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民工是中国社会重要的群体之一,没有权威部门统计过全国具体有多少民工,但至少不低于一个亿,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社会应该给予较多关注”

康洪雷,国家一级导演,拍摄了多部经典电视剧,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和《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但康洪雷却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电视剧《民工》,这是为什么呢?

电视剧《民工》于2005年上映,讲述的是农村鞠家父子两代人的打工遭遇,表现了他们迷茫、艰辛的奋斗历程。该片由范明 、潘雨晨、陈思成、张译等主演,这是国内少数反映农民工群体的电视剧之一。电视剧《民工》很好体现了民工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农村和城市观念文化的碰撞以及思考了民工的出路在何方。

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民工鞠双元(陈思成扮演)和媳妇李平

民工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

1、为了生存从事体力工作。民工在绝大多数时候意味着没有学历和技术,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在机器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在互联网充斥生活方方面面的时代,社会中简单的劳力工作越来越少。

民工可以选择的工作范围越来越窄,目前容纳民工数量最多的行业,一个是制造业工厂,另一个是建筑工地,十多年前的中国同样如此。电视剧《民工》中,三次高考落榜的鞠双元(陈思成扮演),心灰意冷以后,瞒着父母去建筑工地打工。父亲鞠广大(范明扮演)一心就想让儿子考上大学,从而摆脱农村,即使儿子三次高考落榜依旧不放弃。

得知鞠双元在工地打工以后,鞠广大气坏了,拿着皮带就要要狠狠揍一顿。

自己就是干苦力的民工,怎么能让儿子这辈子继续重复自己的命运呢?砸锅卖铁也必须让儿子有出息,要让儿子成为大学生。这是为人父母的真实想法。

当然,90后开始的年轻一代民工,尽管他们也没有学历,但更愿意从事服务业。比如理发、送外卖、KTV等类似工作,这是新时代的新变化,但本质上没有变化。

笔者的一个玩伴小邓,多年前就在省会城市打工。他初中文凭,先后做了很多份工作,比如酒店服务员、茶具城销售、酒吧服务员、餐馆服务员等等。十多年过去了,三十岁出头的他,依旧一事无成,没房没存款,也没有媳妇。笔者偶尔回乡和他相聚时,他仍然没有任何奋斗方向,迷茫和麻木。

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鞠广大(范明扮演)

2、民工的情感状态。民工在感情方面,更倾向于找同样是民工身份的同龄人为结婚对象。电视剧《民工》中,李平就是个例子。李平是农村进城打工的姑娘,最初她已在省城打工多年,和城里一个有妇之夫梁超英同居,李平在对方厌倦自己后被遗弃。李平在感情上受到重大打击,后来她就不再相信城里的男人,一心找个踏实的农村男人结婚,后来遇到了鞠双元,两人暗怀情愫。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只是李平没想到的是,农村路更滑,感情更复杂。

李平和鞠双元回老家结婚以后,和邻居聊天时口风不紧,说出了自己曾经恋爱堕胎的经历,最终被村里人到处宣扬,人言可畏,村里舆论闹得鞠双元把李平赶出了家门。

事实上,笔者也是从农村奋斗出去的。

电视剧《民工》中表现的民工不敢和城里人恋爱结婚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近年来,我接触过不少农村姑娘,她们越来越多人愿意和敢于选择通过婚姻进入城市定居。由于自己没有高学历,所以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婚恋要求。不少农村女孩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城里男人,甚至是二婚男人,以此嫁到城里。想来,这是个很辛酸的选择。但只要想到一辈子待在偏远的农村,很多女孩就义无反顾地冲向城里。

农村和城市观念文化的碰撞

1、城镇化的潮流,城里文化吸引着农村。城里各种流行的东西,往往不同程度影响了农村。比如城里流行的电视剧,城里流行的发型和服饰。农村的年轻人也爱染发,留着奇形怪状的发型,穿着破洞的牛仔裤。这些现象是电视剧《民工》上映的2005年。而在当下,农村的年轻人爱好和城里人已经没有太多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的玩智能手机,上网聊天,刷抖音和看朋友圈。

鞠双元在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下班没事干的时候,常常和工友坐在路边看着不时走过的时尚女孩,评论这个是否漂亮,那个美不美。然后闻着对面餐馆飘出的美味,吞咽口水后说道:等有钱了,我一定要去大吃一顿。

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三农达人。

这些生活在乡村的年轻人,通过网络,通过今日头条的平台,和城里年轻人连接在了一起。一方面,农村年轻人可以看到大城市的繁华。另一方面,城里人也看到了农村的一些日常生活。

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鞠双元和父亲鞠广大

2、故乡小山村往往带着很多局限:过于看重女人的过去、爱说长论短、爱攀比,要面子

鞠广大之所以一心让儿子考上大学,就是想光宗耀祖。在故乡封闭的小山村,各种不良之风盛行。邻里之间爱攀比,虚荣心特别强。老人们特别希望子女出人头地,好让自己能够在村里人面前扬眉吐气。

村里人特别爱说闲话,农闲时就爱搬弄是非。

鞠广大的妻子因为受不了村里人的闲话发病身亡,鞠双元同样受不了村里人闲话,把妻子李平赶出了家门。一家两代人的悲剧,都是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造成的。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让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去城里奋斗定居。

最典型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明星朱之文了。

朱之文火了以后,他依旧住在农村。朱之文内心淡定,但村里人从此不再淡定。大家陆陆续续找朱之文借钱,有找朱之文捐款,有找朱之文蹭流量。更有甚至,对朱之文说长道短,对朱之文做过的善事没有任何事感恩。这就是农村有些地方,封闭环境的村民与生俱来的人性缺点。朱之文心胸宽广,对于这些不好的现象置之不理,依旧做他的农民,这一点令很多粉丝佩服。

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民工鞠广大下馆子大吃一顿

新时代民工的出路在何方

康红雷导演在电视剧中没有表达出民工的出路在哪里,片尾,父子两人的悲剧命运引起了观众的同情。悲剧的结尾或许是导演康红雷有意为之,欲表达农村的年轻人奋斗之艰难。但笔者想探讨下,新时代的民工出路在何方呢?

1、高考依旧是最重要的出路。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农村孩子读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民工》中鞠双元的悲剧已经得到了避免。据笔者了解,现在农村孩子只要想继续读大学,基本都可以。即使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念个专科学校。

高考依旧是农村孩子最重要的出路。如果一个农村孩子没有念大学,那么他想靠打工改变命运的概率越来越低。相反,那些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农村孩子,毕业后大都在城里找了很好的工作,努力赚钱在城里买了房。

或许,凡事不绝对,有些农村大学生最终没能够成功脱贫。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概率问题,上了大学的农村孩子和没念过大学的农村孩子相比,总体上是成功的多,失败的少。这就是高考的意义。

农村孩子要特别警惕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越是社会向前发展,学历和知识的作用越重要。重复的体力工作逐渐被智能化替代,没有文化的年轻人很难在社会生存下去。

康洪雷曾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不是《士兵突击》,而是《民工》

民工鞠广大和妻子

2、出门打工完成原始积累,然后返乡创业。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选择出门打工,赚取一定原始资本后,他们选择返乡创业,这个群体也有少数成功的例子。

从上辈人的单纯打工者心态到现在的创业心态,农村青年走过了以脱贫为生活目标的时代,现在,他们也像所有人一样在想如何致富。而农村青年大都没有完整的教育背景,甚至有的是残缺的童年,这让他们的阶层跨越难上加难。

少数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存在很多偶然因素。比如身边就有一个朋友,前些年打工赚了一些积蓄,后来就回家开了鲜花店。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花店生意稳定。每年也能赚点不错的收入,当然这需要选择好行业以及前期规划等等。

康洪雷执导的电视剧《民工》反映了2005年前后的民工生存状态。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民工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期待有导演能够拍摄新时期的民工题材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