布里迪王朝地方軍閥烏訥爾連忙開始備戰。他加強了大馬士革的防禦工事,命令軍隊進城,並摧毀或改道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切斷沿線的水源。烏訥爾還派人與自己爭奪地盤的贊吉王朝軍閥努爾阿德丁報信,希望昔日對手能伸出援手。不過後者還是延遲了出兵。

阿卡會議

1148年,在巴勒斯坦古城阿卡附近的帕爾馬利(Palmarea),來自西歐的十字軍與耶路撒冷王國的主要人物,進行了一場重要會議。會議討論了十字軍的此次目標,最終鎖定在了耶路撒冷王國的前盟友——大馬士革,雙方曾經攜手一起對付過強大的贊吉王朝。

這個決定十分令人費解,在歷史學界被認為是“愚蠢和讓人迷惑的”。按照當時的實力情況,十字軍更應該聯合大馬士革的總督烏訥爾去進攻更為強大的贊吉王朝。不過近些年來如大衛·尼科爾(David Nicole)等史學家,也有了新的解釋:大馬士革的獨特位置是耶路撒冷的東北大門,控制這裡就能拒贊吉王朝於門外。

會議之後,十字軍在加利利海(太巴列湖)旁邊的提比利亞集結了大約50000人,從這裡對大馬士革開始圍攻。

圍困大馬士革無功

十字軍決定從西部進攻大馬士革,那裡的莊園將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物供應。他們於7月23日抵達達賴亞。第二天,穆斯林為襲擊做好了準備,不斷襲擊大馬士革郊外的莊園。布里迪王朝的守軍曾向摩蘇爾的加齊一世和阿勒頗的努爾阿德丁尋求幫助,後者親自領兵對十字軍營地進攻。十字軍被從城牆上推回莊園,使他們暴露在伏擊和游擊隊的視野內。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大馬士革之圍(1148)

據十字軍提爾的威廉描述,7月27日,十字軍決定遷往大馬士革城東的平原,那裡的防禦工事不大,但食物和水卻少得多。烏訥爾曾承諾若十字軍退回,他將與努爾阿德丁斷絕同盟關係。但此時,努爾阿德丁和加齊阿丁已經抵達。由於努爾阿德丁在戰場上,十字軍不可能回到他們更好的位置上。

耶路撒冷當地的十字軍領主拒絕繼續圍攻,三王別無選擇只能放棄這座城市:首先是康拉德,然後是其餘兩名統領,決定在7月28日撤退到耶路撒冷。在整個撤退過程中,十字軍受到突厥弓箭手不斷騷擾。

後續

每一支基督教軍隊都感到被對方背叛了。後來他們制定了攻擊亞實基倫的新計劃,康拉德領兵前往但是由於圍攻失敗而缺乏信任,再度無功而返。由於戰敗這種互不信任將持續了一代人,最終導致了日後基督教王國在聖地的毀滅。

離開亞實基倫後,康拉德回到君士坦丁堡,進一步與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結盟。路易一直留在耶路撒冷直到1149年。這種不和諧還延伸到路易和埃莉諾的婚姻,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這段婚姻處在破裂的狀態。1149年4月,路易和埃莉諾仍在冷戰,沒有搭乘同一艘船回國。而發起東征的聖伯爾納鐸不得不向教皇道歉。

拜占庭帝國和法蘭西的關係因這次十字軍東征而嚴重受損。路易七世和其他法國人,公開指責曼努埃爾一世皇帝在小亞細亞行進期間。與攻擊自己的突厥人勾結。在東帝國內部,十字軍東征被認為是外交上的勝利。

薩洛尼卡大主教尤斯塔修斯(Archbishop Eustathius)為曼努埃爾一世所作的悼詞中,說道:

“他(曼努埃爾一世)能夠用令人羨慕的技巧對付敵人,讓敵人們互相較量,以為帝國帶來和平與安寧。”

里斯本的勝利是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中,幾乎僅有的勝利之一。在東方聖地的基督徒則迎來了黑暗,1153年雖然鮑德溫三世終於攻克了亞實基倫,還在1160年代一度佔領埃及首都開羅。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後,歐洲的補充力量不再,擴大的地盤難以為繼,不得不同羅馬人結盟。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圍攻大馬士革無功,反失聖城耶路撒冷

薩拉丁對十字軍國家的征服

大馬士革在同耶路撒冷王國撕破臉之後,於1154年被努爾阿德丁的贊吉王朝佔領。雖然埃及一度被耶路撒冷王國入侵,但努爾阿德丁的侄子、軍事奇才薩拉丁橫空出世。作為埃及蘇丹的他領兵北上。不僅為穆斯林恢復了耶路撒冷的統治,還一路北上佔領了幾個十字軍國家的絕大部分領土,並統一了敘利亞和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沒能確保聖城耶路撒冷的安全,反而促成了伊斯蘭勢力在黎凡特等地的重新崛起。這也導致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發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