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農村扎堆辦“農家樂”,為什麼現在生意也變得冷清了?

老張談三農


前些年農村扎堆辦“農家樂”,為什麼現在生意也變得冷清了?

前些年我自己所生活的這個鄉村,突然一下子興起了十幾所農家樂,有的在集鎮旁,有的在深山老林裡。據說那個時候辦農家樂如果能通過驗收,那麼是可以得到三萬到五萬元的補貼,這在我們農村可是一個不小的數額。但到如今,我們村只存在兩戶農家樂還在掙扎,整個鄉一起也才七八座。

生意方面:那些個倒閉的農家樂生意確實不咋地,基本上一個月可能也就兩三桌;但是當前還存在的農家樂,至少可以滿足基本的開支還有些剩餘。其實不止是我們村,很多地方的農家樂都陷入了冷清。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您且接著往下看。

  • 農家樂的轉變

其實剛開始有不少人是抱著接受補貼,然後想真真實實地靠著農家樂賺一筆的,這些人並非動機不純,只不過缺少做生意應該有的步驟。很多農民是抱著一股腦的衝動,連個地址都沒有選擇好,甚至有的離集鎮都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您說跑幾個小時只為到農家樂吃一餐划得來嗎?

當然和做生意一樣,農家樂在開業的前幾天生意都是很不錯的,但是很多農戶卻沒有保持住自己的本心。可能剛開始時大家圖個新奇,來到農家樂玩耍和吃飯,但後來發現農家樂服務與自己預期相差甚遠,也就不得不打上差評。農村又是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圈子,不差幾天這所農家樂的壞名聲就會傳遍十里八鄉。

我們這邊以前有戶農家樂,為了貪圖便宜從養殖場買來肉雞,說是自己餵養的土雞,

結果顧客一看肉和湯就知道自己上當受騙。像這樣的事情那戶農家樂做了不少,最後漸漸地就沒有人到他家去了。

  • 人們思想的轉變

和以前相比,如今農村農民也逐漸重視起自家的身體健康和優質飲食,所以不少的農村家庭也開始使用有機農業的種植方式。我們知道農村的農家樂不管定位的客戶群體是什麼,但是大部分還是對農村和農民生活感興趣的人,或者是到當地旅遊的遊客。現在農村戶戶都是商家,人人都是銷售員。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往往更加樂意去品嚐那些農戶自己做的、自己吃的美食,這使得不少農家樂的客源都散失。特別是那些在旅遊景區的農家樂,它們往往面臨著不少農戶的衝擊。

我們這邊有人在集鎮旁開了一家農家樂,結果四面的鄰居看到他家生意不錯,也就爭相模仿做些農家食物擺在外面賣。像什麼玉米粑粑、炸土豆等,那些顧客來的時候被零食所吸引,加上便宜,可能一吃就吃飽了,也就不會再進農家樂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今農村不止是農家樂,以前吵得很火熱的農村暢玩樂,也已經很冷淡。這其實告訴我們農村農民不管在做什麼事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夠全憑意氣做事。


愛茶者九號


2013年,我有一個朋友興致勃勃地辭了月薪2萬多的工作,貸款去開了一個農家樂。

我當時就問他,你這年收入30多萬,工作還不累,幹嘛非要折騰這農家樂?他說,城裡人錢好賺,他們喜歡農村的東西,也願意去消費。後來,17年時,他的農家樂關門了。

為什麼農家樂現在的生意變得冷清了呢?

1:首先,價格貴。

像我朋友所認為的那樣,城裡人來吃農家樂,就是為了吃農村裡原生態的東西,好吃的東西。至於貴,他們是不在意的。

所以,我朋友那裡,一隻農村純正土雞做的白切雞,三斤左右,要價200多塊。而這土雞成本才80塊不到。

如果是做成叫花雞的話,價格會去到280元一隻。

那些野生蝦,一份一斤半重,收100多塊。河裡野生的蝦成本45塊。

一份水煮大頭魚魚頭,要價68到98塊。這魚是河裡的野生魚。魚頭成本在30塊左右。

一隻醬油鴨,要價168。鴨子是農村散養的,成本在70到80元。

沙姜豬大腸,要價68。一些別的豬肉做的菜,都比較貴。因為用的豬是自己去找的農村豬,材料價格都很貴。

像一些酒水類的,只是比超市貴一倍。

我朋友那裡的農家樂,雖然說用的都是真材實料,做出來的菜也很好吃,很美味。但因為原料成本高,這價格也就低不了。

2:農家樂的定位出錯。而且在食材上,經常會濫竽充數,以次充好。

本身客人們選擇去吃農家樂,就是為了圖個新鮮和好奇,有好吃的,也要有好玩,好看的。

像我朋友開的那個農家樂,只定位為吃的。根本就沒有好玩和好看的東西來吸引客人。當然了,農家樂最主要的就是吃嘛。但,如果沒有好玩和好看的,就沒有獨特之處了。

像我朋友那個農家樂,由於各種原因,菜譜都是比較少和單一的。一共二十多道菜,開始的時候,還是全部用好的材料的。

後來,因為缺少真正的散養土雞土鴨,餵豬草的土豬,野生蝦魚等,後來慢慢地就用了一些普通的材料了。

這種濫竽充數,用普通材料代替野味,可能也是他的農家樂倒閉的原因吧。

3:當然了,農家樂變冷清,還有很多原因的。如衛生問題等等。

大家覺得,現在農家樂變少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村哥小凡


在前幾年我們農村地區很多當地人辦了農家樂,許多比較有名的旅遊區附近更是一條村全部開辦農家樂。當時這也算是新事物吧!由於城裡人想吃到小時候的東西的感覺、或者說可以找一個比較安靜的農村地區放鬆一下自己忙碌的身心,所以當農家樂開始時候的確火爆了幾年。記得當時我們在廣州打工時工廠的年會年年都辦在一農家樂裡面。但是經過幾年以後農家樂的發展也是參差不齊,有的老闆為了賺更高的利潤不惜以次充好,什麼食材都用假的,甚至有的地方的農家樂老闆還出現了宰客現象,導致很多人上當受騙。本來是帶著好心情來享受一番的,結果吃不到、玩不到那感覺。所以很多城裡人也就放棄農家樂了。但現在有的地方也還有些做得比較好的,客人也很多。看來做什麼事情“誠信”二字還是應該放在首位的。


剛哥農村生活記


我是農業領域的優質作者,關於農業的問題可以多多和我交流。

還記得在前幾年在我們村子裡面突然流行起了農家樂,有的在深山裡面,有的在鎮子裡,吸引來了很多來來往往的遊客,在剛剛興起的時候,那些辦農家樂的人真是掙了不少錢。甚至還可以得到幾萬的鋪補貼,這個數字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字,但是到了現在,如今的農家樂只剩下一兩家了,少的可憐。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農家樂一點也不好做,一個月來的客人也只有五六個,這些錢還不夠基本的生活開支呢,幹農家樂雖然還有一些補貼,但是想要真正根據農家樂來掙錢比較困難,而且現在基本上沒有人願意開上三五個小時來吃一頓農家樂,覺得很不值得。還有就是現在的人們比較注重健康,可能會去專門購買購買農產品。但是農產品的價格都比較昂貴,所以這條路也就走不通了。

現在在農家樂能夠吃到的東西,城市裡面也會有,所以為什麼要跑到那麼遠的村子裡來呢?而且很多人還覺得居住在農村沒有安全保證,也就拒絕來到這裡了,現在在超市裡面就有很多的農產品,而且品質還有保障。也就有很少的人才願意去原產地購買,現在什麼東西都難做,現在你懂得為什麼現在農家樂的生意也變得冷清了嘛?


歡迎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哦~


農村土豆妹


是的,我們那農家樂過去很多,現在剩下幾家特色店生意不錯,大多數或倒閉,或沒生意,冷冷清清,究其原因:


一是盲目上馬,供大於求。農民比較喜歡扎堆,今年你種西瓜發了,明年大夥兒都種,今年他開農家樂掙大錢了,明年大家一窩蜂也爭著開。不考慮消費者需求,一個地方消費的總量是基本不變的。店開最多,引不來消費群體,那隻好冷冷清清收場。

二是同質競爭,特色不特。一個地區如果經濟發展好,農家樂是有需求的,但千篇一律都是土菜館式那幾個菜品,特色不明顯,加上衛生條件差,服務質量不過關,那不倒閉才怪呢。



是單一產品,產業不連。農家樂不能單純獨立發展,它必定與鄉村旅遊、鄉村振興,工業發展結合起來,如果客人來,可以休閒可以玩,可以談合作,農家樂發展的機會就來了。人氣旺,生意才會興隆。人進得來,才能發大財。


四是宏觀環境,制約增多。八項規定後,對黨政機關吃喝管得嚴了,許多官方的生意減少了。加上這幾年經濟增長速度相對放慢,人們過緊日子,出來郊遊去農家樂消費也減少了。

當然人們更加追求生活品質,追求新鮮感等也是原因之一。

歡迎討論,謝謝關注。


周思夢想


農家樂從紅紅火火到冷冷清清,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轉變,與多方因素有關係,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扎堆”。

1986年,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郫都誕生,在當時是休閒度假旅遊的新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很容易複製,後來陸陸續續之間,全國各地就都有了鄉村旅遊產業,並且形式非常簡單,能提供吃喝玩樂於一體的農家院都被叫做“農家樂”。以至於後來的農家樂模式都大同小異,就是吃農家飯、觀農家景、住農家院、買農家菜、享農家樂。

其實說的通俗一點,城市人去“農家樂”玩一天,就是體驗了一天農村人的生活。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充滿了新鮮感,並且到了山清水秀的環境確實能讓人感到放鬆。所以只要農家樂提供的服務周到、價格周到,讓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感覺到舒服,那麼這家農家樂是不愁客源的。口碑好的農家樂,人們去過還是願意再去的,甚至還會帶著親戚朋友去。

但是當農家樂開始扎堆了,這可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當同一個村子裡扎堆開始辦農家樂,就會出現競爭的情況。一般來說農家樂是通過價格競爭,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當農家樂的收費價格低了,那麼農家飯質量也就下降了,會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當這個村子的一家農家樂口碑了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村子的口碑,去玩的消費者就會越來越少。

另一方來說,還有那種“一家獨大”的農家樂,方圓十里就那麼兩三家農家樂。雖然農家樂之間沒有競爭,但是利益燻心的緣故,有些農家樂會把飯菜價格提到很高。但是消費者也都不傻子,何況還有些消費者本身就是從農村出來的,心裡高低會有一個預算,所以這樣昧著良心掙錢的農家樂是無法長久經營下去的。

雖說現在不少農家樂冷冷清清,但是善於經營、誠信經營的農家樂還是很紅火的。別看農家飯做法簡單,但是吃著是真香。再加上優美的原生態農家樂環境,消費者還是願意選擇這樣農家樂去放鬆的。


桑葉功效


我也曾經是農家樂中的一員,而且當時做的還不錯,雖然硬件設施不咋地,但憑藉我們小農莊自繁自養的香豬和老鵝開發的“柴火地鍋香豬燉老鵝”,美其名曰“天蓬元帥戲嫦娥”這道菜,的確也火了一把。

但由於其他原因,也停了下來。在環顧四周,我們當地的農家樂無一家倖存。現在又想把農家樂繼續開起來,調查了一下市場,又和一些愛吃的老客戶聊了聊,現在真的開農家樂太難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這幾年國家的反腐政策,讓農家樂消費主力軍的公款吃喝徹底歇菜。

這幾年國家層面在治理公款吃喝上真刀真槍,成效顯著,前些年的作為吃喝主力軍的公款消費已經銷聲匿跡了,在此為中央的這項舉措點贊。

二、中國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常收入的70%都砸在了房子上,消費力明顯不足。

中國老百姓的收入人群無非就是兩類,一類是工薪階層,一類是自由職業者,工薪階層的收入每個月基本就是固定的那麼多,還還房貸再加上日常的必須的消費,也就剩不多少了;而作為自由職業者來說,這幾年創業確實很難,哪有多少剩餘的消費力來支撐去農家樂消費呢?

三、真正的農家樂非常少,掛羊頭賣狗肉,宰客現象,飯菜質量差等問題層出不窮,傷了吃貨們的心。

現在真正的農家樂還是非常少的,大部分都是城裡人開在農村的鄉村酒店,園子裡養幾隻土雞放幾隻鴨子搞個小魚塘,無非就是做個樣子而已,飯菜質量不咋地還死貴。

四、現在的客流量少,如果再靠請人做的話,很難維繫。

目前還能夠堅持下來的農家樂,基本都是不請人自己一家人乾的,請廚師和服務員做農家樂的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大部分都很難堅持和維繫。

以上就是農家樂的真實處境,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


我和我的小農莊


前幾年熱門的農家樂,這幾年越來越冷清,主要原因有幾方面。

1.新鮮勁已過,步入常態化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一般都會吸引大眾的眼光,農家樂也如此。前幾年剛發展農家樂的時候,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地方全力推進,媒體全面報道,各種廣告宣傳也是鋪天蓋地,農家樂這種新興的產業成了最熱門的話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家樂不可能長期作為焦點,也逐漸去神秘化,去新鮮感,步入常態發展模式。



2.缺乏特色

農家樂發展高峰期,可以說遍地開花,最簡單的一個房子,一個院子就開始搞農家樂了。數量雖然多,但是基本上千篇一律,沒啥特色。因此,大部分消費者去一次後就不會再去,沒啥特色的農家樂都漸漸失去了人氣,變得冷清。


3.盈利難

農家樂在火爆期人流量大,可能會有盈利,但在後期發展中,必然經過優勝劣汰,有些農家樂人氣不足,很難盈利,賺取工資都難,很多投資農家樂的慢慢關門歇業,從業者也沒有了當初的熱情。

4.政府消費減少

以前農家樂很大部分收入來源於公款消費和公務接待。但隨著中央對公款招待,公務人員吃喝,管理越來越嚴厲,農家樂失去了很一部分客源群體,而農家樂價格高,普通老百姓消費的有限,很多農家樂都顯得人氣不足而冷清。


田園創客1


去農家樂的遊客多為城裡人,掙為了一輩子,帶著孩子們去回憶兒時的快樂,路不要太遠 ,錢不要太貴,吃的是家裡難見的食物,看的是好山好水。一切都是新鮮的,短短的三五天,他們已經流連忘返。現在的農家樂人見少嘛?那是因為天寒地凍的緣故。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要去,他們希望睡火炕,熱炕頭上盤腿喝酒。他們有的曾經上山下鄉,他們故地重遊,豪情滿懷。天津人都去薊州盤山,一百多里,山青水秀,乾隆皇帝曾經十多次上盤山,是天津人一年四季出遊的好地方。有的農家樂掙錢以後,在擴大規模,裝修豪華,其實大可不必,80%的遊客是中低收入者,你這樣費用提高了光顧的人少了,甚至個別地方宰客,那肯定是人少了。只要是乾淨就行。


哈哈95128931


前些年農村扎堆辦“農家樂”,為什麼現在生意也變得冷清了?

①農家樂門檻低,數量多卻無特色。

去過農村的農家樂的朋友們應該都清楚,既然叫“農家樂”,那肯定就得滿足消費者“樂”這個要求,然而由於農家樂的門檻低,只要把房子簡單裝修一下,然後掛上幾塊牌子,那就是可以對外營業的了。但是這樣的農家樂好些都只是能提供吃飯這些簡單的需求,並沒有達到“樂”的要求,在這裡有些人根本感受不到快樂。而且農村不少的農家樂是毫無特色,而現在的年輕人去農村玩,本來就是抱著獵奇的心理,吃得好不好他們可能不是太在意,關鍵是要有特色、要能滿足他們獵奇的心理。如果毫無特色,而且還做的飯菜也不好吃,那光顧一次就再也不會去了。

②價格昂貴,消費者難以接受。

雖然城裡人的經濟方面是要相對來說富足一點,尤其是去農家樂的多數都是一些年輕人。但是這些年輕人的錢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而有些農家樂的消費實在讓他們難以接受,普通的一瓶水就要比外面貴幾倍,還有些山寨產品濫竽充數。農夫和朋友去過一次農家樂,買了一隻“叫花雞”就花掉了400多元。像一些草魚更是貴的離譜,一條就要一兩百元。有些商家漫天要價,並且菜品的質量又不好,這也是讓很多吃過虧的朋友們,不願意再去農家樂的一個重要原因。

③農家樂不如酒店經濟實惠,衛生。

最初的幾年,農家樂這種集合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模式確實受到了不少城裡年輕人的喜愛,他們常常在週末一家人,或者是和同事、朋友們一起出來玩耍,而農家樂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農家樂的新鮮感已經沒有了,有的人還擔心農家樂的環境、衛生不如酒店,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酒店更加的經濟實惠。何況,現在城裡的很多餐館、酒店也都主打個性、時尚的主題,滿足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不是說把房子簡單裝修就是農家樂了,還必須要有特色,有讓消費者喜歡的東西,這樣才能留住客戶,也才能生意紅火。以上是農夫的幾點個人看法,你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嗎?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