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的高樓養殖與平地養殖孰優孰劣?

楊致運


生豬的高樓養殖與傳統的平地養殖究竟孰優孰劣?

其實在目前看來兩種養殖模式應該是在伯仲之間,很難分出個好壞,不過高樓養殖應該是今後的大趨勢,傳統的平地養殖模式可能只會保留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都會被不管是政策還是市場慢慢淘汰


所謂的生豬高樓養殖,就是將傳統的平地養殖變成立體養殖,說得簡單直白點就是讓豬住進樓房,這個養殖模式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來過,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推廣開罷了,直到最近農業農村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份文件,高樓養豬這個事才又重新受到大家的關注

《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築物,就是這短短的幾個字,其背後包含的內容在廣大養殖戶看來可就不一般了,因為關於建設樓房用於養豬這一塊以前在政策上是完全空白的,有實力的養殖戶哪怕是想幹這個事,最終也會因為沒有政策解讀與政策支持而放棄,這份《通知》的出臺,養殖行業內普遍都理解為這是在政策層面上已經為高樓養豬開了綠燈


一直以來我們傳統印象中的生豬養殖都是在平地上進行,無非就是要麼圈養,要麼散養,高樓養豬這個概念在這個時間點上又被重新提出,並且還印發了《通知》,箇中原因按我的理解可能有這麼幾個:

【1】,土地緊張

我們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積,在世界上也是排的上號的大國了,但是不要以為我們的國土面積大,以我們現在十多億人口的基數來算,真正人均所分得的土地其實很少,要養活這個一個龐大的人群,我們國家早就已經劃定了農村耕地的紅線,要養豬就得有土地,但現在耕地不能動,各種保護區越來越多,林地也不能隨便砍,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又要預留一部分土地儲備,所以真正能夠用來養豬的土地並不多,而且可以說以後會越來越緊張


【2】,環保壓力

客觀的說,傳統生豬養殖的確是高汙染的一個行業,不管是廢水廢渣還是廢氣和噪聲,傳統生豬養殖好像每一樣汙染都沾了點邊,一方面整個居民社會都需要養豬場提供豬肉來保障肉食供應,以確保社會穩定,另一方面養豬場的汙染又與當下的環保政策相牴觸,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就希望能夠有一種新型的養殖模式能夠出現

【3】傳統養殖抗風險能力差

這裡指的風險主要是指瘟疫,特別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非洲豬瘟疫情,摧枯拉朽般席捲了無數的傳統養豬場,很多養殖戶血本無歸,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場瘟疫來勢洶洶,蔓延速度極快,傳統養豬場根本無力抵擋和補救,一夜豬死光的養殖場比比皆是,很多養殖戶被側底擊垮,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極大的打擊了養殖戶的養豬積極性,所以就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能夠有效防範和抵禦瘟疫的養殖模式


高樓養豬模式在以前不受重視,沒有在養殖戶中大力推廣,但是把它放到現如今這個局面來看,它的先進性和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節約土地

根據專家測算,相同生豬數量的前提下,採用高樓養豬所需要的土地只是平地養豬的十分之一左右,高樓養豬隻需要很少的土地就能夠修建很多層的豬圈,同時飼養幾萬幾十萬頭豬都沒有問題,比起傳統養殖來說最大限度的節約了土地資源

二,方便管理

將平時分散平鋪養殖的生豬集中起來上樓立體養殖,帶來的改變肯定就是管理更加集中高效並且更加方便了,高樓養豬一般都是封閉式管理,大多采用機械化加智能化,在生豬的日常餵食,供水,溫度,溼度,清潔以及疫病防控方面都有一套標準的流程,只需要少量的人工輔助即可完成


三,降低風險

比如今年非洲豬瘟肆掠的時候,沿海某一個地方的養豬場就是採用的高樓養豬,周圍別的村子豬都死絕了,這家養豬場卻一點事都沒有,因為高樓養豬都會有空氣通風和淨化設備,養殖場也嚴格人員及車輛的進出消毒,最終抗住了豬瘟,在豬價飆升的那段時間有豬賣,也賣了一個非常好的價錢

四,降低成本

高樓養豬有一個特點就是高投入高回報,前期投入建造樓房,配套各種設施等等投入較大,但是一旦大樓建成,其綜合成本就會下降,比如像飼料的集中採購,集中供水,集中恆溫,糞便廢水的集中處理等等全部集中起來運作,再加上封閉式管理帶來的生豬高度安全性,整體算下來其成本是要比傳統養殖低的

高樓養豬模式好處多多,那麼它又沒用缺點呢?這個肯定是有的,目前來說主要有兩點:

a, 前期投資巨大,高樓養豬最理想的樓層高度一般是在13至15層,修建一棟十多層的大樓加上一些附屬辦公用房,大樓裡面的各種設施設備,接通水電,修建道路,汙水處理設施等等這些加起來,沒有一點實力是根本辦不到的,所以雖然說高樓養豬模式回報豐厚,但是前期投入還是會比較大,門檻比較高

b, 高樓養豬可能會被某些偽動保分子汙衊為不人道的養殖方式,這樣的例子國外經常發生

總結:就跟房地產用地一樣,能夠被允許用來養豬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少,今後的生豬養殖業肯定是會淘汰掉那些養殖散戶的,高樓養殖很有可能會成為主流,由有實力以及資質的人來專業幹這個事情,今後的養殖業只會往節約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高樓養豬才起步,今後會成為主流;傳統養殖短時間內會維持現狀,不過以後逐漸會被淘汰


玩味鄉村


高樓養殖

高樓養豬模式最早出現在浙江,十年前福建泉州的晉江市也有類似的養豬模式,但當時多依地勢而建,目前以南平市、泉州市較多。福建南平五福豬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陳曉建回憶,上世紀80年代他在湖北省看到過高樓養豬,多數依山而建。在兩廣地區也早有樓房養豬模式。在養豬密集的茂名湛江地區,樓房養豬並不少見。

福建的高樓養豬模式較早出現在泉州市,都是自發形成的。近三年在南平市興盛起來,但主要還是有資金實力的規模豬場在投資建設。

有專家認為高樓養豬首先是集約用地。建一個萬頭規模豬場(即24頭基本公豬,600頭基本母豬,每年提供萬頭左右仔豬或肉豬),按傳統方式建需要4.67公頃用地;按國產型工廠化養豬也需2.0公頃;而樓房養豬,只需0.7公頃,節省用地60%左右。

其次,高樓通風、採光好,能有效防止病菌傳播。在夏季,門窗全開,高層通風、透光,空氣清新、涼爽。在北方,冬季門窗封閉、薄膜扣嚴,及時清糞並控制沖水,頂棚防寒,加強保暖,比不採暖平房要好很多。

“高樓養豬當然不比平房好,但總比沒地養好。”張佳認為,目前不少地方出現高樓養豬,雖然給當地造成環保壓力,但當今養豬批地難擴建難,高樓養豬便成了擦邊球。說到高樓養豬的優勢,陳曉建也對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苦笑:“除了省地,甚至相應的技術成本將更高,好像也沒什麼優勢。”吳川偉林農牧有限公司老闆寧亞林也表示豬舍的平均建設成本是比一層的略低,畢竟平攤了打地基的成本,但如果算上修建樓梯、斜坡通道等,其實總成本還略高了一點。

  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大

高樓養豬的具體做法也是頗有講究。陳曉建表示,首先豬舍選址就要儘量選有地勢的,依山而建或有一定坡度,這樣趕豬通道、供料系統都比較好做,方便流通運輸,也方便糞汙處理。傳統的高樓養豬模式多是順著山坡而建,現在因為土地問題,多數豬場也就“平地起高樓”。

陳曉建向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介紹,如果是在平地建設高樓,應該考慮三個主要因素。一是自動供料系統的規模和安裝,二是趕豬通道的設計,三就是糞便的處理,可以通過管線來集中處理。

就陳曉建的豬場而言,也是以高樓養豬模式的設計而打造的地基,後來因為成本太高,目前只建造成兩層的豬舍,一層的佔地面積有1100多平方米,商品豬密度可達1.2m2/頭。基礎建設平均造價500多元/m2.據介紹,目前高樓養豬多數以養肉豬為主,“不建議養母豬,因為豬群流通難”。當然,也有人採用母豬、生豬集中在一棟高樓養殖的,那就需要更好的規劃設計,關鍵看個人的資金實力。

化州養殖戶郭超倫則認為,打地基非常重要。他第一次建的豬舍,因為建在魚塘邊的田基上,沒過多久豬場的牆壁就出現開裂,最大的裂縫達5釐米。這回幾百平米就花了6萬塊認真打好地基。他算了筆賬,如果本身土地地質好,建一層和建兩層打地基成本差不多,但如果本身地質軟,建兩層就得多花大概三分之一的打地基成本。

在南平市養殖戶看來,達到5層高樓的豬舍才算高樓養豬模式。鄭新平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目前南平市至少有10個規模豬場有采用高樓養豬模式。設施設備方面與普通豬舍一樣,主要是技術上的要求高,基礎要打好,框架要搭好,前期投入更高。

鄭新平自己在建甌市東峰鎮的豬場也採用了5層高樓養豬的模式,1600m2/層,一棟高樓的建設投資就花費700多萬。一樓採用三列式定位欄,中間過道低兩邊高,可飼養700多頭母豬。上面四層保育舍,約2000頭/層,一批可飼養保育豬8000多頭。樓層式養豬太高,直接用供料系統輸送不了,就通過提升機將飼料提到樓層上面再通過供料系統輸送來喂料。採用漏縫地面、尿糞分離、自動刮糞系統,“從豬糞拉出來到輸送到儲糞池,全部採用機械設備,無需人工操作。”此外,鄭新平在東峰鎮的豬場還建設了1萬立方的沼氣池來處理豬糞,冬天用來燒熱水做地暖保溫,夏天發電,一天可以發電1000多度。

問題不少卻無人解答

目前,高樓養豬不斷挖掘出新工藝,從技術上、管理上不斷完善,政府對此也難以表態肯定與否。畢竟是個新事物。寧亞林倒是表示,當地政府、畜牧局、發改委都來看過他的豬場,他的豬場還拿到過規模化建設的補貼,至少政府應該不反對。

不過,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高樓養豬是個新模式,尚屬於法規政策的模糊區域,但這種高密度養殖模式造成了更大的環保壓力。因此,高樓養豬將面臨更多的技術問題。

不過相比技術問題,更大的問題是現在可能根本找不到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專家。“學畜牧獸醫的沒學建築,學建築的沒學畜牧獸醫。現在我國就是缺少豬舍建設的建築專家。”鄭新平感慨,我國養豬專家很多,但專業的豬場設計專家還沒遇上一個。

平地養殖

一、生產肥豬型

這種生產模式是指養豬戶到仔豬專業市場或專業生產仔豬的豬場購買斷奶仔豬進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時出欄銷售。

優點:

1.經營方式簡單,易於起步,而且可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隨時上馬或下馬。如果能摸準市場脈搏,不但可以賺取養豬本身的利潤,還可賺取差價。

2.豬群全進全出,豬舍結構要求相對簡單,設備要求不高。

3.飼養週期短,資金週轉快,從投入到產出最多4個月。

4.固定資產投入少,欄舍週轉快,每個欄舍每年至少可飼養3批。

缺點:

1.仔豬供應不穩定,很難買到品種、質量、規格一致的仔豬。

2.對仔豬疫病和免疫情況不可能瞭解得很清楚,易將疫病帶到豬場,有引發疫病的危險。

3.流動資金較大,收益易受市場波動的衝擊,利潤隨仔豬和大豬的市場價格變化而變化。

二、生產仔豬型

這種方式是指養豬戶飼養母豬生產仔豬,待仔豬斷奶後到一定體重時銷售給育肥豬的飼養戶。

優點:

1.流動資金投入較少。

2.開始週轉慢,一旦種豬投入正常生產後,資金週轉就會加快。

3.每頭豬的採食和排洩都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糞的勞動力相對較少。

4.種豬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場外購豬,從外界帶入疫病的機率減少,因而能保證良好的安全衛生和健康狀態。

缺點:

1.固定資產投入較高,不但要建造懷孕母豬舍、哺乳母豬舍和仔豬保育舍,還要花較多的資金購買種豬。

2.豬舍結構是產房、哺乳母豬舍和保育舍,不但需要較科學的豬舍結構,還要有防暑保暖及通風等設備。

3.收益受仔豬市場價格的影響較大,每頭豬的利潤較小,因為另一部分利潤分攤到育肥豬上了。

4.種豬飼養和仔豬培育都要求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既要求有較高的產仔指數和初生窩重,還要求有較高的哺育率。

三、全程飼養型

這種模式是指養豬戶要歷經從種豬生產、仔豬培育、肉豬育肥直到90公斤~100公斤出欄銷售的整個生產、經營、管理過程。是第一種模式和第二種模式的綜合。

優點:

1.從場外購豬的機率小,因此帶入疾病的機會減少,豬場安全衛生有保障。

2.可獲得仔豬和育肥兩部分收益,因而每頭豬的利潤高。

3.自繁自養,有利於均衡生產。

缺點:

1.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投入高。

2.生產週期長,從母豬培育到肥豬出售需10個月以上,因而前10個月沒有收入。

3.技術要求高、管理難度大,需要掌握各個環節的科學飼養、管理技術。

4.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勞動力。

5.收益受育肥市場的衝擊較大。

四、生產種豬型

這種模式是生產種豬出售給其他的養豬戶。飼養的種豬既可以是純種也可以是雜交種。種豬飼養是一種非常專業的飼養類型。特別是飼養者在育肥技術、種豬系譜和晶系發展等方面需要有較好的把握。

優點:

1.種豬售價無一標準,往往大大高出肉豬價格,因而利潤一般會較高。

2.具有全程飼養的所有優點。

缺點:

1.由於缺少雜種優勢,純種種豬生產的仔豬不及雜種豬生產的仔豬,因而出售的總數可能較少。

2.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保存系譜和作祥細的性能記錄。

3.要增加選種、育種方面的時間和費用。

4.種豬銷售需要市場中的眾多其他飼養商來察看選購豬群,這將會帶來安全衛生風險。


農村小范的日常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的豬場拆遷、搬遷、關閉進行如火如荼,對現在的既想養殖達到自己理想的規模,又能有足夠土地養殖戶來說,有一塊滿足自己的養豬之地該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

高樓養豬,我國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當時哈爾濱有一個大型豬場,就用一棟二層樓來養豬,但是在那個人都難住樓房的年代,當時爭論很大,遇到困難也很多,後來這個豬場下馬了,但這可以說是樓房養豬的雛形。這些年全國各地都有高樓養豬,也出現了很多模式,在福建、廣西、江西等都有豬場在進行各種模式的嘗試。其中福建的松溪科城、尤溪光華、建甌華峰、延平福源等豬場進行了規模化嘗試,總結了不少經驗。

樓層養豬最大的優點在於能夠節約土地,符合節約型農業的要求,使用高度自動機械化,可以極大降低了飼養人工成本;缺點是存在疾病互相感染風險更高。

現如今,很多養豬從業人員,由於家裡土地面積不是很多,沒有很多資金去租地建設豬場,一直在探尋既省地又高效率的養豬辦法。

既要節省土地,又要符合環保要求,很多人開始考慮“樓層式養豬”。這幾年廣西推廣的高架網床養豬模式,而樓房立體養豬模式將可能代替高架網床養豬模式,結合廣西“微生物+”,可能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養豬新模式。

一、樓層養豬好在哪裡?

樓層養豬最大的優點在於能夠節約土地,符合節約型農業的要求,使用高度自動機械化,可以極大降低了飼養人工成本。

1、集約用地

建一個萬頭規模豬場(即24頭基本公豬,600頭基本母豬,每年提供萬頭左右仔豬或肉豬),按傳統方式建需要70畝的用地;按國產型工廠化養豬也需要30畝用地;而搞樓房養豬,只需要約10畝用地,節省用地非常明顯。

2、有利處理糞汙

現在的高樓養豬一般採用自動刮糞與人工清糞相結合,控制沖水(一般在出欄後進行一次),在樓內管道行程短,與沼氣池、過濾池、沉降池、發酵池等,通過專業微生物處理後與魚池、稻田等有機結合起來,就可形成現代型的生態養殖場。

3、通風、採光好、冷暖調節容易

採用全系列水簾降溫與地熱加溫(主要針對仔豬小豬)封閉系統,但在溫度適宜的時候,可以門窗全開,高層通風、透光,空氣清新、涼爽。在北方,冬季門窗或轉簾扣嚴封閉,及時清糞並控制沖水,頂棚防寒,加強保暖,比不採暖平房要好很多。

4、機械化程度高

豬舍內安裝糞尿分離的排尿專用管和排糞專用管,可以使源頭的糞尿自動分離。還安裝機械自動刮糞設備,運用機械來自動清糞,減少人工的勞動力。

5、讓一個飼養員養10000頭豬成為可能

目前樓層式豬舍已經成功嘗試了肥育舍、妊娠舍、分娩舍、仔豬保育舍等養殖,滿足各類豬群的飼養需求。而且使用機械化模式飼養,可以自動喂料、糞尿自動分離、自動清糞、自動溫控、自動通風,使一個飼養員可能可以養一萬頭豬的高效率。

二、造價多少?

對於樓層養豬場的造價,因為有漏縫地面、糞尿自動分離、樓層豬舍和能夠實現機械清糞、機械通風、機械喂料的養豬場,土建造價大約在500元/平方米。土建指的是澆築框架和樓板。全部造價是土建造價的兩倍以上。

我國養豬歷史悠久,但是沒多少樓層模式養豬,這裡面肯定有很難解決的問題,問題是什麼呢?

三、樓房養豬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樓房養豬由於建築緊湊,容易造成淨道和汙道的混淆,造成汙染。解決的辦法是在設計的時候儘量避開,並防止汙道滲漏到淨道中。

2、豬呼吸道疾病嚴重。由於樓房養豬密度過大,豬群過於集中,豬舍內有害氣體比較濃度太大,豬隻在不良環境下生存,容易造成豬呼吸道疾病。解決的辦法是:注射呼吸系統的疫苗,並要求長期在飼料中添加專業的豬用益生菌產品(如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養豬專用複合益生菌”),實踐證明,每噸飼料中投資十幾元“養豬專用複合益生菌”,由於使用後臭味氨氣下降70%以上,不僅呼吸系統疾病大大減少幾乎可以忽略,而且降低料耗0.3左右,在廣西數千高密度豬場進行了驗證和肯定。

3、消毒防疫帶來的問題。由於過於集中,如果採用傳統模式大量使用化學消毒劑將會嚴重影響糞汙的處理,甚至導致糞汙無法處理。解決辦法是採用生物消毒劑(如“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只有確保糞汙能夠處理,才是一條完整的生態模式,否則帶來的環保問題嚴重將會導致豬場被關閉。

4、疾病控制比較困難一些,當發生重大傳染病的時候,互相感染比較重。解決辦法是儘量做到免疫全面,儘量每棟全進全出或者杜絕外來汙染等問題;採用微生物技術在飼料、環境消毒、糞汙處理進行運用。根據廣西“微生物+”模式數千豬場的經驗,這種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豬的抗病力,只要做好免疫和防寒保暖問題,豬病與死亡率極少,料耗降低,糞汙處理很容易。

雖然存在問題,但好處是佔地少,好管理,衛生容易控制:儘管造價是土建造價的兩倍左右,但配備自動化機械後能使一個飼養員可能可以養一萬頭豬,極大的提高了養殖高效率。

四、樓房養豬選址要求

1、交通方便,遠離交通要道,距公路1000米以上。

2、距鐵路、交通幹線、居民點、其他牧場2000米以上:不要在旅遊地區,畜禽疫病、屠宰加工和工業汙染嚴重地區建場(具體參照各地禁養區和限養區的政策)。

3、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一般應選擇地基的地耐力R≥12t/m2以上的地質,以防止滑坡、斷層。

4、地勢高燥,通風良好。

5、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5027-2001。

6、電源較近,電力充足。

7、符合其他國家和地方的各種政策。

五、樓房豬舍設計要求

1、根據儘量節省土地的原則,樓層就高不就低,儘量建5-7層的高樓。少建或不建3層以下的豬舍。

2、樓房豬舍的朝向主要考慮日照和通風效果。根據畜舍縱牆和屋頂在冬季多接受日照、夏季少接受日照的原則,以改善舍內溫度狀況,取得冬暖夏涼的效果。

3、樓房上下空間要對溫度、溼度、光照和環境衛生等進行有效控制,創造舒適的小環境,更好、更合理地滿足和保證所養階段豬群的生理及生長要求,提高生長率和出欄率。(樓房豬舍的高度:南方防暑地區:2.8~3.2m,防寒兼防暑:2.7~3.0m,北方防寒:2.5~2.7m。)

4、樓層之間的生產流程考慮到養豬生產流程的需要,合理利用空間,減少空間浪費,同時又要最大限度滿足生產的需要。

5、樓房養豬,是一次投資、多年受益,在設計上既要經濟實用,又要能保證長期利用。樓房的基礎、牆、屋頂和立柱要根據載荷、地基承載力、地下水位、生產流程等進行合理安排。保證堅固耐用,抗震、抗暴風雨和暴風雪。

6、排糞和排尿等相關設施關係到豬舍的乾燥、溫度和溼度,二樓以上的設施還將考驗高層地面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安全。建議採用全漏縫+自動刮糞、半漏縫+自動刮糞模式。

7、豬舍地面要求堅實、不透水、不滑、易清洗消毒、平坦而有一定坡度、有一定保溫隔熱性能和彈性。

8、規模養殖必須做自動供料系統,由於樓層高,粉狀或者顆粒自動供料系統成本相對要高一些,如果規模較少,可以選擇液態自動供料系統,這個成本相對較低。

六、樓房養豬防疫制度要求

1、對內:樓房豬群密度大、轉群頻繁,樓層相連,人員易竄層,因此內防要嚴。需嚴格加強防疫、檢疫、免疫制度。

2、對外:有防疫壕、牆、林帶,原則上謝絕參觀。

3、特殊的檢查、指導設三道防線。進入場區需換鞋、消毒、洗手。進養豬區要更衣、換鞋、淋浴、消毒。車輛裡不出,外不進。

4、不到疫區購料、購豬。

5、建隔離舍、售豬舍。

6、如有病豬及時隔離,化驗、確診、治療或淘殺。死亡、淘汰豬高溫蒸煮消毒。

7、職工家屬禁養豬、牛、羊等偶蹄獸,各種肉食由場供應。

8、必要時採用升降機專運豬、料,幹糞專設通道。

9、要專設防疫組織,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評比、嚴厲獎罰。

10、運用微生物技術到養殖的飼料、環境、糞汙治理各個環境中。

七、樓房養豬的發展空間

過去樓房養豬隻考慮節省土地資源,建設比較簡單,存在一定問題,未來樓房養豬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

1、堅持"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

20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是阻斷疾病的最好形式。"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有利用組織養豬生產,因此,在實施樓房養豬方面要體現"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實現單元化管理。

2、在樓房養豬中要強化"自動化和數字化"

"自動化和數字化"從表面上看,一次性投入教大,供料自動化可以節省人力,豬舍溫度、溼度容易控制,豬舍消毒、空氣淨化,給豬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養豬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在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面,我們都可以採用變頻技術,也可以節省很多能源。

3、堅持用新型材料建設樓房豬場

現代社會發展很快,要打破傳統,勇於創新,大膽使用新型建築材料和新技術去建設樓房豬場。

4、以“微生物+”模式運用到幾個環節

樓房養豬空間小,如何在小空間做到生態養殖模式,廣西現代“微生物+”模式值得引入其中,廣西數千規模集約化養豬場證明,“微生物+”模式是目前唯一能夠解決規模集約化養豬帶來的環境、疾病高發、從源頭控制汙染物等問題模式,具體操作是:長期在飼料中運用微生物+酶製劑;不使用化學消毒劑改為生物消毒劑;使用專業微生物處理糞汙。

5、堅持生態循環原則建設樓房豬場

樓房養豬要走生態發展的道路,樓房養豬將糞便集中,容易處理,發揮有時,樓房養豬要與農村沼氣等模式相結合,實現養豬-沼氣-沼渣-種菜-種果,走循環經濟之路。

樓房養豬的確可以解決土地爭端的大問題,但養豬也是一項長期投資,在設計、地基、立柱、橫樑、材料、施工和設備等方面都要有所注意。



鄉村大雪日記


很多朋友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用樓房來餵豬勒?那多麻煩啊!那現實中為什麼還是有人用樓房來養豬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打破這個疑問吧。

首先,高樓養殖的缺點就是前期的資金投入比較大。一旦建成,將成為現代化養殖的一個特點。佔地面積少,環境通風效果良好,便於管理。

但是相對而言,就目前的養殖模式,還不能普及高樓養殖,養殖業發展的今天,大集團養豬,他們對成本的預算比較高,然後風險受控能力比較強,但是對於小型養殖戶他們的承受力比較弱。在風險控制的嚴格程度上還不是很高,所以考慮成本普遍採取平樓養殖。所以說現在佔優勢的還是平地養殖。而高樓養殖,將是養殖技術越來越完善,設備更先進,對系統養殖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以上是個人觀點,也可以在下邊留言,我們一起相互交流哦。







我是鴻姐


首先說一說現在普遍地生豬平地養殖場,由於我國的生豬產能絕大部分的還是由散戶供應的,由於散戶手裡的資金有限,那麼他的養殖場,其本上都是平地養殖場,平地養殖場,建築預算低,佈局比較散亂,或者說佈局比較簡單,佔地多,機械化程度比較低,但是他的項目投產快,豬場的生物安全做的不是很標準,不容易防控。就算是大集團的大養豬場也普遍存在的以上的問題。

這幾年說的比較火的高樓養殖場,都是一些大集團提出來的,揚翔公司就做得很優秀,高樓養殖,因為建築預算比較高,不是普通養殖戶能接受的,但它應該是未來養殖的大趨勢, 首先它佔地面積小,如果能做到九樓到15樓,他的佔地面積只是平地養殖場的1/10左右,而且高樓養殖是經過,專業設計的,佈局和理,機械化程度就越高,空氣也好,容易防控,相信會經過未來幾年的發展,大的養殖集團,會把高樓養殖做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全面。


古色侗寨


高樓養殖是一種新興奮養殖方式,國內不乏有先行者,首先高樓養殖可以大大的節約土地資源,能在有效的土地資源上養殖更多的生豬,如果配套合理的排汙,消毒,餵養設施,總體操作起來會比平地養殖高效,方便。

平地養殖不需要過多的基礎設施建設,簡單的養殖場所就可以實現養殖,配套設施相對少點,人工成本會高一點。

總得來說,高樓養殖前期投資比較大,但是後期收益大,平地養殖前期投資低於高樓養殖,不如高樓養殖收益大


張槐安


各有利弊,資金充足就高樓養。


jzd在農村


各有各的好處,我個人認為平地好。


農村人阿彬


管理到位怎麼養殖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