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县医疗集团的感染性疾病科和县中医院,是我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患者集中收治任务的定点医院,和全国大多数医院一样,县医疗集团取消了春节休假,并调动全部医疗资源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在,那里的情况如何?一起来了解记者在县医疗集团的蹲点采访。

县医疗集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科副主任28岁,是一支年轻的科室团队。当这些戴着防护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面罩,都是一张张生动青春的脸,面对这场还不确定的疫情,她们说,心中怕不怕,肯定是怕的,但是这个工作岗位就是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职责,必须要坚守,我们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

经过协调,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独家进入隔离病房外进行拍摄。记者进入的区域处于有可能污染区域,属于二级防护,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鞋套。病房里的医生护士是三级防护,她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面罩。护士们带着手套要为患者做抽血、吸痰、尿液等检查。

每位观察对象的输液量、血糖值、尿量等所有的治疗情况都有详细记载。监护室内外的沟通都要依靠对讲机,为了能够让监护室外的医生清楚的掌握观察对象的情况,隔离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将每一位观察对象的情况写在纸上,每小时更换一次。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县医疗集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医师 程凯


4号病房的大哥,目前已经隔离观察第三天了,刚刚对他进行的第三次体温观察是36.4℃。他精神状态、吃饭、睡觉都挺好,再过几天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隔壁这位是昨天由救护车直接送到隔离病区的,刚才的监测体温是37.1℃,目前都比较平稳,大家放心。

今年28岁的程凯,2019年8月来到我县医疗集团工作,至今还清晰的记着他接诊的第一例肺结核病人。去年11月11日女儿出生于老家阳泉市平定县,短短2天的相聚过后他又匆忙的返回到工作岗位,坐门诊、接病人、写病历、讨论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诊疗相关知识满满的工作安排,让他只能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微信视频,才能与妻子和女儿见个面、问声好,短短的几分钟里写满一个医生、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责任和担当。

随着疫情防控战的打响,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和护士有时需要24小时连续作战,吃住在科室已是平常事,回家过节已经成为了全体医护人员最奢侈的事情。

穿上白大褂,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这个朴实的愿望,靠的是无数父母和子女默默地支持和无尽的关爱。在护士王丽的眼中,年迈的父母最让她放心不下。因为这场疫情,她已经连续上班很多天了,心中即便有千般不舍和担心,但还是坚守岗位。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县医疗集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 王丽


我最近起了带状疱疹,一天需要输三次液,只能在闲下来的时候输一下。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共接诊了6名发热病人。过年没回家,希望家里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我在这挺好的不用担心。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县医疗集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 郝美晶


在疫情面前,虽然我们是最年轻的队伍,但是我们应该承担年轻人应该有的责任,既然已经来到感染性疾病科,疫情面前我们肯定会冲在第一线,就像网上说的“无论生死,不记报酬”。

同一时间,县医疗集团中医院被设为我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集中收治观察点。中医院紧急将现有病人全部安排出院、转院,将急诊科设置为预检分诊处,脑病科、康复科、颈腰椎病科设置为隔离病区,并将全院所有医生分为一线、二线,全天候24小时值班坐诊,密切关注观察对象体质状况,制定诊疗方案,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中。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在特殊时期,我们必须肩负责任,再苦再累,也要全力以赴,希望能够为沁源人民的健康做好守护工作,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战。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县医疗集团院长 黄向东


现在的监测实现了全覆盖,目前监测情况一切正常,在此还是要建议广大的居民,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减少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我们医疗集团全体干部职工有信心、有决心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目前疫情仍在持续,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因为这个职业,这份职责的使命在坚守,毫不退缩。

记者 | 南茜 赟彬 制作 | 贺志敏

审核 | 李晓丹 监制 | 程广

【绿色沁源】医护人员的坚守: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