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開市航旅企業股價全線下挫:疫情重擊出行需求,“賺錢季”慘變“賠錢季”

A股開市航旅企業股價全線下挫:疫情重擊出行需求,“賺錢季”慘變“賠錢季”

(王瀟雨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春節前全面爆發,使得航空、鐵路等出行類企業傳統的“賺錢季”慘變“賠錢季”,旅遊企業更是在這個傳統的數錢入賬的好時光裡承受海量訂單被取消的重壓。

現實中的種種頹勢也在資本市場得到最為直接的反饋,2月3日春節假期之後A股覆盤當日,大交通類股票開盤即遭遇大幅下挫,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機場、鐵路以及旅遊企業開盤不久即告跌停。

根據A股實時行情看板顯示,國有四大航空上市公司中國國航(601111)、南方航空(600029)、東方航空(600115)以及海航控股(600221)在3日開盤後迅速跌停,跌幅普遍在10%左右。規模較小的民營航空企業吉祥航空(603885)同樣處在跌停狀態,下挫幅度同樣在10%。另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民營航空企業春秋航空(601021)雖然暫未跌停,但也下跌超過10%。

由於國際旅行禁令的擴大,多國開始採取禁止中國旅客入境等嚴格的邊境管控措施,再加上包括團隊遊和機+酒旅遊產品全面暫停銷售,航空公司在“春節檔”所依仗的旅遊客流基本宣告斷流。國內各地區都出臺嚴格的人口流動限制並大量推遲復工和開學時間也使得春節假期往返兩個旅客高峰流量持續下滑。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民航春運期間累計旅客運輸量3436.3萬人次,同比減少17.1%。其中2月1日旅客運輸量僅47.16萬人次,單日同比大幅減少76.4%,客座率僅43.58%,同比減少46.52個百分點,單日旅客運輸量再創今年春運以來新低,延續了除夕以來的旅客運輸量呈持續下滑。

春運前23日(1月10日-2月1日),全國鐵路、道路、 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 12.7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 24.2%。其中鐵路發送旅客 1.91 億人次,下降14.6%;道路發送旅客10.31億人次,下降25.8%;水路發送旅客1593.8萬人次,下降 37.0%;民航發送旅客3436.0萬人次,下降17.4%。

在此次春運必然慘淡收場的情況下,航空公司開始大量取消航班,僅國內航班的單日取消數量最高時就超過9000個班次。按照以往春運期間的市場行情,不僅機票價格居高不下,航班客座率也會持續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使得航空運輸企業獲得一個盆滿缽滿的開局。但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的人員流動停滯使得航企失去了每年“三大賺錢檔期”中的第一個,至於是否會影響到接下來的“暑期檔”“國慶長假檔”,仍需要根據疫情發展的走向來判斷。

受影響的不止航空企業,包括機場、鐵路以及旅遊等行業均受到嚴重的衝擊。2019年,我國網上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或旅遊度假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了5.2億人,2020年伴隨旅遊人數的增加以及旅遊消費的增加,旅遊市場交易規模不斷持續上漲,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將會進入萬億市場,可2020一個春節(7天),據行業人士統計,中國旅遊市場春節期間至少凍結了5000億。

鐵路行業的龍頭股京滬高鐵(601816)跌幅近10%,上海機場(600009)、白雲機場(600004)、廈門空港(600897)幾大機場上市公司,以及首旅酒店(600258)、錦江酒店(600754)、中青旅(600138)、中國國旅(600188)這些與旅遊出行密切相關的企業開盤即大跌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2020年開年對這些行業和企業的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