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與音樂如何匹配?

用戶9269625889384


口琴與音樂如何匹配,口琴本身作為一種樂器在國外早已形成體系並且在影視劇配樂中經常出現,如果你學過口琴並且是有些許琴齡的愛好者,應該經常會聽到。

有的人應該很難想象口琴演奏家在音樂大廳演奏,並且還有人獲得了獎。布魯斯口琴是一個被低估的樂器,它有極其強大的爆發力和音色,國外的藍調放克搖滾樂隊中它是常客;半音階口琴也是能轉12調的樂器,爵士樂演奏家大有人在。自然有的人也很難想象還有口琴有重奏團這樣的組織。

中國布魯斯口琴教父、布魯斯口琴第一人、業界公認大師楊樂老師的原創曲子。A調鄉村音階口琴二把位演奏,5孔7b升高半音成了7音。其他基本無特殊音,都是二把位大調五聲音階上的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練練。

目前國內學布魯斯口琴很多人都在吹流行音樂(當然並不是批判什麼的),半音階ACG黨在B站也風生水起。不過從我大學社團現狀來看,布魯斯口琴玩家、練習者正在減少,初學很少有新手選擇它。不僅布魯斯口琴,也包括半音階口琴,發展現狀來看是,整體氛圍和技術層面都不如國外,頂尖的大師級人物也幾乎都是國外的。

發展的難點之一是,國內人對口琴的印象停留在24孔的複音口琴。這個東西可能你小學吹過,在公園聽過,有時候可能一群大爺大媽。價格很便宜,小商店裡幾塊錢就能一把綠格子。超市玩具區裡面也有塑料的,給小孩玩的,難免被扣上 玩具 頭銜。上述這些情況造成,口琴在多數人印象中並不好,認為口琴難上大雅之堂。

曾經在廣州問過科班出身的龍登傑,據他的說法是,想在正規院校開口琴幾乎不可能,也能理解吧。

發展難點之二,國內有些被曝光、上新聞的口琴演奏者(尤其有些上了年紀的),水平並不高,最多算是民間資深愛好者的檔次,卻被捧成了大師,演奏家。音樂方面,演出的檔次一旦和頭銜不匹配,必然露餡。節奏不準,節奏趕,音準錯誤,大片錯音……等等,這些東西在職業音樂人眼中無所遁形,使得口琴在專業人士眼中並不入流。稍有水平的音樂人聽了就會覺得“這大師水平就這樣?”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網易雲找一個人叫Robert Bonfiglio,此人有一張專輯情迷香港夜(Harmonica Sound of Hong Kong),吹了很多經典的歌曲。他的老師之一叫黃青白,是一位中國人,也是……上個世紀的中國口琴演奏家了,半音階口琴的造詣幾乎登峰造極。黃青白老師一生的努力也已經讓很多國家歎服了中國人的口琴演奏。

總之,口琴本身就是一種演奏樂器,本身就是音樂的產物,希望吹口琴的人可以堅持吹自己喜歡的東西,創作出更多獨特的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