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世人都知道,魯迅極度嗜煙,但其實魯迅之嗜茶,一點也不亞於抽菸。

魯迅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種清福先必須有工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的感覺。”魯迅在《喝茶》這篇雜文中說的這段話,明白地道出了他的喝茶觀。

紹興出好茶,唐代陸羽在《茶經》中盛讚紹興茶,紹興的“日鑄茶”自宋代即被列為貢品。明代,紹興的“蘭雪茶”盛行京師。魯迅生長在茶鄉紹興,喝茶是他的終身嗜好。在他的文章和日記中,提及茶事甚多。

魯迅喝茶

魯迅的小說中,寫到喝茶的情景,無所不在。而從他的日記上看,喝茶也是他每天的必須。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魯迅先生像

魯迅在北京的時候,是茶樓啜茗的座上客,這在他的日記中記述很多。他去得最多的是青雲閣,喜歡在喝茶時伴吃點心,且飲且食。常結伴而去,至晚方歸。

1912年5月26日“下午同季巿、詩荃至觀音寺街青雲閣啜茗”,觀音寺街在北京前門大柵欄,是熱鬧地帶,青雲閣是有名的茶莊;8月14日“午後同季巿至廊房頭條勸工場飲茗”,這勸工場也在大柵欄。那個時期,魯迅經常愛去的喝茶處所,就是在大柵欄一帶。

1917年11月18日;“午同二弟往觀音街買食餌,又至青雲閣玉壺春飲茗,食春捲。”也曾同徐悲鴻等人在中興茶樓啜茗暢談,盡歡而歸。

1918年 12月22日:“星期日休息。劉半農邀飲於東安市場中興茶樓。晚與二弟同往,同席徐悲鴻、錢秣陵、沈士遠、尹默、錢玄同,十時歸。”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浙江紹興魯迅祖居

後來,魯迅也常到中央公園去飲茶。1924年5月2日:“下午往中央公園飲茗,並觀中日繪畫展覽會。”這之後就經常去這裡飲茶了。5月8日、11日、23日、30日都有到中央公園飲茶的記載。

5月8日:“晚孫伏園來部,即同至中央公園飲茗,逮夕八時往協和學校禮堂觀新月社祝泰戈爾氏六十四歲生日演《契忒羅》,歸已夜半也。”

5月11日,是魯迅自己拜訪孫伏園,一直坐到下午,兩個人才一起出去喝茶,又遇到別的友人,一直喝到很晚。一天就這麼消磨過去了。

當時魯迅任職於教育部,工作並不繁忙,有些無聊,遂養成了經常外出喝茶的生活習慣。以至於1924年7月18日到西安講學期間也“往公園飲茗”

1926年8月3日,魯迅即將離京南下,這天“得叢蕪函約在北海公園茶話,晚赴之,坐中有李壽恆女士、許廣平女士、常維鈞、趙少侯及素園”

。這次改在北海公園喝茶,即將離開自己居住了十四年的北京,想來有很多感想吧,學生們也顯然依依不捨。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浙江紹興三味書屋

1926年8月30日,這時魯迅已離開北京,途經上海遇到友人鄭振鐸等人,“下午得鄭振鐸柬招飲,與三弟至中洋茶樓飲茗……”這是與上海友人在一起喝茶。

1926年11月20日在廈門,

“下午赴玉堂邀約之茶話會”。在廈門出外喝茶的次數看來並不是很多,倒是在廣州更頻繁。

1927年1月18日到達廣州,22日晚上吃過晚飯後就“往陸園飲茗”,這之後,陸園就成為魯迅去喝茶最多的地方了。此外魯迅還到過大觀園、大新公司、拱北樓、山泉、在山茶店等處喝茶。

1927年10月到上海後,外出喝茶的頻率減少了,可能因為組建了家庭,經常在家裡喝。魯迅在上海時,多半是有事前往茶店,而不是純粹的休閒。

其實,魯迅更多是在家裡喝茶。上海山陰路大陸新村的魯迅故居臥室裡,在書桌旁放著一張藤躺椅,據許廣平先生告訴上海魯迅紀念館的老職工,魯迅平時喜歡在晚上寫作,開始寫作前,先泡上一壺茶,在這藤躺椅上躺一會,閉目養神,打打腹稿,然後開始寫作。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遼寧瀋陽魯迅美術學院魯迅雕塑像

在冬天,由於他要寫到下半夜,甚至到天明,為了怕茶涼,許廣平特意為他縫製了一個棉茶壺套,夜裡套在茶壺上,這樣茶就不容易涼了,苦心孤詣,頗為難得。

魯迅買茶

在家裡喝茶,就不免要自備茶葉。從魯迅的日記看,早年就有買茶葉和親友往來互贈茶葉的記載。

1915年4月24日:“宋子佩從越中至,持來筍乾一包,茗一包。”這個宋子佩是魯迅的小老鄉,他回紹興老家時會帶來紹興土特產給魯迅,包括茶葉。

魯迅自己買茶的記載也很多。早年在北京,他常往“稻香村”買茶葉,還到“鼎香村”等處買,每斤價格基本上在1元左右。例如:

1924年1月17日:“買茶葉二斤,每斤一元。”

2月23日:“買茗一斤,一元。”

4月1日:“買茗一斤,一元。”

5月6日:“買茗一斤,一元。”

5月31日:“下午往鼎香村買茗二斤,二元。”

晚年在上海,魯迅喝茶更加厲害了。從日記上看,上海時期買茶葉,已經不是一斤兩斤地買了,而是十斤八斤甚至更多。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浙江紹興魯迅故居

1928年7月15日:“晚又至翁隆盛買茶葉、白菊等約十元。”這時魯迅剛到上海不滿一年,難得有空與許廣平一起到杭州遊覽。將回上海時,到著名茶莊翁隆盛買茶葉,一下子就買了大約10元。

1929年1月1日:“上午馬巽伯來,未見,留矛塵所寄茶葉二斤。”這個馬巽伯是魯迅老友的兒子,“矛塵”也就是魯迅的小老鄉章廷謙,他這時住在杭州,常為魯迅代買茶葉,正好小馬要去上海看魯迅,就託他帶點茶葉去。

同年3月13日:“下午呂雲章送來矛塵所代買茗三斤。”這個呂雲章,是魯迅在女師大的學生,她從杭州回北京,路過上海來看魯迅,順便帶來了章廷謙代魯迅買的茶葉。

從1929年起,魯迅買茶越來越多了。1929年10月19日:“夜出市買茶葉兩筒。”這兩“筒”不知道是什麼容器。現在魯迅故居里,有兩個像煤油桶一樣的方形茶葉桶,每個大約可以裝10來斤茶葉,莫非是指這個桶?

1930年6月21日:“下午買茶葉六斤,八元。”;1931年2月11日有“贈內山明前一斤”;1931年5月14日:“以泉五元買上虞新茶六斤,贈內山君一斤……”緊接著第二天又“買上虞新茶七斤,七元”,兩天裡就買了13斤茶葉。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北京魯迅故居

這還不算多。1933年5月24日:“三弟及蘊如來,併為代買新茶三十斤,共泉四十元。”一次就買30斤茶葉!而且價格還不便宜!

魯迅贈茶

魯迅何以要買這麼多茶葉?就是自己喝,也喝不了這麼多啊!茶葉的去向,顯然是除了自己喝,還要供送人和施茶之用。

上面那次買30斤茶葉的第二天,一條日記幫助我們解開謎底:“以茶葉分贈內山、鎌田及三弟。”魯迅買了茶葉是要送人的!原來,這時內山完造在內山書店門口設立了一個施茶桶,向路人免費供應茶水,需要大量茶葉,所以魯迅買了好多茶葉贈送給內山。

1935年5月9日:“以茶葉一囊交內山君,為施茶之用。”這種情況到1936年也仍然照常進行,5月16日:“晚蘊如攜曄兒來,併為買得茶葉廿餘斤,值十四元二角。”

這時魯迅已經病得很重,半個月後他就病倒了。但因為天越來越熱,施高塔路內山書店門口的施茶桶,要為路人提供免費茶水,魯迅病重之中,仍然沒有忘記按時免費提供茶葉。

魯迅日記裡,還記載了不少與友人相互贈茶的事。從早年開始,魯迅的親友,就常常贈送或寄贈茶葉給魯迅。

早期經常送茶葉的是宋琳(子佩),他是魯迅的同鄉,又是學生,與魯迅的感情可謂深厚。日記上多次有他贈送茶葉、火腿、筍乾等的記載,其中有合裝的茶,也有包裝的新茶。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浙江紹興魯迅故居

另一位與宋琳差不多同樣的弟子李仲侃(霞卿),也是魯迅在紹興府中學堂的學生加同事,魯迅日記中也有贈送茶葉的記載。

三弟建人也多次帶來茶葉。魯迅去廈門後,建人在上海,曾給魯迅寄茶。1926年12月15日:“收茶葉二斤,印泥一合,皆三弟購寄。”這茶葉是特地買了郵寄的,估計是浙江出的龍井,因為福建多的是烏龍茶,不勞他從上海郵寄。由此可見,魯迅還是更習慣喝龍井。

另一位經常贈茶葉的人是許欽文。他也是魯迅的親密弟子,關係深厚。那時許欽文在杭州工作,經常到上海魯迅處走動,並常常帶來茶葉和杭州的乾果等特產,有一次還帶來三株蘭花。

還有一個女作家葛琴很特別,她曾於1934、35、36年每年夏天都來信並寄茶葉給魯迅,每次寄的茶都是用包而不是盒。最後一次已經是魯迅去世前兩個多月。

福建人贈茶常是用瓶裝的。如在魯迅將離開廈門的時候,曾受“贈茗八瓶,菸捲兩盒”(1927-1-9),有一次魯迅老友林語堂來訪未遇,留贈紅茶四瓶(1927-11-7),林語堂是福建漳州人,福建是著名茶鄉,尤其安溪的鐵觀音最是著名。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魯迅一家三口合影

此外,贈送茶葉給魯迅的人,在魯迅日記上記載的,還有未名社弟子臺靜農、廈門大學的同事毛瑞章、嶺南大學學生張秀哲、林語堂的三哥林和清、許廣平的親戚陳延炘、北新書局老闆李小峰、青年作家蔣徑三等。

1936年3月23日“下午史女士及其友來,並各贈花,得孫夫人信並贈糖食三種,茗一匣。”

這是魯迅開始病重時,史沫特萊陪同美國記者格蘭尼奇來訪,帶來了宋慶齡的慰問品,包括一合茶葉,看來魯迅的嗜茶,在朋友圈中是盡人皆知!

魯迅雖然每天都離不開茶,但他並不全都是自己喝,他喜歡把茶葉分贈給別人。除了上面說的送給內山書店大量茶葉作為施茶之用,還贈送給別的友人。1933年5月30日:“夜同廣平攜海嬰訪坪井先生,贈以……茶葉一斤。”實際上,茶葉是中國人交往中相互贈送的價廉物美的禮物,不像現在發展到過度包裝好像豪華厚禮了。

結語

魯迅先生對茶的見解,是很獨特的。正如他說賈府裡的焦大,大約不會愛上林妹妹,而黃泛區的災民,大約也無心欣賞蘭花一樣。他在《喝茶》中說“一個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幹欲裂的時候,那麼,即使給他龍井芽茶,珠蘭窨片,恐怕他喝起來也未必覺得和熱水有什麼大區別罷”。

文人茶事:魯迅的喝茶、買茶及贈茶

上海魯迅公園魯迅雕塑像

他在《喝茶》中還說:“我們試將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較,就明白究竟是誰活得下去。”對有閒工夫而且善於品茶的“雅人”,表示了不敬。魯迅的《喝茶》,猶如一把解剖刀,剖析著那些無病呻吟的文人們。

魯迅心目中的茶,是一種追求真實自然的“粗茶淡飯”,而決不是斤斤於百般細膩的所謂“功夫”。而這種“茶味”,恰恰是茶飲在最高層次的體驗崇尚自然和質樸。魯迅筆下的茶,是一種茶外之茶。

魯迅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一生淡泊,關心民眾,他以茶聯誼,施茶子民的精神,更為中華茶文化增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