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做作業,你們會打孩子嗎?怎麼做的?

因為不夠沙雕而苦惱


能好好做作業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這麼說你認同嗎?經常看到各種新聞,家長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被氣得火冒三丈,心臟病發的都有。我自己就是有過親身的體會。看著孩子反覆做的題都還在錯,忍不住真的會打他。因為耐心說教已經很多次,沒什麼明顯的效果。雖然我也知道打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棍棒底下出好人,這句老話總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偶爾的捱打會加深對錯誤的印象。單純的賞識教育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孩子。還是要因人而異吧。



一、獎勵

孩子天生是不反感寫作業的,只要我們找對了方法還是能夠激勵孩子好好寫作業。比如鬧鐘法。從孩子開始做作業,我會把鬧鐘設定好時間。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把作業做完,就可以對孩子進行獎勵。這樣可以讓孩子對做作業這件事情有更多的興趣。

二、幫助

我女兒讀小學時作業比較多。很多作業在我看來是無效無用的。比如每天要做30道口算題。其實孩子的口算已經非常棒,每次都能得到滿分。我就會提出來幫他做20道題。再比如說孩子因為做錯題而被老師懲罰。每個題抄50遍。我也會幫助孩子抄寫。一是我覺得這樣是做無用功。二通過我的幫助讓孩子真心的感受到媽媽和我是一條戰線。因為我的問題,讓媽媽陪我做作業,孩子會有內疚感。下次考試會更加認真。


三、說反話

面對不好好寫作業的孩子,生氣打罵很多時候是在做南轅北轍的事。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和孩子槓上氣,距離目標越來越遠。作為家長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時常用的語氣跟孩子交流。記得有次看到女兒的語文作業字寫的非常差。我真的很生氣,很想把他的作業本撕掉。(事實上我以前有這麼幹過。)但是經驗告訴我這樣行不通。於是,我假裝平靜的跟她說:“你字寫的這麼差,是因為你覺得做作業。不重要,學知識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剪這樣的話吶,就停止吧,以後都不需要學習了。”說完我就開始動手收她的本子文具。女兒一下子愣住了,停了幾秒鐘以後對我說:“誰說學習不好呀?我就是要學習。”我說:“就你現在做作業的狀態,我要取消你做作業的資格。以後再也不能寫字了” 女兒著急了一把把本子搶過去:“不行不行,我就是要寫字,我就是要好好寫字。” 目的達到,我又跟他心平氣和的談了談。讓她確定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寫字想要學習。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育兒經驗。我是伊沅二次方,用媽媽和教師的雙重眼光看教育。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教育資訊哦。


伊沅二次方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會不會打他。我認為根據不同年齡是要有不同的辦法的,該揍還得揍,該引導還是要耐心引導的。

1.小學階段。如果孩子小學一開始就不好好寫作業,那可能是一開始專注力沒有養成,打她沒用的,我會選擇花點錢送她去培養專注力的機構進行培訓,全家樂悠悠。如果是3-4年級的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那打也是沒用的,家長必須跟老師溝通了解原因,同時還要耐心的和孩子聊天談心,知道他不好好寫作業的原因。我小哥家小孩主要放在家裡給我爸爸帶。我小侄兒上三年級的時候寫作業馬虎得很,要麼矇混過關,要麼悄悄不寫,反正感覺寫作業就像要他的命一樣,有一次還把作業本躲起來,告訴老師說爺爺不讓帶去學校,我哥知道後很生氣,就回來揍他,結果越揍越老火,還有厭學情緒了。後來還是我爹出馬,多次和老師溝通和小侄兒溝通後才知道,原來上三年級之後,小侄兒學習開始吃力,跟不上了,爺爺又沒太關注,然後寫錯了老師批評得多了之後就開始不愛寫作業了。從那之後我爹每天接他放學,悉心輔導他寫作業,每次作業都給他檢查好並訂正,老師開始表揚他了,半個學期他的成績就變成班上優秀生行列了,每天都能獨立快速完成作業了。

2.初中階段。初中生比較叛逆的,如果這個時候的孩子不好好做作業,要先好好和他講道理。如果多次教育不聽的話,揍一頓可能效果還不錯的。我小侄兒上初中時,寫作業就字跡馬虎,說了好幾次都不聽,被請客幾次家長之後我哥忍無可忍的把他揍了一頓,然後買幾本字帖給他,別說,效果好得很。

綜合以上,我覺得當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時,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不能一味地批評孩子或者揍孩子,要有耐心和同情心,幫助孩子找出原因或者和孩子好好講道理,動粗始終解決不了問題,實在要動粗那也一定要讓孩子長記性,知錯能改。


行走的向日葵丫


只打過一次。我女兒現在已是大四學生了,在天津上大學。女兒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不好好寫作業,一邊寫一邊玩兒,拖拖拉拉好久也沒寫完。我很生氣,沒有控制住自己,在她臉上狠狠揪了幾下。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女兒疼得捂著臉哭起來,把她姥姥姥爺爸爸都招了出來,於是哭得哭,罵得罵(當然是罵我),過了好一陣子才平息下來。結果是女兒被帶到姥爺姥姥家,作業也就不了了之了。



後來我無意中看到女兒的日記,女兒寫到:“我不好好寫作業,媽媽在我肉乎乎的臉上扭了幾下,疼得我直哭。媽媽為什麼不好好和我說呢?我覺得媽媽不愛我。”看到這裡,我很後悔自己的衝動,認真想了想。第二天,我找了個機會和女兒道歉,保證以後不打她,可是她也要專心學習,作業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我們娘倆拉了鉤互相做了保證。


所以我認為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是要有一定的懲罰,但是不能打。打孩子不但會讓孩子傷心,也難免會失手,而且也解決不了問題。那麼怎麼辦合適?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和孩子好好談談共同立下規矩,比如根據每天的作業量定個完成時間。其次,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或者做家務或者看書,要在孩子視線範圍內做有意義的事。這樣也可以及時幫助孩子解決一些他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不能孩子在寫作業你玩手機,你讓他怎麼專心?第三,如果孩子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又沒有什麼特殊情況,這就需要一定的懲戒。比如罰站,罰抄寫一篇作文,扣減零用錢等等。也可以根據情況和老師做一些溝通。總之,會有很多辦法,家長要用心就行。


快樂溫暖


為什麼要打孩子呢?我認為打孩子是最壞的的教育方法,就因為不好好寫作業?打完了再自已躲一邊內疚去?犯不著啊!

孩子有沒有一個好習慣去好好寫作是有一個過程的,不是每個孩子天生就能好好的坐下來著寫,這個過程離不開父母及老師的正確引導,我家孩子現在高三了,當初也是典型的不好好寫作業類型,性恪活潑好動型,一年級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想玩盡興了再做,要麼就這裡模一模那裡呆一下一個勁的拖著不寫,當時就覺得如果孩子不正確引導將來會非常麻煩的,剛好鄰居家孩子和女兒同班,她就是那種天生乖巧的,回家非常聽話的先好好寫完自已的作業再玩的人,然後接下來的幾天,我就帶著孩子去朋友家,讓孩子親眼看看同學怎麼做的,還有一點,孩子們其實都非常聽老師的話,讓老師親口告訴孩子先好好寫作業是最重要的事,效果非常好真的沒幾天就非常自覺情願的坐在書桌旁,直到現在學習習慣都不錯!


xy浪花


首先,孩子不好好做作業這種情況屬於正常情況,父母先要以理解和體諒的心態對待,切不可心急火燎,太過嚴格和死板(以為習慣是培訓出來的)的要求孩子進行。其實人要養成做一件事情的習慣,最好是讓他獲得做事的好處,心情高興了,習慣自然也就養成了。媳婦以前輔導孩子作業,真的是雞飛狗跳,拍桌子,摔板凳。後來我意識到,如果繼續下去孩子別說習慣了,那絕對是從內心反抗學習的。後來我負責輔導孩子作業,第一次我悄悄的給孩子說,媽媽不相信你能寫好作業,咱們要讓媽媽看看。於是我說樂樂你怎麼還不寫作業,怎麼老看電視(其實我和兒子在演戲,他媽複習準備考試,在另外一個房子,故意大聲給他媽說的),結果兒子幾分鐘就寫完了。再後來,我會誇他因為作業做的快給爸爸節約了好多時間打羽毛球,他很得意,另外多鼓勵也很重要。現在,我們沒下班他基本就把作業做完了,而且記的很好。其實讓孩子感覺自身努力給別人帶來的好處,遠比你強調孩子應該寫作業要好的多得多,這或許就是大家說的成就感吧!其次,一定要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不單單是記住某件東西,而是要思考,思考做這件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例如寫字確實手不舒服,但初期的寫字是你想要達到自己夢想的必經之路。講道理也得適時,以旁敲側擊方式進行比較好,不要直接教導!最後說到不寫作業是否打的問題,我從來沒打過,打了,孩子只是害怕,迫於壓力,很難主動,很難成為習慣,還給日後的叛逆埋下伏筆!還有任何時候一定要對孩子表達出你對他的信任,信任他凡事努力,即便做的不完美,但你努力,盡力了就是爸爸媽媽心中最棒的男孩!這個效果很好,因為發自內心,孩子感覺得到!



大胖二胖和小胖


孩子不好好做作業無非就是兩個表現,一、做作業拖拉,磨磨蹭蹭。二、寫的時候不認真,心不在焉,敷衍潦草馬虎。

我家老大上三年級也有這樣的問題,我想這應該是孩子的通病吧,如果孩子能不用管理就自覺認真高效的完成作業那絕對是別人家的孩子,大多數自己家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所以遇到孩子不好好做作業這樣的問題不要急躁上火,想想大多數孩子都這樣,可能我們小時候也這樣就舒服多了。

這是首先給自己的心理建設,自己先穩住情緒,再去想怎麼管理好孩子。我目前的方法是這樣的:

一、以他最喜歡乾的事為突破口,迫使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業。以我家孩子為例,他特別喜歡踢足球,每天放學後都要在學校訓練。以前做作業都是等到訓練完了回家再做,再加上拖拖拉拉,總是要弄到很晚。後來我就跟他說,每天必須寫完作業才能去踢球,如果在學校實在沒時間寫或者是作業佈置的太晚沒來得及寫那自己估算一下回家做作業的時間,半小時之內完成可以去踢,半小時之內寫不完自動放棄當天足球訓練回家做作業。如果去踢球了回家做作業時間超過半小時,那下週停訓一週。這個辦法實施以來,兒子為了能放學後練球,每天在學校抓緊一切時間做作業,回家後基本半小時之內都能做完。

二、做作業質量不高。字寫的歪七扭八,丟三落四,反正一眼就能看出寫的不用心。我覺得這種管理的辦法就是讓他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先口頭警告,擺事實講道理,告訴他認真嚴謹的的重要性,如果兩三次還是不聽,那就別客氣直接給他撕了,重新寫。千萬不要只說不做,他會以為你是嚇唬他,撕的時候別手軟,也不用害怕什麼孩子受不了,撕個作業都受不了還能受得了什麼,只要你撕個一回他就知道作業寫不認真的後果,以後再寫作業一定會有所忌憚。

三、關於記作業。我覺得這個也有必要嚴格要求,每天的作業是什麼要逐條清晰的記在作業本上,包括老師的一些特別要求,帶什麼東西,穿校服之類的。好腦子不如爛筆頭,養成記錄的好習慣,不要丟三落四。我是要求孩子的作業本必須記錄完整清楚的,一開始他也是貪玩不記,還振振有詞說都記在腦子裡了,後來我告訴他不記好作業第二天就別上學了,連作業都記不下來還上什麼學,有一次沒記我真的給他請了半天假讓他在家裡練琴,從那以後他都會認真記作業。

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脾氣,家長是最瞭解孩子的,包括你們的親子關係是怎麼樣的,採取的辦法肯定也不盡相同,但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有效的溝通是前提。在互相溝通達成一致後一切按規矩辦事,該懲罰或獎勵都不以家長的情緒為轉移,家長只是這個規矩的執行者,不帶有任何情緒的,既能讓孩子知道利害,懂得敬畏又不會損害親子關係,才是管理孩子的好辦法。


大寶和二妞的窩


你好!對於孩子做作業這件事,我平時很少干涉,也不會打孩子。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天我就告訴他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幫他,如果他沒有完成作業的話第二天會受到學校老師的批評,我一直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是,要讓他自己去承擔後果,慢慢地孩子的很多習慣在逐漸自我規範,現在已經六年級了,學習完全不用操心了,自己知道去想辦法完成,很多家長之所以會干涉孩子的作業是源自對孩子學習的焦慮,比如怕孩子學習上會拖後腿、怕孩子會考不起好學校、怕孩子做不好自己和孩子都會被老師罵等等,其實是因為你內心不能讓孩子有一點閃失,也接受不了別人說你不會教育(成績差等等)諸多因素,當然有一部分是因為大人工作壓力太大而導致對孩子的高要求,不管是哪種情況,看上去你是太愛孩子太在乎他了、太希望他成功了,但是孩子卻不認為你的行為是在愛他,因為他沒有感受到自由選擇與被尊重的權利、同時也學不會尊重任何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當你打罵孩子時,雖說他不能反抗但是內心很抗拒,當有一天他長得比你還高大時,你就有點危險了,因為在面對衝突時,他只學會了打罵解決問題這一招,其他的,比如好好說話、寬容諒解這些他都沒有學會,所以他會對抗你就是在情理中的事了。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所以大人在通過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時候,要考慮一下合理性,可不可以換一種方式?孩子成績如果差一點但是他很孝順父母,也是優點,看一個孩子要綜合性的看,不能單一的只看成績。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建立親子關係的穩定性比一切都重要。


團圓媽媽愛閱讀


我女兒中班,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寫作業,週末的作業也都是週五晚上寫完,他有時候也不想寫,說手疼,說明天寫什麼的,如果是週五,我會說:好啊,不想寫可以明天寫,但是如果你今天寫完明天后天都不用寫作業,就可以玩了,但是你如果明天寫的話就沒時間出去玩,然後基本上都會寫完,中班本身作業也不多。如果是平時不想寫,我會說可以啊,但是明天上學老師說小朋友們交作業的時候你沒寫完怎麼辦,老師批評的是你不是我,我閨女比較害怕老師[捂臉]其實習慣需要從小養成的,我們寫作業還特快,從不墨跡,希望長大後也能保持好習慣


阿西老師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級,有時候急了會打。但是打完之後心裡難受的要命,其實有時候不怪孩子,他剛開始學習,就算是1+1對他來說都是新的知識,但是對我們大人來講,是在簡單不過的問題了,是我們大人,有了先入為主的思維去看待孩子了,當我們家長看到1+1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第一感覺這個問題真簡單,孩子就應該會,可是孩子呢,他是真的不會。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家長是不是也是用這種方法來對待我們呢,那時候的我們是不是也是現在孩子的心裡呢?教育孩子,還是要用最大的耐心,最多的時間。更多的給他鼓勵和肯定。不要讓他一提到學習就害怕,那樣以後就更難讓他愛上學習了。





煤礦大老黑


打孩子已經不是最狠的辦法了,最狠的是把孩子半夜扔在火車站乞討啊。

12月5日凌晨,上海站值勤民警接到旅客報警,稱車站廣場有孩子在跪地乞討,民警立刻駕車趕赴現場,並將他帶到值班室。經詢問,原來是孩子不寫作業遭到老師投訴,父親一氣之下給兒子一個碗,就把他帶到了車站。最終,孩子母親趕來接走了孩子,同時媽媽也表示這種方法確實不對,以後會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以前人們教育孩子總是愛嚇唬孩子說“再不好好學習,將來只能去要飯!”

事實證明,有些話不能總說,再不靠譜的話說多了,就真的會有人覺得可行,便照著去做。


無疑這個爸爸做法有點極端了,畢竟自己親生的孩子,大半夜一個人丟在火車站,讓人拐跑了咋辦啊?!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弄得鐵路公安都出面來干預家長教育孩子就不好了。

上海鐵路公安處上海站派出所民警提醒,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但是反過來想一下,輔導作業給這位爸爸帶來多大的心理陰影。作為一名負責輔導孩子作業的爸爸,我是能夠理解這位“怒急攻心”的爸爸的行為的。畢竟,總比像南京媽媽那樣,被孩子氣得腦中風要好些。


但是作為爸媽要知道,陪寫作業是個死衚衕


一、破壞學習自主性

陪孩子寫作業無疑是為了催促和輔導

但不斷的催促不但讓孩子失去時間管理能力的鍛鍊機會,也會讓孩子更拖拉。


有計劃的鍛鍊孩子自主做作業才是解決陪寫作業這個國際性難題的唯一途徑。

一、建立學習氛圍

你刷著抖音和朋友圈,嘴裡卻唸叨著孩子要“好好學習”。

沒有哪個孩子會服氣這句話,至少一開始不能這樣。


二、教會時間觀念

“他總是那麼拖拉!”是很多家長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可是父母首先應該反思是“我有沒有告訴過他時間的概念呢?”

時間的概念不是天生標配,而是後天習得的。所以我們要有目的的去教育。


孩子的學習不是為父母打工,而是自己依靠努力實現自己的短期成就感和遠期理想的重要途徑。

而陪寫作業這種【飲鴆止渴】式的“吃力不討好”,【恰恰容易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就是為父母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