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醫生夫妻並肩抗“疫”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形勢愈發嚴峻,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多對醫生夫妻奔赴抗擊疫情前線,貢獻力量,用生命為百姓健康築起了一道圍牆。嚴衛、何歡夫妻就是其中一對80後醫生夫妻,他們在大學時相戀,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都有著十幾年的臨床工作經驗。在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後,他們放棄休假,攜手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80後醫生夫妻並肩抗“疫”

對於夫妻倆來說,這個春節比平時忙了些,也更難忘。

“注意安全。” “你也是。”2月2日上午七點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中醫醫院兒科醫生何歡與同是醫生的丈夫嚴衛簡短道別後,匆匆走入科室,換上白大褂,戴上口罩,給桌面消毒後,等待接診。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肆虐,夫妻倆的工作任務異常繁重,“各自工作量都很多大,根本沒什麼時間說話。”何歡笑著說。

何歡是雁江區中醫醫院的一名住院醫師,丈夫嚴衛是雁江區中醫醫院ICU負責人。由於工作原因,夫妻倆很久沒有一起為大女兒過生日了。今年恰好大年三十休假,他們決定將大女兒臘月二十九的生日挪到大年三十,全家一起慶祝。1月24日中午,何歡和嚴衛就為晚上的生日做起了準備。可還沒將房間裝飾完,夫妻倆就接到返回崗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任務通知。作為醫務工作者,夫妻倆明白形勢的嚴峻,沒有片刻猶豫,放棄假期回到醫院。

80後醫生夫妻並肩抗“疫”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願意在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我自願請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在中醫院的號召下,何歡和嚴衛主動簽下“請戰書”。簽完以後,不在同一科室的夫妻倆互發微信說道,“我簽了。”“我也簽了。”而後心照不宣地走向各自的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倆都是醫生,都時刻準備著為患者盡一份綿薄之力,簽下‘請戰書’是很自然的選擇。”何歡說。

“我先給孩子測量一下體溫,看孩子的精神頭不錯,平時有沒有咳嗽?”......2月2日早上八點,何歡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她認真地詢問就診兒童身體情況,測量體溫,並一一記錄。冬日寒冷,何歡穿得略顯單薄,但仍然忙地一身汗水。

疫情來勢洶洶,醫院各科室的工作任務也繁重起來。何歡所在的兒科也不例外。“許多孩子發燒或者咳嗽,家長會緊張,不敢去發熱門診就診。”為此,兒科醫生的工作也比日常多了兩項:發熱病人篩查和宣傳疫情防範知識。“比如我們會詢問家中是否有武漢人員,看診前先測量體溫。”何歡還會溫馨地提醒家長外出戴口罩、定期給家裡消毒等。

80後醫生夫妻並肩抗“疫”

同何歡一樣,丈夫嚴衛也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著。2003年,嚴衛畢業後進入雁江區中醫醫院,先後在醫院多個科室工作過,醫學功底紮實,並有豐富的重症經驗。1月25日,嚴衛身先士卒簽下“請戰書”;1月26日,嚴衛被選拔為雁江區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成員後,就馬不停蹄地奔波在鄉鎮、留觀點、發熱門診預檢點等地指導防控工作、會診等,常常一去就是好幾天。每次前往會診前,嚴衛都會戴上口罩、護目鏡,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滿心感到的都是沉甸甸的責任。” 嚴衛告訴記者。

80後醫生夫妻並肩抗“疫”

在醫院接診、會診工作之餘,何歡和嚴衛還通過微信、電話,為患者解答疑問。每天,夫妻倆都會接到大量的問診單。“現在是特殊時期,一是為了緩解群眾焦慮,二是為了分擔就診和入院壓力。”夫妻倆曾約定回家以後不使用手機,但現在為了不落下工作電話,和耽誤市民的諮詢,回家後,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拿起手機。

“何老師,娃娃現在就是咳嗽、痰多……”“嚴大夫,我有點發燒,噁心想吐,需要立即去醫院嗎?”等等問題每天重複著閃爍在夫妻倆的手機上。儘管工作已經很疲憊,但他們總是以飽滿的精力和專業功底作答。“錄個咳嗽的聲音給我”“你先不要擔心,發燒多少度……”每天夫妻倆線上接診上百個病人,但他們都堅持一一回復,“ 現在這種情況,大家都很焦慮,所以我們一定竭盡所能幫助他們。”

2月2日中午,何歡打電話詢問嚴衛中午是否能和自己回家一起吃飯,嚴衛笑著答道,“可以一起回去吃飯,但是手頭上有一項工作還需要處理,要不你先過來等我一下。”何歡收拾好開心地來到丈夫的辦公室,卻不見嚴衛的身影,原來,嚴衛又被叫去會診了。何歡說,雖然兩人在同一所醫院工作,但由於科室不同,加上工作繁忙,他們常常三四天見不到一面,說不上幾句話,疫情暴發後,各自堅守崗位,見面的機會更少了,“現在微信都發得少,很多時候就是發一張自拍照,互相讚美一句,就各自忙去了。”

參加疫情防控以來,夫妻倆也不得不把5歲的大女兒和2歲的小女兒暫時交由母親來帶,“平時都是我們自己帶,現在這種情況真的分身乏術。”要問何歡疫情結束後最想做什麼,她說,希望能有假期,全家人一起去瓦屋山看雪,因為這是大女兒的願望。 (文 李林晅 圖 張元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