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萬物復甦開啟

“立春”到,萬物復甦開啟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解凍,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二候蟄蟲始振,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三候魚陟負冰,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節氣習俗多。吃春餅、嚼生蘿蔔叫“咬春”;交相慶賀叫“拜春”;鄉民以麥米豆拋打春牛叫“打春”;南方還有摸牛腳之俗:“摸摸春牛腳,賺錢賺得著。”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門上立春字為“討春”;唐人始作春餅,捲餅用生菜為“春盤”,婦女在頭頂戴“迎春髻”,互贈春詞為“春帖子”。

時至立春,人們也會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

同時,農諺也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大春備耕即將開始。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的序幕也從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