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衣战士”杜永国:“五分钟的路程,我却无法走近病重的父亲!”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内,从15号楼(现在的隔离病区)走到老年科病房,仅仅需要5分钟。

可这5分钟的路程,却成了海医二院热带病(感染病)科主任杜永国与重病父亲之间此时最遥远的距离。

多天的采访中,无论一线多么辛苦,记者总是看到医护脸上那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

可今天,杜永国却哭了。

原本不轻弹的泪水,并非为了工作的艰辛与劳累。而是由于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的治疗与诊断工作,他需要24小时隔离在医院,不能离开隔离区,去病重父亲的床边尽孝。

“为儿不孝!”这一句话,承载了杜永国对父亲全部的愧疚和无奈,也承载了他对抗“疫”的决心和责任。

大年初一进隔离区 大年初二父亲病重住院

海医二院里15号楼和17号楼,都被拉起了警戒线,一般人不能够靠近。因为这里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的病房以及热带病(感染病)科医护的生活隔离区域。

2月2日上午,在这两点之间,记者见到了刚刚开完早会的杜永国,并在生活隔离区与他聊了一会儿。

1993年毕业,杜永国便在感染病科工作。27年的职业生涯里,除了亲身参与了曾经非典的疫情“保卫战”,这次可能是他面临的第二次重大挑战。

“年前,我们医院虽然还不是定点医院,但院领导预判了疫情发展,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杜永国说,启动发热门诊、腾出隔离病房、科室全员取消离岛休假随时待命,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1月24日,医院被省卫健委指定为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大年初一,医院收治第一例疑似病例,杜永国和全科71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开始了24小时的隔离生活。

大年初二,在一线忙碌的杜永国收到家人电话,78岁的老父亲因为肺气肿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老年科病房。大年初四,母亲高血压,也住进了医院。

对于患者的诊疗和救治,杜永国早有准备,但是对于双亲的先后住院,让他措手不及!

父亲病情危重 儿子却走不出隔离区

由于不能离开隔离区,对父母的照料,只能由家人代劳。

“你照顾好自己,爸爸这里有我们!”

杜永国的微信上,每天都会有来自哥哥和妻子的信息告知老人病情,或者拍照片视频给他看。

1月25日 :“爸爸病情加重,上了呼吸机……”

2月1日 :“爸爸出现心衰的情况,医生刚刚抢救……”

当给记者翻看到这条微信时,杜永国“绷”不住了。

“对不起!”对记者哽咽着说出这三个字后,他的眼泪已经掉了下来,滚落到口罩的边缘。杜永国不禁将头侧了过去,不愿意让记者看到。

许久,空气中,传出了轻微的抽泣声。直到他低着头,用手将泪水拭去,抬起发红的湿润的眼睛时,又说了句:“不好意思!”

杜永国的父母一直跟在他身边生活,家里的女儿,也是由父母一手带大。从事感染病工作27年,父母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这让他能够安心在工作岗位上治病救人。

此刻,病重的父亲就住在距离自己不到5分钟路程的老年科病房,严格遵守规定避免传染风险,杜永国却迈不出这条隔离警戒线半步。

近在咫尺,仿佛相隔天涯。

作为医生,他再清楚不过,父亲目前的病情意味着什么,可又能如何!

2月1日晚,站在警戒线边缘离父亲病房最近的地方,杜永国只能长叹一句:“为儿不孝!”

记者采访时得知,医院领导都已经去看望了他的父母,并表示将照顾好。这让杜永国得到了些许安慰。

“疫情之下感染科人责无旁贷”

“你们要多吃点,不要怕胖,等疫情结束时,给你们批假减肥!”2月2日中午12:00,院领导来慰问生活隔离区里的医护们,院长王毅的这句话,把所有医护逗笑。

记者也借机看到了这些“无名英雄”在病房之外的轻松一刻。

“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杜永国告诉记者,从事传染病专业,注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风险。

“我们这个专业,平日里也承受着传染病病人会带来的感染风险,谨慎仔细是所有感染科人共同的特质。当疫情来临,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感染科人!”杜永国说,全科71名医护,集结到岗,没有一个人表示退缩。

“非典时,我们医院是海南的定点接受疑似和确诊病例医院,那时候我参与抗疫工作,都是在领导安排下。可如今不同,我是科主任,在保证治疗的情况下,我要对我的这71个兄弟姐妹的安全负责,容不得半点懈怠。”杜永国说每天精神高度集中,离开病房还要考虑医护人员休息、保障等问题。

对于收治的疑似病人,杜永国和团队,不仅仅要提供治疗,更多时候还要去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

“在采样和最终给出检验结果的这个过程中,有些患者十分焦虑,会打十几个电话不停询问。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所以我们尽量去疏导他们的紧张情绪。”杜永国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一些情绪特别紧张的病人,在工作时间外,随时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

“我们都盼望着抗疫之战早一天结束,所有一线的医务人员能保患者平安,能早日归家!”杜永国说道。

采访结束,正值中午。阳光洒在地上、过往人的脸上,给予所有人都盼望的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