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齊上陣:新野縣抗疫一線上的“一家子”

妻子陳桂英是村裡的婦聯主任,丈夫胡朝亭是村衛生室村醫,兒子胡雪剛是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醫生。於是,在新野縣施庵鎮出現了這樣動人的一幕:妻子在防控卡點篩查過往路人,丈夫對湖北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兒子則在集中留觀點值守……

一家三口齊上陣:新野縣抗疫一線上的“一家子”

帶頭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大年初二,正準備走親戚的施庵鎮詹崗村婦聯主任陳桂英接到了新野縣疫情防控一號令,陳桂英隨即取消了拜年計劃,開始和村幹部一起實地篩選疫情監測點位置。

詹崗村是南陽盆地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人口不足3000人,卻有6個自然村,居住分散且流動性強。陳桂英同村支部經過多方商議,緊扣詹崗村路網現狀,把卡點設在群眾必經的蟒江線上。為徹底斬斷病毒傳播途徑,村支部動員無職黨員對封堵道路輪流把關查驗,卡點則作為唯一的生命通道,用於群眾急救和購買生活必需品。連日來,陳桂英每天休息不足4個小時,封堵道路10條,累計勸返走親串友人員200多人(次)。

一家三口齊上陣:新野縣抗疫一線上的“一家子”

卡點佈置好後,陳桂英又馬不停蹄地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起初一些男性村民不理解,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把村裡的宣傳當作“耳旁風”,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俗語說‘男主外、女主內’,別看這幫大老爺們在外咋咋呼呼,回到家裡可都聽媳婦的!”陳桂英利用擔任婦聯主任的優勢,組織婦聯會10名委員挨家挨戶進行講解,並親自驅散三五成堆的聊天人群,引導群眾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不聚眾。正是這種接地氣的“土辦法”,讓群眾漸漸地達成了疫情防控的共識。

“桂英成天忙的腳不著地,可都是為了咱們好啊”,詹崗村群眾提起陳桂英,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堅守在農村防疫一線的老村醫

“咱是醫生,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是應該的!”面對群眾的讚譽,作為村醫的胡朝亭一臉的憨厚!

一家三口齊上陣:新野縣抗疫一線上的“一家子”

從疫情防控到現在,胡朝亭一直是“兩頭跑”,一頭在卡點給進出人員量體溫,一頭穿梭在湖北返鄉的各家各戶,每天兩次體溫監測。其中,從武漢返鄉人員是監測的重中之重,胡朝亭總是不厭其煩挨家挨戶地跑,給他們講解疫情防控的有關知識,現場指導居家隔離的注意事項……

有一次,當走到一戶武漢返鄉人員家裡時,對方用手指著他說:“老胡,你離我遠點,每天跑來跑去,誰知道你身上有沒有?”話雖難聽,可在胡朝亭看來卻很受用,這說明群眾的思想是真正認識上去了!

在疫情監測點,作為村醫的胡朝亭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從信息登記、情況問詢到體溫測量,已經56歲的胡朝亭從沒有喊過一句累,叫過一句苦,老胡還自費買來了口罩、酒精等用品,免費給村民發放!

至目前,詹崗村從湖北返鄉人員16人,從武漢返鄉人員7人,沒有一例出現體溫異常問題。

黨員要永遠衝在疫情第一線

正月初三,新野縣施庵鎮澗河村確診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與他密切接觸者共兩個村9人,施庵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按照工作流程第一時間把這些人員隔離在了臨近的薛莊村集中留觀點。

胡雪剛是第一個報名參加留觀點的醫生,他說:“作為一名黨員,又是搞公共衛生的,咱要擔負起應有的責任!”留觀點是鄉村疫情防控工作風險最高的地方。參加隔離工作以來,胡雪剛每天早上不到7點就開始值守,晚上要等留觀人員吃過晚飯後八九點鐘才離開。

對隔離群眾想不開的思想顧慮,胡雪剛站在醫生的角度耐心開導:“這個病沒什麼可怕的,平時多注意,還是可防可控的。再說了,十四天是目前臨床發病最高期限,過了十四天你們就能安全回家了!”

為進一步穩定隔離人員情緒,胡雪剛還把確診親人在縣裡的治療情況及時進行溝通!在他的勸導下,留觀區的老人、婦女、小孩情緒都十分穩定,吃得飽穿的暖,沒有出現體溫異常或是情緒恐慌現象。

從設卡盤查到體溫監測,再到集中隔離,陳桂英“一家三口”戰疫情的故事,是無數個戰鬥在鄉村一線的鄉村幹部和基層醫務人員的縮影,他們默默地守護著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築牢了防止疫情傳播擴散的鄉村“第一道防線”。(蔡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