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書法作品中,有的正文寫得成熟,為什麼一看落款就知道是小學生寫的呢?

我67008148


我想這個問題問得會讓很多人一哆嗦,這的確是一個視角神奇的問題,每一位答題的人都該給題主你點個贊先。

在書法這個行當裡,人人都知道“書以名貴”的道理,有些名人就動了腦子了,他們會在社會上物色一些書法功底不錯的書法藝人,定期購買他們的書法作品,要求他們落款留出,等到合適的機會,再由自己親筆落款補全。

首先,這樣的荒唐事在少年兒童學習書法的圈子裡,決不能說沒有,一些培訓機構的老師或者一些急於讓自己孩子出名的父母,免會難移花接木,博取功名。大人代筆,小孩落款,大家心照不宣,得過且過,反正歲月靜好,大把時光。

第二,題主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我看大家都說到了,就是孩子們為了出作品參賽,參展,會突擊練習某些詩文佳句,造成局部營養過剩,顯得與自己的落款不配。也許這種搭配才真實,才出彩,所以大家就都弄成這樣了。

另外,我覺得還有第三個原因,小字書寫難度普遍大於大字,創作時就會造成作品上出現落款稚氣

未脫,正文熟練老道的現象,這很正常。

就回答這麼多吧,隨文附上我的近期書法作品兩幅,請大家品評指教。順祝題主愉快!



永書101


這個問題問得尖銳而有趣。

撇開這個話題,我先說說小時候看的動畫片。都說悟空七十二變,二郎神楊戩七十三變。那部動畫片好像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吧。倆人鬥法,記得悟空一急眼,搖身一變,化作一座小廟,歷經反覆金箍棒變為旗杆,而尾巴好像變無可變,愣是讓那眼尖的二郎神發現了端倪。可見,神通廣大的悟空,平時變廟宇的練習少了,或者偷懶啦。

切入正題。孩子練書法一定是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手把手教的那幾個字上了,老師的關注點是這樣,家長的關注點自然也在這上面。記得小時候上小學頭一天,老師們都是先讓孩子報出或寫出自己的名字。我覺得,書法老師教書法,也應從孩子名字的規範書寫教起。

說個笑話啊,假如書法老師的範本上署了名字,老師讓孩子們通幅摹寫,包括老師的落款,我想,孩子們是不會露怯的。


快樂de田野


在孩子書法看正文作品成熟,而看落款知道是小學生寫的?

說明孩子的學書達到一定的的水平,孩子一般都在學習楷書,平常學習中性筆書寫,可能筆畫結構不好擺佈,也就是在學書法以前,字體有不規範,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書法後,軟筆書法講究筆法,用筆非常至關重要,因此書法授課老師都按照學書法的經驗,從童子功做起,也就是說從點滴的筆畫,一絲不苟的學起,孩子剛剛接觸毛筆,有莫大的興趣,當拿起墨筆,一種墨香與特殊性的書寫,令孩子好奇,而毛筆的提按頓挫,甚至一個點,都有如此1奇妙,老師講課上,一旦說說關於書法藝術的一些故事,諸如王羲之的以字換鵝,或入木三分的筆墨功夫,更讓孩子興致提高。

由此說孩子的天性決定了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渴求與熱愛。一般都是很認真,平常喜歡玩耍調皮,一旦坐上板凳上,就會聚精會神,寫字因為軟筆很難掌控,因此需要小心穩住情緒,故可以冷靜,一個調皮的性格可以通過書法藝術學習而改變。

孩子學的認真,只要用心,自然孩子書寫提高很快,尤其是老師得法,孩子從點畫逐漸成熟一種楷書書寫規律,另一方面特別有藝術稟賦的孩子,學書法更是進步快,近年來的兒童少年書法賽其作品非常精彩,甚至大人也比不上孩子的楷書。命題所說就是一個例子,看書寫內容,成熟老成,從某些意義上來講,臨帖酷似,其筆意一定有成熟的感覺。

分析這種從小要求那麼高,我認為不可取,應該注重引導對書法藝術的深入瞭解和興趣培養,,當然孩子聰明,能夠寫出美妙的書法,也是理解,總體來看待孩子的書法學習,要求有一定的書法常識,以及書寫性規範即可,對於優秀者可以因材施教。

孩子最容易入體,從小樹立信心,學書法,意義很大。藝術教育,離不開文化,因而對孩子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狂喜淡墨a


書法作品也是有嚴格的章法的!正文、落款、印章缺一不可,可以說處處有學問和講究。不光小學生,任何人的作品拿出來內行人一眼便知其水平!如最近走紅的流浪大師的書法作品賣了九萬,但他自己還沒糊塗到那個地步,他自言是愛好者,我也看過他他作品,確實是練了些時日,但一看落款完了,因為一般書法家還是演用天干地支的紀年法,如寫公元某某年不能說不行,但那是領導題詞,外行不懂的寫法!

正文一般寫正楷、隸書、篆書、金文、甲骨文、行書、草書,但正文一般是常寫常臨的詩文,內容可控度好,重視程度高,相對寫好一點可能性大。但題落款則要求用最俱功力和個性的書法,或長或短地記錄作者名字,創作地點、時間,作者年齡、心情、註解書寫的內容、出處等信息,有功夫的作者,有會根據心情和空白可能會洋洋灑灑一篇長文,作者或可因功力不及,空白拘促,心情欠佳只落名和印的窮款。大家都感覺自己的名字是最難語好看,所以落款是好多書畫家的難題!

更不用說印章的蓋法也頗多講究,當然規矩是規矩,關鍵還是全面經營謀篇!

常看書畫的人都知道一個竅門:一下看不出書畫的高低優劣,儘管去看落款就是,假設是一個人創作的,凡落款很差勁的,正文就不大用看!

就如有人稱徐邦達是徐半尺是一個道理,一個人的作品不用多看,一點一線就充分暴露他的水平功底,特別是落款部分!

大家可以從以下書畫作品的落款試試自己的眼力,先看落款,再看內容,再全面看,再倒過來正過去,再對比著看,一時看不明白,過三個月再回來看,用不了幾個來回眼力就提高了!








藝明書畫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尤其在一些書寫內容不作要求的比賽中。


其根本原因是,書法老師為了顯示教學成果,會讓學生反覆書寫固定內容,而這些內容大多有出處,能在法帖中找到出處。

前幾年,在一次少兒書法大賽中,就見到安徽某老師所帶幾位學生帶的作品,字非常嫻熟,但同時有個問題也很突出,即寫法成人化、流行化,帶有明顯的老師的審美取向。

同時,老師普遍對落款訓練不夠。落款用行書比較多,而少兒的基礎不夠紮實,寫不好行書也可理解。

另外講一下,如果讓少兒現場書寫他們不熟悉的內容,更能顯示其真實水平。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原因是在小孩子接受書法訓練時,老師教的大概都是統一的範本或固定的文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看著都非常漂亮。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對於正文與落款的基本要求上。

通常的要求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還要求通篇渾然一體。

這個問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小孩子的書法存在這個問題,大人的書法同樣存在這樣一個問題。

比如,有精於楷書的,有精於隸書的,還有精於篆書的。(當今各體皆精的很少。)當他們創作一幅作品時,臨到落款都很發愁,這是正常的現象。最簡單的解釋就象畫畫的一樣,畫得很好,很多人卻落不好款,有的不敢落款,或有的人則請別人落款。書畫雙絕的人現在也很少。

若是精於行草書體的書法愛好者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發兩幅破字上去,也就算是作一個說明吧。(零碎的小品,不成體統。)|

歡迎各位老師隨便砍!






楊炳升66


如果是成熟的書法培訓機構或者成熟的書法老師教出來的孩子,在創作的書法作品上不應該出現本問題的情況。因為所謂成熟,至少應該知道書法的學習不應僅僅只是把字寫好,也就是不僅僅要重視筆法和結構的訓練,還要訓練章法,也就是佈局。那麼一篇書法作品的落款部分是屬於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落款是有一定的規矩和規範的。在這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包括位置關係,與正文字體的關係等。如果是成熟的書法教學,應該對這些也進行全面正確的訓練,那麼,即使是孩子,如果嚴格按此訓練,進入創作,也不能輕易就露出常識性的錯誤和笑話。而現實中,有很多書法培訓班並不是很嚴謹,只把練筆劃、結構當作書法的全部,對章法只是草草帶過,這樣,學生的學習是不全面的。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只是出現在孩子當中,就是很多成年人,由於對書法知識的掌握偏頗,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總之,書法藝術是嚴謹的,無論是教還是學,都要全面準確。





芥園主人


以前,在我教的很多孩子之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後來我反思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在寫一篇作品的時候,孩子和孩子的家長,更多的心思是如何把作品寫好。特別是孩子回家訓練的時候,經常是隻寫作品的內容,不練落款。所以作品正文內容越寫越熟,而落款越不寫越生疏。

上面是第1個原因,第2個原因是我好像比對了很多培訓機構,他們一些常用的做法。一般來說,這種命題比賽都是老師寫一篇作品,學生對著臨摹,有時候臨摹變成了描紅,描上一遍兩遍幾十遍之後,孩子的字就大致有了輪廓。但是落款通常是行書或者小楷孩子們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所以在落款的時候,即使之前做了描紅,但是因為對比對字形大小並不掌握,就會露出本來的水平。

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孩子參加比賽基本上就是一幅作品寫上幾百遍。說句很不客氣的話,就是隻會寫那麼幾個字,這樣即使參加比賽也沒有任何意義。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書法作品中落款會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培訓機構在寫作的時候通常會忽略這一些,因為落款會涉及大字小字的區別,方法的關係的疏密的關係等等等等,但是孩子們短時間是無法理解的,所以有的時候正文把字寫好相對容易,而落款把字寫好並不容易。


白石書法工作室


首先,正文書寫成熟,落款寫的業餘,這樣的書法能稱之為書法作品嗎?兒時學習書法,都是臨摹開始,以練楷書居多。而書法講究是“"收視返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孩子書法是無法達到這個境界,正文書寫成熟相對而言,有其表而無其神,落款如不是經過專業老師培訓,自己愛好學習書法,往往其表都無法完成。

我們經常會聽到書法家練習書法不滿意的字,稱為“敗筆”而不會發表稱其為作品。也不難理解為何一位書法家同尺寸的書法作品價格相差很大,同一副書法作品書法家早上和下午寫書法感受區別就不同,書寫時候狀態與感悟,是書法藝術價值衡量標準之一。

在司法鑑定書畫評估時,也要綜合考量書法家各個時期此書法作品是否巔峰之作,綜合同期書法家市場價格加以考量。可以簡單總結為“成熟”就是精品。

書法作品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對書法的認知和感悟,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孩子的學習書法,處於啟蒙階段,還不能成為書法。


文化藝術品司法鑑定


一、拔苗助長,孩子的問題出自教育,出自老師。為了讓孩子參加各種比賽展覽,基礎還沒打牢,就創作,老師師範,讓孩子照葫蘆畫瓢成一幅作品。

二、落款有一定的規則,如楷書作品,宜用行書,而且字體、間距和節奏都有講究,這其實最能體現書法水平,不用說孩子,也是許多書法愛好者的難題。

三、落款是章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款字體的大小、字距、行距、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等,包括用印,這是孩子難以把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