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作為晚清時期的重臣,李鴻章之名應該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晚清時期這艘破船上,李鴻章苦心孤詣的維持,並掀起了洋務運動,竭盡全力的不斷的武裝國家,但仍然難以改變清廷的頹勢,然而李鴻章在為官生涯之中,一如既往的受到慈禧的重用,並以之為股肱大臣,事實上並非是因為他能幹,而是因為他能順從慈禧的意思辦事。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李鴻章知道,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主張,就非要得到慈禧的支持才行,只要有慈禧的支持,自己想辦什麼事情才能夠辦成,所以他雖然沒有在各種情況下刻意討好慈禧,但是在很多時候,卻不得不違心屈從於慈禧的意思。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慈禧四十歲大壽的時候,是1875年,這一年是清王朝最為頭疼的一年,除了同治帝病逝以外,事實上在此前一年,日本出兵臺灣,雖然李鴻章很早就認識到了日本是肘腋之患,也極力主張朝廷派遣沈葆楨為巡撫巡視臺灣,但為了不惹慈禧不高興,過好這次生日,李鴻章極力大事化小,最終只是簽署了《中日臺事條約》暫時平息,然而直到4年後,日本還是出兵吞併了琉球。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慈禧五十歲大壽時,是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雖然中國是戰勝國,但李鴻章仍然委曲求全,簽署了和中法一系列的條約,當時被稱為是“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左宗棠痛罵李鴻章,比十個法國將軍更壞事,然而還未完。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等到慈禧60歲大壽的時候,趕上了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簽署馬關條約。實際上馬關條約後期簽署過程中,仍然還有可斡旋的機會,但李鴻章卻急於簽訂條約,給慈禧過好生日,一味催逼,以至於不得不割讓臺灣,還要出3000萬兩的贖遼費,更為關鍵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李鴻章所有的電報都為日俄破解,俄國趁此機會以贖遼有功,租借了中國旅順、大連作為港口。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難道說李鴻章不知道這些事情的後果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李鴻章內心中,對於慈禧實際上有諸多不滿之處,只是不敢表現出來,在李鴻章很多私人信件中,對慈禧不滿的情緒都有很多,比如不知軍事卻把持軍權,尤其是對以李鴻章為首的漢人把持兵權,李鴻章本人對此十分不滿。

慈禧每次過生日,李鴻章都送上大禮,實際上背後卻有很多不滿

而且李鴻章還認為,慈禧作為一深宮婦人,對於國際當前的局勢沒辦法認清,指責“內廷辦事拘泥,少見多怪”,尤其是其鋪張浪費的行為,但為了要做成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李鴻章又不得不違心巴結慈禧,以至於內心十分憤懣和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