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怎麼看?

丁輝觀點


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因為三十多年前,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是這麼要求我們的。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們摘抄下來的這些好詞好句使用情況又如何呢?

一、為什麼要摘抄“好詞好句”

很久以前,老師要求我們將之前看過的書籍中的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主要的目的是在寫作過程中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和指導作用。

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常不知道從哪些角度觀察並進行描寫,比如人物形象的描寫、景物描寫等等。

雖然說寫文章沒有固定不變的格式,但從整體的寫作手法、角度方面還是有規律可循,而研究有成就的作家所寫的文章,研究其中的規律性,作為自己寫作過程中的指導,不僅可以減少寫作訓練過程中的盲目性,同樣可以學習到這些作家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較快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全腦開發程老師在小學的時候就曾經購買過一本《作文描寫手冊》,在那個時候確實是受益匪淺,給自己的寫作指引了方向(關鍵是分類建立索引,便於查閱)

這是一本1982年由水利電力出版社出版的《作文描寫手冊》,統共421頁,當時的定價是2.2元,放到現在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啊。

當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有描寫人物、季節、山川湖海沒有思路的時候,借鑑下書中的一些描寫手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思路。

這種方法和老師讓我們在日常閱讀的時候,摘抄好詞好句實際上是一樣的道理,只是我們在日常應用的過程中不一定能夠建立這樣系統的檢索方式。

當檢索不是很方便的時候,即便我們摘抄了很多的好詞好句,也因為難以檢索而捨棄不用。

建議各位可以購買一些類似的書籍,或者在摘抄好詞好句的時候做好分類,要為將來的檢索創造相對比較方便的條件。

二、摘抄好詞好句和寫作訓練同步進行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語文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

目前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側重於課文的講解,尤其是課文中知識點的講解,而在一個學期(或者學年中)對於寫作的授課比重整體偏低。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學生頭疼寫作的原因。

當授課老師將閱讀和寫作集中到一堂課的時候,就會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了。

有很多培訓機構,或者說有些學校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通常會給學生提供一到三篇的範文供學生參考。即便是學校沒有要求,學生也會自行到網上尋找相應的素材,並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適當的修改,但這種修改並不一定合適。

對於學生而言,大多時候他們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好詞好句,或者將之前摘抄的好詞好句用到什麼樣的地方,哪怕是名家名言。這就需要老師進行指導了。

老師在進行範文(儘量使用名家文章)講解的時候,著重講解這些名家這些好詞好句使用的特點,以及這樣寫的好處有哪些,讓學生充分理解作者這樣寫作的用意所在,並且結合相應的寫作練習。

結束語

摘抄好詞好句,是為了給寫作提供指導或者讓寫作變得相對輕鬆些,“摘抄”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指導寫作或者提高寫作水平的一種方法而已。大家在執行的過程中莫要為了“摘抄”而“摘抄”。

正如學習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學”和“習”兩部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學”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好詞好句也是其中之一),“習”則是將學到的知識或技能進行應用的過程。單純地“學”或“習”都沒有意義,只有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摘抄”或者說有目的地摘抄,有效分類地摘抄,才會有效地指導我們的寫作,才會真正產生實質性的意義。

全腦開發程老師:教育戰線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腦開發師資培訓、零秒思維寫作師資培訓和家庭教育指導,期待與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全腦開發程老師



我是語文老師,我也叫我們班上的孩子進行摘抄,而且是每天堅持,我們班的孩子從三年級我接手開始摘抄到現在六年級,我覺得還是挺有效果的。

1、在強制中培養了閱讀的習慣。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九年義務制學校。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不在家,跟著爺爺奶奶,孩子能夠吃飽穿暖就算不錯了。靠家庭教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不太可能的,於是從三年級接手開始,我就讓孩子每天堅持閱讀進行摘抄。

剛開始時,我會教他們閱讀的方法,會陪著他們一起閱讀,會教他們怎樣摘抄。 一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記得做摘抄,我會 讓班幹部督促檢查,定期在班上交流摘抄情況,後來孩子門慢慢的就形成了習慣。

作為小學生,習慣的養成,完全依靠他們的喜好是不行的,有的時候還是得有強制措施。在班幹部的監督下,孩子們大多養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

2、在摘抄中發現閱讀的樂趣。

當然,班上的孩子很多,不排除有少數人是因為完成任務而做摘抄,但是大部分孩子都從摘抄中體會到了閱讀的樂趣,他們都願意去閱讀,愛上了閱讀。

有部分孩子即使不完成摘抄任務,他們也會每天堅持閱讀。

3、在摘抄中培養了語感,積累了語言。

我讀書的時候也會進行摘抄,厚厚的摘抄本,讓我很有成就感,在摘抄中不知不覺的愛上了文字,在閱讀中培養的語感,在摘抄中積累了語言。

很多家長談到了孩子積累了語言不會用,實際上還是因為他們讀得太少,寫得太少的原因。 我們不僅僅讓孩子做摘抄,還可以適當地讓他們進行練筆,比如每週寫一個週記。 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使用積累的語言了。

4、在摘抄中鍛鍊了思維能力。

在指導孩子們在超市,我會給孩子們講解摘抄的方法,其中就包括要認真閱讀,看看 作者是怎樣確立中心,怎樣選材, 怎樣謀篇佈局的。

我還教孩子們在閱讀中培養想象能力,假如是你去寫這篇文章,你會怎樣入手,文章當中的故事可能會是什麼樣的結局,人物的命運可能是這樣的。經過這樣的閱讀思考,孩子們的閱讀就變成了有效閱讀,就不僅僅是為了摘抄而摘抄。

當然,孩子的摘抄是少不了家長與老師的監督的。只要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摘抄,並堅持下去,那麼這將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很好!

作為一名從小學就開始摘抄“好詞好句”的孩子,我想我還是有充足的發言權的:

為啥要讓摘抄好詞好句?一是在與積累,二是在於修養。

小學的時候,因為不會寫作文,便去諮詢老師,作文的秘訣關鍵在於積累,於是我便開始了每日的積累生涯。

那會兒的積累是這樣的,晚上的時候,摘抄好詞好句好段,有的時候甚至是文章,積累完後慢慢的過一到兩遍,然後再回想一下。早上早早起床,將積累的內容讀一讀,背一背,然後和爸媽說一遍今天背誦的內容,最後父母簽字。那會兒覺得真的是好累呀!到最後更是產生了不想寫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克服了惰性,有父母的幫助,有老師的幫助,還有自己的辛苦付出,這些都慢慢的轉化成了一種修養,一種富有詩書氣自華的修養。

我堅持了三年,整整三年,從未間斷,我成為那個班裡面堅持最久的人!到現在我依然為自己所做到的這一點自豪。

慢慢的,我學會了寫文章,學會了寫一篇好的文章,懂得寫人、寫事、寫景要言之有物的道理。我寫文再也不愁,且常常背作為範文朗讀,我是自豪而欣慰的!

最後,我想說一點,除了輸入外,輸出也很關鍵,養成一個寫日記的習慣也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我的經歷能夠給各位提供借鑑。


少年步步高


以我們走過來的經驗來說,摘抄好詞好句太有用了,不僅提高了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主要是孩子為了找好詞好句不得不去看書。

一二年級的孩子,自律性很差,老師的任務一個比家長耳提面命多少遍都有效,我們開始也想了很多辦法讓她愛上閱讀,雖然家長做了很大的努力,這裡面老師的功勞也不可少,每天摘抄好詞好句,讓她每天都有至少花半小時的時間閱讀,兩年下來,成效顯著,現在已經不用提醒,每天回來拿著書就讀,老師布不佈置任務沒那麼重要了。

我數了一下,我們二年級讀了二十幾本課外書,三年級上學期還沒過完,已經讀十多本了,每天做完作業就拿著書看,週末沒事就看書,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三年級現在寫作業文基本能寫八百字了,除了一些錯別字,整體還好,語句還挺通順,語文成績也不錯。

現在語文試卷已經不僅僅是書上的內容了,很多靠語感,多讀書才能做的出來,老師的要求,在為孩子習慣養成上還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能每個孩子不同,我們是比較聽老師的,加上在家也不斷的調整方式,合著她的興趣來,不以家長的名義要求她讀什麼書,兒童類的只要她喜歡即可,跟老師每天的任務配合,孩子每天不自覺的就讀書了。





視角沙漏


上學的時候,我一直喜歡閱讀,遇到好的句子也喜歡摘抄。小學、初中、師範每個學段我都有幾個摘抄本,上面抄滿了名人名言,好詞好句,哲理名句等等,有時還會設計畫上一些花邊,漂亮的圖畫,簡直就是一頁頁的手抄報。

那時候摘抄這些句子並不是為了有什麼用,只是單純的覺得句子好,自己喜歡就抄了下來,有空的時候就翻開看看,也沒刻意的去背誦。

但我覺得閱讀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錯,這應該是得益於我廣泛的閱讀,以及勤於積累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出於某些特殊的原因,我的童年時期並不快樂,心裡的苦悶,困惑都是因為閱讀而得到開解,所以我的摘抄本上大部分是一些富含哲理的,情感豐富的句子。至於說為了提高寫作水平而閱讀積累好詞好句,那時真的沒想過這些。

現在出來教書了,發現學生在寫作文時心中有話不能訴之筆端,好久才擠出幾句乾癟癟的口水話。這都是因為閱讀面狹窄,心中的詞彙量匱乏導致的。所有我倒是希望他們多閱讀,多摘抄,多背誦好詞好句。

總的來說,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不管是出於哪方面的考慮,終究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連汐0258


摘抄“好詞好句”確實有很多好處。相信大多數語文老師都佈置過這種作業。作為語文老師,在我從教的前些年,我是比較推崇這種做法的,因為自己就是“摘抄”的受益者,而現在,我已經捨棄了這種作業。

摘抄對我的語文能力的提升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姐姐給我買了一本硬皮抄,很厚的一本,我不是用來做課堂筆記而是用來做課餘摘抄。我從同學那裡借來一本古詩,非常認真地把古詩的內容和翻譯都抄在本子上。別人課間玩耍的時候,就是我摘抄的時間,而且十分投入,饒有興味。讀初一的時候,為了積累詞彙,我買了一本筆記本,找來一本詞典,逐頁摘抄,把自己感覺優美的詞語連同解釋都抄了下來。雖然最後沒有全部抄完,但也超過了字典的一半,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時間。我把這本摘抄本命名為《狂人日記》。

這個摘抄增加了我的詞彙儲存量。現在還清楚地記得,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篇寫景作文,我用上了一個詞“旖旎”。語文老師為了表揚我,講評作文的時候,特意把這個詞寫在黑板上,然後問大家是什麼意思?全班只有我知道答案,心裡自豪得不得了。後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緊,摘抄也就慢慢淡了下來。

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後,我也像其他語文老師一樣,設定了一項作業,就是摘抄優美詞句。開始的幾年,我一直堅持這樣做,但漸漸地發現,這種作業效果並不好。能夠做得好的學生無非就是一部分優生,曾經進行一段時間的狠抓,但是沒過多久,舊病復發。於是,我做了一個調查,一個是調查家長,一個是調查學生。從家長的反饋中得知,非常多的孩子是在應付,他們瀏覽了一下文章,找到幾個詞句抄了下來,並沒有細看文章,也沒有細品詞句,抄完合上本子,了事。從學生的調查中,我發現真正喜歡這一項作業的寥寥無幾。後來,我對這項作業進行了全班表決,絕大多數同學贊成取消這項作業。

從自己的經歷來看,摘抄有很大的好處,為什麼不受學生歡迎呢?我思考了一下,以作業的形式佈置給每一個學生,那就是“一刀切”的強制,而且這個摘抄作業的形式單一,機械重複,如果不是具有強大學習動機的學生,根本不可能喜歡上這種作業。

所以,後來,我取消了這項作業。

取消了這項作業後,我開始新的嘗試——推廣閱讀。閱讀推廣不是讓學生讀讀課外書就得了,得有詳細的規劃,我的閱讀推廣有監督,有記錄,有交流,有評價,有獎勵等一整套配套措施。每個星期都抽出一節課來,讓學生進行讀後感演講。這個閱讀推廣獲得了學生們的喜愛,一個學期下來,學生的閱讀量多的達到幾十本,少的也有十來本。由於有了閱讀量的積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總而言之,摘抄優美詞語是一種積累語言的方法。作為老師,如果你操作的效果很好,不妨堅持;如果效果不好,像我這樣把時間讓給課外閱讀,也不失是一個好的方法。


泥巴驛站


語文是所有學科內的重中之重,而語文的學習方法是靠日益積累的過程。

我家有個一年級孩子,老師要求每天閱讀30分鐘,孩子現在堅持兩個多月,他的識字量突飛猛進。

除此之外,我每天讓孩子寫字,並把每個字進行組詞,效果非常顯著,還會玩親子接龍的遊戲。





孩子們的朋友


好詞好詩好文章,如能自覺地多讀些抄些甚至只多看些已經對你的寫作大有好處。

別小瞧那些一行行的方方塊塊,它們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也是日後寫文章的素材。這和食材一樣,只要我們幵開心心地去吃,消化吸收好了就是寫作能力的源泉。

小朋友,你別看我那麼喜歡寫東西。現在一天裡常有幾篇接著被推薦進首頁。但不是天生的,我原來只愛聽故事看大戲。話要從初二開始說起,那時我同桌是個矮細個子的男生,性子也挺倔強的,後來我才從別人的口裡,知道他當時已能在羊城晚報的五層樓下發表些豆腐乳大小的文章,還能有稿費收。才多大的人呀真了不起!所以他作文在班上是數一數二的。他還是學校的圖書管理員每日上午中間大休他就去圖書館替同學辦理借書還書的手續。

那時男女生是不講話的,但他心地善良見我近視看不到老師寫的黑板字就主動推他的筆記本過來讓我抄。但他數理化的功課不如我,有時考試測驗我感他的動靜有點焦躁,我也適當地把卷子推過去一點。可能他不想欠別人人情,不記得從幾時開始,他拿了我的借書證過去,雖不說話但從不間斷主動替我借些很優秀短篇中篇小說。我只知道文章寫得好看得津津有味,時間不多隻是看,更沒可能去抄,記得多少算多少,在他無私的幫助下到初三下學期我的作文也追上來了,不是他第一就是我第一。直到現在講起能喜歡寫作他的功勞是挺大的。

如果你自己還沒有自覺認識到開卷有益,能有個老師佈置你們去看,別辜負了老師這番好意,別把雞湯看成是毒藥!


小笙常談


如何看待語文老師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

我小時候,也摘抄過好文章裡的好詞好句。大概也寫了兩本筆記。
曾經的摘抄,密密麻麻

只是印象最深的恐怕是我們那時候流行的抄“歌詞”了。好詞好句說句實話,抄了一遍基本就忘了,拿出來密密麻麻的筆記來看兩眼,基本沒有過。而歌詞本卻時不時拿出來,看兩眼,唱幾句,久而久知,就記住了很多歌詞。記得那時候寫作文,我比較偏向寫抒情散文,很多句子寫著寫著,也比較押韻,讀起來往往也比較流暢。我不知道是不是抄了大量歌詞的緣故,最大的成就估計就是中考時寫了一篇關於媽媽的滿分抒情散文,後來還登上了那時候中學生比較流行的《青少年文匯》。


語文老師要求學生摘抄,對學生的語言積累,作文素材累計都是有好處的,但關鍵還是看學生能夠內化吸收多少。如果和抄歌詞時一樣處於主動、喜悅的心理,效果會更好吧。

現在的學習生活中,信息量巨大,而干擾因素也變多了,我們的大腦往往也比較偏好圖片和色彩豐富一點的內容。摘抄其實也可以變得豐富多彩一點。比如現在流行的手賬記錄。在摘抄好詞好句底下,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上當時摘抄的心情,以及好的句子對你的感觸等等,然後畫一些簡筆畫或者貼一貼小貼片等等,都能增加摘抄的可讀性,同時讓它變得不那麼乏味!
網友手賬

『一手養娃,一手記錄,我是守衡筆記,感謝閱讀點贊評論,歡迎交流經驗』

六衡媽媽


永遠不要低估親手寫一遍的力量!

親手抄寫一遍之後,這些話這些詞語就有可能 會牢牢地烙印在自己的腦子裡,當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這些就會薄積厚發,成為你自己的血和肉,從而成為你自己的肌體,讓你的文章變得有力量有溫度有內涵!當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的飛躍!

我曾在初中,摘抄過很多唐詩宋詞,我記得我給自己一個規律,就是每週摘抄一篇,唐詩宋詞特別多特別美好,我一開始感覺一週一篇似乎有點抄不過來一樣,但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三年下去之後,我都抄了厚厚一大本

而那原來的書籍,雖然我是抄了一遍,但是感覺這些詩詞才真正 成為了我的。

我抄過,才是屬於我的!

們那個時候,還非常流行抄歌詞,每個同學都是一個非常精美的本子,然後各種 小貼畫等也是貼得五顏六色,裝扮得非常好看。然後自己再認真地畫上畫,再仔細地抄歌詞。真可謂是自己的作品,特別舒服

那個年代誰沒有自己抄的東西呢?

自己寫出來,自己的字體,自己的心聲,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啊!

在很多老師也是讓孩子摘抄好詞好句,這是老師的一個非常好的作法,在積累之中才慢慢地積蓄了力量,從外界學習了好的精華,最終化為自己的感悟,用在自己的作文裡,多好啊!

永遠不要低估自己寫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