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这部电影中的桥段,讽刺了书画界乱象,大师们看后无地自容!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四大才子番外之真假唐伯虎》

近期,上映了一部由文松、贾冰等人主演的古装喜剧,名叫《四大才子番外之真假唐伯虎》。剧中有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桥段,可谓将书画界乱象讽刺得淋漓尽致,当代“丑书”大师们看后,绝对会无地自容。

剧中,文松饰演的“唐不富”阴差阳错被人误以为是画家唐伯虎,面对误会,他不但没有解释,反而认为机会来了,“穷了半辈子,这下冒充名人可以大赚一笔”。财主们得知他是大画家,便做东大摆宴席请他吃饭,希望借此一睹才子风采,顺便再要几幅字画。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文松饰演“唐不富”

席间财主恳请他现场画一幅牡丹,不富深知自己是冒充的根本画不出来,便以各种理由推脱。面对请求,如果不答应,冒充的事就会露馅,如果答应,自己又不会,这可咋办呢?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也罢,反正这些人又不懂,随便画画说不定就能糊弄过去(这句话与当代大师的出发点一样)。在众人的簇拥下,于是他来到事先准备好的书案前。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啊哒”,不富先是大叫一声,然后打了一套神仙都不识的连环拳。见状,围观的人群都惊呆了,一人说:“这是要干什么?”另一人应道:“你不懂了吧,大师正在发功。”打完拳,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蘸墨汁。(见上图)

只听“啪”一声毛笔落在了宣纸上,“刷、刷、刷……”只见他一顿乱点、乱画,没几下就画完了。之后他将毛笔放下,顺手端起一杯水,喝了一口,“噗”又将口中的水喷在了这幅画上,“牡丹图”完成了。(见下图)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此时一旁的财主懵圈了,看着画说:“唐大师,你画的这是牡丹图?”不富没有作声,围观人群中传出:“哇!不是牡丹,胜似牡丹,大师随性用笔,很有艺术性。”财主捋了捋胡须:“嗯,有道理,的确如此。”

到这,电影中的桥段说完了,为什么说它是在讽刺书画界乱象呢?关注书画艺术圈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段镜头正是当代书画界的真实写照。我们回想一下“射书”、“盲书”和“吼书”,他们的表演是不是这样的?可以负责任地说,如出一辙。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射书

那么,又为何说“丑书”大师们看后会无地自容呢?因为镜头中所反应的就是他们自己。

首先,给自己弄一些如某某协会主席、某某画院院长、某某艺术家的虚头衔,名片递出去让你吓一跳。其次,请他写字画画,他会用各种理由推脱,让你感觉他不是一般人。再次,在创作之时打拳、吼叫、念经,故作高深。再再次,一顿乱写、乱画后,反正外人又看不懂,看不懂就会认为水平高。

他们与唐不富冒充唐伯虎的行为一样,都是用行为唬人,目的只为骗取吃喝与钞票,其实作品除去丑态啥也没有。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对于艺术,也许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笔者以为,艺术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美感,然后要能被大部分人接受;倘若只用行为迷惑人,满纸丑态,所有人看了都恶心犯呕,这样的东西绝不能叫艺术。

如果沦落到把书画艺术当作笑话表演,才能唤醒装睡的丑书大师,那将是传统文化的悲哀。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方法吗?没有,目前看来也只有这个方法奏效了。

这部电影讽刺书画界乱象,直击要害,让大师们无地自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