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痛和胃痛怎樣區分?

梅花十一月


心絞痛不一定都痛在心上,一部分患者以腹部不適或灼燒感及胃疼為主要症狀,極易誤診。

一般胃病引起的疼痛往往發生在空腹或飯後,與進食有關,多持續半小時以上或數天不緩解;而心臟病引起的疼痛一般與運動、勞累、情緒變化等因素有關,部分患者總是發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續數分鐘或十餘分鐘,經休息或用藥可緩解。

心臟病疼痛的特徵是:

1、部位多於胸骨的上部或中部,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或小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

2、性質難以準確描述,常為壓迫性、緊縮性、阻塞性窒息感,而不是真正的疼痛。患者不敢繼續活動,這是心絞痛患者的共同特點。

3、情緒變化、體力活動、飽食、寒冷、吸菸等都可能誘發心絞痛,早晨心絞痛發作的可能比下午大。

4、持續時間常常2~15min,不超過半小時。

5、緩解方式一般停止原來誘發症狀的活動後即可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2~3分鐘可迅速緩解,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片,如果不能疼痛不能緩解,可每5分鐘重複含1片,連續使用不能超過3片。

此外,心臟病的疼痛可有先兆症狀,如心悸、呼吸困難、發紺等,疼痛典型部位是在胸骨後,疼痛範圍常不侷限,約拳頭或手掌大小。有時心絞痛可發生在胸部以外,上腹部疼痛或不適相對常見,其次是咽部、頜骨和牙齒等部位。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和左手指內側。胸痛性質常為壓迫樣、緊縮樣和窒息樣感覺,常伴瀕死的恐懼感,或被描述為胸悶等。

不同程度的耳鳴是心臟病的早期症狀裡比較常見的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

心臟病患者由於心臟負荷過重,導致靜脈迴流受阻,所以會出現水腫,這也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症狀。

不能平臥也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心臟病表現,早期可能只有把枕頭抬高才能睡覺,否則就會感覺胸悶,後期常有不能平臥,或夜間憋醒,必須坐起來才能緩解的情況。

以上這些,就是心臟病疼痛與胃病的區別了。


純鈞LHGR


心臟痛和胃痛不好區分,往往容易弄錯,有時會耽誤病情,因為都有上腹部疼痛的症狀,不仔細辨別很難分清,下面介紹一些方法,很快能區分出是心臟痛還是胃痛,再也不用怕搞錯了影響治療,有此症狀的人可以對照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胃痛是左上腹部悶脹不舒服和疼痛,大多在飯後發生疼痛,並且伴有噁心、打嗝、泛酸、食慾不振等症狀,一般吃些治胃病的藥就會緩解,有時吃些花生米、核桃仁,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

心臟的疼痛也是在上腹部,疼痛時也有悶脹和不適的症狀,而這種疼痛是絞痛,可以放射到左肩和左臂,並且有壓榨感和針刺樣疼痛、鈍痛的症候,在疼痛發作時會有發熱、出汗、血壓降低等情況。

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是從整體出發,從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上區分,心臟和胃的疼痛,單從疼痛的位置上很難區分,但是從症狀上就比較容易,心臟的疼痛,除了上面說的症狀外,可以從臉色上看出來,心臟痛的人臉色灰白、發紫,或者暗紅、舌苔暗紫,而胃痛的臉色發黃、發暗、舌苔厚膩,因此看一下臉色和舌苔就可以區分。

心臟的疼痛多在勞累時發生,疼痛的時間較短,有的疼痛幾秒或者幾分鐘就會緩解,有像觸電的感覺,特別是左手臂疼痛較為明顯,胃疼的時間較長,有些慢性胃病的疼痛,有飯前痛、飯後加重的特點,而心臟的疼痛,每遇心情急躁和情志不舒時發生疼痛,這樣從症狀上就比較好區分,免得弄錯了耽誤了治療。

前些年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胃痛的時候就吃些治胃的藥,有時管用,有時也不管用,吃了好幾年也沒治好,後來我讓他吃了段時間的中藥,大部分都是活血化瘀的,過了不長時間他說不痛了,胃病治好了,其實他不是胃痛,是心臟的疼痛,因為他的面色紫暗,舌苔暗紫、又有高血壓病。


有上腹部疼痛的人,一定要弄清楚,別把心臟痛當成了胃疼,延誤了疾病的治療。關注中醫雜症,每天都有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雜症


心臟跟胃距離比較近,中間隔了一層膈肌,疼痛發作時可能比較相似,尤其只表現為上肚痛時很難鑑別。

想要區分心臟痛和胃痛,首先了解患者有沒有心臟病和胃炎、胃潰瘍疾病病史;其次是誘因,心臟痛常見於情緒激動、勞累等,而胃痛常見於進食刺激性飲食、飲酒、藥物等;最後是伴隨症狀,心臟痛常伴奏心悸、左手臂或者左手小拇指麻木,有的是牙痛,下頜麻木等,而胃痛經常伴奏反酸燒心、噁心嘔吐等。

上述的是比較典型的表現,但是老年人,敏感性比較低,僅僅表現為上腹部疼痛,這時就需要藉助心電圖進行鑑別。臨床上就碰見一例七十來歲的老太太,自述胃部疼痛三個多小時,想要輸治療胃部的藥,結果心電圖檢查前壁心梗。


蝸牛兒愛吃肉


胃疼和心臟痛位置及症狀有很大區別,一定注意區分,因為治療方法差距很大,心臟痛是急症,刻不容緩。

一、原因不同

1.胃痛的病程一般較長,疼痛因進食不當(如冷、硬、刺激性食物)或者因為著涼而誘發。

2.而心絞痛所致的疼痛常是因為勞累或者情緒緊張、激動所引起。

二、疼痛性質不同

1.胃痛發生的部位為中上腹部,有燒灼、悶脹感、平時多有反酸、噯氣等現象。發作時一般不影響正常的活動,病程一般為數日至數週。

2.心絞痛疼疼痛部位在胸骨後,性質猶如刀割或者壓榨、沉脹感,且可以發散至左上肢內側或者頸部、背部,往往疼痛時間持續數分鐘左右,發作時常迫使患者停止一切活動,經休息或用藥,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可得到緩解。多數心絞痛患者多有表現為胸痛突然發作和反覆發作的特點。

三、伴隨症狀不同

1.心臟疼一般都要伴隨有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嘴唇青紫等缺氧的表現,往往窒息感比較強烈,

2.而胃痛伴隨的症狀一般會有胃酸、胃脹、食慾差等。

四、疼痛持續的時間不同

1.心臟痛一次發作不會超過十五分鐘

2.而胃痛一般時間長短不固定。但是,如果超過十五分鐘以上基本上確定不是心臟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