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线丨“胖哥”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泸州医生哽咽:值了

武汉一线丨“胖哥”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泸州医生哽咽:值了

2月3日一早,从首批赴武汉救援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传来好消息:他们负责的发热七病区,病人邵某经过两次核酸检测都成阴性。

“值了!”医疗队队长李多哽咽着说道。而这意味着,疑似患者邵某确定为双阴患者,即将出院转往指定酒店进行隔离观察两周。

武汉一线丨“胖哥”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泸州医生哽咽:值了

1 体重近200斤,打针太难了

邵某因其体重近200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胖哥”。在发热七病区,“胖哥”是小有名气的——不仅是武汉年轻一代中有名的企业家,而且因其身体胖血管难找不好护理。“难打针”,是护理人员的共识。

隔着防护服、护目镜和三层手套,再做静脉穿刺就是难上加难。为了减少反复穿刺给“胖哥”带来的痛苦,每次打针时,当班的三四个护士都会聚在一起,相互协作,花比其他病人N倍的时间和精力找血管,才能完成静脉穿刺。

有好几次,医护人员想改变治疗方案,以吃药代替打针,减轻“胖哥”的负担。最后,考虑到最佳治疗效果,赴鄂泸州医疗队还是坚持采用麻烦的打针治疗。

2 四川口音让“胖哥”听了特别感动

1月27日,赴鄂泸州医疗队正式加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轮班。医疗队35个队员,按照每4个小时一班倒,每个班三四名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工作。

“我们主要针对‘胖哥’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到了1月底的时候,他的症状就基本上恢复正常。只是这个时候他的核酸检测还没有完成,所以说当时是不能给他具体确诊的。”赴鄂泸州医疗队队长李多如是说。

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病人看到医护人员都是一个样,没啥区别。而在医院住了半个月的“胖哥”,突然发现不一样。“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照顾我的医生说四川话,很惊讶!就问了他们是从哪儿来的。”胖哥说,得知医护人员来自四川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他特别感动,也很感谢!“从那么远的地方到武汉,他们工作很辛苦,测体温、量血糖、打针……这么多患者,他们每天都忙得马不停蹄。”

3 两个细节“胖哥”记忆犹新

“西南医科大学的医护人员特别辛苦,我真的真的特别感谢!”在医院期间,“胖哥”很配合医生治疗。他讲述了西南医科大学医护人员让他印象深刻的两个细节。

谈起第一个细节,“胖哥”难掩感动,“那天,我向他们表示感谢!有位西南医科大学的护士对我说,‘当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武汉乃至全国各地也给予了四川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次,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到武汉的。’”;说起第二个细节,“胖哥”就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因为胖,所以很不好打针,医护人员为了减少我痛苦,都打的特别仔细。我真的真的非常感谢!”

“胖哥”觉得这次患病都是自己拖出来的,如果大家都早点注意身体健康和个人卫生防护,带上口罩勤洗手,可以减少得这个病的可能。

这个病主要是传染性比较强,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保持好心态,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相信这次的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会尽快过去,大家一起加油!”

— END —

王伊

泸州日报记者 陈易君

微信号:“泸州日报”、“lzrbwx”

微博:@泸州日报

新闻热线3101142 服务热线 3100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