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日俄戰爭獲勝的是俄國,中國乃至東亞歷史將如何發展?

張聰捷


俄羅斯贏了,那東北就是俄羅斯的了。以東北的自然資源,俄羅斯可以發展工業基地,作為進攻前沿基地,沒幾年就會入關了,就如同當年清軍入關一樣,到時候估計完了,就如同日本侵華一樣。滅頂之災,日本人當年惹了美國被幹掉,俄羅斯誰幫你打?就只有滅亡

所以我討厭什麼清朝領土貢獻,那些智障光看到清亡時領土感覺還挺大,確看不到清朝經濟雪上加霜,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建立工業體系,被別人吃掉就是早晚的問題。兩個鄰居為了搶你家房子,都跑到你家客廳大打出手,最後兩敗俱傷撤出去,然後沒幾天你死了,你說一句,你看我給你留的房子大吧!你妹,別人磨刀(明治維新)時,你在磨假刀(洋務運動),偷工減料,和別人打架時,別人一刀把你的假刀砍斷,還砍斷你的腳,還讓你付磨刀費用,你自己都擋不住,還好意思說這個房子能留給我?

日俄戰爭俄羅斯贏了,中國沒幾年就得被俄羅斯吞併,日俄戰爭日本贏了,日本幾十年後侵華,中國本來也要滅亡,但日本腦袋進水了去打美國,被美國幹趴,中國得以保全。

所以中國今天能保持那麼多領土,沒有滅亡,我認為是運氣,也可以說是天意,至於什麼中國人民艱苦奮鬥什麼什麼的,那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日俄戰爭日本贏了,二戰日本輸了,缺一不可。

至於滿清,洋務運動不積極讓中國錯失最後的工業發展時期,被認真學習的日本打敗,從而引發多米諾骨牌,甲午——八國聯軍——日俄戰爭——滅亡,而小日本由一個島國發展成一個大日本帝國,他當年不去打美國,我根本不敢想象後果,事實證明,你留下的領土沒用,留下工業基礎才有用,沒有工業基礎,領土就是為別人留的,有了工業,你可以攻佔別人的領土。

還是那句話,中國近代沒有滅亡,因為日俄戰爭,日本贏了,二戰日本輸了。兩者缺一不可,天佑中華


海闊天空黑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可以類推一下。

如果1904年,日俄戰爭中俄國獲勝。

那麼,俄國會消滅日本殺入東北的軍隊,進而攻入朝鮮。

朝鮮很有可能會被一分為二,北朝鮮被俄國控制,南韓則是日本的地盤。

隨後沙俄崩潰,蘇聯繼承沙俄領土,變得很強大。

日本因陸地上不和中國接壤,難以從陸地殺入中國東北,更別說東北已經是蘇聯勢力範圍。

所以,918事變應該不會發生,但日本仍然會入侵華北地區。


原因不復雜,日本具有強大的艦隊,可以在中國沿海任意一點登陸。

同時,日本根據辛丑條約在華北有租界和落腳點,配合軍隊登陸即可,一樣可以發動局部侵華戰爭。

那麼全面抗戰會不會爆發,薩沙認為一樣會爆發。

因為沙俄比日本還要兇狠,此時應該不會扶持張作霖這種軍閥控制東北,很有可能直接將東北直轄吞掉,或者找幾個滿遺做傀儡策動獨立,就像外蒙古一樣。


由此,蘇聯吃掉了外蒙古和東北,日本不敢和蘇聯作對,卻仍然需要爭奪東亞的利益,還是得入侵中國。

餘下的劇本應該同現實一樣,只是東北和北朝鮮佔領者是蘇聯而已。



到了日本戰敗投降,蘇聯恐怕會吞掉朝鮮全境,直接扶持一個親蘇的朝鮮。而國際局勢,應該不會有其他變化。

關鍵在於,東北還屬於中國嗎?

個人認為是不會。

此時東北不是已經像外蒙古一樣所謂獨立,就是乾脆被蘇聯直轄成加盟共和國了。

結果就是,中國雖然是戰勝國,連東北和外蒙古都保不住,還不如真實的歷史。

那麼,今天我們去哈爾濱看個冰雕,也要辦簽證了。


薩沙


假如日俄戰爭獲勝的是沙俄,可能全世界的政治格局都會發生改變。不過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東亞地區。

1853—1855年,俄國由於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北,向中東和南歐的擴張受阻,便將主要注意力重新轉向了遠東的清朝,並制定了所謂的“黃色俄羅斯計劃”


從1858—1880年,沙俄採用各種手段從清政府手裡奪得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掠奪的土地面積雖然不小,但是沙俄一直想要的遠東不凍港(大連)卻一直沒有得到。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清政府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眼看日本奪取了大連,儼然有在東北壓自己一頭的趨勢,沙俄坐不住了,便拉上了德國、法國,策劃了“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當時,俄、德、法三國的聯合艦隊出現在日本領海,以武力威脅日本退出遼東半島。日本惹不起三國,便只好以收取清政府三千萬兩白銀的手續費為代價(贖遼費),歸還了遼東半島給清政府。

1898年,沙俄以“贖遼有功”為由,強迫清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灣,租期25年。隨後俄軍把大連和旅順租借地劃為俄國的一個州,並把這個州命名為“關東州”。



1900年庚子國難,八國聯軍組團侵華,沙俄除了派遣18000人參加八國聯軍外,又獨自出動了13萬大軍入侵東北。 在經過了四個多月不太激烈的交戰後,清軍駐守在東北的九萬官兵被全殲,東北三省全境在事實上被沙俄侵佔。

清政府在《辛丑條約》上簽字後,沙俄在北京忽悠七國聯軍從中國撤軍,而被它獨自侵佔東三省,它卻一直不撤軍。

當時清政府已逃離北京,慈禧躲在西安,沙俄找不到清廷中央政府,便決定先強迫東北地方政府訂立臨時性的協定,然後再逼迫清政府承認它對東北的佔領合法性。

但是由於東北人民強烈反抗以及英美等國的干涉,沙俄迫於壓力,只得於1902年同清政府簽訂《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分三期逐步撤出東北。

然而就在第一期撤兵後,沙俄卻故意違約不撤,派兵重新佔領了瀋陽。然後,沙皇又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遠東總督,妄圖永久霸佔東三省進行殖民統治。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為了自身利益,起先還決定跟沙俄示好,希望讓沙俄承認它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日本當時被擠出東北),並承認日本在遠東的小霸主地位。

但是沙俄不鳥日本,強硬的拒絕了日本的主動示好。日本高層看到沙俄不肯退步,便決定效仿當年的三國干涉還遼,拉上英國和美國對俄國進行軍事威脅。然而沙俄根本不吃這套,於是日俄戰爭由此爆發。

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在日俄戰爭之前,東北一直處於沙俄的實際控制下,當時清政府根本無法收復失地,只能求列強“幫助”。

而當時有能力幫忙的列強有哪些呢?掰著手指頭數也只有五個:英國、德國、法國、美國和日本。

這五個國家中,法國和德國當時與沙俄關係很好,正處於蜜月期,不可能幫忙

英國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倒是有可能幫忙。因為在此之前,沙俄在中東和阿富汗的擴張都是被英國制止的。後來的日俄戰爭,英國也是日本的幕後玩家,沒有英國的支持,日本根本打不贏沙俄。

然而,支持歸支持,英國可能支持清廷,但這不代表英國會出兵驅趕沙俄。畢竟,東北不是英國的核心利益。英國與俄國在當時也沒有因為東北的歸屬權要到開戰的程度。所以如果日本被打敗了,我個人覺得英國有出兵的可能性,但是不大

至於當時的美國,完全就靠不住。孤立主義不是說說玩的。所以,當時的美國出兵驅逐沙俄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最後就只剩日本了。日本因為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很早就有動兵驅逐沙俄的意圖

所幸,日本最後打敗了沙俄,在客觀上遏制了沙俄對中國的入侵。



說到這裡不妨猜測一下,假如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戰敗了,結果會如何。

首先,中國的局勢可能會更糟糕,不僅僅是東北,甚至連西北、外蒙,都可能會從清政府的版圖中消失。

其次,日本也會很慘。因為日本打贏了日俄戰爭,國內經濟也是瀕臨崩盤。假如日本輸掉了戰爭,國內經濟會更差。到時候英國可能會出面力保日本,但以英國人的尿性,肯定也會趁機抄底日本民族資本,把日本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至於朝鮮半島,估計就直接併入沙俄,沒有現在的朝鮮和韓國了。

總的來說,以當時的情形看,正常的外交途徑無法讓清政府收回東北,只能訴諸於軍事武力才能解決這一問題,而當時有能力出兵的只有英、法、德、日、美五國。但法、德、英、美出兵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唯獨日本有出兵的意願。


假如日本都扛不住沙俄,那東亞地區就真的是萬劫不復了。


Mer86


沙俄贏了,中華大地也許就真成了黃色俄羅斯了,看看奧斯曼和土耳其國土面積的對比就知道了,現在突厥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而非土耳其。

雖然小日本後來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災難,但1905日本贏了沙俄對天朝最好,這不是因為小日本善良,而是因為日本沒有實力吞併東北更不用說全中國,後來日本只要了大連(日本人稱之為關東州,駐軍成為關東軍),而把東北全境還給了清朝。這也是近代史上民國政府那麼多親日派的原因。

當然,後來小日本緩過勁來,老覺得這樁買賣做虧了,死了那麼多人,花了那麼多錢,東北這塊到手的肥肉還回去了。所以一直千方百計想搞到手,先是皇姑屯沒成功,後來九一八搞成了。

民國時期很多人認為東北是滿清入主中華的嫁妝,孫中山就曾提出東北換取日本援助。傅儀不能稱為漢奸,人家是滿族。大批滿清遺老認為東北是滿清老家,關內漢人不歡迎自己,自己就回東北老家。所以偽滿洲國對滿族的誘惑很大。

九一八之後為了守住東北既得利益,必須要在關內和東北之間搞出緩衝地帶,這也是後來的長城抗戰,後來何梅協定搞出了華北五省自治,就是想在華北設置緩衝區。

當然這也是當時孱弱的中國所能接受的極限,只保留華北名義上的主權,再讓步就連北京都丟了,這個罪名誰也承擔不起。結果小日本沒有強力政治人物約束軍部,非要打服中國,結果反被中方戰場拖住。

抗日戰爭,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忍受磨難的民族性格被髮揮到極致,國家實力政治實力軍事實力完全不是一個層級,經常被打的鼻青臉腫,但是隻要你打不死我我就是不投降,小日本也沒脾氣。後來勾引汪精衛叛國,他和小日本欠的賣國條約第一條就是承認偽滿洲國。

天佑中華,小日本沒有在東北找到石油,只好眼睛盯著東南亞,這下老美不幹了。小日本站錯了隊,最後把明治維新以來吞進去全吐出來了,連臺灣也收回了。

對於近代百年,天朝雖然屈辱,作為東亞病夫,我們的運氣比奧斯曼這個西亞病夫好的多,很多時候真的想說天佑中華。

純手打!


我是二偉哥



大家以為日俄戰爭為什麼英國會支持日本?為什麼法國不願意借錢給俄國繼續和日本人打下去?

因為英國與法國都不希望俄國把主要精力放在遠東,兩國都希望沙俄能重新把注意力放回歐洲,幫助兩國牽制德國。

所以,我們假設日俄戰爭俄國獲勝,俄國肯定會佔領我國東三省,但是英法和美國這三個主要列強國家肯定不會承認俄國對東三省的佔領是合法的,相反,英法美會和當初逼迫日本歸還遼東一樣,用各種方式逼迫沙俄將東三省歸還給清帝國,哪怕是名義上的。

其次,英國會拼命武裝日本,甚至不排除英國直接直接把現役陸海軍裝備直接“賣給”日本的可能性,而美國在1904年就派遣了特使訪日,並且承諾如果德國站在俄國一邊,那麼美國一定會站在日本這邊,那麼,日俄戰爭日本戰敗,美國大概率會借貸給日本一大筆錢,讓日本用這筆錢購買英國裝備。

事實上沙俄在東三省的傲慢早就激怒了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羅斯福曾經憤怒表示“我已經被俄國在滿洲所作所為所激怒,我不準備再做任何讓步……國會會支持我在這一問題上採取極端立場。”

同時,英國肯定會要求法國向俄國施壓,因為俄國把注意力放到遠東同樣不符合法國的利益,而沙俄當時經濟事實上已經依賴於外國借款,而法國則是俄國主要的借債國。


更為重要的是日俄戰爭爆發前,俄國在遠東的部隊無論從軍隊人數還是武器裝備上都遠遠落後於日本,而且1903年歐洲經濟危機嚴重重創了沙俄的經濟,沙俄本身也沒有那麼多資源可以讓日俄戰爭持久化,日本即使在陸戰與海戰都失利(簡直不可能),也不會是丟盔棄甲式的慘敗,更大的可能是戰局不利的僵持。

而一旦戰局形成僵持,哪怕是日軍佔據下風的僵持,英美都會瘋狂的從金錢到武器裝備援助日本,甚至有可能英美會對清帝國施加壓力,要求清帝國對沙俄宣戰,幫助日本一把。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一旦日俄戰爭形成可以預見的持久戰,那麼英美法三國會強行要求日俄兩國通過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當然,英美法三國都是絕不可能承認沙俄對東三省全部主權要求的,最壞情況是英美法三國同意俄國對東三省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權,可能也會犧牲半個朝鮮來滿足俄國領土野心。

事實上為了日俄戰爭,俄國發行了四十億盧布的戰爭債券,而其中三十億是在法國銀行家購買的,因此,法國對沙俄是擁有相當大影響力的,更為重要的是1905年摩洛哥危機使得法國加強了對德國的戒心,因此,法國更需要俄國儘快把注意力放回到歐洲。


最後再說一下德國,德國在日俄戰爭時期雖然表態支持沙俄,但是德國事實上在戰爭期間鼠目寸光的逼迫沙俄簽署了一個極其對沙俄不利的雙邊貿易協定,甚至可以說這一協定是沙俄最終決定倒向英法的直接導火索,而德國在貿易問題上因為俾斯麥等人的搗亂,幾乎是不可能對俄國讓步的。

所以,即使俄國在日俄戰爭中佔據優勢,德國也會要求俄國簽署對俄國經濟不利的雙邊貿易協定,這絕對會激起沙俄對德國的不滿,促使沙俄更快結束日俄戰爭。

綜上所述,假設俄國真的在日俄戰爭獲得勝利,那麼對清帝國也不會有什麼特別惡劣影響,相反,英美法這三個主要列強都不會坐看俄國為所欲為,而唯一支持俄國的德國又在貿易問題上無法對俄妥協,所以,俄國在戰場上獲勝反而會導致它在國際外交上空前孤立,而這種極度危險的外交態勢也會促使俄國見好就收,不太可能獅子大開口。

因此,即使日俄戰爭俄國獲勝,清帝國也不會真的失去東三省主權的。


蘭臺


我這麼說,也許很多朋友會噴我,但我還是這麼認為:拋開中日矛盾不說,日俄戰爭以日本的勝利告終,對中國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為什麼?

倒不是因為日本人比俄國人仁慈,也不是因為日本人畢竟與我們同為黃種人、同為儒家文化圈。而是因為,日本本來就比俄國弱,而且還是個島國。所以,日本的勝利,對中國來說威脅更小一些,留給我們緩衝的時間也更多一些。

我們不要用八年抗戰這個浩劫來代入到日俄戰爭之中,就認為如果俄國當年獲勝了,對我們來說會好很多。事實很可能並非如此!



早在日俄戰爭之前,沙俄就已經侵佔了我們大量的領土,這些土地多達15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個多日本這麼多。而接下來,他們的目標指向了富饒的東北和蒙古地區。不過此時,他們在東北亞遇到了一個新崛起的對手—日本!

日本作為新興列強,他們也需要大量海外的殖民地,而他們的唯一選擇,就只有對岸的東亞大陸。於是,他們在擊敗了清朝後,開始不斷向大陸進軍,蠶食了朝鮮半島後也開始瞄準東北。

因此,日俄戰爭不可避免。但是,日俄的國力其實始終都不在一個檔次。按理說,如果真的全方位開戰,幾個日本都不夠沙俄打。



但好在日本並非孤軍作戰,西歐各國本就看這隻北極熊不順眼,自然也就不會讓沙俄輕易取勝。因此,明的暗的都在支持日本。加上日本人打仗又夠狠,硬是擊敗了沙俄的遠東軍隊。但那已經是日本的極限了!所以,日本雖然勝利了,但也元氣大傷,沒辦法直接吞併東北,還需要時間慢慢蠶食。



試想象,如果勝利的是沙俄呢?以這些俄毛的皮性和實力,很可能加快對我們北方的侵略,積極實施他們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那麼對整個東北亞而言,都將是比日本侵略更大的災難和浩劫。

大家可以看看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就能想象到,沙俄可不比日本仁慈。甚至可以說,作為與東亞各國都不同文明類別的他們,對東北亞的破壞,也許更大、更可怕!



而且,日本對沙俄的勝利,打破了白人國家不可戰勝的神話,事實極大的激勵和鼓舞了同為東亞國家的中國。也給了垂死的清王朝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這些歷史要讀


若俄羅斯贏得日俄戰爭 則:東北被佔、山東很可能被佔、朝鮮成為俄羅斯附屬國、俄羅斯控制太平洋、東南亞一帶的航海權

如下圖 紅色線將成為中俄邊界 紫色圈中的山東將被俄羅斯佔據,特別是對渤海進入有控制作用的威海一帶

綠色線將成為俄羅斯太平洋海軍的控制線 見下圖


日俄戰爭前的一些基本事實:

1、連通莫斯科和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鐵路雖然沒有完全修建完成,但基本的運輸能力已經具備,部分路段需要用渡輪進行運送。西伯利亞鐵路在1890年就由當時還皇太子的尼古拉二世在海參崴主持開工儀式。

2、從海參崴通過哈爾濱、瀋陽到旅順的東清鐵路(南滿鐵路)已經在1903年開通。

3、1899年,尼古拉二世將1898年從大清租借來的遼東半島定名為:關東州,設立關東州廳。關東州廳長具有統帥海軍、陸軍,行政權力、部分直接外交權等權力。

4、1900年6月,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以保護俄羅斯修建的中東鐵路為名,派遣18萬軍隊,從璦琿、滿洲里、琿春、三江口、旅順等地,六路進入東北;10月1日,俄羅斯佔領奉天(瀋陽),同一天從旅順出發的四艘軍艦在山海關登陸;10月4日,從山海關登陸的俄羅斯軍佔領錦州;10月6日,六路俄羅斯軍在鐵嶺會師,俄羅斯全面控制東北。

在義和團運動之後,俄羅斯在東北的軍事存在有:保護鐵路為名的17.7萬軍隊和駐守的10萬俄羅斯軍,合計27.7萬。

1903年,尼古拉二世在東北設立亞東大總督,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遠東總督統治滿洲。

即當時俄羅斯在東北有兩個行政區:亞東大都督、關東州。東北全面被這兩個機構控制。

5、當時的局勢:

旅順成為俄羅斯的關東州,成為海軍、陸軍南進的基地;

膠州灣成為德國的膠澳總督(Kiaochow),成為德國海軍東亞分艦隊;

廣州灣(不是廣州市,而是現在湛江市)成為法國的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成為法屬印度支那六使(北圻統使、中圻欽使、南圻統督、高棉欽使、哀牢欽使、廣州灣使)之一,受北圻統使節制;

英國租借威海衛;

6、

當時法國和俄羅斯聯盟,俄羅斯勝利,鞏固佔領東北、內外蒙古,法國將會擴大在兩廣、雲貴的範圍;

日本和英國聯盟,在日本佔有臺灣、英國控制長江水域情況下,東南沿海將成為英日聯盟對抗法俄聯盟的基地。

於是:俄羅斯在北方,法國在南方,英日在東南沿海,大清只能退回中西部地區。

一戰將會分成歐洲部分和遠東部分。日本和俄羅斯在大清土地上進行戰爭,不會是最後一次,一戰也必然在發生日英和法俄或德俄在大清土地上進行戰爭。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1904年的日俄戰爭,其實是李鴻章外交上的一次勝利,簡單來說就是讓日俄狗咬狗一嘴毛。當時的總體格局是清政府無法阻止沙俄進入東北,八國聯軍時沙俄派出十七萬大軍進駐東北,而日本一直對此充滿著強烈的不安感。


當時沙俄正在修建西伯利亞鐵路,一旦這條鐵路完工,那麼沙俄對於遠東的控制將大大增強。日本認為沙俄若是拿下東北,那麼朝鮮不保,日本本土也將陷入沙俄的鋒芒之下。而讓日本下定決心打一場日俄戰爭的原因,是因為李鴻章將東北鐵路修建權給了沙俄,西伯利亞鐵路將直抵東北。

日本明白若是西伯利亞鐵路完工,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日本更將毫無勝算。於是日本找到了英國和美國,此二國當時對於沙俄的擴張同樣十分不滿,不願意看到沙俄過度在東亞擴張。最後英國和美國購買了日本的戰爭國債,也就是說這場戰爭是日本人出命,美英出錢。



而日俄戰爭的結果,其實沙俄戰敗還不是最好的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日本真的贏了。當時都只是希望東北可以維持現狀,也就是保持實力的平衡。日本戰勝了沙俄,使得其野心膨脹,步入了世界強國之列,更是導致了軍部的上臺,成為了軍國主義。總之日俄戰爭最好是兩敗俱傷,任何一方勝利都不利於東亞的力量平衡和穩定。


小司馬遷論史


俄國若取勝,那就是大清國的滅頂之災了,整個東亞、世界歷史都將改寫。

備註:以下描述純屬假設,不帶有任何政治觀點,純粹架空歷史,雖然這裡會黑俄國,但黑的是沙俄,如今中俄是好朋友、好戰友、好夥伴,不喜勿噴。

對領土的佔有慾,是歷代沙皇戒不了的癮。

幾百年,從一個城市公國發展為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並屹立至今,世界獨有沙俄一家。

對領土的瘋狂執念,使得沙俄的軍隊所到之處,都是當地民族的滅頂之災,人口大量死亡,家園被摧毀。

幾百年前,整個黑海地區幾乎都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海,持續了200年的俄土戰爭之後,奧斯曼把黑海東岸西岸北岸的領土幾乎丟了個精光。

俄國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征服行動歷時上百年之久,被屠殺的當地民眾難以數計。

靠著強權、碾壓式的軍事機器,沙俄征服了歐亞大陸的大片土地。

日俄戰爭,事關日本國運,對沙俄沒那麼重要

1894年,日本擊敗清政府,取得甲午戰爭的勝利,成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賭贏了。

時隔十年之後,日本再次把國運堵上了,發動一場對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日本以“生死存亡”的高度來進行戰爭動員和準備。

而俄國,說實在的塊頭太大了,它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歐洲方向,臨近一戰爆發,大家都分明感覺到了空氣中的氛圍有點不一樣了。

最終,俄國的遠東軍事力量和調過去的波羅的海艦隊戰敗了,但是俄軍主力都在歐洲,可以隨時徵調過去,但日本已經強弩之末,最終,日本雖然打了勝仗,卻沒拿到一分錢的賠款,損失慘重。

如果俄國勝利,大清國危矣!日本陷入地獄

沙俄勝利了,那它的重心會迅速轉移到東亞,這裡有它朝思暮想的四季不凍的港口。

大清國為了龍興之地的安危,展開了悲壯的衛國戰爭,但實力太差了,東北還是屬於俄國了。

黃俄羅斯計劃初步完成,世界列強也沒人能組織沙俄繼續南下的步伐,至少黃河以北可能……諸君自己聯想。

日本退守本土,俄軍向來是個不肯吃虧的主,戰爭中死了那麼多士兵,勢必對日本展開殘酷的報復。

日本即使不被滅國,也要被俄國割走大片領土,並被俄國牢牢控制住。

至於朝半島,那沒的說,歸了沙俄了。

也就如此,俄國人擴張的步伐有限,畢竟還有其他列強在那看著呢,你吃那麼多,其他列強怎麼辦?

俄國勝利,一戰也不會爆發了,沙俄也沒有革命了,世界也沒那麼多國家了。

俄國勝利後,它需要很多很多時間來消化東亞新的土地。

俄國人的重心也不會再回到巴爾幹了,2次巴爾幹戰爭就能避免。

沒了巴爾幹這個火藥桶,俄國也不至於對奧匈帝國宣戰了。

一戰爆發,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之後,沙俄對奧匈宣戰是個關鍵的一環,從列強紛紛彼此宣戰。

俄國人的注意力都到東方去了,列強在歐洲的矛盾就大大下降,總體上局勢會緩和。

一戰也不會爆發了,俄國的革命也不存在了,各個帝國的王冠也不會落地了。

列強繼續保持優勢,世界的各個殖民地繼續保持殖民地的身份,想翻身很難。


雲中史記


東北是一塊肥肉,日本和俄羅斯不管誰贏,都不會分中國一杯羹。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假如俄羅斯勝出,可能東北亞更亂,中國會更糟。


兩次鴉片戰爭中,砍中國最很的列強就是俄羅斯,兩個條約、不廢一槍一彈就詐走中國100萬平方公里的外東北。而吞併整個東北地區才是俄羅斯控制東北亞的終極目標。當然日本和俄羅斯兩條豺狼不能分出誰更壞,區別在於日本和俄羅斯一個是戰敗國,一個是戰勝國,二戰後日本侵佔中的領土全部退出,而俄羅斯作為戰勝國,東三省(內東北)將如同外東北一樣永遠喪失主權。


可能的情況是:

一,東北乃至山東半島的環渤海灣地區,沙俄可逼迫清政府如法炮製一個所謂的和約據為已有,最少是東北地區的主權完全喪失。當然退而求其次也可能以租賃的形式來獲取。但可能性幾乎為零,歷史上俄羅斯蠶食的中國領土,沒有一寸是以租借形式取得的。

二、二戰依然不可避免,日本有兩個選項,一是與俄二次開戰奪取東三省,二是如果東北不能作為跳板,日本可能通過山東半島及上海等東南沿海登陸侵入中國,蘇聯忙於應付歐洲戰場不會幫中國的忙,反而可能進一步犧牲中國的利益而自保,說不定讓一條路給日本也未嘗不可。當然由於俄羅斯獲勝可能遲滯日本侵華的步伐,但局部戰爭很難擔住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三、這樣一來戰後的格局變化會集中體現在東三省,蘇聯紅軍依然會進入東北,但可能是永久佔領,蘇聯以戰勝國的資態岀現,其在遠東的既得利益要再吐出來是不可能的。記得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係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政府斷然拒絕了俄羅斯人在遼東和山東半島設置軍事基地的無理要求。

當然以上分析只是假設,近代史上日本和俄羅斯人帶給中國的是永遠的痛,強國才是硬道理,相信這樣的歷史不會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