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吉林的特色菜是什麼?

雜文劍豪


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吃是福,嚐盡人間美食不為過。吉林雜糧和米麥兼備,一“粘”二“涼”的粘豆包和高粱米飯最具特色。下面為您介紹吉林十大特色小吃盤點,帶您一起品味舌尖上的吉林美味,請注意你的口水。

煎粉是真正的吉林市特色小吃,始於吉林,早期傳入長春,因此起初全東北也只有吉林、長春二地有此小吃。。煎粉在長春的叫法與吉林不同,在長春更多的人稱呼為炒粉。。煎粉在長春的叫法與吉林不同,在長春更多的人稱呼為炒粉。

白肉血腸是本溪滿族人最喜歡的特色菜餚。“白肉”,一是指帶肥膘的豬肉,二是用白水不加任何佐料煮出的肉。早年滿族家祭時吃“福肉”,把煮熟的“肉方子”片成條形薄片,不加任何佐料吃,這是狩獵年代遺留下的風習。現在作為菜餚多選較肥的豬肉,切成一寸左右寬的長條薄片,與酸菜、粉條等一起下鍋煮熟,吃時蘸韭菜花、蒜醬等佐料,肥而不膩,香嫩適口。

回寶珍餃子的最大秘密,就在餡裡。無論是蒸餃還是水餃,都有一股濃郁的醇香。

據說,曾有一位香港商人來長做生意,品嚐過回寶珍餃子之後,現場作詩一首:“北迴再思回,三寶增一寶,傳真更是真,情深意尤深。”

雖然小編對這首詩不是很懂,但作為回寶珍的資深吃客,小編以為,這東北第四寶的名聲,回寶珍餃子還是擔得起的!

米腸是一種深受普通朝族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食品。米腸裡富含維生素B、鐵及蛋白質,體現了朝鮮族人民充分利用各種蔬菜調製香甜可口食物的高超技能。蒸熟後的米腸還可再加工成形態各異的菜餚。夾起一片放到嘴裡,細細的品嚐,這才知道這東東確實有獨到之處。油而不膩,滿口香醇,各種調料、血和米混合後的香味給人一種特殊的感覺。

白魚是太湖名貴魚種,魚肉細膩可媲美長江鰣魚。白魚又與銀魚、白蝦合稱太湖三白。這道菜富含多種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鐵、維生素、鈣和鎂等等。 色彩豔麗,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

慶嶺是吉林蛟河一個山谷小村的名字,由於緊鄰松花湖、慶嶺森林公園、紅葉谷等風景區而遠近聞名。而慶嶺活魚因蛟河市慶嶺鎮活魚飲食一條街而聲譽鶴起,聞名於全國各地。慶嶺活魚之所以變的不同凡響,且香氣四溢、鮮美無比也來源於此。那透骨的鮮味香味擴散開來,讓你一口接一口,不捨得放筷。

打糕也稱米糕,是朝鮮族傳統稻米食品,把糯米煮熟後捶打而成。其傳統做法是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裡,用木槌反覆捶打,直到打碎每一粒飯為止。而後將其切成小塊,拌佐料食用。佐料有蔗糖、花生粉等。糯軟粘柔,芳香濃郁。因為用木槌打製而成,糕韌勁道,裹以黃豆粉,別有風味。

朝鮮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朝鮮族傳統食品。其中尤以蕎麥麵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量麵條,再放入佐料,最後再次澆湯。其麵條細質韌,湯汁涼爽,酸辣適口。


GS生活錄


川白肉

川白肉是一道特色菜餚,原料五花肉酸菜。帶皮豬五花肉皮朝下用明火把皮燒焦, 在溫水中泡半個小時取, 刮淨焦皮, 下開水鍋中煮開後, 用小火煮透,趁熱抽去肋骨,晾涼後切薄片裝盤。豬肥腸治淨, 皮朝內翻出,一頭紮緊鮮豬血澄清,上部血清加1/4清水、鹽、味精及用砂仁、桂皮、企邊桂、紫蔻、丁香合制的調料面攪勻,倒入豬腸中,紮緊封口,下開水鍋用小火煮至浮出,撈出晾涼切片,下水鍋中焯透撈如湯碗只,加蔥花、 薑絲、味精等調料及肉湯,隨白肉一同上桌即可。

五花肉:一定要選擇本地的土豬,或者是大黑豬。關於五花肉的選擇,一定要五花三層,不能全瘦或者全肥,這樣出來的味道不會好。五花肉出鍋後可以蘸著蒜泥吃一口,就著東北獨有的大米飯,簡直可以美上天。

酸菜:自己家醃製的最好,要屬於東北的土著酸菜。酸菜撈起後可以泡一會(防止太酸),切絲(寬窄適度即可)。酸菜卷著五花肉蘸著蒜泥,一樣要記住卷著吃味道勝過兩樣單獨吃。

血腸:有的朋友可能不愛吃,但是對於喜歡吃的朋友,簡直是福音。一般血腸自己家都可以做,但是比較麻煩,所以索性就去買現成的了。血腸切斷以後下鍋,切記血腸不能燉的時間太長,不然會拿不起來。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道菜是獨一無二的,對於不同的菜,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感覺,不同的見解。然而川白肉在答主眼裡,是最具有吉林特色的菜餚。

(Y.L 07 )


新文化報


吉林的特色菜應該屬朝鮮族菜餚最有代表:

一,高麗火盆:最傳統的火盆是把朝鮮族的鑄鐵鍋蓋倒放在火盆上,牛肉、辣白菜、豆芽、五花肉、小河魚、牛肚等等雜七雜八的菜混在一起,味道獨特。吃飯最後把剩餘的菜餚混合米飯在一起炒一下,無上的美味。

二,米腸:用糯米、豬血、煮肉湯混合一起拌勻,灌入豬大腸小腸,開水煮熟,切片蘸調好的蘸料。煮腸的湯裡下入乾白菜、幹籮卜葉等,調味成湯。

三,狗肉湯鍋:鍋內狗肉、狗雜兒、黃豆,乾菜、豆腐等。調入白醋、辣椒麵,美味的很。

四:朝鮮族拌菜:無論泡發的乾菜還是新鮮蔬菜,沒有不能拌的菜。甚至包括部分海鮮和肉類,鮮辣爽口,一流的下酒菜和下飯菜。

還有很多不能再說了!再說就流哈喇子了!


任我行1126


吉菜作為一種具有新理念、高品味的新菜系開發,是洪虎省長1999年5月,參觀吉林省接待系統特色餐食展後提出的重要課題。四年來,連續舉辦了”長白山杯“、”同達杯“、”天景杯“、”皓月杯“四屆吉菜美食節,共推出菜點3450種,評出吉菜名宴91臺,吉菜名菜183種,名小吃得77種,大眾喜愛的風味小吃10種,吉菜代表菜點20種,創新菜點73種,吉菜名店36家,吉菜烹飪大師54名,吉菜名師30名。初步形成了宴、菜、點齊全,以民族菜、民俗菜、宮廷菜、山珍菜系列為框架的新菜系。在2001年11月舉辦的中國第二屆美食節上,吉林省參加了全國新菜系展示,奪得新菜系展示金獎,並躋身新八大菜系(吉菜、杭菜、滬菜、秦菜、晉菜、遼菜、寧波菜、敦煌菜)行列。吉菜確立了“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發展理念,倡導的是綠色吉菜,生態餐飲。人參、鹿茸、林蛙(哈士蟆)、食用菌、粘玉米、優質果菜、松茸蘑、猴頭蘑、榛蘑、蕨菜、薇菜、刺嫩芽和人工養殖的梅花鹿、肉牛、大鵝等原料資源豐富。近年來人工種養殖也在向“綠色”方向發展,如久負盛名的“李連貴燻肉大餅”、“楊麻子大餅”、“真不同醬肉”;膾炙人口的“家雞榛蘑粉”、“炒肉漬菜粉”和“炒肉拉皮”;農家風味的“慶嶺活魚”、“小磨豆腐”;民族風味濃郁的“白肉血腸”、“滿族八大碗”、“冷麵”、“民俗狗肉”、“朝鮮族泡菜”;極富山珍特色的“林海參蛙”、“鮮橙雪哈”“鍋榻刺嫩芽”,創新菜餚“什錦菌湯”、“新地三鮮”、“鐵鍋靠大鵝”等等,都非常受歡迎。吉菜面向大眾但不粗糙,講究精工細做,完全改變了人們對東北菜製作粗糙的老印象。如“抽刀白肉”、“三杖單餅”體現了吉菜獨特的工藝;“鹿全席”、“鵝全席”、“狗全席”在展示農業產業化開發新成果的同時,也體現了吉菜烹飪深厚的功力;就連土豆茄子泥、鹹魚小餅、鹿血糕、小磨豆腐、清蒸鱖魚等家常菜都製作得非常精美,具有新意。吉菜開發大大提升了菜點的層次,改進了廣大群眾的進餐質量。


稅收與生活


我覺得吉林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歡用頓這種方式做菜,並且油也比較大。像是什麼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都是很典型的吉林菜。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連一個人的十個指紋都沒有相同的,每個人的想法又怎麼會相同。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吉林最具代表的菜應該是鍋包肉,被切的薄厚均勻的豬裡脊過上玉米澱粉,在油剛剛熱時就放進去炸一直到變得金黃金黃,撈出來晾乾油後再炸一遍定型,然後烹上提前調製好的用薑絲蒜末白糖米醋調製的酸甜醬汁,一道大人跟小孩子都喜歡的鍋包肉就可以出鍋了。不敢說每一個吉林人都喜歡吃這道菜,但是絕對是可以打包票沒人是不喜歡這道鍋包肉的,有機會的話建議大家到吉林親自嘗一嘗。以上內容為悟空問答吉林新鮮事原創,未經搜狐全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吉林新鮮事


吉林省既然與朝鮮接壤並且我們獨有一個朝鮮族的自治洲。自然而然,朝鮮族菜餚算是我們算的一大特色。大冷麵,狗肉火鍋,年糕火鍋,香煎北朝魚,紅燒明太魚,朝鮮族特有的拌菜,鹹菜都應該算吉林具有代表特色的菜餚。


可樂創科技



簡單154792202


吉林特色菜還是很多的。白肉血腸(放在酸菜裡面燉的),小雞燉榛蘑,酸菜燉粉條,農家一鍋出(豆角、排骨、玉米、土豆等),鍋包肉、醬茄子,蘸醬菜、殺豬菜等。


營養師王喜萍


我覺得應該是燒烤和朝鮮族美食。

主要東北菜已經被黑龍江和遼寧搶了風頭了。


敦化小魏


朝族大冷麵,石鍋拌飯,狗肉豆腐湯,伊通燒鴿子,吉林那邊的什麼白魚了?大鵝靠土豆!

要我說最有特色的就是遍地的“四川麻辣燙”了,貌似人家四川壓根兒沒這玩意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