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偽82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預後很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由於症狀比較隱匿,早期癌變時很難被發現,並且容易轉移。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具有特異性,僅有輕微腹脹腹痛。症狀多與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是普通的胃病,等到發現異常時,已經是中晚期了。

胰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1、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消瘦;

2、不能解釋的腹部不適、腹痛、背痛,疼痛感模糊不清;

3、梗阻性黃疸,伴有皮膚瘙癢,尿色如濃茶,糞便成陶土色;

4、模糊不清又不能解釋的消化不良,而胃鏡檢查消化道又是正常的;

5、血糖突然升高,出現無誘因的糖尿病;

6、經常發熱,出現明顯乏力

7、出現噁心、嘔吐、腹瀉、便秘、黑便等消化道症狀;

8、

腹部有包塊,這種很難摸到;

9、出現焦慮、急躁、抑鬱、個性改變等精神症狀

有以上症狀的人群,一定要高度警惕胰腺癌,建議儘早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早期篩查是預防胰腺癌的關鍵,尤其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長期抽菸飲酒的人群,家族裡面有胰腺癌患者,糖尿病患者,長期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有膽管結石,常出現膽源性胰腺炎的患者以及嚴重肥胖、超重、高脂血症的人群),建議考慮從40歲左右開始篩查胰腺癌。

我是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我見到的胰腺癌,有不典型的,也有典型的。印象較深的有一個患者,70歲婆婆,便秘8年,大多數1周左右才解一次大便,並且大便硬,有時需要用手指去掏才能解出來,沒有真正進行檢查和治療過。

平時婆婆照顧體弱衰老的丈夫,自己的病從沒有重視過。一次,婆婆腹脹嚴重了,不能吃任何東西,家人才把其弄到縣醫院住院,同時爺爺也一起住院,醫生們對這兩個老人的印象是爺爺太衰老,病重,婆婆的病情不復雜,最後1周出院。可是,出院後婆婆的病越來越嚴重,又再次入院,治療沒有任何效果。最後再次腹部彩超和CT明確為胰腺晚期,婆婆沒有黃疸,沒有疼痛,只有腹脹,噁心嘔吐,吃不下任何東西,不久離爺爺而去。


一,什麼是胰腺癌?

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癌,是胰腺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死亡率高,大多數確診後為中、晚期。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低,只有5%~20%,對化療不敏感。整個病程短、病情發展快和迅速惡化。

二,其有哪些常見症狀呢?
不同癌腫的部位,病程早晚,胰腺破壞的程度、有無轉移等表現不一樣。

常見的表現有腹痛、體重減輕、黃疸、腹塊、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嘔吐等)、上消道出血、突發糖尿病、精神狀態不佳、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關節紅腫熱痛等。表現複雜,無特異性。早期診斷十分困難。


三,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上腹不適的部位較深,範圍較廣,定位不清,性質不明,與飲食關係不密切。
2,年齡大於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症狀,伴有乏力和進行性消瘦。

3,有胰腺癌家族史。


4,慢性胰腺炎患者。

5,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

6,突發糖尿病。
7,上腹痛或背痛伴多發性靜脈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靜脈炎。

8,長期吸菸,酗酒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者。


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注意定期體檢,改善生活方式,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癌症的發生。

餘千蘭


42歲的李阿姨,最近總是感覺自己腰背疼痛,本來以為只是簡單的腰骨問題,誰知道去醫院做個檢查,影像結果卻顯示李阿姨得了胰腺癌。李阿姨看到檢查結果嚇了一跳,為什麼只是簡單的腰背疼痛,會跟胰腺癌扯上關係?這胰腺癌又應該如何治療?

一、胰腺癌的症狀

胰腺癌,被稱為是“癌中之癌”,不僅因為死亡率高,而且很隱秘,極其不易發現,由於難被發現,因此很多胰腺癌患者確診的時候往往都是到了晚期,這時候又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痊癒的概率也小很多。

因此,瞭解胰腺癌都有哪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顯得非常重要,一般來說,胰腺癌的患者在早期會出現以下幾種症狀:

第一,就像案例中的李阿姨一樣,感覺到自己的腰背疼痛,很多人都會以為只是簡單的腰背問題,但是,胰腺癌是會引發上腹部的疼痛,這是胰腺癌最常見的一個症狀,也是很多胰腺癌患者到醫院檢查的原因,不過很多人出現上腹部疼痛也會可能跟胃病聯繫到一起,自己私下買藥吃,會影響到胰腺癌的最佳治療時間。

第二,胰腺癌還會出現便秘的症狀,因為當胰腺管出現阻塞之後,會影響到排便的順暢,從而出現便秘的症狀

第三,胰腺癌也會出現發熱、疲勞的症狀

,這是很多癌症的共同特徵,跟感冒的表現非常像,而且患者會感覺到自己很疲勞,食慾也受到影響,進而出現體重下降的表現。

第四,胰腺癌患者還會出現黃疸


39名醫在線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胰腺癌早期的確診率不高,治癒率很低,5年生存率小於1%,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本病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

胰腺癌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個:吸菸、飲酒、高蛋白高脂肪飲食、糖尿病、遺傳、環境汙染等,此外慢性胰腺炎與胰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關係。瞭解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可以幫助我們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並且實現疾病及早治療的目的。胰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一是腹痛。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四分之三以上的患者都有此症狀。疼痛開始時較輕,逐漸加重,早期疼痛範圍廣泛不易定位,為性質較為模糊的腹部飽脹不適、脹痛、隱痛或鈍痛等。腫瘤壓迫或侵蝕腹腔神經叢,出現腰背疼痛,同時偶可併發胰腺炎。

二是皮膚黃染、小便發黃等。胰腺癌長在胰腺頭部位可能發生梗阻性黃疸,出現皮膚黃染,尿色加深呈現濃茶水漾,大便顏色發白,皮膚瘙癢。

三是消瘦。消瘦是本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顯的體重減輕出現。

要注意早期症狀與糖尿病的區分,有的人剛開始出現消瘦情況,並檢測出來血糖高,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是患上了糖尿病,錯把它當做糖尿病來治療,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可能會延誤病情,因此發現上述症狀應該及時去醫院做檢查,排出炎症、腫瘤等。


科學運動與健康


胰腺癌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般去醫院做檢查時已經達到了晚期,這樣會增加治療的難度,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健康,胰腺癌晚期會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呢

  胰腺癌晚期的症狀都有哪些?

  1、腹部會出現疼痛感

  大部分胰腺癌會出現上腹部明顯的疼痛感,疼痛感並不規律,剛開始會出現輕微的疼痛,然後慢慢的加重,甚至吃完飯之後會出現飽脹疼痛感。如果剛開始就出現腰背部的劇痛,說明已經達到了中晚期,隨著病情的發展,胰腺會慢慢的增大,壓迫到了胰腺管,上腹部會出現間接性的疼痛。

  2、明顯的黃疸

  胰腺癌患者也會出現明顯的黃疸,小便發黃、眼白部位發黃和大便就如同陶瓷一般,這是因為膽總管下端受到侵犯以及壓迫所引起的,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瘙癢。

  3、會出現消化道相關的症狀

  胰腺癌患者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的症狀,因此排出來的大便呈現黑色。把胰腺受到梗阻時就會影響到胰腺的分泌,影響了其食慾,從而引發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便血或者出血。

  4、身體會出現消瘦以及全身無力的症狀

  不管是什麼癌症在初期也會出現全身無力以及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尤其胰腺癌表現的非常突出。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的高燒,關節出現紅腫以及疼痛。

  5、腹部包塊

  胰腺主要是在後腹部,並不容易被手所摸到,如果用手能明顯摸到腫塊時,說明癌細胞已經擴展到一定程度了,已經達到了中晚期,此時應該及時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要及時改變不良的飲食結構,避免高蛋白質以及高脂肪飲食,不然會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風險。要戒掉菸酒,香菸裡面的亞硝酸胺,屬於強烈的致癌物質,進入到血液裡面會被肝臟所激活,然後排入到膽汁裡面逆流到胰腺管,吸菸會直接提高血脂的濃度,間接的增加患上胰腺癌的風險。


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來說,應該定期的去醫院做檢查。避免接觸一些化學藥物,化學藥物會通過胰液體或者血液循環導致胰腺癌的產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有太多的心理負擔,保證充足的睡眠。

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仍然是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化療、免疫療法等綜合治療。

手術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後五年生存率也低。

對梗阻性黃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選擇膽囊或膽管空腸吻合術,以減輕黃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也可在內鏡下放置支架,緩解梗阻。

對於不適合做根治性手術的病例,常常需要解除梗阻性黃疸,一般採用膽囊空腸吻合術,無條件者可做外瘻(膽囊造瘻或膽管外引流)減黃手術,多數病人能夠短期內減輕症狀,改善全身狀態,一般生存時間在六個月左右。

胰腺癌由於惡性程度高,手術切除率低,預後不良。儘管手術仍然是首要的治療方法,但由於胰腺癌常常發現較晚,而喪失根治的機會,因此需要對胰腺癌進行綜合治療。迄今同大多數腫瘤一樣,還沒有一種高效和可完全應用的綜合治療方案。現在的綜合治療仍然是以外科治療為主,放療、化療為輔,並在探討結合免疫和分子等生物治療的新方法。

4、免疫療法

近年來,研究腫瘤治療的方案也越來越多,其中免疫治療是繼手術和化療之後又一重要的抗腫瘤手段,而且在胰腺癌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效果,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什麼是免疫治療呢?

看一下患者服用抗癌藥物與使用免疫療法治療的生存曲線對比,數據由日本仙台診所提供,不容抄襲轉載。

日本仙台診所


有必要進行康萊定NK細胞免疫療法的人群

(1)有需要治療控制或緩解病情的腫瘤患者;

(2)需要促進體力恢復、改善身體狀態並需要得到病情治療的腫瘤患者;

(3)減輕抗癌治療的痛苦、治療殘餘癌,以及想要預防癌症轉移的患者;

(4)預防腫瘤復發,以及需要免疫細胞療法聯合治療的人群;

(5)療法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 , 適宜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

(6)在治療癌症方面,日本仙台診所的癌症治療平均花費大概在25萬—30萬之間。這也是為什麼出國看病已經興起多年,服務人群仍然小眾,至少都是中產以上家庭,但也沒有網上訛傳的那麼“天價”。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也就是通過激發和增強腫瘤患者的免疫能力,達到殺滅腫瘤細胞進而控制腫瘤的發展。目前已出現多種免疫治療策略,包括非特異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以及單克隆抗體治療,而目前胰腺癌的免疫治療主要集中在以下 5 個方面:檢查點抑制劑、疫苗、過繼 T 細胞、單克隆抗體和細胞因子等。


免疫治療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治療胰腺癌,目前已出現多種免疫治療策略,包括特異及非特異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過繼性免疫細胞療法以及腫瘤因子治療等。其中特異性免疫治療及腫瘤疫苗在胰腺癌的治療中最為成熟。

樹突狀細胞疫苗

仙台診所擅長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屬於癌症免疫療法,是特異性癌免疫療法的一種,它是通過使用自體免疫細胞精確作用於癌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樹突狀細胞疫苗不會影響到正常細胞,只作用於特異性癌細胞。並且,使用自體免疫細胞製作的疫苗,無需擔心產生以往抗癌藥的所出現的副作用,在治療的同時也能維持生活質量。


1、人工抗原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適用於:因有過手術或病情造成自體癌組織難以獲取人群。

診所使用的人工抗原為在多種實體瘤及血液瘤中均有高表達“WT1肽”,有效提升樹突狀細胞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適用於的癌症有舌頭癌、喉頭癌、咽喉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膽管癌、膽囊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大腸癌。


②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強,治療效果佳。

注:需與白細胞HLA配型,通過血液檢查進行確定。

2、自體組織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通過手術取出患者體內的新鮮癌組織作為標誌物的免疫療法,所需癌組織大小約1cm*1cm。

①定製化治療,副作用更小,有效提升攻擊癌組織能力;

②不會產生耐藥性;

③防止癌症復發。


3、局部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

直接對癌症部位注射大量的樹突狀細胞的免疫療法。進入癌細胞中的樹突狀細胞會吸收該處的癌細胞,並將癌標誌物傳達給淋巴球,巡查人體情況並攻擊癌細胞。

適用於病症:

①能觸摸到的癌症:頭頸部癌、乳腺癌、惡性淋巴腫瘤;

②可用內視鏡直接注射的癌症:食道癌、胃癌。

①對注射部位癌細胞有更為有效的控制效果;

②隨著局部,對人體大範圍的癌細胞也有治療與控制效果。


從患者血液中抽取NK細胞並增殖以增強攻擊力後,再以點滴形式回輸到體內的治療方法。

①與樹突狀細胞免疫療法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抗癌力。

②副作用小,有效防止癌細胞復發與轉移,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幾乎所有的癌細胞中都存在細胞癌化,是由於癌抑制基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抑制癌細胞產生。因此,基因治療是通過將癌抑制基因導入癌化的細胞中,促使癌細胞自然死亡。

①產生的副作用較小,較輕

②不會影響到正常的細胞

③能增強抗癌藥或放療的效果

④適用於癌前期病變症狀

⑤不會產生耐藥性

活性化淋巴球療法指的是激活?增殖從患者血液中取出的淋巴球,以點滴方式回輸體內,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①高度活性化,培養速度快。

③起到廣譜型抗腫瘤的作用。

日本仙台診所近9年案例顯示,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的患者中有80~90%處於癌症晚期(存活期判定為3個月),治癒率為24%,病情緩解率為68%。通過回訪聯繫接受過免疫細胞治療的患者,發現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與緩解,能夠健康生活1~8年甚至更久。


方法有很多,建議患者可以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樣才會有好的效果出現,當然生活中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要多吃新鮮水果和新鮮蔬菜,忌長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高鹽食品,這樣會增加胰腺負擔,注意適當的日常運動!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就不容易得病哦!

以上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通過後臺私信聯繫到我,這邊會為你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你的留言、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護腸之道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死亡率極高,即便是醫療最發達的美國,胰腺癌5年生存率也只有5%左右。因為胰腺位於人身體的內部,隱藏在腹膜後,所以早期胰腺癌不會出現任何的不適,絕大部分胰腺癌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而且,胰腺癌對放化療不敏感,到了晚期,胰腺癌患者沒有什麼治療的辦法,而且非常的痛苦,大部分在半年內死亡。到了進展癌,胰腺癌可以出現以下幾個症狀:

(1)進行性黃疸

這是胰腺癌最典型的臨床表現,主要見於胰頭癌,癌症壓迫膽總管開口處,導致膽汁無法通過十二指腸排出,導致膽紅素升高,患者出現全身皮膚粘膜黃染,而且越來越嚴重,黃疸可伴有皮疹,全身皮膚瘙癢。由於膽紅素不能進入腸道,導致大便的顏色變淺,變成陶土色。

(2)腹痛

一般來說,早期的胰腺癌是不痛的。到了中晚期,腫瘤侵犯神經,可表現為中上腹部,或者腰部疼痛,還可以放射到肩部。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會越來越嚴重,有些晚期的患者,疼得腰都直不起來。

(3)消化道症狀,體重下降

胰腺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分泌大量的胰酶,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胰腺癌可導致患者出現食慾下降,腹脹,腹瀉,脂肪瀉,進食減少,體重下降,貧血等症狀,甚至是瘦成皮包骨頭。

胰腺癌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般都是晚期了,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胰腺癌是惡性度非常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因為其治療效果差而被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的症狀主要與腫瘤位置、大小和對胰腺外組織的侵犯和轉移有關。

早期症狀

胰腺癌早期多無明顯的症狀,少數患者由於腫瘤堵塞胰管導致胰液無法正常進入腸道、胰管壓力增加,患者可出現疼痛消化不良的表現。

疼痛的位置位於上腹部,多為間斷髮作的隱痛,疼痛程度較輕,容易誤診為胃腸炎或消化不良而被忽視。

消化不良可表現為腹脹、脂肪不耐受等,缺乏特異性。

中晚期症狀

隨著腫瘤增大,可引起胰腺被膜張力增加或侵犯周圍組織或器官引起明顯的症狀。

1、腹痛

腹痛是中晚期胰腺癌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約50%以上的患者以疼痛為首發表現,這個時期疼痛位置比較明確,以上腹部和腰背部為主,多為持續性疼痛,疼痛程度與病程相關。晚期患者可表現為典型的頑固性腰背部疼痛,捲曲位可使疼痛程度減輕。

2、腹脹

腫瘤阻塞胰管引起消化不良可導致腹脹。晚期患者因腹腔轉移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和大量腹水可導致嚴重腹脹。

3、黃疸

患者可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大便顏色變淺、尿色加深,多見於胰頭或溝突部的腫瘤阻塞膽管的患者。晚期胰腺癌肝臟多發轉移導致肝功能衰竭也可出現黃疸。

4、消化道表現

患者可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脂肪不耐受等消化功能受影響的表現。主要與腫瘤導致胰液和膽汁不能正常進入腸道和膽管梗阻繼發的肝功能受損有關。

5、皮膚瘙癢

胰頭癌阻塞膽管引起黃疸的患者,因膽鹽和膽汁酸入血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可出現難以控制的皮膚瘙癢。

6、慢性消耗表現

患者因腫瘤消耗、進食減少和消化功能受損,可出現體重減輕、貧血等慢性消耗表現。

7、血糖波動和糖尿病

胰腺癌患者可出現明顯的高血糖,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可出現血糖控制難度明顯增加。


肝膽胰外科高鵬驥醫生


胰腺位置較深,胰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僅有5-15%病人有手術切除機會,胰腺癌的早期發現對病人的治療有重大意義。

那麼,胰腺癌早期會有哪些表現,如何抓住這些身體預兆呢?

首先是腹部疼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狀,60%~80%的病人表現為上腹部疼痛,疼痛一般沒有規律,起初一般疼痛比較輕微,然後會逐漸加重,疼痛感並不固定,有些為脹痛,有些為鈍痛,有些感覺是劇痛,一般當腰背開始疼痛之後則表示已經進入到中晚期,如果病人胰腺腫大,壓迫到胰管,上腹部也會持續性或者是間歇性出現疼痛感。

其次是消化道症狀:最多見的為食慾不振,還可能有噁心嘔吐,可有腹瀉或便秘甚至黑便,腹瀉常常為脂肪瀉。偶爾的食慾不振一般是正常的,而如果經常性的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那就需要提高警惕,很多時候,經常食慾不振,是患上胰腺癌所致,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是很有必要的。食慾不振和膽總管下端及胰腺導管被腫瘤阻塞,膽汁和胰液不能進入十二指腸有關。

再次是消瘦、乏力:很多病人在患病初期就有消瘦乏力的表現,雖然其他疾病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出現,但是胰腺癌導致的症狀更為突出,特別是伴有難以控制的糖尿病時,更要注意胰腺的檢查。

最後是黃疸,也是最為重要的表現,特別是無痛性的黃疸,更需重視。病人一般會出現皮膚眼睛發黃、小便發黃以及大便像白陶土的症狀,這是因為膽總管下段受到侵犯以及壓迫導致的,其中相當一部分病人會合並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今天手術的病人就是因為黃疸來我院就診,才查出胰腺腫瘤的。

以上這些都是胰腺癌在早期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當身體出現異常時,還是需要第一時間找專業醫生來進行診斷。只要早期發現胰腺癌症狀,到醫院進行治療,預後還是比較好的。


肝膽胰外科胡醫生


下面我分享發在微頭條的觀點

胰腺癌最早期症狀很不明顯,

大部分人都會誤認為是胃病,

因為胰腺癌早期大部分表現為胃脹,

消化吸收不良,食慾不佳,吃硬冷食物會加重不適,如果吃易消化和軟爛食物症狀會減輕。

有些人上腹部隱痛、鈍痛。即兩乳之間心窩處隱痛(這是胰頭部位,位於胃的後面,這裡痛多半是胰頭癌)

有些人是左下腹痛(這裡是胰體和胰尾的位置,這裡痛多發胰體癌、胰尾癌)

除了以上這些表現,還伴有以下症狀:

1、黃疸(全身皮膚髮黃,並漸進性加重,包括眼珠);

2、兩手臂皮膚瘙癢,漸漸發展至兩腿乃至全身;

3、早期小便便液粘手,有糖尿跡象,後面小便顏色漸漸呈紅茶色;

4、大便呈陶土樣灰白色,並粘膩在馬桶上衝不下去;

5、後背、腰痠痛,有些人會放射到右肩痛;

6、一個月內體重非減肥狀態下沒來由的下降超過5斤;

7、經常乏力,打不起精神,表情抑鬱、冷漠;

如果有以上症狀超過一半,請儘早去醫院做彩超或PET-CT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當然也有很多人什麼症狀都沒有,只是在體檢時查出來了,所以預防的第一關鍵是必需重視每年一次的全身體檢,尤其是40歲以上年齡人群。

其次是規律生活方式,提前預防

1、多運動,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加快,完成新老細胞的再生更替;

2、控制體重、飲食需清淡,儘量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外賣都是重口味、高脂肪、辛辣、高糖的飲食,對健康很不利)

3、忌菸、酒,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主要原因就是男性抽菸、喝酒;

4、保持身心愉悅、善於排解壓力,現代人活著都不容易,沒有壓力那是不現實的,儘量自己找方法排解,長期揹負沉重的壓力最後就要被壓力壓垮;

5、均衡飲食,不偏食挑食,少吃精白米麵,主食一半可以用薯類替代,保持充足睡眠、不暴飲暴食、不熬夜;

胰腺癌發現得越早,分化越低(II級分化以內,治癒和手術的機會越大)


琳的營養新概念


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稱號,它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惡性腫瘤。在我國,目前胰腺癌的發病率比較高,而且胰腺癌的早期症狀往往很不明顯很不特異,所以胰腺癌被發現的時候往往比較晚期,治療效果不佳。

那麼,胰腺癌到底都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下面我將給大家重點介紹三種胰腺癌的常見症狀。

1、腹痛:腹痛是胰腺癌相對比較典型的一種症狀。隨著胰腺癌的病情發展,患者腹痛的程度也會不斷的加劇。腹痛的部位一般位於中上腹部,也可以在前胸部,或者是向後背放射,一般為持續性腹痛,有時也會反覆發作。

2、黃疸:黃疸是胰腺癌最典型的症狀之一,而且這種症狀出現的概率特別高。尤其是位於胰頭的胰腺癌,壓迫膽總管而導致黃疸。隨著病情的加重,黃疸症狀也會不斷地加重,特別是到了胰腺癌的後期,皮膚出現的黃疸症狀尤為明顯,而且還往往會伴隨著皮膚瘙癢,很多患者的皮膚有明顯的抓痕。

3、身體消瘦:胰腺癌患者很多會出現明顯的身體消瘦。這有可能與腫瘤消耗有關,也可能與胰液、膽汁的缺乏有必然的聯繫。消化液的缺乏會造成消化功能特別差,不但影響到了食慾,也影響了營養成分的吸收。同時胰腺癌導致的疼痛對於患者睡眠、精神負擔等都會有嚴重的影響。綜上原因,胰腺癌患者的身體會不斷地出現消瘦的情況。

所以,如果不明原因出現上述的一些症狀,應該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應及時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