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孩子能認識1-9,而且能讀出來,並沒有人刻意教他,這是什麼水平?

生活是認真的


表示自己一歲九個月開始認字,兩歲畫畫,四歲開始讀報紙,學齡前能認得所有常用漢字,從小到大學習從來沒讓家裡擔心過,屬於別人家的孩子。

那又怎樣?我也沒成愛因斯坦,現在也做著普普通通的工作,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

你我皆凡人,命運不可測。有個良好的心態比聰明的頭腦走得更遠。

對了,有一點不同就是等他大了會數落自己的孩子你咋那麼笨,老子當初blabla……


糖醋小燒麥


正常水平吧,我家也是一歲半,中文從1數到10,英文one數到eight,知道9是nine。我刻意不讓家裡人教他識字,就是單純讓他說,他說完大家鼓掌覺得很開心,其實他也不太明白數字是什麼意思。什麼話都會說,大人說完基本都能複述,英語詞彙量大約10個,三字經能背到融四歲,動物認識將近40種,我聽過他最複雜的表述是:沒有太陽,雲彩擋住了,看不見。


Penny79020440


每個孩子都是凡人。也都不是凡人,誰也不例外。作為父母,一定要清醒,你的孩子是你的唯一,也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員。上幼兒園,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畢業工作。都是競爭者裡,最普通,最平凡的那一個。

我小女兒,一歲一個月的時候,那一天回我媽家吃飯,她把我媽拉著坐沙發,然後,她去茶几上拿那個裝有碧根果的袋子遞給我媽。讓我媽給她打開。而且眼睛一直盯著袋子,不打開,就一直拉著我媽哭鬧。這是我認為,她用腦,第一次,最靈活的時候,我自己印象很深刻。沒有誰教過她。也沒有誰指點過她。

去年下半年有一次,也是在我媽家,我出門取快遞了,過會,我女兒找不到我,直接跑到我媽旁邊求抱,並且主動親親。平常我媽讓她親親,都不願意的。我媽給我說,我都不相信。

但是我不覺得她聰明過人,這是每個孩子都會有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會有這些動小腦筋的行為。

我也從來不給孩子說,你真聰明,你最聰明瞭這樣的讚美。

我經常給我大兒子說,真好,什麼什麼事你做的很棒。媽媽覺得,你能做到怎麼怎麼,很厲害。


不負如來不負卿們


這個年齡記憶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是超級強的,等到兩歲她的學習轉化功能強到超乎想象,每天照顧她的人是從她連動都不會動開始照顧她,一步步當她學會各種技能你都會覺得她好厲害

我們家娃一歲半時候突然就會接你數數,從一到十,因為出去玩或者在家裡,有意無意都會給她念數字,從來沒有開口跟著學,突然跟著數數我也覺得好厲害,自打開口數數,以前每天聽的古詩也會背,想一想照顧娃的路上付出難麼多,她的成長是必然的


咖啡年華19


我家孩子一歲半,也會數到十,會不少兒歌,認識很多動物跟生活用品,說話特別早,能說簡短句子。不過這都是特意教,陪她看書,給她聽歌才會的,不教就會怕是不能吧。孩子這時候其實是不理解很多東西,只是記住了而已,並不明白什麼意思。周圍很多人都說她說話早聰明,有的孩子不愛說就急得很,其實我感覺大不必要,我就總說孩子大了可能學習不好,到沒看哪個孩子不會說話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上廁所的,就算天資聰穎,不愛學,學不進去的話那也沒用,所以現在根本沒法定論孩子的將來


我是最可愛的小悅悅


不少家長會因為孩子學會一些東西沾沾自喜,作為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幼兒老師,給大家潑點冷水:只要智力沒問題,學會這點東西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你別說能認識1-9,而且能讀,假如你反覆教他1+1=2,他也能讀出來。

有用嗎?沒用!機械記憶而已。

有個朋友經常發她兒子的視頻給我,希望我肯定一下她兒子的水平,每次我都委婉地告訴她不能感覺孩子接受能力強一點就認為孩子智力水平比別人高,將來一定如何如何。

一歲半我們最應該做什麼?

1、訓練他的感知覺!感知覺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嬰兒時期是發展感知覺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我們應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聞、多嘗、多觸摸、多感受。

2、訓練他的精細動作。讓孩子進行抓握、捏敲打等動作,可以發展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3、大動作練習。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發展特徵進行相應的動作訓練對發展孩子的身體平衡、運動能力、肢體協調都有幫助。一歲半的孩子可以進行各種走的練習:上下坡、拐彎走、斜著走、側身走、障礙走等等。

4、語言練習。這個階段應該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三字歌是不錯的方式。

媽咪老師建議寶媽寶爸們:在嬰幼兒時期,學習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知識更重要。


媽咪老師


一歲半的孩子能夠認識1到9,而且讀出來,可以說孩子記憶力不錯,很機靈。這也是現在多數孩子給大人的感覺,小小年紀就會數數,會背詩,會三字經等等......

再和八零後九零後的自己小時候一對比,幼兒園才開始學拼音,一年級了才會從一數到100。這麼一縱向對比,嗯,確實現在的孩子比以前知道的多。

但是你能說現在的孩子都比過去的孩子聰明嗎?那是不可能!只能說現在一歲半的孩子記憶的內容和以前不一樣。

一歲半孩子會數數只是機械記憶

現在的孩子出生起就有黑白卡,三個月後就有閃卡,繪本等各種早教輔導。即使沒有這些,家長也會在家中不時重複希望孩子記住的東西,比如題目中的數字。

一歲半到兩歲的寶寶正好是語言爆發期,學什麼詞語都特別快。如果家人在這個時期重複1到9,多數寶寶都能學會,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但是,孩子真的明白數字所代表的計數意義嗎?能把數字和現實的事物數量對應在一起嗎?未必!孩子只是機械的記住了讀音,記住了數字形狀而已。

當然,我不是說不能教一歲半的孩子數數,只是這個時候孩子只是機械記憶,費很長時間記住的東西也僅僅是機械記憶而已,無法應用。而這些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一兩天也就記住了。

與數數相比,一歲半的寶寶,家長更應該注重以下幾點,對孩子的成長更為重要。

1.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

下班或週末,多帶孩子外出,去公園奔跑,去沙坑玩沙子,帶孩子觀察路邊的一草一木,觀察雨後的蝸牛和蚯蚓,觀察樹上嘰嘰喳喳跳躍飛翔的小鳥,感受秋風乍起吹在臉上的,感受雨滴落在手上。

豐富的環境刺激,不僅能促使父母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更豐富,促進孩子語言爆發期的語言學習,也能使孩子更加熱愛大自然,將繪本上的圖畫與現實聯繫起來。這樣的學習更有趣更真實。

2.培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身體平衡能力


孩子看到一個瓶子想要擰開蓋子,手卻無法配合,想要模仿大人使用筷子,手不配合握不準.....

這些想象說明孩子看到某個東西,大腦想要實現某個動作,手部卻無法完成。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通過積木或者一些小玩具,讓孩子多練習抓、握動作,最終達到所想即所做,也就是現在很火的精細動作。

身體平衡能力主要是指孩子在各種運動中能否保證身體平衡。比如孩子奔跑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側身通過縫隙的能力,抬腳跨越障礙(比如臺階)的能力,爬坡能力等等。

鼓勵大人多帶孩子去外面散步,奔跑,爬坡等,遇見樓梯鼓勵孩子自己爬,遇見小坑小欄杆鼓勵孩子自己跨越,這些都能鍛鍊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

3.培養孩子自己吃飯,自己如廁等生活自理能力

一歲半的孩子可以逐漸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獨立如廁能力。再大一點,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穿衣,獨立穿鞋的能力。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為幼兒園入學大象良好的基礎。

另外,也可以將一些簡單的家務教給孩子,比如把廢紙扔垃圾桶,飯前自己洗手等。讓孩子從小就有家務需要共同參與的意識。

一馨育兒 ,專注於孕產,餵養,兒童教育。點擊 ,關注我,讓我替你整理,讓我給你乾貨!

一馨育兒


實際上孩子對於數字的認識和大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兩歲以下大部分孩子都能認識1-10,但他們的認識只是把數字看做簡單的圖片再將讀音和圖片一一對應而已。這是大部分孩子具備的技能,並不能理解數字後面真正數與量的意義。包括背唐詩一兩歲的孩子聽覺注意力遠比視覺注意力強的多。聽覺記憶是很多孩子具備的技能,但這種技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視覺注意力的增強而慢慢減弱。再說說智商超前的孩子首先是記憶力如果你家孩子一歲多點的時候在不刻意提醒或準備的情況下能說出媽媽昨天穿的什麼顏色衣服或是昨天三餐吃的什麼,那記憶力可以說遠超過同月齡的孩子,因為就一般1歲多孩子的記憶特點來說,他是回憶不起來過去幾天生活的細節的。還有假如你家孩子能在九個月以前認識五種以上基本顏色(做實驗時可以說出顏色讓寶寶自己挑出不同顏色的球,不要說香蕉什麼顏色這樣現實中可以比對的東西),一歲半能對金色銀色等複雜顏色概念有所理解的話,這無疑是某些方面智商高的表現,因為顏色理解起來的抽象程度遠高於數字的識別。最後要說的高智商是需要開發的,智商再高後天的開發跟不上,還是會歸於平庸的。至於說說一兩歲學習的數字背的單詞記得古詩這些東西如果你們沒有不斷的給其加深印象,基本上三歲以後會忘掉很多的,這是孩子的記憶特徵所決定的


喝水不仰頭


一歲半的孩子能認識1-9,而且能讀出來,並沒有人刻意教他,這是什麼水平?

不吹不貶,1歲半的孩子能做到這些確實是比較超前,比較厲害。如果把所有孩子都放在一起來做個排位的話,您的孩子能排在前列。

但是,這僅僅只是孩子的機械記憶,與聰明,與日後的學習成績什麼的,關係並不大,或者說幾乎沒什麼關係。

作為一個育兒領域的創作者,很多粉絲朋友都和開心爸爸說過自己孩子的情況,說實話,比您孩子強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的孩子都能夠做幾道簡單的算術題了。

但是這和孩子聰明不聰明真的關係不大,就算是有關係,也只能是說孩子的機械記憶能力不錯。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根本不明白1,2,3是什麼,或者1+1代表著什麼,他們能說出來,只是因為機械記憶記住了而已。

您要是不相信,可以拿幾個蘋果試試,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分辨出來這一堆是幾個蘋果,那一堆是幾個蘋果?

對於一歲半的孩子,更應該培養他們這些能力!

語言能力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說話了,爸爸媽媽更應該多和孩子說話,多鼓勵孩子自我表達,對孩子的話多加讚揚,這樣才能讓孩子有繼續說下去的信心。

精細動作能力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可以訓練他們的精細動作能力了,比如抓,握,以及一些鍛鍊手眼協調能力的遊戲。這對於孩子日後的綜合感知覺,以及平衡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

專注的能力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專注能力了,體現在玩玩具的時候可以自己在那裡搗鼓很長時間,這其實都是孩子們專注的體現,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儘量呵護他們的這一能力,不要隨隨便便的打斷他們。

與能認識1-9的數字相比,還是上面開心爸爸說的能力更加重要,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更有幫助。

最後,大家寶寶在1歲半的時候都能做什麼了呢?一起留言說說吧!


開心爸爸的日記


這個是正常水平,但是有一點是要肯定寶寶的,這個孩子觀察力強,記憶力也是比較好的。

自然習得是兒童學習的最佳狀態,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專門教孩子背數字,通過死記硬背記住了,那麼這種學習方式只在短期內有效,時間長了就忘了,但是沒有教過,寶寶會了,說明是通過無意記憶,也就是在生活中隨機獲取的知識。比如:看到哥哥姐姐叫爺爺奶奶,就記住了,下次自己也會叫;看到電梯上面有數字,爸爸媽媽按的時候會一直盯著看,多坐幾次就認識了,所以說,這個小傢伙是挺有心的。

雖然家長強調不是炫耀,但是這種炫耀心理肯定有一點的,畢竟是新手爸媽,孩子的每一點變化都讓家長驚訝和開心,總感覺是不是要比別的孩子優秀,會不會因為自己不瞭解兒童發展讓孩子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機?

下面我說兩點看法:

第一,靠記憶進行學習的方式是常態學習方式。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小學時期記憶就是主要學習方式,記憶的內容會更深更廣,所以正常的孩子記憶力好是常態,不能說明就是聰明。

第二,提升孩子其他方面能力更容易養育聰明寶寶。對於嬰幼兒來說,現在正是發展運動能力、自理能力和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別以為這些和學習沒有關係,其實影響巨大。動作靈活身體就好,身體好大腦發育更完善;自理能力強孩子做事會很有秩序感,這是學霸們的必備品質;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將為學霸們長遠的學習生涯打好基礎,比如:早睡早起,按時吃飯等等,這些遠遠比記憶知識有意義的多。

最後,希望珍視這個正常但是聰慧的寶寶,把時間花在孩子的能力養成上,您一定會有更多地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