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平常心yyoi


在常規的體檢中,越來越多的人被告知“頸動脈硬化並斑塊形成”。這時醫生一般會告知患者“斑塊脫落可能會引起腦梗,應重視”。那麼斑塊到底是什麼?接下來,就一起聊聊關於斑塊的那些事兒。

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把人體內的血管比喻成水管,那麼斑塊就是水管內堆積的水垢,從而引起血管的狹窄或堵塞。實際上,斑塊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導致血管內皮受損,人體血液中含有過多的不好的血脂(主要為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在受損的血管壁,形成脂質條紋,最終發展為粥樣硬化斑塊。

斑塊的危害有哪些?

斑塊可以使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斑塊由非活性物質構成,本身沒有彈性,它附著在血管內壁,日積月累,面積越來越大,使血管在舒張和收縮時阻力增大,彈性降低;斑塊可以使血管阻塞。斑塊增厚、增大會使血管管腔狹窄,從而影響各組織器官的供血;有部分斑塊不穩定,容易脫落。脫落的斑塊會隨血液流動,會形成梗塞,如果發生在心臟,就是心肌梗死,如果發生在大腦,就是腦梗死,也可能發生在四肢,造成肢端缺血壞死。

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改善飲食結構減少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適當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菸限酒等,都能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從而防止斑塊進一步增長。

其次,定期體檢,控制三高等危險因素。

如果患有“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則應該在醫師的指導下,將血糖、血脂、血壓控制在合理的範圍,這樣可以極大的減少斑塊的脫落。

根據個人症狀和體檢結果,在醫生指導下穩斑塊治療,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穩斑塊藥物為他汀類,該類藥物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的水平還可以穩定斑塊防止脫落,患者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他汀類藥物、合適的劑量,將血脂水平控制在合適的範圍。

總之,為了減少斑塊的形成、防止斑塊的脫落,應該結合生活方式的干預和藥物的治療,最大限度的減少斑塊對人體的損傷。


藥師方健


提到如何預防斑塊脫落這個問題,張大夫可能被問起過上百遍都不止。可見,這個問題真的是一個大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反映出的現實問題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動脈粥樣硬化,這與我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同時體檢越來越普及有明顯的相關性。說點實在的,說說怎麼預防斑塊脫落吧。

咱們還是使用最通俗的提法,說到預防斑塊的脫落,實際上指的是預防斑塊變得不穩定,想辦法把斑塊變得穩定。這就涉及到斑塊可能存在的狀態,也就是斑塊到底是軟斑塊,還是混合斑塊或者硬斑塊?如果是軟斑塊,通俗地講,軟斑塊就跟豆腐渣一樣,容易脫落,相對來說比較危險。這種情況下很可能需要吃他汀類藥物,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6mmol/l,甚至1.8mmol/l,後期還要定期複查,觀測斑塊是否變硬。而混合性斑塊也一樣,很多情況下也需要給與相應治療,讓它變得更加穩定。而硬斑塊就會相對比較安全,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小多了,這樣一來硬斑塊的處理有時候就顯得相對保守,很多情況下可能並不積極。

總之,如何預防斑塊脫落,很大程度上要結合患者具體病情和危險因素,把低密度脂蛋白有效降低後需要定期複查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張之瀛大夫


很多人在檢查出有頸動脈斑塊時,總是擔心斑塊脫落而堵塞血管,引起梗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斑塊是不會脫落的。大家可能會說了,那為什麼長了動脈斑塊,醫生總是說要小心心梗或腦梗的發生呢?

這要從斑塊的形成說起了

當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害時,比如糖尿病長期高血壓或是血糖的波動、高血壓會使細胞受損,此時相當於血管內皮上有了小破潰,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運載大量脂類物質在此聚積,刺激身體啟動自我保護機制。

於是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當吞到一定的極限時,這些吞噬細胞受不了,發生死亡在局部形成了脂質團塊,就形成了斑塊,斑塊形成後經過一段時間會在表現形成一層包膜,稱為纖維帽,這是纖維帽的厚度以及結實程度決定了這個斑塊是不是穩定,會不會發生破裂。

由此可見,斑塊就相當於血管內皮上長了一個斑痕,就象我們皮膚上受傷後留下的疤痕,是很難去除掉的,也是很難脫落下來的。

但是,這個斑塊卻可以在高血糖、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破裂,一旦發生破裂,在局部就會形成炎症,血液中直凝固作用的血小板就會在此聚集而形成血栓,這血栓是可以從斑塊上脫落下來的,脫落下來的血栓可以隨著血液到處流動。

血栓在流動的過程中,就象一塊磁鐵一樣,不斷吸引更多血小板聚積過來,於是血栓會越變越大,流動到心血管裡堵塞了血管就發生了心梗,流動到腦血管裡腦梗就發生。所以,長了斑塊就會血栓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是發生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另外,要知道斑塊不過是動脈粥樣硬化最明顯的一個表現,發生了動脈硬化的血管都可能引起血栓的形成,所以防治動脈硬化的形成不僅僅是預防動脈斑塊的需要,也是防止斑塊破裂最根本的措施。

這也就是說要把血糖、血壓、血脂都控制好,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人,血壓、血糖、血糖的控制目標不僅僅是達到正常值即可,要比正常值還要低才行。比如血壓要控制在130/80mmol/L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血糖在保持平穩少波動的情況下,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你,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首先,看看斑塊是什麼,怎樣形成的?

嚴格來說,頸動脈斑塊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病理產物,就和水管裡的鐵鏽是一樣的。因為三高、抽菸、喝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年紀增大,導致動脈血管粥樣硬化。

第二,斑塊都很危險嗎?

斑塊的風險就是斑塊會脫落破裂,而導致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狹窄甚至堵塞,而發生腦梗塞心梗等危險。

所以斑塊的穩定性很重要,如果斑塊不穩定,那脫落破裂的風險就大,如果是穩定性斑塊相對來說風險會小一點。

第三,有斑塊如何治療?如何預防脫落?

一般來說,預防斑塊,然後穩定斑塊,前面已經說過了,穩定斑塊脫落的風險低。

預防斑塊:也就是去除那麼危險藥物,比如積極控制血壓、血糖、戒菸,戒酒不熬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五穀雜糧控制,體重多運動。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時候可以改變血管的功能。

穩定斑塊:阿託伐他汀類藥物除了可以降血脂,還有穩定斑塊的作用。

所以,對上面的問題總結來說,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需要評估斑塊的穩定與不穩定,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危險因素,決定是否使用穩定板塊的藥物。

瞭解更多慢性病管理知識、和健康生活知識,歡迎關注我,喜歡就點個讚唄#清風計劃##真相來了#

大腦梗知識


今天我要強調的是動脈痙攣是斑塊破裂(或你所謂的脫落)的罪魁禍手!

當你的心腦動脈血管還沒有形成斑塊時防止斑塊形成是最好的時機,因此年輕時不抽菸、不貪吃過甜、過油、過飽防止形成大胃王,堅持運動、保持體重、培養良好的生活模式和健康的心態,你完全可以避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引起斑塊形成、動脈血管狹窄,即使得有三高的家屬史也可推遲發病一、二十年甚至不發病。

大家都知道抽菸和三高會使動脈血管內膜損傷,等於家中的牆有裂縫了,大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的和能貪得無厭吞噬LDL的“壞細胞”大量從裂縫處滲入內膜下形成了斑塊的核心脂質。核心脂質不斷長大就會突向血管腔導致動脈狹窄,脂質外由結締組織形成的纖維帽包裹著,纖維帽的厚薄取決於核心脂質形成的快慢,也就所謂的不穩定容易破裂的軟斑塊和不易破碎的硬斑塊。

只有在斑塊破裂時暴露出來的粗糙面才會使流經的血小板激活通過纖維蛋白連接成血栓,當造成完全性的堵塞時心梗、腦梗發生了。這時可能有些斑塊破裂後的碎片脫落到血流中嵌頓在細小的動脈血管中或引起堵塞。其實斑塊是不會脫落的。

他汀類藥物最有效降低總膽固醇𣈶的藥物,當然佔總膽固醇60%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明顯下降後使斑塊停止繼續生長,只要LDL下降50%以上能使斑塊逆轉甚至消退,至少大大地降底了斑塊破裂(脫離)的可能性。

引起不穩軟斑塊即核心脂質長得快而纖維帽太薄破裂往往是組成動脈血管中層幾層至幾十層的環狀平滑肌痙攣產生的絞、擰力導致的。目前公認心肌梗塞的發生30%以上與冠脈痙攣有關,其實這是極保守的評估。無斑塊單純的冠狀動脈持續性痙攣超過20分鐘就可以直接導致心肌缺血而梗死。這早在35年前美國一項多中心因心肌梗塞猝死患者屍體解剖究竟中已發現梗塞灶前沒有血栓的佔15%,當時就提出單純冠狀動脈痙攣可以發生心肌梗塞。現在急性心肌梗塞PCI做多了進一步證寶了1.絕大部份心肌梗塞和血栓形成堵塞有關。2.導管術中直接可以看到冠狀動脈痙攣。

那麼動脈中層的平滑肌怎麼會痙攣的吸?就十分像人處於緊張的情況下動脈會痙攣導致血壓升高,胃腸道平滑肌痙攣產生腹痛、腹瀉,膀胱或尿道平滑肌痙攣產生尿急尿頻,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引起喘哮一樣。所以人的性格、情緒、心理抗挫能力都會引起動脈痙攣。情緒失控時交感神經會分泌大量使動脈收縮或痙攣的腎上腺素,而迷走興奮時非但會引起消化道的平滑肌痙攣,同樣會使動脈內膜受損的血管平滑肌痙攣。所以疾病的50%以上是和心理因素有關的,只是現在還未被大家意識到,都知道癌症的發病和抑鬱焦慮有密切關係,這點上老百姓可能比醫生認知度更高。

2019.1.2


我想說點真話


各位醫生專業的回答各有側重,加起來就是一部中風科普書!大家抽空多看幾遍,心腦血管疾病和肺癌是目前疾病中最大最多病種。
致命的三叉血管

很早我們喝的自來水的水管採用的是鑄鐵管,它會腐蝕生鏽脫落,大管道易漏小管道易堵,不漏不堵也會出來有鏽味的飲用水,現在逐步更換成PVC塑料管,管道壁光滑不會結塊,怪味也消失了!



血管斑塊這樣的

人體血管總不能直接換一根吧?但是可以解決1提高血管的彈性、2提高血管壁的光滑度、3延緩斑塊加大和脫落這三大問題,來降低中風發生率。
血管一卡一大片


總結起來就是控制肥胖條件下,少鹽、少油、少糖,多動、多蔬菜水果、多茶水,中年以後少抽菸、少喝酒,讓血管少硬化和脆弱,生活有規律避免突然的激烈活動,如突然起床、突然發怒、突然早起去搶購,養成愛笑、愛鍛鍊的習慣。
熬夜和抵抗力差會引起脫落

抖音有個網紅張大爺,每天喝茶跳舞,精神抖擻愛笑,心寬氣勻,今年都八十出頭了!醫學家花了很多錢對癌症剋星尋找,第一個盡然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


網紅張大爺不愛生氣

蔬菜裡有氣味的洋蔥、芹菜多吃,肉類裡多吃魚肉,一旦有小中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干預溶栓,長期服用降壓藥。


黃蜂二師兄


血管斑塊破裂或脫落,會在局部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急性堵塞,而發生嚴重的急性缺血事件的發生,如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斑塊破裂急性血栓形成)、腦血栓形成(大腦某個血管斑塊破裂引起急性血栓形成)。而通常心臟、大腦的血管斑塊形成通常情況下是不可以通過檢查手段進行核實的,但是可以通過評估頸動脈斑塊的情況間接反映其他重要血管的情況。

斑塊破裂、脫落可以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害,而如何科學積極地預防斑塊的脫落、破裂是非常重要的!!!

談到預防,我們需要首先談談血管斑塊是如何形成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血管斑塊的形成與吸菸、遺傳、年齡、肥胖、少體力活動、不健康飲食等生活方式及與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亦有密切的聯繫。除此之外,血管斑塊分硬斑及軟斑兩種,軟斑,斑塊脫落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而需要給與他汀類藥物治療,他汀類藥物具有穩定斑塊,預防斑塊脫落的功效。硬斑通常表現為斑塊鈣化,脫落的可能性通常不大。

除他汀類藥物預防斑塊脫落外,在生活中,部分生活方式也有助於預防血管斑塊進一步增厚,比如:

  1. 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水平,低鹽低脂肪飲食;

  2. 加強體育鍛煉,少熬夜,戒菸酒;

  3. 超重、肥胖要減輕體重,維持健康合適的體重;

本文由全科鮮醫生寫於今日頭條&悟空問答,感謝您的閱讀,歡迎轉發、評論,祝您健康!


全科鮮醫生


不穩定斑塊脫落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病理基礎,也是冠心病、腦梗、外周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那麼如何穩定斑塊,預防斑塊的脫落呢?


  1. 控制血壓:對於頸動脈有斑塊還有高血壓的患者,應儘量控制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降壓的目的,選擇一天服用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物是最佳選擇。



  2. 服用藥物:對於沒有內出血風險的患者,建議長期服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製劑如拜阿司匹林進行血栓的預防和斑塊的穩定,對於合併高血脂症的患者,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降脂,對於血脂不高的患者,可以先不服用他汀類藥物或是服用低劑量的他汀類藥物,用以穩定斑塊。服用他汀類藥物是需要檢測肝功能,預防這類藥物的肝毒性。

  3. 調整飲食:健康飲食,低油低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多吃穀物和豆類食品。

  4. 戒菸戒酒,控制體重。

  5. 適當運動,每週進行3-4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穩定斑塊有很大的幫助。


藥學小蟲


動脈粥樣硬化始終貫穿著人的生老病死,直至化成一抔黃土,所以說,只有預防,沒有避免。而斑塊的形成,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呢?

動脈粥樣硬化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脂質沉積,當脂質在各種因素的影像下,在血管內皮下的沉積並聚集後,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幾乎是所有動脈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比如常見的冠心病、腦梗死、外周動脈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

二、什麼是斑塊形成呢?

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啟動,當脂質沉積越來越多,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而巨噬細胞的聚集在動脈粥樣硬化局部形成了脂質團塊,這也就是斑塊。斑塊的外部被一層膜包繞,這個包膜被稱為纖維帽,而正是這個纖維帽,其結實程度決定了這個斑塊是不是穩定,而穩定與否,則決定了是不是會有急性血管事件的發生。


瞭解過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形成過程,我們就再來討論如何避免斑塊的脫落。


斑塊脫落其實較為少見,因為斑塊繼續發展,多數進展為狹窄,而斑塊較為多見的是斑塊的破潰導致的斑塊不穩定,繼而出現急性血管事件導致血管的急性或者慢性閉塞。


所以,預防斑塊脫落和預防斑塊的不穩定,今天咱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三、怎麼預防斑塊的不穩定或者脫落呢?


1、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和進展

沒有動脈粥樣硬化,就沒有斑塊,就談不來斑塊的破潰不穩定或者脫落了,所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和進展,是上上策。怎樣避免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形成呢?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和好多因素有關係,發病機制複雜,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大量吸菸,還有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有關,其次還和高齡、C反應蛋白增高、進食高熱量食物等以及其他因素有關,所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主要是積極治療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原發病,同時避免相關不良生活習慣,才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提早發生和快速進展。


斑塊一旦出現,其能夠逆轉的可能性相對可能非常小,所以,一旦出現斑塊,需要積極治療,斑塊的治療主要是他汀類藥物來調脂穩定斑塊,其次如有必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減少相關急性事件的發生;有研究顯示積極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減少斑塊帶來的不良事件。所以,出現斑塊積極治療,有助於不良事件的發生。


斑塊再進展,就是我們常說的狹窄或者血管閉塞,而對於有症狀,不穩定等有介入或者外科干預的情況,及時的介入干預或外科干預也有著良好的預後。因為嚴重的斑塊造成的狹窄或閉塞,進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術,也可行血管腔內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療,都有著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


但防患於未然,永遠比出現問題再解決要好得多,所以,如何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才是重中之重。


心健康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如何預防斑塊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隨著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如高脂、高糖、高能量飲食等,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也是越來越多。那如何預防斑塊脫落呢?下面我就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1.斑塊怎麼形成的?

各種原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引起血管內皮破壞,這時候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運載大量脂質物質在破壞的血管內皮中,人體為了保護自己,吞噬細胞開始吞噬這些脂質,當吞噬的達到吞噬細胞的極限的時候,吞噬細胞裂解死亡,死亡後就形成了脂肪斑塊,一段時間後在斑塊表面出現纖維帽,它的厚度和堅硬程度決定了斑塊是否穩定;

2.什麼因素可使斑塊不穩定?

主要在血壓、血糖、血脂等波動的時候,容易引起斑塊脫落;

3.如何預防斑塊脫落?

  • 低鹽、低脂、低糖、低能量飲食;
  • 適當運動:可增加體內糖類、脂肪的消耗,有利於血糖、血脂穩定,從而降低斑塊脫落的風險;
  • 保證充足的飲水: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可每天飲水2500ml,首選開水,可多次少量飲用,每次喝120ml(一次喝的太多,增加去廁所的次數),同時應該注意補充電解質;
  • 不熬夜:熬夜可使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容易引起血糖、血脂波動;
  • 忌菸酒;
  • 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蔬菜水果因含有大量維生素,可保護血管內皮,另外蔬菜水果的膳食纖維可減少人體對糖類和脂肪的吸收,有利於維持血糖、血脂穩定;
  • 控制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也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 按時口服預防血栓脫落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類(如瑞舒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可有效預防斑塊脫落;
  • 定期複查斑塊情況;
  • 保持合適體重:肥胖增加脂質代謝異常的風險,應使體重指數(BMI)<24;

  • 不可按摩頸部:否則容易引起斑塊脫落;
  • 保持良好的心態。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