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公元1253年夏,拖雷之子旭烈兀率蒙古勇士發動了第三次西征,這一次,蒙古人的刀鋒直指西亞阿拔斯王朝。僅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曾經輝煌且強盛的阿拔斯王朝就被踐踏在蒙古人的馬蹄之下。很快,蒙古先鋒部隊進入了地中海東岸的大馬士革,並且很快將其佔為己有。就在蒙古人佔領大馬士革的同時,奴隸出身的馬穆魯克人從“真理之正義”的薩拉丁後裔的手上奪取了王位,馬穆魯克王朝隨之誕生了!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馬穆魯克人建國初期面臨了兩個強大對手,東方有即將到來蒙古人,西方則有不停襲擾中亞的歐洲十字軍。在薩拉丁奪取耶路撒冷後,十字軍就一直想要奪回來,終於在公元1249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的統治者-阿尤布王朝的蘇丹薩利赫還未曾見到十字軍,就一命嗚呼,抵抗十字軍的重擔落在阿拉伯奴隸軍團馬穆魯克人的肩頭。他們不負眾望,不但擊潰了十字軍,還生擒路易九世。當然,在高額贖金之下,路易九世沒有收到什麼苛刻的對待。同時,阿尤布王朝蘇丹薩利赫的去世也使得馬穆魯克人崛起,並且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馬穆魯克王朝。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公元1259年,馬穆魯克軍官忽都斯發動了宮廷政變,他自己成為馬穆魯克王國第二任蘇丹。他繼任蘇丹位子沒幾天,就傳來蒙古人先鋒部隊攻陷大馬士革,並且已經南下的消息。忽都斯憂心忡忡,他聽說過蒙古人的厲害。但他不願意將剛建立沒多久的馬穆魯克王朝拱手讓給蒙古人,除了作戰之外,沒有其他選擇。

此次前來討伐馬穆魯克的是旭烈兀手下大將怯的不花,怯的不花一生之中攻下城池達到500多座,是繼成吉思汗手下大將速不臺之後,征戰面積最廣的將領。這一次,他率領2萬精兵而來。未曾開戰之前,他派出兩名使者前往開羅去勸降馬穆魯克王朝蘇丹忽都斯投降,並要求將尼羅河兩岸的土地全部獻給蒙古人。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兩名使者的到來引起軒然大波,如三國時期的東吳一樣,大部分人不敢與強者作對,認為投降是上策。而忽都斯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可以趁此機會擴大自己威望。因此,當他見到兩個蒙古使臣後,剛聽完對方提出的要求就下令士兵當場斬了他們。

關於蒙古使臣被殺的事件,阿拉伯學者伊本·阿西爾曾這樣評價:“那些來自中亞的馬穆魯克並不是仁慈的薩拉丁,他們從不開玩笑,他們並不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一樣喜歡談判,他們對武力的崇拜已經達到極致,可以不計後果的殺死任何人,甚至不明白不斬來使的含義。”

使臣被殺的消息傳回來,怯的不花震怒了,他下令2萬蒙古勇士一定要踏平敵人的城池,為使者報仇。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馬穆魯克一方以蘇丹忽都斯為主帥,以多次擊敗十字軍的英雄將領拜巴爾為前鋒,率兵2萬北上截擊蒙古人。

公元1260年的9月3日,兩軍在艾因賈魯平原相遇,旋即展開大戰。一經交手蒙古人立即獲得優勢,拜巴爾逃走,蒙古人緊緊追擊。卻不料這是誘敵之計,當猛蒙古追兵進入丘陵區後,埋伏在丘陵西邊的伏兵立即殺出。蘇丹忽都斯摘掉頭盔,親為先鋒,帶領馬穆魯克勇士攻入敵陣。也許這裡是安拉庇佑的土地,而非騰格里的地盤,驍勇善戰的蒙古人戰敗了。主將怯的不花戰死沙場,除了少數蒙古人逃出生天之外,其餘的全部被斬殺。

蒙古使者勸說馬穆魯克蘇丹投降,結果被斬,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這場戰役是蒙古人西征的最後一戰,也是歷史上重要轉捩點,此後,蒙古人向西擴張的腳步徹底停止,因而這場戰役也稱為“西征終點之戰”。

戰後,忽都斯的威望果然擴大,金帳汗國主動與其結盟,一起夾攻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中亞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擁有一個祖先的蒙古人竟然自己打了起來。這一打,也使得他們喘了口氣,伊斯蘭文明在中亞再次崛起。

圖片取材自網絡,文章參考資料《蒙古西征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